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俯瞰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天山網-新疆日報訊(記者鄒懿攝影報導)「溼地公園最出彩的地方,是世界各地候鳥遷徙的必經之路之一,由於我們這裡生態環境轉好,已連續3年有天鵝在這裡過冬並繁殖。」8月10日,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局長張建坤說。當日,「治水興水看新疆」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一行來到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採訪了解溼地公園從過去水系零碎的小片地塊,到如今水域廣闊、水鳥雲集、各類動植物資源豐富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生態旅遊打卡點的變遷。8月10日,俯瞰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規劃總面積47.02平方公裡,每年通過瑪納斯河引水不少於966萬立方米,2023年到2024年,溼地公園累計進行生態補水3303萬立方米。廣闊的水域為溼地內的植物、動物提供了優越的棲息環境,周邊的群眾也紛紛來此納涼休閒。8月10日,遊客走在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的棧橋上觀光。8月10日,白骨頂雞在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水面上遊弋覓食。8月10日,鸕鷀在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築巢繁殖。
重慶8月13日電 題:重慶「水中人參」遊向世界 作者 張旭 左朝坤 給蓴菜田換水、採摘新鮮蓴菜、上架新產品、忙直播帶貨……近日,走進全球規模最大的蓴菜生產區——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一幅產銷兩旺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 據悉,蓴菜是一種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水中人參」之稱。從白居易的「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到蘇軾的「舊因蓴菜求長假,新為楊枝作短行」,歷代文人墨客的詩文,記錄了蓴菜在中國悠久的種植、食用歷史。 近日,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黃水鎮,蓴農在田間採摘蓴菜。譚豔波 攝 蓴菜對水質、土壤等生態環境要求非常高,目前,在中國浙江杭州、重慶石柱、湖北利川及日本北海道等地,有規模化種植。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委員會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該縣蓴菜種植面積1.4萬畝、產量1.4萬噸,開發上市休閒食品、飲料及美容護膚等系列產品35種,暢銷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地。 「夏日裡,我們對蓴菜田的水一日一換。」當地純菜種植大戶陳代樹說,蓴菜對水溫、水質要求高,除冬季外,蓴菜田均需按時換水,春秋季節兩三天一換,夏日換水頻率更高。 在日本,蓴菜被稱作「長壽菜」,是製作料理的高級食材,因其本地產量有限,多從浙江杭州、重慶石柱等地進口。 「我們有不少日韓客戶,初季蓴菜會選擇空運。採摘後,次日清晨即可送至食客餐桌。」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福吉利蔬菜股份合作社負責人何顯福說,蓴菜採摘季持續4個月左右,訂單不斷,且量比較大。因保鮮技術成熟,蓴菜可保存一年乃至更久,除初季外,多採用「貨車+船運」方式運往海外。 2024年12月,石柱蓴菜籤下外貿大單:重慶市水火土食品產業有限公司與日本株式會社AS籤訂了1億美元的農產品出口合同,其中包含8000萬美元的蓴菜產品。2025年1月,重慶即食蓴菜實現了首次自營出口。在中國國內,通過與在華日資企業合作,2025年8月12日,「蓴小絲」膠原蓴露在該企業的500多家超市上架。 「蓴菜較小眾,我們要讓更多人知道它。」重慶市水火土食品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穎是山東人,因看好該產業,於2018年起,在石柱建企設廠。如今,蓴菜的產銷兩旺令他幹勁十足,雖年屆六旬,仍親身上陣直播,最長時,一天播了11小時有餘。 陳代樹說,在蓴菜採摘季,他僱用大量蓴農採摘,按量計薪。「每採摘一公斤鮮蓴菜,蓴農可得7元(人民幣,下同)至8元採摘費,正常情況下,單日採摘費不低於400元。」陳代樹說,「手腳快的」蓴農單日採摘費收入可達七八百元。 近日,航拍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一處蓴菜田。(無人機照片)譚豔波 攝 1992年出生的何渝說,數十年來,父親何顯福為蓴菜付出心血無數。這也觸動了他,讓他決定返鄉「接父親的班」。2024年,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蓴菜產業行業協會註冊成立,何渝任會長。 「忙完採摘,立馬就要出去跑市場。」何渝說,蓴菜是一個很好的行業,也需要不斷開拓市場、更新技術、開發產品,讓「水中人參」更好地遊向世界。(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贵妃直播 | 六月直播 |
极速直播 |
抓饭直播 | 西瓜直播 |
婬色直播 |
杏爱直播 | 抓饭直播 |
小猫咪视频 |
小白兔直播 | 午夜直播 |
六月直播 |
河豚直播 | 绿茵直播 |
蜜糖直播 |
山猫直播 | 暖暖直播 |
祼女直播app |
趣播 | 蜜疯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海棠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曼城直播 | 飞速直播 |
榴莲视频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榴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