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單璐 攝 上一圖集 第35屆紐約香港龍舟節開幕 下一圖集 北京:市民泛舟「荷花渡」 享受愜意夏日 中國新聞網 1/5 當地時間8月10日,哈薩克斯坦阿克莫拉州,位於首都阿斯塔納東北約160公裡處的科別圖孜鹽湖在陽光映照下呈淡粉色,美景如畫。 【編輯:曹淼欣
周三上午,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5樓MDT(多學科聯合診療)診室內,孫阿姨與3名醫生相對而坐,圍繞她的心血管、內分泌、呼吸系統等多處問題,「圓桌會議」就此開始。 這是八院日前推出的多病聯合管理門診,門診的火爆遠超院方預期,「目前號源已預約至9月底,患者以老年群體為主。」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朱捷說。 預約爆滿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老年患者就醫的需求與困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中老年人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其中43%的老年人面臨多病共存的問題,80歲及以上老年患者同時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老年症候群、老年問題者佔總人數的87.2%。而簡化老年患者就醫流程,滿足其多病共治需求,滬上醫院正在探索。 對於八院的這次「嘗鮮」,有患者直言,「以前看病像趕場,現在醫生圍著我討論,方便多了!」但也有人疑惑,「這和全科有什麼差別?」多病聯合管理門診究竟能提供怎樣的服務?與傳統MDT、全科門診又有何不同?帶著諸多疑問,記者昨天走進八院一探究竟。 響應患者呼聲,鏈入多科資源 孫阿姨有備而來。診療桌上,她將過往報告一字攤開——瑞金醫院的血糖檢測報告、仁濟醫院的免疫組化報告、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心臟檢查報告、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B超報告…… 「年紀上去了,『零件』不行了。」年過七旬的孫阿姨自嘲是醫院常客,看著報告單上高高低低的指標,她的心情常常如同過山車。聽聞八院開出多病聯合管理門診,她決定來試試。 診室裡,不同於平日裡醫生的主動問診,心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等三名醫生共同聆聽孫阿姨的疾病症狀與困擾,從一堆既往病歷與檢查報告中抽絲剝繭,梳理關鍵脈絡。「平時會心悸嗎?」「運動時會不會喘不上氣?」「日常飲食情況如何?」醫生們仔細問診,逐一給出解決方案。 其中最困擾孫阿姨的莫過於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升高,這是診斷心肌損傷的關鍵指標,而她的指標較正常值翻了個倍。排查一輪,心內科醫生敏銳地發現,引起孫阿姨指標升高的並非心臟問題,而是用藥問題。很快,雙方達成一致,調整用藥,待兩周後再來複診。 作為區域性醫療中心,八院所在的徐匯區老齡化程度高。醫院前期調研顯示,老年人慢性疾病多,看病往往要掛好幾個科室,在不同樓層間奔波,候診等待時間也由此拉長。 「患者以症狀看病,醫院以系統分科,兩者之間往往存在信息差。」朱捷告訴記者,以簡單的頭暈為例,可能涉及神經內科、五官科、血液科等多個科室,究竟該掛什麼科室,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找不到頭緒,「患者對推出多病聯合管理門診的呼聲很高。」 經前期籌備,醫院匯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代謝科、腫瘤科、消化內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八個科室高年資醫師,通過多學科協作模式,讓醫生圍著患者轉。 就醫也講「高定」?根據患者需求自由組合科室 事實上,這種打破單科主導,多學科聯合診療的模式由來已久,但以往更多醫院將資源用於疑難雜症,且以專病為導向進行固定的多科合作。 多病聯合管理門診則聚焦患者個體。「我們根據患者的需求和症狀進行科室組合,堪稱『高定』版就醫服務。」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門診辦公室副主任王田龍介紹,掛號前患者需提前預約,預約中心工作人員根據患者病史、病症、需求等判斷需要哪些科室醫生一起出診。 72歲的張老伯是首批受益者之一,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腦梗等疾病。根據其訴求,工作人員為其配備了內分泌科、心內科、神經內科等三科醫生出診的「高定」慢病MDT,解決其血糖血壓波動大、頭暈胸悶症狀反覆出現等問題。 但是,「高定」版的門診也牽引出另一個問題,不同患者就診時需要參與的科室不同,參與的醫生數量不同,該如何收費?王田龍解釋,目前採取的是普通門診收費,按照18元一個門診號來計算,如果同時預約了3名醫生,一次看病門診掛號費是54元,「這與患者單次分別掛3個科室的號是一樣的收費標準」。 這種方式於患者而言,並非增加就醫成本;於醫生而言,也可有效計算工作量。王田龍補充道,門診運行以來,受到諸多好評的還有檢查流程的再造。「如果專家團隊當場評估患者需要CT、心電圖等檢查,由門診協調優先安排。」 「看著眼前坐了一排專科醫生就安心」 患者的另一個關注點在於,目前在全市範圍內,不少醫院已開設全科門診,加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均可提供基礎性、連續性的健康管理。那麼,多病聯合管理門診與現有的全科門診有何區別? 在王田龍看來,關鍵在於「專科深度」與「協作效率」。患者在就醫傾向上,尤其是面對多種複雜疾病時,更期待由多名專科醫生共同會診,以獲得更精準、專業的診療服務,「有患者跟我們說,看到眼前坐了一排專科醫生就覺得很安心」。 後續,八院計劃根據運行情況與患者反饋,將逐步增加開診頻次並拓展覆蓋病種範圍,院方計劃將中醫科、營養科、藥劑科等納入。「對於老年患者而言,避免藥源性疾病同樣重要。」朱捷告訴記者,不同科室開具的不同藥物,是否存在用藥衝突,用藥劑量又該如何把握,這些都需要重視,雖然醫院已推出用藥諮詢門診,但老年患者由於觀念的原因鮮少踏足,未來這些都可以得到解決。 「為了確保就診效率,我們建議患者就診前能提前準備好病曆本、既往檢查報告、化驗單以及詳細的用藥清單,方便專家團隊快速、全面評估。」王田龍特地提醒道。(本報記者 李晨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9713
16
2025-11-10 15:19
32591
92
2025-11-10 15:19
25861
17
2025-11-10 15:19
58731
26
2025-11-10 15:19
14632
75
2025-11-10 15:19
39758
15
2025-11-10 15:19
92831
34
2025-11-10 15:19
36517
92
2025-11-10 15:19
45973
62
2025-11-10 15:19
19842
29
2025-11-10 15:19
59631
96
2025-11-10 15:19
62195
83
2025-11-10 15:19
73829
13
2025-11-10 15:19
56934
79
2025-11-10 15:19
41796
97
2025-11-10 15:19
32547
52
2025-11-10 15:19
52841
12
2025-11-10 15:19
58791
96
2025-11-10 15:19
41783
61
2025-11-10 15:19
82136
87
2025-11-10 15:19
19356
97
2025-11-10 15:19
28619
68
2025-11-10 15:19
78621
36
2025-11-10 15:19
57168
79
2025-11-10 15:19
92683
45
2025-11-10 15:19
16238
52
2025-11-10 15:19
19325
24
2025-11-10 15:19
52861
91
2025-11-10 15:19
58293
96
2025-11-10 15:19
29485
47
2025-11-10 15:19
26417
41
2025-11-10 15:19
61245
46
2025-11-10 15:19
73951
85
2025-11-10 15:19
29671
13
2025-11-10 15:19
84629
82
2025-11-10 15:19
47395
91
2025-11-10 15:19
35289
81
2025-11-10 15:19
91835
51
2025-11-10 15:19
58769
27
2025-11-10 15:19
15892
16
2025-11-10 15:19
92653
48
2025-11-10 15:19
84793
25
2025-11-10 15:19
13276
27
2025-11-10 15:19
86174
41
2025-11-10 15:19
59264
36
2025-11-10 15:19
72538
26
2025-11-10 15:19
34289
26
2025-11-10 15:19
14835
63
2025-11-10 15:19
45361
12
2025-11-10 15:19
25387
62
2025-11-10 15:19
15643
53
2025-11-10 15:19
| 巧克力直播 | 心动直播 |
| 夜月视频直播 | |
| 仙凡直播 | 蜜桃app |
| 桔子直播 | |
| 金桔直播 | 蜜桃直播 |
| 蜜桃app | |
| 荔枝网直播 | 樱桃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月神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柠檬直播 | |
| 蜜桃直播 | love直播 |
| 69美女直播 | |
| 妖姬直播 | 密桃直播 |
| 苹果直播 | |
| 桃鹿直播 | 快猫 |
| 西甲直播 |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深夜直播 | |
| 比心直播 | 婬色直播 |
| 趣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