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昨日,甘肅、陝西、河南、湖北、江蘇、安徽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分散性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預計未來三天,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漢、江淮、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地區有較強降雨,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關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昨日甘肅陝西河南湖北江蘇安徽等地出現分散性大到暴雨 局地大暴雨 昨日8時至今日6時,甘肅東部、內蒙古西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河南、蘇皖中北部、廣東中北部、廣西北部、雲南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分散性大到暴雨,河南鄭州、洛陽、新鄉、平頂山、周口、信陽及甘肅臨夏和蘭州、陝西商洛、湖北十堰、安徽蚌埠和宿州、江蘇鹽城和宿遷等局地大暴雨(100~216毫米);上述地區最大小時降水量30~60毫米,局地70~98毫米。 西北華北黃淮等地有強降雨 8日至9日,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黃淮、江漢、江淮等地有強降水天氣,其中,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大部、黃淮大部、江淮、江漢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北京西部和北部沿山地區、天津南部、河北中南部、山東北部和東部、河南中部和南部、湖北北部、蘇皖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個別站點有特大暴雨;內蒙古中東部、河北、山東中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4-6級風,局地有8-10級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對流性天氣。 預計,8月8日08時至9日08時,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西部和南部、天津、山東中西部、河南北部和西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甘肅南部、陝西東南部、西藏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中南部、山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過80毫米)。中央氣象臺8月8日08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全國強降雨落區預報圖(8月8日08時-9日08時) 此外,10日起,江漢、江淮、黃淮東部以及四川、重慶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國內未來三天具體預報 8月8日08時至9日08時,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部、華北大部、黃淮大部、江淮東部、江漢西部、西北地區東南部、四川盆地北部和西部、青海南部、重慶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天津南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安徽東北部、甘肅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80毫米)。內蒙古中東部、陝西北部、河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4~5級風。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8月8日08時-9日08時) 8月9日08時至10日08時,黑龍江中北部、吉林東部、黃淮大部、江淮大部、江漢、四川盆地北部和西部、西北地區東南部、西藏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山東東部、江蘇中部、安徽中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60毫米)。內蒙古中部、河北南部、山東中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4~6級風。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8月9日08時-10日08時) 8月10日08時至11日08時,內蒙古中部、黑龍江東北部、黃淮南部、江淮大部、江漢大部、西南地區東部、西北地區東南部、西藏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蘇中部、安徽西部、湖北西部和東北部、陝西南部、四川中東部、重慶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100~210毫米)。內蒙古中西部、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等地部分地區有4~6級風。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8月10日08時-11日08時) 圖片均來自中央氣象臺網站
北京8月8日電 題:徐泓緬懷老師許倬云:中國、中華民族在他心中格外大 記者 楊程晨 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於當地時間8月3日在美國匹茲堡逝世。作為許倬雲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任主任時期的學生,臺大歷史學系前主任徐泓第一時間在社交平臺發文:「我們的老師許倬雲先生走了,享年九十五歲。」 接受「東西問」專訪,徐泓回憶了不同時期與許倬雲的交往。談及家國情感的升華,徐泓坦言,許先生是有些自我矛盾的,他一方面非常愛國;一方面又不同意僅以中國為中心研究中國史。到晚年,中國、中華民族在他心中的地位不斷加強。這也是他在受訪時談到「但悲不見九州同」有那麼大情緒波動的原因。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您最近一次和許先生見面是什麼時候? 徐泓:大約是十年前,他回臺,在(臺灣)政治大學作講座教授,主持一個重新解釋中國歷史的研究計劃,請我幫忙參與一部分。這是我們線下見的最後一面,也是工作場合,只是簡單敘舊。 後來他身體一直不太好,不良於行,不能頻繁回來。雖很多年沒見面,但我們有郵件往來。我近期有一篇關於明代國號研究的文章,還去信諮詢過許先生的意見。 許倬雲肖像。許倬雲個人微博 記者:許先生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擔任臺大歷史學系主任,這和您在臺大歷史學系的求學時期高度重合。可以談談他對您治學等方面的影響嗎? 徐泓:老師是30多歲從芝加哥大學返臺任教,那時剛剛拿到博士學位。1964年,他開了一門中國上古史的課,我們這些學生都去選。後來他擔任系主任、所長,一直做到1970年,他開的課我基本都去上過。 他儘量利用考古研究材料和文獻來授課,每次課分三個課時,前兩個課時會請「中央研究院」的專家來上課,考古學家李濟之(李濟)先生來講了大部分,談過很多安陽考古的事。剩下一個課時許先生會進行總結整理,並把他自己的想法講給我們。國民黨當局來臺後,封禁大陸的很多老期刊、書籍,不讓我們看,我們上課一般是聽老師講、抄筆記,許先生指導我們讀期刊論文。 臺灣過去也有人開過中國上古史,但像他這樣系統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治史,教大家寫現代的期刊論文,是沒有的。他那時還編了一本《中國上古史論文選輯》,教我們用新方法學歷史。 那些年,許先生對我的影響,還有精神層面。他不良於行,但上課不會一味坐著,有時會拄拐站起身子。後來他在臺大改裝了一輛摩託三輪車,方便行動。許先生堅韌不拔的精神讓我們很敬佩,所有的困難他都想克服,學生要幫他,他不肯。在家時,他還洗碗,即便摔了還堅持洗。 許先生一輩子就是這麼一個性格,在我看來是了不起的。更了不起的,是他的夫人(孫曼麗女士),一輩子幫他、包容他。她和芝芝(徐泓夫人、世界史學者王芝芝)是同班同學,這也加深了一層我們的關係。 記者:1970年,許先生去了美國。之後就一直留在美國匹茲堡大學任教。在有這麼大影響力的時候卻選擇赴美,當年他做這個決定的原因是什麼? 徐泓:這和當時臺灣教育界發生的幾件事有一定關係。首先是當了快20年臺大校長的錢思亮在1970年卸任,學校氛圍出現變化,許先生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另外,由於「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受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一些人指責臺灣史學界被美國控制,由臺大和「中研院」合聘的許倬雲是被重點批評的對象之一。 許先生當時仍參與了臺灣很多的文化、學術方面的公共事務,到美國後也經常在《中國時報》《聯合報》上發表文章。蔣經國去世後成立的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許是創始會員之一,資助了美國多所研究機構設立中國研究教職、提拔年輕學者。許先生不僅在史學界影響大,在社會層面影響也大。 許倬雲在網絡節目《十三邀》中感慨「但悲不見九州同」。《十三邀》視頻截圖 記者:去美國後,直到去世,許先生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以及對大陸的觀感是否發生了變化? 徐泓:許先生一直堅定反對「臺獨」。對大陸,許先生前後態度是有變化的。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的大陸,他跟許多從大陸去美國讀書、工作的學者接觸,也看了很多新聞,慢慢對大陸的看法改觀,後來也去香港、去大陸。 但對於中國史研究的視角問題,他一直沒變。許先生主張將中國史放入世界史視野做研究,晚年出版的《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對這一觀點有系統性闡釋,許先生要尋找世界主義的中國。這與他的老師、同鄉錢賓四(錢穆)先生等人以中國為中心研究中國史的態度相左。 所以,許先生是有些自我矛盾的:一方面他非常愛國;另一方面他不同意僅以中國為中心看中國史,認為要以更大的歷史格局研究中國。到了晚年,可能是看到美國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暴露弊端,在他心中,中國、中華民族的地位不斷加強,這一塊的「面積」格外大了。我想這也是他之前在受訪時談到「但悲不見九州同」有那麼大情緒波動的原因。 許倬雲先生在江蘇無錫為自己準備的墓。受訪者供圖 另外,他在青少年時期經歷過抗日戰爭,見過中國人遭遇到的摧殘和磨難。另一位史學家何炳棣先生曾說,在抗戰中成長的中國人沒有不愛國的。我想這句話在許先生身上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尤其越到晚年對他的影響越大。許先生和何先生都是美國籍,但二人在晚年都表達過,百年之後希望將自己的墓地移回大陸老家,落葉歸根。據我所知,許先生生前已在無錫找好了墓園的地方。(完) 受訪者簡介: 徐泓。記者 楊程晨 攝 徐泓,現任臺灣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曾任該校代理校長、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座教授兼人文學部部長,2016年始先後在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任職教書。徐泓專註明清社會史研究,在明清鹽業、社會風氣、婚姻與家庭、人口遷徙、城市發展等議題上著作等身,包括《明清社會史論集》《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明代的私鹽》《明北京行部考》《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他還曾任「中國明代研究學會」理事長,在臺灣發起明代典籍研讀會活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小白兔直播 | 心跳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河豚直播 | 名模直播 |
香蕉直播 |
山猫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青稞直播 |
红桃直播 | 迷笛直播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小草莓直播 |
嗨球直播 |
魅影5.3直播 | 河豚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love直播 | tvn直播 |
夜魅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莲花直播 |
心跳直播 | 桃花直播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love直播 | 心动直播 |
仙凡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