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8日電 題:賴當局霸凌陸配 意識形態動員幾時休? 記者 容海升 28年前從四川嫁到臺灣的花蓮縣富裡鄉學田村前村長鄧萬華,因被認定無法提出所謂「喪失原籍證明」,近日遭解除職務。賴清德當局又一次以霸凌手段,向弱者揮刀。 因同樣理由遭調查者,還有另外4名村裡長。此事件在島內持續發酵,不少法律學者及政界人士從法規、條例等不同角度質疑該決定——無論是強行要求大陸配偶放棄陸籍身份,還是直接解除一位民選村裡長的職務,都不屬於正當合規的範疇。 一段時間以來,陸配在臺遭受的不公正對待不斷加碼。從羅織罪名逼迫兩岸婚姻家庭骨肉分離,到要求補繳所謂「喪失原籍證明」,再到如今全面清查、打壓公職陸配……樁樁件件並非法律層面的問題,而是賴當局製造「寒蟬效應」的政治手段。 對陸配以意識形態相逼,將其與臺灣民眾分隔開來、置於對立面,輔以側翼營造「來自大陸,其心必異」的仇恨氛圍——賴當局這一套用民粹手段進行政治操弄,在民眾當中製造對立隔閡的手段不可謂不嫻熟。持客觀立場或表露同情者,動輒被打上「中共同路人」標籤。 觀察家分析,賴當局當下進一步打壓陸配,有另一重含義。受「大罷免」首輪投票結果影響,賴清德民意支持度遭重挫,轉移焦點、凝聚支持,要找一個「能得罪」的群體立靶。有島內媒體諷刺道,陸配簡直成了「出氣包」。 目前,全臺約38萬陸配人人自危,陸配子女的生活、學業將更加艱難。須知,在臺定居落戶的陸配群體已然是臺灣社會一員,作為家人在為臺灣經濟社會發展付出努力,如今卻被當作「敵人」看待,怎不令人心寒? 去年一檔訪談節目中,甫於4日辭世的歷史學者許倬雲先生被問及人生最大遺憾時,一字一頓說道「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在當前兩岸形勢下更令人唏噓。 陸配是連結兩岸的紐帶,不應被當作棋子,兩岸關係更非只有對抗。賴當局一次次將陸配「推上火線」,只會讓臺灣民眾愈發看清其恃強凌弱、毫無底線的惡劣心腸。(完)
去年以來,遼寧省瀋陽市實施重點產業集群提升工程,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航空、工業母機、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都在瀋陽市「劃重點」的10個重點產業集群之列。給產業集群「劃重點」後,相關技能人才培養如何跟進?近日,瀋陽市政協召開「健全重點產業集群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專題協商會,瀋陽市政協副主席王燕玲出席。會上,政協委員們從各自專業出發,為產業人才培養方式創新「劃重點」。 「一鏈一策」與「跨鏈協同」 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創業部部長黃沛長期關注人才市場的「供需」兩端。他建議,圍繞瀋陽市10個重點產業集群及21條重點產業鏈,從市場需求端出發,建立「一鏈一策」的人才培養方案,採用訂單式模式開展精準培訓,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引導培訓資源向緊缺領域傾斜。 10個重點產業集群中,「汽車及零部件」一直是這個老工業城市的優勢產業。產業在升級,人才如何升級?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菁智青年高技能人才交流中心外聯部主任常婉建議,建立「瀋陽市汽車產業產教聯合體」,整合政府、企業、院校的資源,建設跨企業培訓中心。她認為,在產業融合發展趨勢下,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也應跟上。而且,除了跨「鏈」協同,還要跨區域協同,比如打造「東北汽車產教共同體」,設立「東北汽車產業工匠學院」,舉辦「東北新能源汽車技能奧林匹克」活動等,推動東北汽車產業協同發展。 資料圖:2022年10月遼寧省首屆職業技能大賽裝配鉗工賽項比賽現場。 記者 李晛 攝 激發產業工人的創新力 人才培養,以人為本。作為技能人才的代表之一,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造幣有限公司造幣一部機修班班長張文良對於如何激勵產業工人發揮「創新之力」提出諸多建議,如通過項目引導、「技師+工程師」聯合攻關模式及「揭榜掛帥」(一種跨區域、跨行業、跨工種的協同攻關模式)等,鼓勵技能人才參與企業技術革新項目,同時構建相關激勵及保障機制。他建議,打造高技能人才創新平臺載體,通過平臺孵化,幫助技能人才將創新想法轉化為實際的產品或服務。 對於很多高技能人才來說,保障職業發展通道暢通、獲得社會認同是他們更為看重的方面。黃沛建議,落實國家「新八級工」制度,推動高技能人才獲聘特級技師、頂尖人才獲聘首席技師。同時,利用今年9月1日首屆「瀋陽工匠日」契機,開展活動,充分展示新時代瀋陽工匠風採,營造尊重技能人才的社會氛圍。 讓專業「長」在產業鏈上 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嘉顏益行公益團隊負責人胡歆巖是一名高校教師,她從教育工作者角度提出「產教融合」相關建議。比如,關於專業建設,建議從本地重點產業崗位標準出發,實現「課程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關於師資,建議「教師走出去、技師請進來」,推動教師定期到企業掛職,同時鼓勵企業技術骨幹入校任「產業導師」。 讓專業「長」在產業鏈上,將職業教育與產業緊密對接,這已是業內共識。如何對接?委員們各有具體建議。 黃沛提到一年前發起成立的瀋陽都市圈「政校企·園」高技能人才培養聯盟,建議依託這一平臺,將課堂搬到相關科技產業園區,在園區內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常婉認為,通過「產教聯合體」進行系統培訓時,需制定產業集群技能標準,統一規範技能要求,以提高人才培養效率。 胡歆巖提到職業院校深化改革的一項制度創新——「1+X證書制度」(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建議將該制度結合當下需求,如圍繞重點產業設試點專業,推動證書考核與課程融合等。 會上,瀋陽市人社局代表介紹了瀋陽市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情況,市政府相關部門代表參加會議,同政協委員協商交流。(完)(《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報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3965
29
2025-11-21 05:01
96843
65
2025-11-21 05:01
63218
93
2025-11-21 05:01
28179
37
2025-11-21 05:01
21468
65
2025-11-21 05:01
72943
71
2025-11-21 05:01
31245
45
2025-11-21 05:01
16358
63
2025-11-21 05:01
69758
62
2025-11-21 05:01
18765
49
2025-11-21 05:01
96187
93
2025-11-21 05:01
84657
49
2025-11-21 05:01
75481
15
2025-11-21 05:01
94671
75
2025-11-21 05:01
72413
75
2025-11-21 05:01
17894
56
2025-11-21 05:01
94861
89
2025-11-21 05:01
73152
48
2025-11-21 05:01
42751
52
2025-11-21 05:01
52731
19
2025-11-21 05:01
83976
78
2025-11-21 05:01
84952
41
2025-11-21 05:01
25197
23
2025-11-21 05:01
69423
61
2025-11-21 05:01
72461
74
2025-11-21 05:01
65139
64
2025-11-21 05:01
76491
13
2025-11-21 05:01
46253
39
2025-11-21 05:01
65481
35
2025-11-21 05:01
14985
69
2025-11-21 05:01
14679
92
2025-11-21 05:01
42618
29
2025-11-21 05:01
93275
92
2025-11-21 05:01
72593
23
2025-11-21 05:01
68312
13
2025-11-21 05:01
59648
24
2025-11-21 05:01
71235
96
2025-11-21 05:01
93264
69
2025-11-21 05:01
58219
98
2025-11-21 05:01
43912
23
2025-11-21 05:01
19327
41
2025-11-21 05:01
16735
37
2025-11-21 05:01
24139
96
2025-11-21 05:01
74128
54
2025-11-21 05:01
47328
17
2025-11-21 05:01
78345
98
2025-11-21 05:01
62154
61
2025-11-21 05:01
69458
82
2025-11-21 05:01
21934
89
2025-11-21 05:01
58293
61
2025-11-21 05:01
29761
32
2025-11-21 05:01
32956
67
2025-11-21 05:01
| 520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红杏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桔子直播 | 桔子直播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 花瓣直播 | 香蕉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小白兔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蜜疯直播 | |
| 荔枝直播 | 杏仁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夜魅直播 |
| 桃花app | |
| 伊人直播网站 | 桃花直播 |
| 午夜直播 | |
| 西甲直播 | 四季直播 |
| 韩国直播 | |
| 黄瓜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蜜糖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