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前,我以為三亞只有陽光和沙灘。」在海邊玩了幾天後,俄羅斯遊客安德烈和家人來到海南三亞市區購物。走進商場,「離島免稅」宣傳海報讓安德烈有些好奇。「離島免稅主要面向離島但不離境的國內旅客。」同行的導遊解釋,「您作為即將離境的國際旅客,享受的是另一項優惠政策——離境退稅。」 「還有優惠政策?」安德烈更感興趣了。購物中,他為妻子挑選了一串珍珠項鍊,又為自己購買了一部心儀已久的手機。 「您的消費滿200元,可申請離境退稅。」結帳時,店員主動提醒,離境退稅起退點已從500元下調至200元。開具退稅申請單後,安德烈被引導至商場內的「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 「先生,現在就能給您退稅。」工作人員接過安德烈的護照和退稅單,為他的信用卡辦理完預授權擔保,「2萬元以下能用現金退稅,也可以選擇通過支付寶或微信即時到帳。」 「現在?」安德烈很驚訝。剛選擇完退稅方式,他的手機屏幕上便跳出了退稅款到帳的通知。 「退稅過程比喝杯咖啡還快。」拿著剛剛「賺」回的退稅款,安德烈轉身又買了幾盒海南特產椰子糖,「太棒了,就像商場給了我一筆『折上折』!」 安德烈的購物經歷折射出海南入境旅遊的新趨勢。在海南,85個國家可免籤入境,更多外國遊客正從當地傳統的度假區走進充滿煙火氣的街巷,探索更多元的消費場景。 「便捷的退稅服務對遊客的吸引力非常大。」三亞市旅遊發展局黨委書記吳小琳介紹,「三亞的入境遊客中,自由行散客比例已佔到約50%。他們更年輕、停留時間更長,渴望有個性、有深度地感受文化和體驗生活。『即買即退』、行動支付便利化等舉措正打通消費堵點,將『流量』更好變為『留量』,並以『留量』促『增量』。」 幾天後,在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安德烈來到海關驗核點辦理最後的確認手續。海關關員在系統內錄入證件號,旅客信息和所購商品顯示在屏幕上,驗核、蓋章,全程不到兩分鐘。 「我們通過推廣多語言指南、應用智慧監管系統等措施,持續優化通關流程,讓境外旅客獲得更順暢的體驗。」海口海關相關負責人說。 「從購物時的『起退點降低』,到商場裡的『即買即退』,再到機場的『智慧驗核』,每一個環節都貼心、高效。」安德烈充分感受了這次旅途的便捷。 外國遊客愉快體驗的背後,是海南持續優化國際通達性與入境便利化政策的努力。今年上半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口岸通過免籤政策入境的旅客超20.8萬人次,佔入境總人數的88.54%。放眼全省,上半年,海南入境過夜遊客達65.29萬人次,同比增長31.7%。 安德烈還有個小期待。他逛過一家精美的黎錦手工作坊,店主遺憾地告訴他,因為申請流程等原因,他們的手工作坊還不是離境退稅商店。「如果這樣充滿海南文化特色的小店也能方便地退稅,那就更好了。」安德烈說。 「我們要繼續努力。」三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回應,針對部分商家「不敢申、不會申」的顧慮,政府正通過優化備案流程、加強培訓指導等方式,將退稅商店的網絡織得更密、覆蓋得更廣。 機場航站樓窗外是三亞的璀璨燈火。安德烈對妻子說:「一個地方的魅力,往往就體現在這些細節裡。下次,我們還要再來海南多待幾天。」(本報記者 孫海天)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1日 02 版)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周原考古隊領隊種建榮幾十年潛心考古發掘與研究—— 探秘周原遺址的「三重城」(賡續歷史文脈·考古故事) 人物小傳 種建榮,1972年生,陝西渭南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西考古博物館)黨委書記、院(館)長,陝西省考古學會會長。他先後主持或參與周原、周公廟、清澗辛莊、澄城劉家窪遺址等考古項目30餘項,其中5項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主持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 在陝西省寶雞市扶風、岐山兩縣的交界處,有一處被稱為周原的考古遺址。這裡面積達30平方千米,是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遺存最豐富的先周、西周時期遺址,也是周原考古隊領隊種建榮傾注半生心血的地方。 對種建榮來說,「周原遺址」像一位相識多年的老友。 找 城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找城都是我們念茲在茲的使命」 「周原」一詞,在古代文獻中作為周人崛起的都城曾多次出現。據文獻記載,3000多年前,居住在豳(今陝西省彬州市、旬邑縣西南一帶)的姬姓部落,在首領古公亶父的率領下,舉族遷徙到「岐下」,他們將這片肥沃的土地稱為「周原」。周人在這裡積蓄力量,最終覆滅了商朝。 種建榮介紹,周代與商代文明路徑迥異。商代以武力徵服四方,周代則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理念。「文化、民族、體制的認同,就是在這個時候奠定的。」種建榮說。 找到傳說中的「周人聖地」,成為幾代周原考古人的共同使命。20世紀40年代,考古學家石璋如根據文獻記載的大致位置展開田野調查,由此揭開了周原考古的序幕。2003年,周原李家西周鑄銅作坊遺址出土了數以千計的西周陶範,讓周原遺址首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5年,考古隊整合多年成果,包括鳳雛建築群等重要發現,以及系統揭示的周原水網體系,讓周原遺址再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然而,一個關鍵問題始終縈繞在周原考古人心頭。「都邑,肯定要有城嘛。」種建榮說,「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找城都是我們念茲在茲的使命。」 2020年,考古隊在分析王家溝水庫區域航拍影像時,發現了重要線索:周原地勢北高南低,水系多呈南北走向,而王家溝一條支流卻呈現出異常的東西向直角轉折。他們對照圖紙實地勘測,發現北邊還有一條平行的水渠,與直角部分形成一個方方正正的區域。一個想法隨即在種建榮腦海中閃過——這會不會是環繞在城外的城壕? 「如果這是城壕,裡面肯定有牆!」種建榮帶領隊員們繼續尋找,終於發現一座「小城」。考古隊循著「小城」城牆的方向向外探查,發現西牆和北牆都有向外延伸的跡象。經過勘探,一座規模更大的外城逐漸顯現,這就是後來確認的「大城」。 在對「小城」內部進行精細鑽探時,考古隊又發現了一道東西向的牆和兩道南北向的牆,在「小城」北部合圍成方形。他們將這座新發現的「小小城」稱為「宮城」。至此,周原遺址「宮城—小城—大城」的三重城垣結構完整呈現。憑藉這一發現,「周原遺址」在今年年初再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圓了幾代周原考古人的夢!」種建榮說。 破 局 「考古學主要講證據鏈,當許多線索指向同一個地方,就可以達成共識了」 提到和周原結緣,種建榮說:「我小時候想當警察,大學期間陰差陽錯被調劑到歷史系,那時心裡不太樂意。」1996年9月,種建榮畢業後進入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辦公室從事文書工作。有一次去考古工地現場,他發現考古有點像破案——根據發掘到的零散信息,對照文獻尋找答案,推理還原歷史的真實面貌。他瞬間來了興趣,不久便主動申請加入考古隊。 2002年,種建榮加入周原考古隊。他回憶,世紀之交,儘管周原考古積累了一定成果,卻缺少能夠確證這裡是文獻記載中古公亶父所遷「周原」的決定性證據。一名考古隊員坦言:「很多學者認為這裡不是文獻記載中的都城,而是某個異姓貴族的家族採邑。」考古隊內部也出現了質疑的聲音——發掘了幾十年,這裡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周原? 面對周原性質難以判定的困局,考古隊決定到田野間找答案。從研究角度看,需要關注的應該是這附近的同時期遺址。綜合判斷後,考古隊覺得周公廟符合條件。自2004年起,周原考古隊重點開展周公廟遺址的考古發掘。考古證實,周公廟遺址正是周公家族的採邑所在,但規模遠不及周原。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他的家族採邑規模應該很大,或者說僅次於「都城」。如果周公廟規模遠不及周原,那周原很大可能就是「都城」。這一發現重新堅定了考古隊對周原的信心,中斷多年後,他們再次將目光投向周原。 「重返周原」後,周原考古工作迎來了全新局面。團隊將遺址視為一個有機整體,系統研究聚落結構和功能分區,還結合手工業考古和實驗室考古成果,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統。 多年積累終於在2020年迎來重大突破。自這年起,周原南部區域陸續發現了一批戰國至漢代的墓葬,出土了多件刻有「美陽」「美亭」字樣的陶器。《漢書·地理志》記載:「美陽,《禹貢》岐山在西北。中水鄉,周太王所邑。」也就是說,當年古公亶父所遷之地,可能就在漢代的美陽縣。因為陶質的東西,在當時不會經過太遠距離的運輸。此次出土陶器上的「美陽」字樣,或許能成為「周原即漢代美陽」的有力佐證。 更直接的證據出現在王家嘴區域的發掘中。2020年至2022年,考古隊在這裡發掘出一座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的夯土建築基址,這是目前所見先周時期最大的宮殿建築遺存,這個周人曾經修建的高等級建築,為「周原遺址」就是古公亶父遷岐之地提供了關鍵證據。種建榮說:「考古學主要講證據鏈,當許多線索指向同一個地方,就可以達成共識了。」 接 續 「一寸一寸丈量,一寸一寸發現,這是我們共同的堅持」 「如果從石璋如先生算起,到我這裡,應該都算四代或四代半周原考古人了。」種建榮說。如今,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三家單位聯合組建新的考古團隊,正在接力發掘。「我們住在一塊兒,一起發掘,共享成果。」青年考古隊員閆永強說。 目前,團隊成員的年齡大多在二三十歲,除正式隊員外,團隊還吸引了很多研究生前來實習。 別看這些年輕人愛鬧愛笑,工作起來個個都很較真。剛挖出一座墓葬、正在記錄人骨形狀的王昱霖,是剛畢業的95後女生;在實驗室專注做植物遺存鑑定的周輝也是女生,去年碩士畢業來到這裡。當被問及男女生是否有室內室外的分工時,她們回答:「雖然各有分工,但都要參與田野發掘。」周輝說:「野外的工作環境雖然辛苦,但那種發現歷史遺存的震撼,用任何語言都難以形容。」去年入職的閆永強,今年「五一」假期剛結婚,婚後很快就回到了考古基地。他說:「媳婦兒支持我工作,也理解我。」 面對這些年輕隊員,種建榮很欣慰。他說,如果還有什麼需要告訴他們的,那就是:「一寸一寸丈量,一寸一寸發現,這是我們共同的堅持。」 烈日炎炎,接受完採訪後,考古隊員又拿上手鏟,戴上草帽,前往各自的探方。 延伸閱讀 周原遺址田野考古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周原遺址位於關中平原西部,今陝西寶雞市岐山、扶風兩縣北部的交界地帶,是目前所知遺存最豐富的先周文化遺址、面積最大的西周遺址。在這裡,當時的人們從偏居西陲的「小邦周」發展壯大,最終建立了西周王朝。 周原的考古工作始於20世紀40年代石璋如先生的調查,至今已有80餘年歷史。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初,周原遺址的田野考古工作主要是對遺址範圍和內涵進行初步了解,明確了周原遺址的重要價值;1999年至2005年,考古工作基本建立了周原遺址商周時期較為詳細的考古學文化譜系;2012年起,考古工作在「聚落考古」理念指導下展開;2020年至今,周原遺址在王家嘴發現了一組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築,填補了以往周原遺址先周時期高等級遺蹟的空白,並發現了布局方正、規劃嚴謹的三重城垣。 人民日報客戶端 《國家人文歷史》記者 胡心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6879
72
2025-10-26 07:34
92436
62
2025-10-26 07:34
91752
97
2025-10-26 07:34
41572
28
2025-10-26 07:34
27958
89
2025-10-26 07:34
52846
65
2025-10-26 07:34
52934
18
2025-10-26 07:34
19734
32
2025-10-26 07:34
23687
21
2025-10-26 07:34
48239
51
2025-10-26 07:34
74613
54
2025-10-26 07:34
74956
19
2025-10-26 07:34
79145
69
2025-10-26 07:34
54923
42
2025-10-26 07:34
58246
87
2025-10-26 07:34
41328
83
2025-10-26 07:34
21769
43
2025-10-26 07:34
76281
48
2025-10-26 07:34
25461
93
2025-10-26 07:34
79182
45
2025-10-26 07:34
96432
24
2025-10-26 07:34
25614
43
2025-10-26 07:34
24978
53
2025-10-26 07:34
27698
79
2025-10-26 07:34
83764
84
2025-10-26 07:34
31684
31
2025-10-26 07:34
37485
53
2025-10-26 07:34
36528
18
2025-10-26 07:34
38246
89
2025-10-26 07:34
96287
35
2025-10-26 07:34
96284
16
2025-10-26 07:34
62738
27
2025-10-26 07:34
35468
83
2025-10-26 07:34
41385
38
2025-10-26 07:34
51973
56
2025-10-26 07:34
41753
15
2025-10-26 07:34
41962
87
2025-10-26 07:34
78951
83
2025-10-26 07:34
15476
51
2025-10-26 07:34
49617
47
2025-10-26 07:34
54286
87
2025-10-26 07:34
86594
62
2025-10-26 07:34
89247
23
2025-10-26 07:34
16453
38
2025-10-26 07:34
36128
25
2025-10-26 07:34
69821
36
2025-10-26 07:34
54179
41
2025-10-26 07:34
48327
79
2025-10-26 07:34
17469
64
2025-10-26 07:34
81392
37
2025-10-26 07:34
86743
39
2025-10-26 07:34
32497
83
2025-10-26 07:34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暖暖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黄播 | 成人抖阴 |
| 小白兔直播 | |
| 凤蝶直播 | 妲己直播 |
| 快猫 | |
| 97播播 | 茄子直播 |
| 山猫直播 | |
| 夜月视频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趣播 | |
| 蝴蝶直播 | 成人抖阴 |
| 花蝴蝶app直播 | |
| 蜜疯直播 | 成人抖阴 |
| 趣爱直播 | |
| 柠檬直播 | 迷笛直播 |
| 97播播 | |
| 嗨球直播 | 糖果直播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