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電 據應急管理部微信公眾號消息,據氣象部門預報,8月9日至13日,江漢、江淮等地有強降雨,其中重慶、湖北、安徽、江蘇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中央氣象臺9日10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國家防總決定於8月9日15時針對江蘇、安徽、湖北、重慶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國家防總辦公室派出工作組赴安徽、湖北一線協助指導防汛工作。
■ 視點 據報導,2024年,武漢劉小姐花2萬多元參加了中公教育的培訓班,合同約定,若未能通過筆試,中公教育會退費1.7萬元。當沒能通過考試的劉小姐找到該機構時,對方表示可以退費,但1年只能退1000元,共需17年才能退完。「等我拿到這1.7萬,我都四十多歲了。」 從斬釘截鐵的「不過包退」,演變成磨磨唧唧的「不過包騙」,作為公職類職業教育培訓的頭部機構,既然承諾「不過包退」,那就不只是一句大話,而是寫在合同裡、必須履行的契約。縱觀近年來中公教育在履約上的一些忸怩舉動,可以看出,類似「不過包退」的大包大攬式發展模式,或許已經走到了盡頭。 儘管這些年的招錄人數也有增長,但仍然跑不贏參加公考的人數。數據顯示,2009年至2025年,全國公考報名人數從105.2萬增至341.6萬。這意味著,公考競爭越來越激烈。 當此之時,機構若仍以「不過包退」為標榜,勢必面臨著巨大的退費壓力。漂亮的營收數據背後,則是日後履約的「摳摳搜搜」。 為行業長久發展計,與其總是與學員上演類似「塌樓式互動」,搞什麼1.7萬元退17年,還不如針對公考培訓市場的新情況新變化,轉型求變,踏踏實實做好內部管理,目標更精準,路徑更務實,讓每一單培訓都物有所值,而不再搞粗放式大包大攬。 這也提醒市場監管應該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早在2021年,教育部等6部門就通知要求,校外培訓預收費須全部進入資金託管專用帳戶。對諸如公考費用等資金管理,也應納入相應的制度化管理。比如,可以建立統一的預付費監管平臺,方便消費者在該平臺查詢培訓機構的資金託管信息等。 說到底,針對公考培訓的問題,行業要有自律,學員要有理性,監管要將其納入制度化框架,這個規模不小的市場也才能成為一個健康、長遠發展的市場。 □胡棲安(媒體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打开b站看直播 | 黄播 |
love直播 |
午夜直播 | 五楼直播 |
九球直播 |
贵妃直播 | 就要直播 |
sky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红杏直播 |
魅影5.3直播 |
花瓣直播 | 春雨直播 |
小猫直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莲花直播 |
桃鹿直播 |
蝶恋直播 | 趣爱直播 |
飞速直播 |
青稞直播 | 四季直播 |
趣爱直播 |
蜜唇直播app | 桃花app |
比心直播 |
迷笛直播 | 大鱼直播 |
520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