「奮楫篤行」2025年中經濟系列報導⑤ 人形機器人正在成為「打工人」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並首次提及「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智慧機器人」的典型代表。 從春晚舞臺上扭秧歌,到馬拉松跑道上一決高下,再到格鬥賽場上對抗比拼……2025年人形機器人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實際上,除了參與常規的表演「業務」之外,人形機器人還進入到生產、服務領域,工作起來「有模有樣」,正加速向「打工人」方向進化。 製造業「前線」的「新工人」 凌晨三點,極氪汽車一家工廠的總裝車間依舊燈火通明。 42℃高溫中,數臺身高1.76米的Walker S2人形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搬運物料箱。當電量告急時,其中一臺機器人行走至換電站,自主完成插拔電池,短短3分鐘後,便「滿血」回歸產線。 這套由優必選研發的全球首套人形機器人自主換電系統,能讓人形機器人在高溫或極寒的工廠環境中連軸運轉,實現7×24小時不間斷作業。 當前,我國製造業面臨著巨大的人員需求缺口。一些年輕人更傾向選擇更自由的靈活就業崗位,而不是進工廠車間。在優必選首席品牌官譚旻看來,面對供需矛盾,人形機器人或將成為「破局」關鍵。 據介紹,Walker S系列人形機器人已覆蓋汽車、3C電子、智慧物流三大領域的操作、分揀和質檢等多個工種。一系列新技術有望填補機械臂在柔性領域無法勝任的功能空白。 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企業開始開發工業應用場景。近期,賽博格機器人推出了專為高危工業場景設計的全尺寸仿生人形機器人Cyborg-R01;上海電氣發布的首款自研人形機器人「溯元」,能夠勝任搬運、裝配等高強度工作任務;而靈寶CASBOT旗下的首款雙足人形機器人「CASBOT 01」,已經被送進工廠打螺絲,裝配筆記本電腦…… 據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透露,我國工業機器人應用已覆蓋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236個行業中類。 「真幹活」「幹真活」的「服務員」 「加冰的芬達訂單,現在開始為您製作。」隨著飲料機傳出溫和的回應聲,XMAN-F1人形機器人一手拿著飲料杯,一手緩緩推動開關,夏日冰飲穩穩注入杯中。 就在附近,孩子們正聚精會神地盯著另一臺人形機器人手中的爆米花杯。左手持杯、右手拿鏟……經過一番絲滑操作,機器人端出了「新鮮出爐」的爆米花。 在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機器人技能大舞臺」展區,擎朗智能帶領旗下機器人「打工天團」,亮出了「真幹活」「幹真活」的口號。 「今年和去年有很大的不同,之前是一堆機器人『杵』在那裡,今年大家都在找場景、找應用,先幹起來,實實在在去解決商業落地問題。」擎朗智能CEO李通介紹。 圍繞經濟社會的服務需求,不少國內企業公布了新場景新應用。銀河通用首款輪式人形機器人GALBOT G1,實現了在無人藥店商品的揀選;智元機器人對外展示了人形機器人掃描快遞條碼、抓取包裹並分揀至不同區域的情形…… 據了解,近年來,服務機器人在家用服務、倉儲物流、商用服務、養老助殘、醫療康復等領域的滲透率提升顯著。 人形機器人「整活」「打工」,離不開「具身智能」的不斷創新與成熟。該領域已成為多地緊盯的布局目標。北京提出,到2027年,圍繞具身大小腦模型等方面突破不少於100項關鍵技術,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上海則提出,到2027年,要實現「三百」,即集聚百家行業骨幹企業、落地百大創新應用場景、推廣百件國際領先產品,並推動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有分析指出,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核心載體,政策支持、技術成熟、需求激增與供給競爭正在共同驅動行業發展。伴隨產品成熟度的不斷提升,人形機器人的身影將會在各式各樣的生活場景之中「亮相」。 實現「打工賺錢」夢仍需時間 當前,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通用機器人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市場的競爭焦點。中關村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劉玉書認為,開發好、應用好人形機器人,將會深刻影響中國經濟民生的發展前景。從經濟層面看,這一產業將成為新增長引擎;從民生層面看,將能提高百姓生活質量,減緩人口老齡化衝擊。 《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預計,從2024年底到2028年,我國整機市場規模約在20至50億元;到2035年,整機市場規模達到約500億元;到2045年後,在用人形機器人超過1億臺,進入各行業領域,整機市場規模可達約10萬億元級別。 中國電子學會透露,在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我國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性、靈巧性等方面已實現重大突破,整體水平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與此同時,部分業內人士認為,要實現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商用落地,還需要時間。李通就指出,與功能單一的展示、清潔、送餐等專用機器人不同,人形機器人所要應付的場景更多、更複雜。譚旻也透露,優必選人形機器人的工業化應用正在從實驗室走向「實訓」,目前還未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不過,「實訓」需求增速很快。 通過分析近幾年機器人應用的增長原因,李通說,人工智慧是核心推動力,人形機器人的未來將主要取決於「大腦」的智能水平。因此,無論是公眾還是資本,都要對技術迭代充滿耐心與信心。「機器人數量超過人的數量,這是必將發生的事情。」(實習生李悅佳參與採寫) 陳鍵 楊曦 來源:人民網
「聽說老年人十塊錢就可以看《戲臺》,真的嗎?」最近,不少老年觀眾好奇打聽。這一觀影福利確有其事。日前電影《戲臺》在官博發布公告,於8月4日起推出「銀髮場」特惠,早10點場次針對60歲以上老人推出10元超值觀影價,還可攜2名以內親友同行。記者發現,上海全市不少影院參加了這一活動,已有老年觀眾享受到優惠,觀影前需要攜帶身份證登記信息等。票價10元,補貼由誰承擔?觀眾是否滿意?《戲臺》「銀髮場」探索,為如何拉動觀影需求、吸引老年人走入影院帶來思考。給老年人提供情緒價值8月4日,影評人鍾勤夫妻倆去上海萬達影城五角場店看電影,正好手中還有兩張電影兌換券,他打算看陳佩斯自導自演的喜劇片《戲臺》。沒想到,影院工作人員對他說,「我們今天正好開了銀髮場,10塊錢就可以看《戲臺》,您這張兌換券不如留著換其他影片。」《戲臺》從片方公布的影院信息來看,上海有一百多家影院參與《戲臺》「銀髮場」活動,各區基本都有覆蓋。活動能否真正落到實處?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普陀區的SFC上影影城金沙江路店,發現電梯入口處就擺有《戲臺》「銀髮場」的宣傳海報。「很多老年觀眾線下買票時會詢問最近有什麼觀影活動,我們也會首先介紹《戲臺》的銀髮場。」SFC上影影城金沙江路店店長董巍娟說,在排片可行的情況下,該影院儘量每天排1場,預計在下檔前都會排映。老年觀眾可在開場前至影城售票處購票,子女可陪同,但最多陪同2人。 SFC上影影城金沙江路店門口擺著《戲臺》銀髮場宣傳海報 鍾菡 攝由於片方結算要求,銀髮場入場時需查看和登記身份證信息。觀影前,鍾勤也碰到一點小插曲。「本來我們沒有打算去看銀髮場,要登記身份證時,才發現兩人都沒帶。」儘管在他看來,滿頭白髮的自己是否超過60歲「顯而易見」,但礙於流程規定,工作人員去找了影院經理現場確認後,才得以放兩人通行。銀髮場非包場,線上同步售票,但線上無法享受線下的活動票價。董巍娟坦言,進行身份信息登記,是為保證這一福利讓真正需要的觀影者享受到。對忘帶身份證的觀眾,影院採取人性化措施,比如看手機上保存的身份證照片或背得出號碼都可以。「作為公益活動,我們不想設立更多門檻。有些觀眾會對自己60歲以上的身份有一種自豪感,我們更要讓他們感受到尊重。比如跟他們說,『這場電影原價要賣45元,但您有這張身份證,只要10塊錢,還能帶年輕朋友來一起享受優惠』。他們聽完會很開心。在表達的時候,一定要給到足夠多的情緒價值。這也算影院的一種服務方式。」 SFC上影影城金沙江路店 鍾菡 攝「銀髮場」實行近一周,平均上座率約在五成,最多的一天約七成,高於10點場的日常上座率。董巍娟發現,銀髮場工作日的上座率高於周末,很多子女會選在周末看望父母,老年人更喜歡在工作日閒時觀影。上午十點正好是他們的黃金時間,早上忙好家務、買好菜,出來看場電影,回去正好吃午飯、睡午覺。「來看銀髮場的不少老年人已經多年沒走入新式影院,很多人覺得影院票價貴,是年輕人消費的地方。我們想通過銀髮場扭轉這一思維,吸引更多老年觀眾來影院享受大銀幕的感覺,散場後,還能聚在一起交流電影中的共鳴點,這是家庭觀影難以取代的。」陳佩斯在電影《戲臺》首映禮上她透露,銀髮場由片方制定活動規則,影院自願報名,目前SFC上影影城幾乎都有參與。不過,並非每個排有《戲臺》早十點場次的影院都是銀髮場,觀眾可提前電話確認。10元的低票價近年少有,除片方補貼外,影院也需要付出設備、人力等運營成本。「10元票價為最低結算標準,影城可自由定價,但影城以公益性為主導思想,並未加價售票。我們承接銀髮場,希望能為曾經奉獻青春的老年人貢獻力所能及的力量,支持並呼籲更多公共場所為老年人提供特別服務與優先照顧。」 希望結合社區推廣《戲臺》改編自高口碑同名話劇,講述在戰亂時期,五慶班班主侯喜亭(陳佩斯 飾)帶著戲班進京演出,而店夥計大嗓兒(黃渤 飾)被洪大帥(姜武 飾)誤認成名角金嘯天(尹正 飾),被要求演出《霸王別姬》,從而引發出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影片豆瓣評分8分,密集的笑點、辛辣的諷刺,以及演員精湛的表演等都受到觀眾認可。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戲臺》40歲以上年長觀眾佔比高達52.9%,這一比例大幅超出其他影片。不少業內人士觀察,這部影片吸引了大量老年觀眾走入影院觀影,中老年佔比之高近年少見。董巍娟認為,影片融合京劇元素,講述老戲班故事,老年群體對傳統藝術更有感情基礎,容易引發懷舊情緒;再加上陳佩斯的個人魅力,老年人更易於接納此片。《戲臺》「觀影時,我們兩個人在影院裡笑得很開心,它的喜劇效果很足。」鍾勤覺得有點可惜的是,影院開了大廳給銀髮場,現場100多個座位只有十幾名觀眾。儘管《戲臺》片方在官方社交帳號上做了相關宣傳,但老年人往往沒有瀏覽這些帳號的習慣。「很多老年人並不知道有銀髮場活動,看完後,我轉發了很多微信群,希望能讓更多人知曉。」《戲臺》董巍娟發現,社區是老年人接受訊息的重要渠道,「建議通過社區中心、老年機構合作推廣銀髮場,避免依賴本身就不利於老年人發掘的線上渠道。」她認為,票價是老年人觀影的主要阻礙因素之一,老年人不會線上購票和缺乏針對性服務也是關鍵障礙。《戲臺》「老年觀眾是一個非常大的潛在觀影群體」,鍾勤認為,如何讓老年人的娛樂方式轉向電影,電影工作者可以多動腦筋,他同時呼籲創作出更多老年觀眾喜聞樂見的電影。據悉,《戲臺》製作成本約在1億元,截至目前票房超3.78億元已經回本。片方推出銀髮場儘管「賠本賺吆喝」,但對擴大電影受眾群、提升導演口碑等無疑將起到積極作用。目前,SFC上影影城金沙江路店《戲臺》銀髮場已經排至下周四。在董巍娟看來,儘管此前影院也做過公益觀影活動,免費或低價放映老片給老年觀眾,但覆蓋範圍、影響力和意義都不及《戲臺》這樣有熱度的新片。「希望能長期或固定周期組織『銀髮觀影交流會』或公益放映,打造銀髮經濟文化圈,將影院變為老年社交場所,推動更多老年觀眾走入影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伊人下载 | 红杏直播 |
桔子直播 |
小k直播姬 | 魅影视频 |
荔枝直播 |
520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雪梨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零点直播 |
柚子直播 | 名模直播 |
蜜疯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山猫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就要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sky直播 | 樱桃直播 |
柠檬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奇秀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六月直播 | 西甲直播 |
曼城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