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往往是一場不計代價的投入——有人花了10萬元做司法鑑定,有人辭職自學法律,有人耗了幾年,打一場可能會輸,但哪怕贏了也賠不了多少錢的官司。 半年前,崔燦成為一名「寵物律師」。這種與貓貓狗狗相關的案子標的一向不大,最少的幾百元,平均幾千元,有的可能上萬元,接案子的律師多自稱「為愛發電」。 他發現,為寵物打官司的當事人,「從經濟方面考量,得不償失」。但很多人堅持把官司打到底。 也有一些特別的官司——夫妻離婚,寵物歸誰?貓抓人,人有錯嗎?主人死了,寵物能繼承遺產嗎? 據投資銀行高盛報告,2024年,中國寵物數量首次超過4歲以下嬰幼兒數量,預計到2030年將接近嬰幼兒數量的兩倍。隨之出現的是寵物的醫院、學校、食堂、樂園和交通工具……貓狗在這個社會上面臨的處境越來越「類人」,由此衍生出的法律問題也越來越稀奇。 很多人開始思考,當下的法條,該如何適用於年輕人的「新家人」。 分割不了的「財產」 崔燦幹了半年「寵物律師」就發現,解決的不只是法律問題,還要算清楚人情帳。 一名留學生向他諮詢。出國前,她把自己的寵物貓委託給一位朋友照顧。兩年後回國,朋友卻不願意歸還貓咪,提出這兩年餵養貓咪的罐頭是全世界最好的,「貓價值5000元,但兩年的飼養費用加起來幾萬元」。 從法律上來講很好分析,貓咪要返還,該留學生的朋友可以主張合理的飼養費用。 但實際上,這並非一個可以用法律完美解決的問題,「訴訟就算贏了,朋友如果堅持不給也沒辦法,藉口貓丟了,法官也不可能上門去抓貓」。 最後,該留學生接受調解,拿了兩萬元經濟補償,小貓還是交給朋友養。 發生在情侶或夫妻間的寵物撫養權爭奪也常常鬧到法庭,婚後購買的寵物屬於「共同財產」,夫妻離婚時,寵物不是可以「平均分割」的「財產」。 2024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二中院」)發布《離婚後寵物歸屬協議模版》,用來解決離婚後寵物跟男方還是跟女方的問題。 協議模板中明確:「離婚後該犬按照男方×%,女方×%,按份共有,平時由男/女方保管,男/女方每月支付財產保管費×××元。男/女方每周×可使用該犬一次,每次上午×時自男/女方住所取走,下午×時送回。」同時明確在使用或管理期間,如該犬被損壞或丟失的,由使用或管理方承擔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在內的賠償責任。 這份像「子女撫養規定」的方案是上海二中院工作人員從司法實踐中獲取的靈感。但其實,作為財產的寵物並不能適用子女撫養權的相關法律規定。「寵物歸屬協議模板」是一種變通的解決方式。 當下,這種「變通」不僅在解決寵物的撫養權問題。前不久,廣州一位52歲的女性立遺囑,劃出10多萬元遺產留給4隻撿來的寵物狗。這位女士指定兒子作為遺產管理人,負責小狗生活的專項費用支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20條規定,國家保護自然人的繼承權。但是,動物不具有「人」或「組織」的屬性,是不能直接繼承遺產的。寵物狗雖然不能繼承遺產,但可以享受遺產。有律師提醒廣州那位女士,要對遺產管理人進行必要的監督,以保障寵物能夠享受到遺產。 在國外,寵物律師的業務甚至可以拓展至為寵物設置遺產管理細則及設立寵物遺產信託。 比如,麥可·傑克遜為他的寵物猩猩「泡泡」,留下200萬美元的遺產。之後又有義大利貓咪「託馬西諾」「繼承」主人瑪麗亞·阿孫塔的全部遺產約1566萬美元。 國內,崔燦尚未接觸過類似的委託。作為一名寵物的主人,他更傾向於為寵物找一個可託付的人,「寵物畢竟不會自己維權」。 單身女士安雨是崔燦的朋友,她打算把家裡的6隻寵物貓「更新」到遺囑裡,但又擔心是否能確保寵物使用到自己留給它們的遺產。 3年前,45歲的安雨決定接一隻小貓回家。「這是我有生之年最後一次陪伴貓咪完整一生的機會了。」 她把家裡所有需要大修的地方修了一遍,還把家門口樓道仔細刷了一遍,「萬一它跑出去了,會容易認門兒回來」。 在她生日那一天,她接回了小貓,取名「小滿」,「人生小滿勝萬全」。養了一段時間,又接回了「圓圓」。她給兩隻貓布置了貓別墅,貼上愛心貼紙和對聯,開始嗑起了CP。 有了貓之後,安雨也感受到了「人生小滿」。8個多月後,「圓圓」和「小滿」迎來了自己的「孩子」。安雨在布置產房,準備給「圓圓」坐月子過程中,沒有想過自己會開始長達兩年的維權之路。 算不清的「財產」價值 剛剛出生,還沒有回家的小貓「閃閃」死了。在醫生宣布搶救無效後,安雨在寵物醫院為小貓做了一個小時的心肺復甦,無力回天。 安雨起先並沒有意識到醫院可能存在問題,她還依據當時院長的建議,為「閃閃」選擇了寵物火化公司。 直到安雨在執業獸醫考試的官方網站、中國裁判文書網、店鋪團購App上交叉核對調查,才發現寵物醫院的醫生可能存在虛報診療年限,甚至無證診療的情況。並且,為小貓火化的殯葬機構可能存在「黑火化」嫌疑。為此,她辭去了工作,開始了兩年的舉報投訴,並創辦了公眾號,希望能為其他有相似遭遇的主人提供一些建議。 如今,崔燦手裡大部分案子都與寵物醫療相關。很多像安雨一樣的寵物主人找到他,還沒說話就開始流淚,偏要討個說法——到底哪一步做錯了,導致寵物意外死亡? 崔燦最近在接觸的當事人是一位60多歲的成都婆婆,女兒搬出去住,有兩隻小狗陪伴她和老伴。4年前婆婆患了癌症,領養來的小土狗陪著她去看病,鍛鍊。 後來這隻小狗生病了,婆婆帶它去寵物醫院,醫生說可以做個小手術,沒什麼風險。小狗卻死了。婆婆疑惑,一個小手術為什麼會致死。醫院的主治醫生告訴婆婆,如果覺得有問題,就去訴訟。 就這麼一句話,婆婆找到了崔燦,她始終忘不了醫生非常冷漠的態度。 打這個官司實在不划算,就算案子贏了,也賠不了多少錢給婆婆。崔燦算了筆帳,這隻土狗本身沒有什麼價值,它是領養的,甚至有些地區寵物的價格靠「斤」來計算,一斤幾十塊。「加起來賠個幾千塊錢,但是各種維權成本、情感方面的損失,都是巨大的。」 律師鄧凱和寵物打交道將近20年,從事流浪動物救助、流浪動物基地的管理以及涉及寵物法律問題的諮詢及訴訟。今年年初,鄧凱寫了一個報告,建議由農業農村部主導,在省、市設立第三方寵物司法鑑定機構。「目前有判例的鑑定機構非常貴,我所了解到的,有些人為了鑑定已經花了近10萬元了。」 一個案子動輒要打一兩年,如果一方對一審結果不滿意提出上訴還要經歷二審。委託律師時,這些主人已經知道,寵物只能按財產算,他們會說,窮盡所有途徑,輸了也沒關係,就要一個說法。這讓他意識到,「理性高於感性堅持不了這麼久的」。 寵物算是有特殊意義的財產,一般來講,律師會將寵物死亡造成的「精神損失費」寫到訴狀中。但是,精神損失的費用該怎麼算? 在法庭上,主人需要向法官證明這隻寵物和自己的情感羈絆,讓法官覺得「這個東西你要把它和桌子板凳論在一起,明顯不太正常」。 有人提供了小狗從出生到過世每一個階段的照片,朋友圈的錄屏——證明這隻狗陪自己度過了結婚、生子……每一個重要的時刻。有人提供了他和小狗一起吃飯、睡覺的合照。 一個小標的的案子,法官卻要聽一個10年的故事,有些法官願意,有些法官可能不見得。在崔燦看來,「法官對此類案子的看法也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過去,這類精神損失的賠償通常是不被支持的,但近幾年的判例中,有所改變。主人可獲取的精神損失費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被需要的律師 法官對精神損失費的支持從某一個側面映照了這些律師選擇成為一名「寵物律師」的原因。在國外,為動物打官司不算一個新鮮事。寵物律師的稱呼,在美國已出現多年,年薪大約為9萬美元。在我國,案件標的小,寵物律師並不算個賺錢的生意,還可能會被罵「狗律師」「不分青紅皂白替寵物說話的那些人」。 但這些律師發現,隨著人們對寵物的認知逐漸改變,與寵物相關的市場正在發生變化。半年前,崔燦和同行建立了一個寵物律師的交流群,很快,群成員就突破了1000人。 有律師發現寵物經濟越來越繁榮,這意味著這條產業鏈上的每一個公司都可能需要法律顧問,這賺得到錢。 有的人因為案源少,恰巧發現年輕人越來越捨得給寵物花錢,覺得這裡頭有法律業務。甚至有保險行業的從業者聯繫到寵物律師,發現這個領域糾紛多,想發明「寵物訴訟險」,補貼主人,也補貼律師。 崔燦在成為專職的寵物律師之前,先給自己維權了一把——買來的貓咪有嚴重的疾病,但賣家拒絕退押金。這是寵物律師經常面對的一類案子:寵物買賣,消費者可能遇到「貨不對板」「病貓病狗」等問題。 做了這行,崔燦才發現,很多賣家的繁育並不合規,還認為沒有人會因為一兩千塊錢跨市起訴。但偏偏崔燦是個認死理的人,「如果律師都不去維權,那說明普通人更加維權無門」。 和崔燦一起建立寵物律師群的律師安嘉然也曾辦過線上寵物買賣的案子。一個女孩購買了一隻絕育的公貓,收到的卻是一隻尚未絕育的母貓。賣家不予處理,並拉黑了她。還有寵物主人請人上門餵兔子,兩天後,兔子死了,維權時也同樣被拉黑。 安嘉然發現,找來維權的都是90後、00後,他們交易的渠道都是「線上」,提供的最主要證據都是聊天記錄。 「單獨留家,帶不走的寵物」造成的糾紛太多了,崔燦接過不少諮詢,上門餵養時被抓傷是誰的責任?代遛狗,狗咬傷了人,是狗主人承擔責任還是代遛人承擔?寵物樂園租用的狗狗模特咬傷了外來的人,責任應該是狗狗模特的主人來負還是樂園來擔?流浪貓在外抓傷了人,持續餵養流浪貓的人是不是要承擔侵權責任? 這是當下城市生活中常見的糾紛。 畢馬威中國發布的《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報告——「它經濟」的消費升級與市場洞察》顯示,2024年,我國城鎮寵物(犬貓)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預計至2027年有望突破4000億元。寵物正逐步從「功能性伴侶」向「家庭成員」的角色轉變。與此同時,寵物消費行業以「情感價值」為核心,向食品、醫療、服務、科技等多個產業鏈條輻射。 年輕人為寵物付出的金錢上限在不斷提高。為鸚鵡治病,為四肢斷裂的螃蟹餵蝦,為蜥蜴打造恆溫別墅,為救貓花3萬多元…… 崔燦為了救貓花過幾萬元,「寵物醫院太貴了」。他隱約察覺到了這個市場中的問題,而且這個行業的試錯伴隨著很多小動物生命的逝去。 呼籲合理構建規則的「狗律師」 寵物主人不都是對的。崔燦代理過寵物醫院的案子,有寵物被治療好了,主人反手一個舉報醫生違規用藥,進行醫鬧;或者寵物醫院遭遇職業打假人。崔燦認為,不僅是寵物醫院,其他寵物機構也面臨類似的問題,把「合規」做在前面,才能抵禦風險。 對提供服務的寵物機構是這樣,對寵物主人亦是如此。寵物律師鄧凱是一隻邊牧的主人,作為中型犬的飼養者,他希望「先管理、後福利」,只有寵物主人先履行自己的義務,才能在公共空間發生糾紛後主張自己的權利。 比如,泰國要求給寵物「上戶口」,寵物飼主不得虐待、隨意遺棄動物,不得放任寵物對他人、在公共場合造成困擾或破壞。雖然我國也要求主人持有狗證,但讓鄧凱感到為難的是,有些城市的養犬條例數十年未改。沉睡的條例已經不再能解決日益複雜的爭端了。 據他了解,目前不少地方性法規已經寫入「不得遺棄、虐待寵物」。但對違反此規定的處罰條款未做任何約定,導致沒有相應的處罰依據。 瑞士人曾提起一個法案,要求無論是豬、狗,還是魚,都有律師替它們發言。一位律師曾代理149隻貓被虐待的案件,主人被判罰款800瑞士法郎,律師費由政府承擔。 在我國,每當發生動物虐待的案件,很多人會發聲,對於寵物律師來說,他們希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法律沒有到位之前,築起一道牆。但這道牆始終是一道「矮牆」。 崔燦想到他們曾援助過的一個案子。一個虐殺流浪貓的人被網友發現,但因為流浪貓沒有主人,法律體系中沒有人可以起訴他,最後只被行政處罰,最嚴重的後果是15天。 律師曹靖爽也接過這樣一個案子,日常參與救助的熱心人士將小貓領養給一位「虐貓人」,卻只能以領養服務合同糾紛起訴,一審輸了,考慮到證據缺失的實際情況,從節約訴訟成本的角度,曹靖爽為其闡明繼續訴訟可能帶來的不利結果,但她仍然要堅持,「她覺得是自己的錯,總要做點什麼」。 在崔燦看來,虐待和遺棄如此常見就是因為「違法成本低」,但他又保持著樂觀,總不會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又一個「全國首例」的判例出現,然後推動行業法規、地方性法規、司法解釋的出臺。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聯合31名人大代表,提出《制定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法》的議案。 趙皖平指出,我國現行法律在伴侶動物管理方面呈「碎片化」狀態,導致虐待、遺棄、非法交易等惡劣現象屢禁不止。他建議通過立法明確飼養者責任、規範繁殖交易、建立流浪動物救助體系,並將虐待行為納入法律懲戒範圍,用法律的威嚴守護伴侶動物的權益。 寵物律師周雨婷正在期待那樣一天的到來。她和小區的朋友一起在小區裡餵養過4隻流浪貓幼崽,其中有兩隻因投毒致死。遺憾的是,周雨婷甚至連調取監控立案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小貓不是屬於我的財產」。她期待未來某時,哪怕僅以一名律師的身份,也可以為小貓的生命權訴訟。 (應受訪者要求,安雨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雪兒 實習生 趙家藝來源:中國青年報
上周末,62歲的鄒迷婭與丈夫就前往仙女山避暑的交通方式產生分歧——丈夫堅持開車,她則想騎著自己的山葉NMAX155踏板摩託。「大熱天騎車太曬了。」丈夫試圖勸服她,無果。最終以理服人:「才跑一個多月,上萬公裡,還沒過癮?手不痛了?」鄒迷婭彎了彎酸痛的手指,想到接下來規劃中的貴州行程,她妥協了。最終兩人驅車前往。 抵達仙女山後,鄒迷婭通過微信向記者吐槽:「隔著玻璃看風景沒勁,吹不到風,走路又太慢。」此時她正與親友漫步鄉間小道,這位剛帶領「銀髮騎行團」完成「重慶-西藏-新疆環線騎行」的資深騎手,話語裡透著意猶未盡。 自2018年退休以來,鄒迷婭保持著年均騎行4個月,累計超20萬公裡(相當於繞赤道5圈)的騎行強度。「別人退休帶孫子,跳壩壩舞,我帶車輪子到處轉。」她笑著總結自己的退休生活。 第一課是敬畏安全 很難想像,這位習慣風馳電掣的機車「女俠」,曾經是一位守護生命的白衣天使。 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護理系的她,曾在新橋醫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後轉業至沙坪垻區民政局。回憶往昔,鄒迷婭說:「那些年工作節奏很快,我基本都在重慶本地活動,每天睜眼就知道今天要做什麼,幾點該去哪裡,生活軌跡規律得像心電圖曲線。」這種被工作填滿的生活讓她覺得充實,也悄然埋下一顆種子——「等退休了,一定要試試沒做過的事。」 2018年,55歲的鄒迷婭退休,迎來人生急轉彎。當同齡人忙著帶孫輩、跳廣場舞時,她開始研究摩託車駕考攻略。「與其在家刷手機看別人看世界,不如自己跨上機車親眼看風景。」考取駕照後,她先從重慶周邊丘陵線路練手,漸漸把騎行半徑延伸至雲貴高原的盤山公路,在中短途海拔落差超千米的起伏路況中打磨車技。 命運總喜歡給狂熱追夢者安排點「必修課」。2020年,自認為「技術已過關」的鄒迷婭與五位騎友組隊進藏。當車隊行至川藏線巴塘段一個急彎時,意外降臨——她的摩託車失控衝入路溝。忍痛爬起來繼續騎行兩百多公裡到達駐地後,左腳踝已經腫得像發酵的麵團,專業防摔靴死死卡在腳上無法脫下。檢查結果令人心驚:左腳踝粉碎性骨折。緊急情況下,她被空運回重慶進行手術,摩託車也通過物流運回。 這場意外沒有澆滅她的熱情——休養三個月後,左腳打著鋼釘的她轉戰海南繼續騎行。但這次,她學會了敬畏:「技術孬就得練。」從此每次出發前必做詳細路書,騎行時嚴格控制車速車距,全套防護裝備成為標配。「安全不是限制,而是為了騎得更遠。」 騎行與年齡無關 引擎發出一聲輕快的「噗」聲,一輛大紅色山葉NMAX155踏板摩託穩穩停在路邊,騎士單腳輕點地面,右手一抬,摘下頭盔——頭盔左右綴著粉色蝴蝶裝飾,背後彩色飄帶輕揚。62歲的鄒迷婭取下護目鏡,眼角帶著笑意,目光明亮有神。她微微仰頭,甩了甩被頭盔壓平的短髮,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微笑——騎行的樂趣,從來與年齡無關。 8月7日,記者在山葉小龍坎店見到鄒迷婭。她剛從新疆回來,帶著穿越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線、羌塘腹地的勇士證書,正與摩友熱切交流。 截至當日,她手機裡高德地圖的足跡報告顯示:她已點亮中國214個城市,歷時2447天。從最初的豪爵TR150開始,7年來她換了三輛車,總裡程已超20萬公裡。 6月19日,鄒迷婭與重慶摩友「追風天際」,貴州摩友「深谷幽蘭」一起,開啟今年的長途遠徵。這場旅行早在去年來巴中看紅葉時就已約好。 「她倆在德格就開始出現高反,到醫院輸液、吸氧,休息兩天,症狀減輕後又出發。」談起同行的兩位夥伴,鄒迷婭眼中閃爍著溫暖的光,「到了珠峰大本營,同伴還服用了速效救心丸。而我,一點反應也沒有,這大概是以前的職業經歷所賦予的基礎吧。」這支被摩友們親切稱為「奶奶團」的三人組,年齡加起來184歲,在珠峰高程測量紀念碑旁留下了珍貴的合影。視頻在摩友圈發布後,收穫了無數點讚與驚嘆。 「沒有遇見網紅狼,但當看到藏野驢、野駱駝時,所有的疲憊一掃而空。」穿行羌塘無人區時,雨夾雪讓頭盔結滿冰碴,中午一點,性子急的鄒迷婭一踩油門衝進雨幕,晚上12點成功穿越這片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土地。 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時,鄒迷婭一天跑了近800公裡,「有大貨車經過時,都會躲在陰影裡歇涼,但更多時候是暴曬。」 「三人只同路一段,各有各的目標,在共同的行程內互相幫助。」鄒迷婭坦言,摩旅約伴不比找對象容易——三觀相合、性格相投、生活習慣相近,缺一不可。對她而言,更享受獨自騎行的時光,儘管孤獨,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需要拍照時還得停下來找路過的摩友幫忙。 從新藏線的雪山之巔到羌塘腹地的無人區,從塔克拉瑪幹的漫天黃沙到撫遠的東方第一縷曙光,鄒迷婭的騎行版圖不斷擴展。最東至黑龍江撫遠,西抵新疆烏恰,北達漠河北極村,南至海南三亞——她的車輪丈量著遼闊疆域,也書寫著一位六旬騎士與年齡無關的傳奇。 視摩託為「移動的家」 翻開鄒迷婭的朋友圈,一幅幅跨越中國版圖的騎行畫卷徐徐展開:今年1月,她在海南椰林間追逐海風;3月至4月,足跡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北京、雲南;6月至8月,又踏上西藏、新疆的高原之旅。「每年至少騎行4個月,總裡程5000~10000公裡的長途跋涉是常態,再加上說走就走的周邊短途。」這位將摩託車視為「移動之家」的騎行者如是說。 摩友們眼中的鄒迷婭是個傳奇——不僅因她的年齡和騎行強度,更因那組令人咋舌的數據:山葉摩託自重132公斤,加上至少50公斤的裝備,而鄒迷婭體重僅60公斤。「若摩託車倒下,一個普通女性都難以扶起,更何況是在高海拔地區出現高原反應時。」然而,在鄒迷婭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力量可以鍛鍊,何況,哪怕是單車獨行,路上不時還有無處不在的摩友嗎?」 鄒迷婭的「移動之家」裝備齊全得令人驚嘆:左側邊箱裝著四季衣物,右側邊箱安置著帳篷,尾座的防水馱包裡更是「五臟俱全」——電炒鍋、電壓力鍋、米麵糧油醬醋、蔥姜蒜,甚至還有香腸臘肉。這些裝備支撐著她在旅途中自給自足:有時搭帳篷露營,有時入住賓館、客棧或農家院。每到駐地,她都會補充物資,清晨為自己煮一碗雞蛋湯圓或稀飯饅頭,再精心準備一葷一素一湯的午餐,比如紅燒肉配涼拌胡蘿蔔、黃瓜、洋蔥,佐以番茄雞蛋湯或紫菜湯。 這次為期40餘天、行程約10000公裡的旅程,她僅花費7000元,低於往常1元/公裡的平均成本。「在新疆摩友家借住幾天,大夥又熱情辦招待,降低了開支。」鄒迷婭笑著說。在她看來,「出門在外,摩友就是一家人。」穿越羌塘時,她發現路邊溝裡有一輛重慶牌照的摩託車,立即拍照發到重慶摩友群詢問車主情況;作為重慶摩友會的活躍成員,她還經常為摩友們提供醫療諮詢。 旅途中也不乏暖心時刻:進藏途中,兩名同伴出現高原反應,她迅速架起吊床讓他們在路邊小樹林休息,對面正在蓋房的藏族同胞見狀,端來板凳和開水;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時,執勤警察關切地詢問她的行程,還邀請她到警亭休息喝水。「這些點滴溫暖,讓漫長的旅途充滿了人情味。」鄒迷婭說。對她而言,每一次跨上摩託車,都是向著更廣闊的世界出發,而摩託車這個「移動的家」,承載著她的勇氣、熱愛與無數難忘的故事。 「野孩子」家族 「我們家人都有各自的愛好,彼此關心但互不幹涉。」當被問及長期漂泊在外的騎行生活是否遭到家人反對時,鄒迷婭笑著給出了這個答案。在這個家裡,每個人都是自己領域的「野孩子」。 她的丈夫是資深驢友,玩得比鄒迷婭還要野。「他不僅在國內徒步,還去過日本、印度、尼泊爾等國家。」去年,這位硬核丈夫與兩位好友負重50公斤挑戰烏孫古道,整整失聯7天。當時正在新疆騎行的鄒迷婭每天焦急致電卻聯繫不上。「那裡不僅有高原反應的威脅,還可能遭遇泥石流、塌方和迷路。」回憶往事,鄒迷婭至今感到後怕,「徵服自然是個偽命題,活著繼續走才是最大的勝利。」 丈夫其實會騎摩託車,但在上世紀90年代摔過一跤導致手臂劃傷後,就再也不敢碰摩託了。「偶爾,鄒迷婭提出順道載他一程,但得費好大勁兒勸說。其實就是皮肉傷,自己處理了一下,醫院都沒去。但不能勉強,估計他對摩託車的看法和我對轎車差不多。」鄒迷婭說,「野孩子」家族的相處之道,在於尊重彼此的恐懼與熱愛。 女兒秦詩的人生軌跡同樣充滿冒險精神。原本從事金融行業的她,2017年第一次接觸滑雪後,覺得刺激,一下子就愛上了。逐漸跨界轉行,成為北京冬奧會上來自重慶的唯一雪上項目國內技術官員。現在,女兒跟11歲的外孫又迷上了自行車運動。「我們家每個人都在追逐自己熱愛的事情,外孫現在每天要練習騎車10多公裡。」鄒迷婭自豪地說。 雖然家人都熱愛戶外運動,但家務事主要由丈夫打理,包括照顧外孫。鄒迷婭雷厲風行的管理風格讓小外孫給她起了個「狼外婆」的綽號,她有些鬱悶。 「回重慶不到一周,又有摩友約我去貴州騎行。」她笑著說,「明年我計劃挑戰東北極寒地帶。」對於未來,這位不想停歇的騎手已經做好規劃:「年齡從來不是限制,只要身體允許,就會一直騎下去,看自己到底能走多遠。」在這個家裡,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速度與激情。 上遊財經-重慶晨報記者 路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2895
35
2025-11-29 01:14
75824
19
2025-11-29 01:14
68125
32
2025-11-29 01:14
81537
78
2025-11-29 01:14
23479
91
2025-11-29 01:14
15438
69
2025-11-29 01:14
63249
42
2025-11-29 01:14
18472
57
2025-11-29 01:14
61829
83
2025-11-29 01:14
12587
58
2025-11-29 01:14
29467
75
2025-11-29 01:14
75682
78
2025-11-29 01:14
52836
59
2025-11-29 01:14
34965
34
2025-11-29 01:14
45238
75
2025-11-29 01:14
27534
91
2025-11-29 01:14
82436
79
2025-11-29 01:14
29843
25
2025-11-29 01:14
25173
89
2025-11-29 01:14
54389
49
2025-11-29 01:14
97264
13
2025-11-29 01:14
45392
48
2025-11-29 01:14
23791
45
2025-11-29 01:14
95182
47
2025-11-29 01:14
51632
26
2025-11-29 01:14
14572
89
2025-11-29 01:14
65792
92
2025-11-29 01:14
84925
63
2025-11-29 01:14
29781
16
2025-11-29 01:14
53267
43
2025-11-29 01:14
15876
23
2025-11-29 01:14
47132
37
2025-11-29 01:14
94527
81
2025-11-29 01:14
61359
69
2025-11-29 01:14
12689
27
2025-11-29 01:14
15674
68
2025-11-29 01:14
89756
98
2025-11-29 01:14
25798
53
2025-11-29 01:14
45867
45
2025-11-29 01:14
89652
92
2025-11-29 01:14
68294
21
2025-11-29 01:14
14657
47
2025-11-29 01:14
21946
69
2025-11-29 01:14
98512
76
2025-11-29 01:14
64185
69
2025-11-29 01:14
83416
59
2025-11-29 01:14
24138
41
2025-11-29 01:14
86451
35
2025-11-29 01:14
72365
61
2025-11-29 01:14
25398
95
2025-11-29 01:14
51894
15
2025-11-29 01:14
| 蜜桃直播 | 杏仁直播 |
| 月神直播 | |
| 名模直播 | 比心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蜜糖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 69美女直播 | 河豚直播 |
| 伊人app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桃子直播 |
| 花间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小妲己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荔枝网直播 |
| 名模直播 | |
| 水仙直播 | 优直播 |
| 柚子直播 | |
| 曼城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海棠直播 | |
| 少妇免费直播 | 小猫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