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8月8日電 (錢晨菲 吳怡欣)8月8日,杭州舉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2025年1月至7月,該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受理數、損失數、重大案件數同比分別下降10.1%、33.2%、68.6%,破獲案件數、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分別同比上升13.6%、7.3%,返還涉案資金1.94億元。 今年以來,杭州市公安機關堅持「打防治並舉,以防為主、以打為要、以治為基」總體策略,積極構建「全社會反詐」工作格局,取得明顯成效。 新聞發布會現場。杭州公安供圖 在打擊犯罪方面,杭州公安依託「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組建跨警種作戰單元,形成「以專業打職業、以團隊打團夥」格局。1月至7月,該市案損80萬元以上重大電詐案件破案率92%,打掉涉詐窩點43個、抓獲涉詐犯罪嫌疑人3717名,摧毀黑灰產鏈條117個。同時,聯動多行業打擊涉詐黑灰產,打處涉「兩卡」犯罪嫌疑人1729名;開展涉詐重點人員教育勸返工作,勸返率達92.14%。 預警反制工作中,杭州公安大力研發專門工作平臺,匯聚預警數據,完善勸阻策略。針對部分受害人被詐騙「洗腦」後難以勸醒的情況,聯合心理專家團隊定製個性化勸阻方案,顯著提高「喚醒率」。1月至7月,該市累計處置涉詐預警超440萬條,勸攔被騙資金超15億元,防止百萬元以上案件167起。 此外,在反詐宣傳方面,杭州公安還組織開展「全民反詐在行動」專題活動。凝聚內外合力,會同多單位開展「群體反詐」,建立反詐宣防隊伍;拓展數智宣傳,依託公安政務新媒體矩陣發布預警和反詐知識,在浙江省首創AI警察演繹的反詐短視頻;築牢聯防陣地,建立與多行業的聯防聯控機制,快速攔截被騙黃金、現金、商超充值卡券等。 下一步,杭州公安將持續深化「打防治並舉」舉措,升級警務模式,聚焦跨境電詐鏈條,強化境外協作,整治「兩卡」黑灰產,管控重點人員;加大技術投入,優化模型,聯合心理專家提升勸阻和資金攔截效果;擴大「群體反詐」覆蓋,借AI升級短視頻,深化行業聯防,完善反詐格局,守護民眾「錢袋子」。(完)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張維夏 天氣炎熱,大家都知道要多喝水。但很多人不知道,「喝水這件小事」若飲用不當也可能埋下健康隱患。近日,「老人一天喝6升水導致水中毒」衝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水中毒」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水中毒」?如何判斷飲水量是否充足?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二部副主任醫師靖穎霞進行了詳細解答。 過量飲水竟造成「水中毒」 據報導,浙江年過六旬的金先生因排尿減少、尿液顏色發黃,到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諮詢後,被提醒「多喝點水,有助代謝」。誰知他太過認真,一天內竟灌下了近6升白開水,結果出現頭暈、乏力、意識模糊等症狀,家人緊急將他送醫,被確診為「水中毒」引發的嚴重低鈉血症。 無獨有偶,58歲的張女士也因過量飲水被緊急送醫。近日,張女士在接受兩癌(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時,因需憋尿做B超,於是空腹一次性飲下了3000毫升水。在完成B超回家後吃午餐時,她突然出現噁心、嘔吐和手腳抽搐的症狀。家人以為是低血糖,便餵她喝下一杯糖水,但情況並未好轉,她開始意識模糊,家人隨即將她送往醫院急診科。 經檢查,張女士被診斷為低鉀、低鈉、低氯和電解質紊亂,顱腦CT顯示腦組織輕度水腫,這是典型的「水中毒」症狀。經過救治,張女士脫離生命危險,並逐漸恢復了神志。 「水中毒」其實是稀釋性低鈉血症 靖穎霞解釋,「水中毒」又稱稀釋性低鈉血症,指人體攝入水總量大大超過排出水量,導致水分在體內瀦留,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可分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兩類。程度較輕者停止水分攝入,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後即可糾正;嚴重者則可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 正常情況下,人的身體有著精妙的調節機制來維持體內的水平衡。腎臟就像一個「排水工廠」,健康的腎臟每小時能排出800毫升至1000毫升水。如果短時間內攝入過多水分,腎臟來不及處理,這些多餘的水就會打亂身體的「秩序」。血液被稀釋,其中的鹽分尤其是鈉離子的濃度會降低。當血液中鈉的濃度低於135毫摩爾/升(正常範圍是 135毫摩爾/升至145毫摩爾/升)時,就會出現低鈉血症。 「水中毒」的症狀表現多樣,初期可能只是感覺頭昏眼花、倦怠無力、心跳加快。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嚴重時,會出現肌肉痙攣、意識障礙,甚至陷入昏迷,危及生命安全。如果血液中鈉的濃度快速下降,還可能導致腦水腫,因為水分會從血液流向相對含鹽較多的細胞內,使得細胞膨脹,而大腦細胞膨脹會受到顱骨的限制,進而引發腦組織受損。 為什麼會發生「水中毒」?靖穎霞表示,首先是短時間大量飲水,腎臟無法及時排出,容易引發「水中毒」;其次是腎臟功能受損,對於本身患有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腎臟的排水功能已經受到影響,即使是正常的飲水量,也可能因為腎臟無法正常工作,導致水分在體內蓄積,增加「水中毒」風險。此外,某些藥物的副作用、精神疾病導致的強迫飲水行為,以及一些特殊的生理狀態(如在炎熱天氣下長時間劇烈運動後,大量飲用不含電解質的純水),都有可能誘發「水中毒」。 如何判斷自己飲水量是否充足 天氣炎熱,免不了多喝水,如何判斷自己的飲水量是否足夠呢?根據中國營養學會膳食指南的推薦,男性每日應攝入約1700毫升水,女性每日應攝入約1500毫升水,大約相當於常規一次性水杯的7至8杯。 尿液顏色的觀察是判斷水分充足的指標,淺檸檬色的尿液代表水分處於理想狀態,清澈無色的尿液說明可適當減少飲水,而暗黃色的尿液則提示我們及時補充水分。 靖穎霞提醒,以下人群喝水時要注意飲水量: 腎功能受損者:腎臟就像人體的「過濾器」和「排水工」,一旦功能下降,水分和電解質的代謝速度都會減慢。對於患有慢性腎病或慢性基礎疾病的人來說,即便是正常飲水量,也可能因為排不出去而在體內累積,從而誘發「水中毒」。因此,一定要遵循醫生的建議控制飲水量。 心功能減退的患者:飲水過多加重心臟負擔,會導致心衰加重,要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建議控制飲水量。 服用特定藥物的患者:例如利尿劑、抗精神病藥、部分抗抑鬱藥等,這些藥物可能影響體內的水鹽平衡,幹擾腎臟的排水能力,或者改變體內對「口渴感」的反應,容易導致飲水行為失控。 存在認知障礙或行為控制問題的人:這些人可能因為記憶、理解能力下降,重複喝水或無法感知已經喝過,導致喝水過多。 孕婦和嬰幼兒:孕婦基礎代謝旺盛,要保證足量飲水,但是要少量多次喝水;嬰幼兒在母乳或奶粉攝入足夠的情況下,不需要刻意餵水,以免增加心臟和消化道的負擔。 理解身體補水需求,預防「水中毒」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水中毒」?靖穎霞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適量飲水: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飲用1500毫升至1700毫升的水就足夠了。當然,這個量不是絕對的,如果在高溫環境下、運動後或者從事體力勞動,出汗較多,需要適當增加飲水量。但也不能過量,一天的飲水量最好不要超過3升。 少量多次飲水:不要一次性大量飲水,而是要分成多次,每次適量飲用。比如,每次喝200毫升左右的水,這樣可以讓腎臟有足夠的時間排出水分,避免水分在體內積聚。尤其是老年人,身體的調節功能相對較弱,更要注意少量多次飲水。 運動後科學飲水:運動後會大量出汗,不僅流失水分,還會帶走鹽分。這時候不能只喝白開水,最好喝一些淡鹽水或電解質飲料,補充身體流失的電解質。淡鹽水的濃度一般以每500毫升水放1克鹽為宜。而且,運動後喝水要小口慢飲,不要大口吞咽,避免氣體進入胃腸道引起不適。 每一個小習慣背後,都隱藏著生理機制的複雜調節。只有理解身體的真正補水需求,才能在「喝水這件小事」上,真正做到對健康有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名模直播 | 69美女直播 |
仙凡直播 |
桃鹿直播 | 嗨球直播 |
杏爱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凤蝶直播 |
黄瓜直播 |
樱桃直播 | 成人抖阴 |
河豚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桔子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抓饭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彼岸直播 |
月神直播 | 奇秀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红楼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青稞直播 | 百丽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比心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