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電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舉行會晤,這將是2021年6月以來俄美領導人首次面對面會晤。 會晤在即,許多重要信息已相繼釋出,阿拉斯加這一地點的選擇有何戰略考量?此次峰會可能對全球格局帶來怎樣的衝擊?俄美各自持何立場?歐盟與烏克蘭又如何看待這場會晤?多位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對這場重要峰會進行了深入解讀。 看點一:為何選在阿拉斯加會晤? 義大利智庫「視野和全球趨勢」主任、政治學家蒂貝裡奧·格拉齊亞尼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川普選擇阿拉斯加作為與普京會晤的地點,背後有雙重考量。 一是宣示外交主導意圖。川普此舉旨在彰顯其政府「強化美國外交角色」的決心。 二是地緣歷史象徵。阿拉斯加與美俄兩國歷史淵源深厚,其地理位置既「凸顯了川普與普京的親近關係」,也暗示了「川普與歐盟的疏離」。 美國陸軍退役中校、資深國際顧問厄爾·拉斯穆森也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選擇阿拉斯加作為「特普會」地點具有特殊地緣意義——這裡堪稱美俄領土「最接近點」。更重要的是,北極作為關鍵開發區域,「既蘊含經濟機遇也涉及特定安全考量」。 古巴「勞爾·羅阿·加西亞」高等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尤斯馬尼·費爾南德斯·帕切科在談到在阿拉斯加舉行會晤的重要性和象徵意義時表示,畢竟「在文化和宗教方面,那裡留下了許多俄羅斯存在的痕跡」。 拉斯穆森進一步表示,「綜合考量文化、經濟潛力,阿拉斯加實為適宜之選。」 資料圖:川普 看點二:「特普會」談判焦點何在? 格拉齊亞尼表示,雙方談判焦點將不僅限於烏克蘭問題,更可能著眼於「構建新的安全架構」。 該架構旨在:一方面化解俄羅斯對歐盟及英國戰略意圖的核心關切;另一方面承認美國在歐洲大陸的利益。 格拉齊亞尼稱,「他們正致力於重構世界秩序。」 不過,他也強調,兩國總統目標各異,川普尋求在「新興的多極國際體系中維持其主導地位」。普京則力圖通過將「全球南方國家納入討論與決策進程」,來「定義新的全球秩序」。 看點三:談判前夕,俄美各有什麼目標? 古巴專家帕切科表示:「俄羅斯在此次對話開始前立場堅定,並未屈服於要求結束衝突的美國的壓力。如果美國需要和平解決衝突,那麼就必須停止支持基輔政權。」 該專家表示,在即將舉行的俄美總統會晤中,有必要考慮到莫斯科的成功和實力,以尋求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方案。 資料圖:普京。 他強調,兩國都希望解決衝突,但基於不同的情況和目標。關於俄羅斯,帕切科指出,已反覆強調:任何和平協議「都將取決於特別軍事行動之初就設定的目標的明確實現」。 至於華盛頓方面,帕切科稱,他們追求的是經濟利益:「考慮到儘管受到制裁,俄羅斯經濟仍取得了顯著進展,一段時間以來,一些美國公司和其他地區的公司表現出了重返俄羅斯的意願,這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等平臺得到了體現。」 看點四:歐盟和烏克蘭怎麼看? 帕切科指出,此次俄美峰會引起了歐盟的擔憂。 他認為,歐盟最近與美國籤署了一份「完全不利」的協議,若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達成協議並解決烏克蘭危機,將使歐盟的處境更加艱難。 另一方面,他表示,基輔也感到擔憂。因為對基輔來說,雙邊協議將意味著烏克蘭的提議被忽視,甚至澤連斯基的未來也可能受到威脅。 資料圖:澤連斯基。 看點五:「特普會」有何戰略意義? 阿拉伯國家聯盟前秘書長、埃及前外長阿姆魯·穆薩表示,即將舉行的俄美總統阿拉斯加會晤具有重要的戰略和象徵意義。 這位資深外交家表示,兩國領導人的會晤對討論國際議程關鍵議題至關重要,首要涉及烏克蘭局勢及尋求擺脫當前危機的方法。穆薩不排除談判議題可能包括中東問題調解。 資料圖:川普和普京會談。 穆薩強調,當今世界局勢和力量格局不僅取決於大國,更需要眾多參與者的廣泛互動。他指出:「存在包含南方、北方、東方和西方各方的大型聯合體。」 他認為,實現穩定需要漫長時間、多輪會談及大規模長期協議。 看點六:峰會前景是否樂觀? 穆薩對峰會前景持現實態度,認為首次首腦會晤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也無法詳盡處理每個議題,更不會促成立即行動。 但他視峰會召開為重要開端,穆薩稱:「這將開闢通往協議的道路,這些協議可能促進積極變化——無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國際穩定問題上。」
剛進入8月,五月天、易烊千璽等頂流明星的接連開唱,讓熱門演唱會一票難求的火爆景象再度上演。此外,偶像男子組合時代少年團上海站演唱會官宣的消息雖仍然「箭在弦上」,但已在各平臺引發熱議。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不久前結束的該組合大連站演出期間,有不少人因為搶票問題在社交平臺進行吐槽及維權。 據了解,由於該團體所屬公司採取會員制,需要先充值298元獲得優先購票特權。開票時門票數量15%面向高會會員,85%面向大眾用戶。但不少人對該特權性價比表示質疑,因為特權批僅佔門票總量的15%,競爭激烈且搶票成功率低,部分用戶稱「從未搶到過」。 另外,該場搶票前票務平臺信息顯示,按「付款時間分配座位」,但部分用戶反映雖成功搶到特權批門票,但座位分配較差,甚至不如公售批次用戶,質疑優先購權益未兌現,引發對配票規則公平性的投訴。「很多人爭著秒付想要一個好位置,但開票發現20秒付款的在側面區28排,一分半付款的在正面區第一排、第二排。」粉絲小高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此外,也有人表示高會特權批實際中籤率低,質疑其價值。關於以上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郵件聯繫時代峰峻,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但對粉絲來說,這些或許只是「甜蜜的煩惱」,畢竟有票進場已經是幸運兒,更多的是抱怨票太難搶的消費者。也因此,不少消費者選擇「代搶」服務來購買門票。 每到大型演出開票時,「代搶」服務在二手交易平臺、票務黃牛群以及社交平臺上十分活躍。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以「代搶門票」為關鍵詞搜索,能發現大量相關信息,發布者多以個人帳號為主,聲稱自己有「內部渠道」「專業團隊」,保證高成功率,這些誘人的宣傳語吸引了不少消費者。 據了解,代搶費用依門票熱門程度而定,一般為票面價格的20%—100%。以時代少年團為例,其代搶費最高報價達6500—7000元,遠超最高票價本身。按內場最高票價1880元計算,一場演出的門票花費需達近萬元。其他熱度較高的演出如周杰倫、孫燕姿等,代搶費一般在1000—2000元。儘管價格不菲,但許多人擔心買不到票錯過演出,還是會選擇「代搶」。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代搶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使用「人海戰術」,即廣泛建群並發布「代搶」信息。在一個超200人「代搶」群裡,北京商報記者看到,相關人員會在群裡發布搶票成功的用戶信息,並標註出相應的報酬。在搶票群內,所有客戶的身份信息全公開,包括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如果「搶手」搶到票,直接在群裡發送票務信息的截圖即可獲得報酬。 人工之外,還有代搶口中的「魔法」:「有柯基上柯基。」「柯基」即「科技」,其實是一個抓包軟體。因為軟體圖標是螃蟹樣式,也被「黃牛」們稱作「小螃蟹」。要想使用「小螃蟹」首先需要在應用商店花18元購買終身會員,再輸入相應購票軟體的口令,之後打開口令再去平臺搶票。「能比其他人快2到3秒提交。」一位「代搶」篤定地說道。 需要注意的是,此類操作中個人身份信息被直接發布在幾百人群聊中,並可能進行多次傳遞,存在較為嚴重的信息洩露風險。此外,很多代搶票都是在微信群等平臺內發生,並沒有退款的保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使用代搶票的人可能面臨錢票兩空的局面。 同時,有律師提醒,使用非法搶票軟體提升搶票成功率的行為,可能構成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共同犯罪。 北京商報沸點調查小組 相關新聞 國內上半年劇場演出消費超54億元 脫口秀票房增速領跑、女性觀眾佔比達68.8%、劇場類演出票房收入超54億元……8月4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聯合燈塔研究院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劇場演出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16.05萬場劇場演出創造的54.02億元票房中,話劇穩居品類榜首,音樂劇、舞劇等藝術門類齊頭並進,而社交媒體互動與口碑傳播正成為推動行業增長的新引擎。 其中,脫口秀成為演出市場最大的「黑馬」。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脫口秀演出場次同比增長54.1%,票房同比增長134.9%,成為僅次於話劇的第二大演出品類。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脫口秀從傳統的小劇場、酒吧演出向專業劇場的大規模遷移。 此外,脫口秀的社交屬性也使其成為年輕人的娛樂剛需。消費者于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看脫口秀不僅是娛樂,也是一種社交方式。我和朋友經常約著一起看演出,結束後還會討論段子,甚至在平時的聊天中還會用到一些搞笑的梗。」 儘管脫口秀增長迅猛,但話劇仍以穩定的市場表現佔據票房首位。2025年上半年,話劇演出場次同比增長16%,票房同比增長3%。《出馬》《戲臺》《太白金星有點煩》等作品憑藉紮實的劇本和演員表現,成為市場熱門。 《報告》顯示,劇場演出購票觀眾中女性佔比高達68.8%,較2024年同期微增0.7%。這一趨勢在音樂劇、舞劇、沉浸式戲劇及兒童劇中尤為明顯,女性觀眾比例普遍超過平均水平。 「好的沉浸式體驗是故事情節體驗、故事場景體驗、角色扮演體驗、角色互動體驗、技術呈現效果體驗的結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少峰認為,今後沉浸式戲劇應更加重視沉浸式和交互式的一體化。 與此同時,《報告》指出,劇場演出的推廣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傳統廣告投放的效果逐漸減弱,而社交媒體的「種草」、劇評分享及線上互動成為影響觀眾購票決策的關鍵因素。 此外,線上線下的聯動也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例如,音樂劇《SIX》通過抖音挑戰賽、微博話題互動等方式,成功將線上流量轉化為線下票房。 「現在我和朋友們買票前會先看小紅書、B站等的測評,甚至關注演員的直播。」于娟表示,「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買到低質演出的可能性。」 行業人士也指出,觀眾對演出品質的要求正在不斷提高,粗製濫造的作品很難生存。 未來,如何在保持藝術水準的同時探索商業化路徑,仍是行業的重要課題。脫口秀的爆發、女性消費力的釋放、社交媒體的賦能,都為劇場演出市場提供了新的增長點,但最終仍需回歸內容本身,以優質作品贏得觀眾。 北京商報記者 張茜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小k直播姬 |
心跳直播 |
密桃直播 | 黑白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蜜桃直播 | 蝴蝶直播 |
金莲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零点直播 |
趣播 |
奇秀直播 | 凤蝶直播 |
就要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小妲己直播 |
桃子直播 |
桔子直播 | 红桃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魅影直播 | 么么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桃子直播 | 趣播 |
桃花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小k直播姬 |
看b站a8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