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政府確定了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徵收「對等關稅」的稅率。美國一些人試圖通過行政手段重塑國際貿易格局,其深遠影響將大大超出始作俑者的預期。極限施壓舉措雖然短期內榨取了些許利益,卻嚴重透支了美國的國家信譽。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的霸凌行徑給全球加速「去美國化」進行了一次廣泛的思想動員。 7月31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行政令,宣布上調從近70個貿易夥伴進口商品所適用的從價關稅稅率。白宮發布的信息顯示,絕大多數貿易夥伴的商品在進入美國市場時將適用從10%至40%不等的關稅稅率,新的關稅稅率將在行政令發布7天後開始實施。 今年以來,美國政府宣布所謂「對等關稅」,片面強調「美國吃虧論」,以極限施壓陷全球經濟發展於險境,嚴重衝擊了全球貿易、投資、金融體系,為世界經濟復甦蒙上陰影。近期,美國還聲稱與多個經濟體達成貿易協議,似乎極限施壓取得了效果。不過,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意識到關稅對自身利益造成的損害,而那些被迫讓步的國家、地區並非心甘情願接受美國的脅迫,全球各方正積極尋找替代方案來應對美國加徵關稅的衝擊。時間越久,對保護主義損害各方利益的本質就看得越清,不斷加速全球「去美國化」,進而對世界經濟走向產生長期影響。 美國加徵關稅以減少貿易逆差、保護國內產業並推動製造業回流的目標難以實現。關稅作為價格幹預工具,在抬高進口商品成本的同時,並未解決美國本土製造業面臨的勞動力短缺、基建成本高等結構性問題。這導致製造業回流進度顯著滯後於政策預期,供應鏈調整也推高了本土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關稅成本通過價格傳導機制主要轉嫁至美國消費者,削弱了居民實際購買力,與美方一些人聲稱的「保護民生」目標相去甚遠。 加徵關稅舉措破壞了現行多邊貿易體系的非歧視原則,可能導致全球貿易量系統性萎縮。加徵關稅不僅推高跨國交易成本,更迫使企業重構供應鏈,從追求效率的經濟全球化布局轉向強調安全的區域化配置。產業鏈的區域化重組雖能規避部分關稅風險,但必然伴隨資源配置效率的損失,這種效率折損最終體現為全球範圍內的通脹壓力,即使是美國也無法置身事外。 同時,現代製造業依賴高度專業化的全球分工,中間品跨境流動構成價值鏈的核心紐帶。美國對零部件和半成品加徵關稅,直接抬高了本土製造業的投入成本。汽車、電子等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的行業受影響尤為顯著,其生產成本的上升不僅削弱國際競爭力,更可能引發投資縮減與產能轉移。即便未來關稅政策調整,企業為規避政策不確定性建立的冗餘供應鏈也將持續推高運營成本,而這正是美國國家信譽透支以後產生的惡果之一。 當美國單邊行動削弱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有效性時,不僅改變貿易流向,更將重塑國際經貿規則體系。當更多國家採用本幣結算、共建區域產業鏈時,傳統以美元和美國市場為核心的貿易體系面臨根本性挑戰,長期可能加速多極貿易格局的形成。當世界開始繪製「沒有美國」的貿易版圖時,華盛頓的霸權根基已然動搖。 美國在1930年實施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曾引發全球貿易大幅萎縮,將世界拖入大蕭條。近百年後,美國政府挑起的關稅戰已觸發相似風險。今年4月下旬,世界貿易組織預計2025年世界商品貿易量將下降0.2%,比「低關稅」基線情景下的預期低近3個百分點,「如情況惡化,全球貿易量可能會進一步萎縮」。 但是也要看到,今時今日,覺醒的「全球南方」已不再如當年那般被動承受,而是主動重構規則,開闢新天地。當歐盟車企轉向亞洲市場、東南亞工廠調整供應鏈、拉美國家擁抱金磚體系時,一個清晰的信號已然浮現:通過脅迫贏得的協議終將被時間瓦解,而被迫低頭的國家和地區正悄悄用行動抵制單邊主義。美國一些人肆無忌憚的極限施壓,恰恰成為全球「去美國化」的催化劑。(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俊)
臺北8月4日電 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稱美對臺加徵20%關稅為「暫時性稅率」、尚有談判空間,但臺灣輿論近日普遍擔憂,關稅或僅是「前菜」,美方真正意圖或指向技術轉移,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全球供應鏈地位恐受衝擊。 半導體、電子產品及信息和通信技術是臺灣的經濟支柱,路透社近期曾報導,預計上述產品的稅率將與20%的「對等關稅」稅率不同。美方正引用其《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下稱「232條款」)對此類產品稅率進行所謂「國安調查」。 《臺灣醒報》評論文章指出,觀察整體脈絡可發現,美方的關稅政策從來都不是終點,而是施壓工具。此次關稅談判未涵蓋半導體產品,顯示其被單獨「留白」的政治意涵。美國最終目標並非課稅,而是爭取半導體製造技術本地化的主導權,這從美方對臺積電赴美設廠的高度重視及「232條款」調查延宕可見端倪。 文章指出,當前臺灣面臨兩難,若加碼對美投資換取關稅優惠,恐陷入技術外流陷阱;若維持技術主體性,須承受貿易成本上升的壓力。 此前報導顯示,2024年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持續虧損,在此情況下,臺積電仍宣布擴大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該文分析,在這場貿易博弈中,臺灣需思考,是以高科技附庸角色換取市場準入?還是堅守技術自主,發展全球價值鏈多邊合作? 《中時新聞網》專欄文章分析,8月中旬公布的「232條款」細則或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加徵更高稅率,威脅其全球供應鏈地位、引發訂單流失與資金外流。 文章指出,更高的關稅或使臺灣半導體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下降,客戶可能轉向韓、日廠商;且臺灣對美出口佔比高,中小企業難轉嫁成本,財務風險較大。 此外,島內各界質疑臺行政機構編列的930億元新臺幣支援預算金額不足,呼籲當局拿出更具體的配套措施,切實守護產業安全與經濟穩定。(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6743
28
2025-10-26 05:38
12349
32
2025-10-26 05:38
27986
62
2025-10-26 05:38
57243
86
2025-10-26 05:38
86372
28
2025-10-26 05:38
62598
92
2025-10-26 05:38
47816
68
2025-10-26 05:38
53189
96
2025-10-26 05:38
48215
69
2025-10-26 05:38
61397
56
2025-10-26 05:38
69274
45
2025-10-26 05:38
54316
24
2025-10-26 05:38
37915
31
2025-10-26 05:38
63427
14
2025-10-26 05:38
81259
28
2025-10-26 05:38
32581
38
2025-10-26 05:38
71428
38
2025-10-26 05:38
58923
92
2025-10-26 05:38
35694
85
2025-10-26 05:38
56382
14
2025-10-26 05:38
31867
94
2025-10-26 05:38
43698
43
2025-10-26 05:38
63452
14
2025-10-26 05:38
81469
24
2025-10-26 05:38
98352
23
2025-10-26 05:38
17568
28
2025-10-26 05:38
38512
21
2025-10-26 05:38
58129
25
2025-10-26 05:38
38946
97
2025-10-26 05:38
53719
26
2025-10-26 05:38
31497
68
2025-10-26 05:38
25984
23
2025-10-26 05:38
23764
85
2025-10-26 05:38
81465
46
2025-10-26 05:38
53198
61
2025-10-26 05:38
64593
54
2025-10-26 05:38
74635
68
2025-10-26 05:38
82653
84
2025-10-26 05:38
53297
21
2025-10-26 05:38
75168
69
2025-10-26 05:38
52963
47
2025-10-26 05:38
43829
36
2025-10-26 05:38
97126
27
2025-10-26 05:38
75134
56
2025-10-26 05:38
29486
17
2025-10-26 05:38
63278
91
2025-10-26 05:38
25397
75
2025-10-26 05:38
14982
26
2025-10-26 05:38
31427
54
2025-10-26 05:38
53846
31
2025-10-26 05:38
65947
39
2025-10-26 05:38
87391
96
2025-10-26 05:38
42716
98
2025-10-26 05:38
| 夜月视频直播 | 蜘蛛直播 |
| 荔枝网直播 | |
| 魅影直播 | 心跳直播 |
| 咪咕直播 |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抖音成人版 |
| 凤凰网直播 | |
| 婬色直播 | 橘子直播 |
| 月夜直播 | |
| 杏爱直播 | 桃花直播 |
| 绿茶直播 | |
| 免费直播平台 | 伊人下载 |
| 小k直播姬 | |
| 桔子直播 | 零点直播 |
| 雪梨直播 | |
| 美女直播 | 浪花直播 |
| 糖果直播 | |
| 曼城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 六月直播 | 彼岸直播 |
| 山猫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