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8月11日電 (記者 李佩珊)記者11日從寧夏固原市彭陽縣文化旅遊廣電局獲悉,彭陽縣姚河塬遺址成功入選國家文物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名單,成為寧夏第三個獲此立項的遺址。 姚河塬遺址位於彭陽縣新集鄉姚河村北部,面積約92萬平方米,包括墓葬、馬坑、車馬坑、祭祀遺坑、鑄銅作坊、制陶作坊等遺蹟。2017年5月,該遺址被發現並持續開展考古發掘工作,目前共出土青銅器、玉器、骨器等文物3000餘件,甲骨文150餘字,其中,關於「獲侯」的刻辭為墓葬及遺址的國別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 該遺址被業界專家認為是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國都邑城址、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諸侯級墓葬、最西北的甲骨文發現地、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最西北的鑄銅作坊遺址,對探尋西周文化的起源和形成,研究西周王朝建立後對西部邊緣地區控制的管理模式,認識西周時期的西北邊陲族群轉換、文化面貌和社會變遷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據悉,該遺址於2019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先後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2022年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 此次成功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名單,意味著姚河塬遺址的保護、研究與活化利用工作將邁入全新發展階段。彭陽縣文化旅遊廣電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協調考古機構持續推進考古發掘及研究工作,加強遺址價值內涵闡釋,完善考古遺址公園規劃,深入開展文物保護、研究、展示、傳播等工作,持續做好考古成果轉化,強化文化產品供給,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在科學評估當地資源稟賦、經濟條件和實際需求基礎上,合理規劃實施保護展示、文化服務設施等項目,確保經濟、適用、高效,促進可持續發展。(完)
瀋陽8月9日電 (記者 韓宏)記者9日從遼寧省殘聯獲悉,遼寧將殘疾人文化建設深度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殘健融合」為主線,通過搭建多元平臺、創新服務模式、深化產業融合,全面推動殘疾人文創事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服務「零距離」惠及殘疾群體 遼寧持續深化「紅色文藝輕騎兵走基層」文化活動品牌,會同遼寧省文化館組建小型綜合文化工作隊伍,深入各地基層一線,以進農村、進社區、進軍隊、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的「六進」服務模式,採取豐富多彩的形式走進殘疾人,服務殘疾人「最後一公裡」。同時,利用全國助殘日契機,舉辦「融合共享·攜手同行」殘疾人藝術匯演暨文化周啟動儀式等活動。 遼寧省殘聯會同遼寧省歌舞團、省文化館等文化服務部門共同原創5個聲樂、舞蹈作品用於參加第十一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提升遼寧特殊藝術水平。打造文藝精品,創編的殘疾人題材舞蹈作品《無聲的音符》榮獲遼寧省第十八屆群星獎舞蹈類一等獎,全面展示了新時代殘疾人事業在遼寧省群眾文化創作的新成果。 文創產業助力殘疾人綻放光彩 遼寧以文體旅融合為突破口,構建「線下場景+展會平臺+線上市場」的立體推廣體系。利用在東北亞滑雪場組織「第九屆中國殘疾人冰雪運動季大眾冰雪進基層遼寧主場活動」的契機,舉行「助殘暖冬——遼寧瀋陽文創市集」活動,以「喜迎新年」為主題的殘疾人文創精品,吸引冰雪運動愛好者關注殘疾人文創。 堅持資源整合與平臺共建雙向推進,遼寧構建殘疾人文創多元合作網絡。在「2025東北亞國際消費博覽會」舉辦「匯善助殘公益展區」,通過展出殘疾人皮影雕刻、刺繡等非遺文創手工藝品等全方位展示殘疾人群體的創新成果與實際需求,提升殘障群體的社會關注度。 搭建網絡平臺,開拓線上市場。依託電商平臺,遼寧實現產品破圈銷售。深度對接主流電子商務平臺,將殘疾人非遺手工藝品、特色文創商品等納入線上銷售體系,通過優化商品展示、精準營銷推廣,有效拓寬銷售渠道,提升產品市場認知度與銷量;創新培訓模式,強化人才技能支撐。結合殘疾人身體狀況與崗位需求,構建"線下階梯式培訓+線上直播教學"的立體化培訓體系。 下一步,遼寧將繼續深化殘疾人文創事業改革創新,多方聯動、資源整合、服務升級、產業提質,構建文化助殘長效機制的支撐體系,以「紅色文藝輕騎兵走基層」打通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裡」,以文創平臺激活殘疾人內生動力,以文體旅融合拓展發展空間,為推動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共享發展成果提供更堅實支撐。(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花间直播 | 六月直播 |
花间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牡丹直播 |
蜜疯直播 | 红杏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美女直播 | 柠檬直播 |
柠檬直播 |
零点直播 | 97播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名模直播 | 凤蝶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小妲己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百丽直播 |
祼女直播app | 凤蝶直播 |
九球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金莲直播 |
红杏直播 |
蜜疯直播 | 杏爱直播 |
小k直播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