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8月11日電(記者 張一辰)2025年NBL(全國男子籃球聯賽)全明星賽10日晚在西安落幕。南區明星隊155:133擊敗北區明星隊。在單項賽中,陳澤昂、王思奇、加那爾別克·白謝巴依分別獲得技巧挑戰賽、三分球大賽、扣籃大賽的冠軍。 2025年NBL(全國男子籃球聯賽)全明星賽10日晚間在陝西省體育館落幕。圖為99號球員楊文學投籃。(賽事組委會供圖) 本次全明星周末不僅匯聚聯賽頂尖球星,更以籃球為紐帶,讓競技體育成為傳遞社會公益的橋梁。中國女籃名宿宋曉波以「傳承者」與「公益使者」的雙重身份全程參與活動。在全明星賽中,雙方球隊每投進一個三分球,都將為公益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本屆全明星賽延續「南北對抗」傳統賽制。南區陣容由廣西威壯隊李明皓擔任隊長,北區則由湖北文旅隊隊長王曉明領銜,這位「北區票王」的出場引發球迷陣陣歡呼。 作為上賽季NBL總冠軍,香港金牛隊此番三員大將——董健、楊文學和唐才育入選南區明星隊,他們與廣西威壯隊的李明皓、哈姆雷特等球員組成的陣容攻防兼備。 北區明星隊方面,由湖北文旅隊王曉明、路萬通領銜,合肥狂風峻茂隊的劉子豪、陳澤昂等實力球員悉數在列。 比賽一開場,南區明星隊率先發起進攻,楊文學連取7分。而北區明星隊的外援阿諾斯克也開啟表演模式,連續突破內線上演灌籃好戲。上半場結束,南區明星隊79:63領先。 下半場比賽,南區明星隊依舊保持較高命中率,雙方分差一度達到19分。第四節,南區明星隊面對對手的反撲,外援哈姆雷特裡突外投予以回應。隨後,手感火熱的楊文學在進攻端爆發,全場取下40分。最終,南區明星隊155:133取勝,楊文學榮膺本場比賽MVP(最有價值球員)。 從一名草根球員到徵戰職業賽場,兩屆NBL常規賽MVP得主楊文學把成功的秘訣歸結於機遇與苦練。賽後,他表示:「拿到本場的MVP心情很激動,要感謝今天的隊友與對手。明天還有客場比賽要打,所以回去後只會簡單慶祝。」(完)
近期,廣東發生基孔肯雅熱疫情,截至8月2日已累計超過7700餘例。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經伊蚊叮咬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皮疹、關節和肌肉疼痛。這個病比較麻煩的一點是,有部分病人可能會出現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慢性關節痛。 那麼,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感染基孔肯雅熱?萬一感染了,怎麼辦?科普中國邀請了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圍繞基孔肯雅熱的傳播、症狀、預防等核心問題展開解讀,幫助大家科學認識、有效應對。 什麼是基孔肯雅熱? 傳播和流行有什麼特點?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基孔肯雅熱 1952 年首次在非洲報導,由白紋伊蚊等伊蚊屬蚊蟲叮咬傳播。 近年全球伊蚊活動範圍擴大(從熱帶、亞熱帶向溫帶擴散),導致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寨卡病毒等經伊蚊傳播的疾病報告國家和地區增多。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報告過基孔肯雅熱病例。我國伊蚊活動範圍也在擴大,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也可發現白紋伊蚊,因此經伊蚊傳播的疾病可能出現地區性增加。 得了基孔肯雅熱有哪些症狀? 會有後遺症嗎? 基孔肯雅熱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關節痛和皮疹(約70%患者出現)。其發熱通常為中低熱,而關節疼痛可能早於發熱出現或與發熱同時發生(初期常累及1-2個關節,常見於手指、腳趾、手腕、腳踝或膝關節)。皮疹表現為紅色斑丘疹,主要分布於四肢、軀幹及顏面部。其他伴隨症狀可能包括頭痛、肌肉酸痛、乏力、噁心及嘔吐。 該病的特徵性表現是顯著關節痛(「基孔肯雅」在非洲當地語言中的意思就是"身體彎曲"),多數患者的發熱和皮疹症狀在1周內消退,但關節症狀可能持續數周,少數病例會遷延數月甚至數年甚至可能進展為慢性關節炎。 基孔肯雅熱、登革熱 和寨卡病毒感染有什麼區別? 基孔肯雅熱、登革熱與寨卡病毒均由伊蚊叮咬傳播,三者臨床表現相近,如發熱、肌肉關節痛、乏力、皮疹等,但細節不同: 基孔肯雅熱以嚴重關節痛為特徵,不過皮疹更為常見。 登革熱主要表現為中高熱,關節痛症狀相對較輕。重症登革熱可能發展為休克、出血(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其死亡風險實際上高於基孔肯雅熱。 寨卡病毒感染症狀相對較輕,典型表現為中低度發熱、明顯乏力、關節及肌肉酸痛,常呈對稱性,可能持續數周至數月,以及結膜充血。需特別注意的是,孕婦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並引發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包括聽力損傷、視力障礙及智力發育遲緩)。 基孔肯雅熱應該如何治療? 是否有特效藥或疫苗? 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和寨卡病毒均無特效抗病毒藥物,目前國內也無獲批的基孔肯雅熱疫苗。 治療以對症支持為主,而登革熱患者需特別注意避免加重出血風險,但因為有時我們難以區分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因此在懷疑患這兩種病又未能做出區分時,要慎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避免出血風險。發熱、關節痛明顯時可使用對乙醯氨基酚等解熱鎮痛藥,這樣更為穩妥。 哪些人更容易感染基孔肯雅熱? 感染後危險嗎? 主要風險人群包括生活在白紋伊蚊活躍地區(尤其夏季蚊蟲密度較高時)的人群,以及前往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非洲、東南亞)旅遊、務工的人員,前往國內廣東、佛山等流行地區的旅遊、出差者。 大多數人感染後表現為自限性疾病(約一周左右康復),但嬰幼兒、65歲以上老年人、孕產婦、免疫力低下者及嚴重慢性病患者更易發展為重症或出現後遺症,其中有基礎關節疾病者發生關節痛後遺症的風險更高。 基孔肯雅熱會發生「人傳人」嗎? 為什麼要採取隔離措施? 基孔肯雅熱本身不會通過人際直接傳播,但可通過白紋伊蚊叮咬在人際間傳播。 患者發病後血液病毒載量高,當白紋伊蚊叮咬患者後攜帶病毒,經體內繁殖後再叮咬他人即可導致傳播,因此需對患者採取隔離措施。不過這個隔離措施的重點是防蚊,包括安裝紗窗、使用蚊帳、配備驅蚊產品,避免患者被蚊蟲叮咬後造成病毒傳播。 應當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 首先要控制傳染源,對疑似、確診及臨床診斷的基孔肯雅熱病例採取防護隔離措施,減少被白紋伊蚊叮咬的風險。還要切斷傳播途徑,清除蚊蟲孳生地,可以重點清理白紋伊蚊的繁殖場所如居民區閒置盆罐、水培植物積水、廢舊輪胎、塑膠袋等積水容器等。 還要加強個人防護,安裝紗窗/蚊帳,使用合格驅蚊產品。減少戶外暴露風險,日出前後 1-2小時及日落前後1-2小時是白紋伊蚊活躍時段,外出特別是去蚊蟲多的地方儘量避開活躍時段。外出時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裸露皮膚塗抹驅蚊劑,儘量避開植被茂密/積水較多的低洼區域。如需前往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寨卡病毒流行地區(東南亞、非洲、美洲)時加強防蚊措施。 總之,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鏈清晰,治療上雖無特效藥但以對症支持為主,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因此,對基孔肯雅熱無需過度恐慌,了解相關知識,做好防控工作尤其是滅蚊、防蚊工作,就能大大降低患病風險。 作者丨李侗曾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北京預防醫學會感染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花椒直播 | 嫦娥直播 |
百丽直播 |
百丽直播 | 蜜桃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贵妃直播 |
曼城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河豚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蜜唇直播app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sky直播 |
伊人直播 | 伊人下载 |
橘子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九球直播 |
魅影5.3直播 |
趣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520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四季直播 |
五楼直播 |
柚子直播 | 阴桃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