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10日電 題:「海歸」隊長彭靜:以體育之名尋根 為熱愛「最後一舞」 作者 單鵬 綠茵場上,棍網球運動員如離弦之箭疾馳。中國女子棍網球隊隊長彭靜快速突破防守隊員,揮棍勁射,球應聲入網,看臺瞬間沸騰……10日,成都世運會女子棍網球第7名爭奪賽,彭靜為中國隊打入了兩粒精彩進球。 「能在最後一場進球特別開心。賽前教練讓我多拿球、多射門,今天終於做到了。」賽後她難掩激動。 彭靜1992年出生於中國湖北,2歲隨父母移居美國。15歲時,她拿起棍網球球桿,自此與這項運動相伴18個年頭。比賽之餘,彭靜的工作是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運營青少年春季棍網球聯賽及錦標賽。 她與中國隊的緣分,始於2019年某個深夜發給當時中國隊教練的一封自薦郵件:「你好,我是Jing,華裔美國人,打中場,不知道有什麼可以幫上忙」。短短幾行字,幾周後便把她帶進了中國隊的訓練營。 8月9日,中國女子棍網球隊在小組賽迎戰加拿大隊。圖為中國隊隊長彭靜在比賽中。 記者 安源 攝 6年來,彭靜時常往返兩國。回中國集訓和比賽的日子,讓她深切感受到文化根脈的牽引。小時候,彭靜的父母以「自律、奉獻」要求她,彭靜總覺得這套中國式教育與身邊的美國同學格格不入;可越長大,彭靜越能欣賞中國文化裡那份克己與擔當。她曾在採訪中談道,身披中國隊戰袍,是一種文化歸屬,「我想讓更多像我這樣的『異鄉人』知道,無論身在何處,永遠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家』」。 在成都世運會,6年前那封深夜郵件仍在迴響——彭靜以隊長身份率領年輕的中國隊徵戰。8支參賽隊中,除東道主中國隊外皆是世界勁旅。彭靜把這次寶貴的參賽資格稱為「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賽前,她特意提前1個月從美國飛回國內,把在美國學到的比賽體系、戰術理解和訓練理念向年輕隊員傾囊相授。 3場小組賽,中國隊先後不敵英國隊、日本隊和加拿大隊。10日的比賽中,中國隊以5:19不敵愛爾蘭隊,最終位列第8名。「我們本希望最終分差能更小一些。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拼盡了全力。」彭靜認為,成都世運會是一次難得的歷練,「對手那種快速流暢的傳球配合,正是我們要追趕的。」 棍網球是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這項起源於北美印第安部落的運動,在中國仍屬小眾項目。但彭靜欣喜地發現,在奧運帶動下,參與棍網球的中國青少年正在增多。她的部分隊友在上海、北京等地擔任教練,希望在青少年中發掘更多好苗子。 成都世運會或是彭靜最後一次代表中國隊出戰世界大賽,她坦言計劃暫別賽場、回歸家庭。而談及3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她眼中又閃爍起期待:「如果有機會,我當然非常想試一試。」(完)
拓崗位、優服務、強指導,系列增量舉措相繼推出—— 助高校畢業生走穩就業路(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在行動)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就業牽動千家萬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開展校企大對接,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清單式」幫扶,提供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強化基層就業導向,設立職業生涯諮詢特色工作室……一段時間以來,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圍繞擴崗位、優服務、強指導等推出系列增量政策舉措,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做好相關幫扶 築牢就業底線 暑假期間,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就業專任教師孫雅楠依然持續關注著學生們的就業進展。 孫雅楠給英語專業2025屆畢業生小張打去電話:「最近有一場企業招聘,職位是電子商務,和你挺匹配的。你先了解一下相關信息,想參加的話,等會兒我們通話模擬一次面試。」 聯繫未就業學生,一對一推薦就業崗位;推出暑期「線上公開課」「線上諮詢」等服務,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答疑解惑;關注未就業學生的求職狀態,進行心理輔導……「用心用情幫助每個學生,這是我們的職責。」孫雅楠說。 目前,進一步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是重中之重。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開展不斷線的線上雙選會;面向社會需求相對不足的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加快推進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各地各高校持續做好就業指導,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 針對困難群體畢業生,各地各高校加強「清單式」幫扶,築牢就業底線。 江西中醫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2025屆的小潘,屬於困難群體畢業生。結合學校的兜底保障政策,老師幫助她爭取到校內管理助理崗位,主要職責是協助整理檔案、協調師生事務等。 「管理助理崗位給了我一個緩衝期,不僅有工資,還提供免費住宿,減輕了我的生活負擔。」現在,小潘一邊工作,一邊尋找未來發展方向。 「對難以通過市場化渠道落實畢業去向的困難群體畢業生,我們提供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指導高校開發助管、助教等校內崗位。」江西省教育評估監測研究院高校就業指導監測中心主任朱易介紹,截至目前,全省高校已開發校內兜底崗位1100餘個。 溫暖幫扶託舉夢想。據了解,教育部部署高校按在校生規模2‰的比例,開發管理助理、教學助理崗位,聯合舉辦科研助理崗位供需對接暨直播帶崗活動;在財政部支持下,指導地方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完成培訓2025屆畢業生10萬人;會同共青團中央組織高校團幹部、區縣團幹部與困難家庭畢業生「一對一」結對幫扶,累計幫扶7.1萬人。 開發增量崗位 推動校企對接 前不久,吉林省教育廳組織的「百校對百縣」線上招聘會,受到離校未就業學生的廣泛關注。 「500餘家企業參與、提供崗位4000餘個,這場招聘會能直接和用人單位連線溝通,對我很有幫助。」通化師範學院藥物製劑專業2025屆畢業生李欣穎,在招聘會上與一家生物製藥公司成功對接。 李欣穎的順利就業,得益於吉林省實施的「三管三促進」政策,即管行業必須促進就業、管屬地必須促進就業、管生產經營必須促進就業。「這一舉措明確了全省各級行業管理部門、屬地管理主體和其他有關部門促就業的任務分工、職責邊界和協同要求。」吉林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副處長陳雷介紹,目前全省開發增量崗位12.1萬個。 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鍵是拓渠道、挖崗位。 ——不斷完善穩就業的政策工具箱,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 教育部發布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增量政策舉措,推動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臺地方性增量政策或拓崗位落實舉措,結合自身區域定位和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將促進畢業生就業與推動本地招才引才工作統籌推進,加大政策配置和資金投入。 ——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河南將符合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條件的小微企業單戶授信額度提高至5000萬元;江蘇組織5萬名畢業生開展就業見習,對留用率達50%以上的企業按1000元/人的標準進行一次性獎勵補貼…… 「近期,教育部組織開展東中西部校企大對接活動,面向經濟發達地區地級市和就業資源薄弱高校,持續開展校企對接會。同時,指導各地教育部門會同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在畢業生常住地開展百城職達家門口系列招聘會。」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還將在浙江寧波、廣東佛山等地舉辦校企對接會,組織2025屆未就業畢業生參加。 鼓勵投身基層 奔赴廣闊天地 「是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貴州老家?」面臨選擇,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2025屆畢業生康聰曾有些猶豫。 在瀏覽學校就業網時,康聰發現,學校開設了西部地區專項諮詢室。帶著疑問,他進行了諮詢。「結合我的專業背景、貴州就業崗位供給情況,以及基層治理領域就業的發展前景,老師與我一起制定了求職攻略,讓我更有信心投身基層、建設家鄉。」如今,康聰成為貴州省一名選調生。 「學校建設全國職業生涯諮詢特色工作室,新增西部地區專項諮詢室,受到廣泛好評。」哈爾濱工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教師盧浩澤介紹,截至目前,該校超過80%的西部就業畢業生投身國防航天、基層治理等領域。 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據了解,為強化基層就業導向,教育部開展基層就業卓越獎學(教)金推薦和獲獎人物事跡宣傳,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擇業觀、就業觀。同時,教育部會同共青團中央穩步推進「西部計劃」規模擴容;聯合國務院國資委部署開展夏季招聘,重點挖掘基層崗位3萬餘個。 基層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看崗位——內蒙古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招募5000人,擴大「三支一扶」招募規模至3000人,「西部計劃」新招募1000人以上。 看政策——甘肅採取省級財政適當補貼、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支持1萬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單位就業,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的標準,給予項目人員生活補貼,補貼期限3年。 看舞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每年舉辦赴西部就業出徵儀式,激勵廣大畢業生涵養家國情懷,紮根西部建功立業。 從聆聽學校西部計劃政策宣講會,到參與「蹲苗計劃」主題培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產化工專業2025屆畢業生方佳旖,奔向了新疆這片沃土。「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34團工作兩周了,工作團隊的激情、當地百姓的熱情、國家保障的溫情都讓我更加堅定當初的選擇。」方佳旖表示,要不負青春、踏實肯幹、擔當盡責,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本報記者 丁雅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柠檬直播 | 红杏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魅影5.3直播 | 柠檬直播 |
杏仁直播 |
成人抖阴 | 青柠直播 |
九球直播 |
九球直播 | 蜘蛛直播 |
绿茵直播 |
极速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妲己直播 |
香蕉直播 | 黑白直播 |
名模直播 |
69美女直播 | 大鱼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色花堂直播 | 绿茵直播 |
六月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月神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大鱼直播 |
69美女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