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菜市場,吸引年輕人(體驗·民生一線觀察)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有效釋放內需潛力」「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擴大消費需求」。菜市場匯聚了三餐四季,是最貼近百姓日常生活的消費場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菜市場的期待也超越了簡單的果蔬採買,還希望能獲得更優質的產品和更多樣化的服務。近年來,各地紛紛開展對菜市場的改造升級,回應百姓需求,激發消費活力,一些菜市場吸引了很多年輕消費者。本報記者走進全國各地這些人氣頗高的菜市場,一探人間煙火。 ——編 者 上海浦東新區書房市集—— 老味道,疊加新功能 本報記者 季覺蘇 早上9點,家住上海浦東新區三林鎮的沈揚,走進家門口的書房市集,先買了塊剛出爐的燒餅,又在Manner咖啡打了杯拿鐵。這樣的「早餐動線」過去是不存在的。以前想喝咖啡,要麼點外賣,要麼步行一公裡。如今,一隻自帶杯既裝下了便利,又裝下了他對這個新菜場的好感。 腳下這片菜市場,原是附近人又愛又嫌的「愛博市場」。開了18年,攤位擠、通道窄、夏天悶熱,掃碼還得靠「手氣」——因為常常沒信號。雖然必不可少,卻稱不上舒適。2024年下半年,菜場啟動改造。因為挨著東書房路,今年7月1日,它以書房市集的名字重新亮相。空調、新風、寬通道、智慧秤、電子大屏……一切換了新貌,老市場成了居民「專程來一趟」的目的地。 推著嬰兒車的年輕媽媽們察覺到了這裡的變化。以前她們幾乎不會光顧老菜市場,如今她們開車來,停好車,推著娃慢慢逛。地面乾淨,空氣清爽,攤位規整,還有咖啡桌能歇腳,買菜也變得輕鬆了。 氣質一變,一些原本大家「想都沒想過」的品牌也來了。連鎖咖啡品牌Manner咖啡開在市集門口,裝修講究,還帶外擺。其實早在改造前,運營方上海柒源農產品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錢申豪就注意到,一公裡外的幾家咖啡店白天總是滿座,說明這片區域有穩定的中青年消費力。如今,開業不到一個月,咖啡店外賣穩定,線下也不差,屬於「開局就不錯」的點位。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連肯德基也入駐了。傳統快餐品牌進菜市場,幾乎沒什麼先例。運營方拿出人流數據、設計方案,品牌方才下定決心一試。 菜市場裡面還有一個社區食堂。一半是老味道,另一半則是新功能——代燒菜。魚蝦挑好,交給後廚加工,稍晚來拿,已打包整齊,熱氣騰騰。有人家裡來客,想買東星斑、帝王蟹招待,又嫌收拾麻煩,就直接交給這裡處理,體面又省心。素菜也能代炒,8元起,洗菜、擇菜全包。不少上班族傍晚順路買菜,食堂代炒,再加幾道現成的小菜,很快就有了熱乎的一頓飯。 菜價會不會漲?這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為此,市集專門劃出一塊200多平方米的供應區,每天從山東臨沂直送蔬菜,一斤生菜只要1.2元。不經批發、不加環節,老居民直呼便宜。 但便宜不是唯一選項。這裡既有適合燒菜老手的「毛菜」,也有洗淨分裝、方便快捷的「淨菜」。有人圖實惠,有人求方便,都能挑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把新鮮菜。 這種「雙軌並行」的結構,不只穩定了價格,也拉動了人氣。書房市集開業以來,日均客流穩定在5000人左右,高峰時突破萬人。 和外表一起煥新的,還有攤位背後的系統。菜市場裡電子大屏滾動播放「今日銷冠」「好評排行」,後臺記錄著每名攤主的成交額與商品分布。攤位的比拼,早已不是誰吆喝得響,而是誰服務好、誰看得準。 比如「老代海鮮」攤位的吳長偉,從2016年就在市場做生意。她幫顧客挑蟹、剪扎,順手給顧客換個大袋子,套上大包小包的菜,一拎就省事多了。憑藉充滿人情味的服務,熟客會自己找回來。「改造後,攤位大了,環境好了,租金雖有上漲,但客流多了,生意更好做了。」吳長偉說。 過去市場攤位超過70個,品類重疊,常出現攤主「棄攤」的現象。如今精減至52個,競爭減少,單戶營業額反而提升了20%—30%。運營方也在前期對商戶篩選培訓,留下來的多是像吳長偉這樣服務細緻、有老客緣的攤主。 菜市場從未消失,只是換了種方式重新出場。咖啡香、菜葉氣、燒菜味,混合著人情味,構成了這個時代的新市集氣味。 北京東城區崇文門菜市場—— 煙火氣,時尚顯新潮 本報記者 李君強 傍晚5點多,北京東城區崇文門菜市場已經熱鬧了起來,顧客們紛紛在攤位前挑選商品。小安和她的朋友從隔壁的寫字樓裡一出來,就鑽進這家菜市場。下班後到這裡逛逛,成了她們的習慣。「這裡比外面的菜市場涼快,環境也好。我們常來逛逛,順便買點小吃水果,也是放鬆心情。」小安笑著說。 崇文門菜市場始建於1976年,被人們稱為「京城四大菜市場」之一。今年1月,這家老菜場轉型升級,在合景·摩方購物中心地下二層重新開張亮相。煥然一新的新崇文門菜市場,迎回了老顧客,也吸引了不少像小安這樣的年輕人。 走進新崇菜,一眼望去,水果、蔬菜琳琅滿目,周圍還有各類熟食、涼菜、小吃和百貨。菜市場內掛著的橫幅也引人注目,有的寫著「日子過得好,全靠吃得飽」,有的寫著「菜蔬學淺,拒絕內卷」,既有京味兒的親切感,又體現當下年輕人的情緒。 將情懷與潮流融合,新崇菜在場景上做了精心設計。新崇文門菜市場運營總負責人袁鳴介紹,改造升級後的菜市場,開在了購物中心裡。「老崇菜關閉後,周邊很多居民仍然有買菜的需求,我們便做了升級改造,用現代設計把傳統的老字號重新包裝,讓菜市場變得既有趣又舒適,目標是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我們設想的客群不僅是那些愛逛傳統菜市場的中老年人,還包括在周邊工作的年輕白領。購物中心挨著崇文門地鐵站,交通方便,更有利於達到客群疊加的效果。」袁鳴說。 除了優化環境布局外,新崇菜在品質內容上也更加用心。市場裡不僅有六必居、稻香村這樣的傳統老字號,更有像來一葫這樣年輕人喜愛的養生飲品牌。開業之前,新崇菜運營方專門做了調查,了解周圍居民的口味和需求。「我們到周邊多個社區調研,採納了居民的建議,讓老字號回歸,也邀請新品牌入駐。」袁鳴表示。 作為購物中心的一部分,新崇菜對環境衛生的要求比傳統菜市場高不少,有些老店鋪在這裡煥發了第二春。 馬京淮是新崇菜裡一家電烤串商鋪的店主,他的父親曾經營這樁生意30多年。後來,馬京淮接手,在新崇菜傳承了下去。「我幹了半年多,客人裡有不少是來回憶小時候味道的中年人,更多是在樓裡購物逛街的年輕人。」談到為什麼選擇在新崇菜開店時,馬京淮表示,這裡乾淨整潔,雖然對入駐店家要求更高,但顧客都願意來。「我們這兒的肉都是當天進的新鮮貨,客人現點,我們現烤。」馬京淮笑著說。 新崇菜承載了不少周邊的煙火氣,讓更多人願意回歸線下消費,助力實體經濟更好地發展。「新崇菜開業後,購物中心的客流量增長約50%,銷售額增長約40%。」袁鳴告訴記者,「其實『高級感』與『煙火氣』並不衝突,菜市場作為基礎業態,創新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生,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在商品質量、商戶賦能、社區活力上下功夫。」 崇文門菜市場的轉型,不僅是一個老菜市場回歸的故事,也是傳統市場與現代消費相結合的成功案例。小安說:「水果、蔬菜、涼菜……菜市場裡什麼都有,我最常買的是涼菜和燒餅,吃起來就像家裡的味道,真心期待未來能逛到更多有特色的菜市場。」 浙江杭州市西湖區古蕩菜市—— 數位化,添發展活力 本報記者 竇瀚洋 位於浙江杭州市西湖區的古蕩菜市,懷舊的建築風格引人注目,走進其中,花色地磚與幾何線條的彩色玻璃窗相互映襯。 「現在完全不像老菜市場了,簡直就是生活綜合體嘛。」剛逛完,張芹兩手拎著各種蔬菜、熟食滿載而歸。作為附近的老居民,談起古蕩菜市的變遷,她感觸頗深:「這幾年進行了多次升級改造,現在不光我們老年人愛逛,年輕人也不少。」 推開古蕩菜市的大門,四層空間劃分合理,動線流暢:地下一層的自產自銷區,各種農戶直銷農產品應有盡有;一層的果蔬鋪和熟食區,瓜果清香搭配熟食飄香;二層的肉類鋪,價碼、溯源信息在智能屏幕上實時跳動;三層的共享廚房,顧客可選擇自炒或廚師代炒,煙火氣十足…… 「顏值是敲門磚,煙火氣才是內核。」古蕩菜市負責人鬱紅梅說,外圍20多家店鋪裡,既有老杭州味道的品牌餐飲店,也有年輕人喜歡的花店、咖啡店,讓菜市場從單純的採買地,變成了可逛、可拍、可歇腳的場所。 放眼全國,這幾年,轉型成功的新晉菜市場有不少,都不缺顏值和生活氣息。相較之下,古蕩菜市有啥不一樣?指向菜市場入口處的「數字駕駛艙」大屏,鬱紅梅道出不同。屏幕上,實時滾動著當前營業攤位數、今日菜價、交易總額等,甚至還有攤位銷售排名和食品檢測等信息。 放眼望去,每個攤位前,都配備統一的電子秤,商品價格、支付二維碼、攤主信息、食品安全信息等一目了然,交易數據會統一顯示在「數字駕駛艙」的大屏上。 「我們年輕人買菜沒啥經驗,但逛這家菜市場像逛經營透明的超市,哪個攤位賣得好、今日菜價高不高,寫得清清楚楚,簡單放心。」附近年輕居民周夢雅說。 數據實時統計方便了消費者,也方便了管理員動態監管。對鬱紅梅而言,這些數據也為市場管理方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點開「浙裡辦」APP,她邊演示邊介紹,「比如這個食品安全溯源系統,讓每種農副產品有了『電子身份證』,再結合我們的『數字駕駛艙』,從電子溯源到線上支付,從客流監測到環境管控,都能做到實時掌控,這些信息也直接影響到經營戶的誠信評級。」 時尚、便捷、智能……擁有29年歷史的老菜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除了日常光顧的顧客,還有不少年輕的經營戶。95後王嘉輝經營著一家「網際網路菜場」,通過線上平臺,他與古蕩菜市的商家合作,進行接單、採購與配送。在他看來,得益於古蕩菜市能為消費者提供切肉、淨菜、切菜等各種延伸服務,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古蕩菜市門口,一家名為「入口咖啡」的店裡人氣很旺,老闆金璐璐留學回國後,把咖啡店開到了菜市場,「小時候我就跟著奶奶逛古蕩菜市,現在回來開咖啡店,這種感覺很奇妙。」像這樣充滿朝氣的小店,也拉近了年輕人跟菜市場的距離。 「現在約20%的攤主都是90後了。」鬱紅梅介紹,年輕人的加入也讓古蕩菜市更添新活力和新氣象。菜市場通過經常舉辦各類服務活動,不但留住了老街坊,也吸引了新群體。 鬱紅梅說,相較於改造前,如今2900平方米經營面積的菜市場,有158個攤位,營業額比原來增加了30%—35%,日均銷售額已經達到35萬—40萬元。「最主要的是,依託打造『全齡化』空間的理念,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能在這個微型社區生活綜合體裡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12日 第 17 版)
央視網消息:8月9日,在湖北武漢東湖楚城腳下,一場「跳東湖」活動熱鬧上演,數百名參與者縱身躍進碧波蕩漾的東湖享受清涼。 起跳、騰空,一個猛子扎進東湖頓時水花飛濺。這個周末,武漢東湖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活動兩天共計500個跳水名額,在開放報名5分鐘之內便被一搶而空。 當跳水區水花四濺時,音樂區正掀起另一重熱浪。同時,湖畔市集也聚集了110餘家攤位,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 「跳東湖」活動已持續了14年,2025年吸引了超1萬名遊客。多元業態的相互交織,展現著夏日消費的蓬勃活力。 人氣旺 文旅熱 暑期經濟「熱」力四射 品美食、看非遺、促消費。近日,一場以「清爽」為主題的文旅消費季活動在陝西榆林靖邊縣啟動。 圍繞吃、住、行、遊、購、娛,這個暑期文旅消費季,榆林市靖邊縣推出文旅與商貿、農業、康養等產業跨界融合,多業態、沉浸式文旅消費新場景,吸引全國遊客參與。 在榆林靖邊,不到30°的氣溫與丹霞地貌吸引了全國遊客前來避暑。暑期文旅消費季期間,當地推出優惠券、打折卡等各類消費券共計370萬元,滿足市民遊客,激發暑期消費活力。 浙江桐廬:木馬上山 棧道漂流下山 遊樂園裡享清涼 炎熱的暑期,在城市周邊找一處清涼又能玩水的地方是很多遊客的需求。在浙江杭州市桐廬縣的一個景區,木馬上山、漂遊溶洞、懸崖飛車,各種山野奇趣項目備受歡迎。 上午10時,OMG心跳樂園入口處已排起長隊。第一站直奔號稱「地下十裡長河」的垂雲通天河。 垂雲通天河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內四季恆溫18℃,河道曲折幽深,宏偉壯觀的地下景觀變幻莫測。在船娘的帶領下,大家開啟了一段奇妙的地下之旅。 走出這清涼世界,我們的「心跳之旅」才真正開始。三伏天爬山令人心生膽怯?在OMG心跳樂園,這根本不成問題。 除了坐木馬,還能乘坐「魔毯」輕鬆登頂。走!徵服凌雲天橋去! 這凌雲天橋走得真的是步步驚心、心跳加速! 再試試高空鞦韆和九天雲廊!然後,開飛車衝下山!但在這盛夏最降溫的,絕對是衝進「凌空漂躍」的那一刻! 上山「魔毯+天馬」,下山「飛車+漂流」的創新設計,大大節省了體力,全家老小甚至寵物都能輕鬆暢玩。 樂園「清涼經濟」持續升溫,歇腳咖啡屋熱銷的冰淇淋、冰咖啡,與日夜暢玩的高客流量共同點燃桐廬暑期消費新熱潮。 浙江桐廬:建民宿開餐館 「樂園經濟」輻射周邊鄉村 進入暑期以來,桐廬的這一景區日均遊客接待量約6000人次。樂園的火爆不僅帶動了園區消費,更有效輻射周邊3公裡範圍,直接拉動了當地旅遊業。 作為老牌景區,垂雲通天河景區於1999年建成開放。2022年,景區啟動提檔升級,在原有通天河遊船的基礎上,新增了地心科考隊、天路飛車、凌雲天橋、天馬行空等「網紅」項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而OMG心跳樂園也帶動了所在的東琳村區塊的發展。 如今,這個昔日的普通小山村,已悄然崛起成為區域民宿產業的重要集聚區。該村民宿產業始於2015年,發展至今民宿總數已達75家,僅2025年上半年就新增21家。其中,經營效益突出的民宿年收入最高可突破兩百萬元。 距離OMG心跳樂園3公裡的皇甫村,則依託景區客流,大力發展餐飲業,一處處特色美食街區煥發生機。 一個景區的興旺盤活了周邊數個鄉鎮,昔日沉寂的農房變身為特色民宿、雅致茶吧、休閒咖啡屋,閒置資源被有效激活。2024年,瑤琳鎮旅遊收入達3.4億元,「逗留型旅遊」的發展基因正被深度激活。 打造新場景 激活暑期文旅消費新體驗 每逢夏日,文旅成為多地提振消費的著力點。各地因地制宜,推出豐富多樣的旅遊活動點燃暑期消費。 雲南麗江:遊客沉浸式體驗「最炫民族風」 8月的雲南麗江,憑藉宜人氣溫成為夏日避暑的絕佳勝地。在麗江古城,少數民族同胞們身著特色服飾、身背裝滿鮮花的背簍在大街小巷巡遊。通過快閃舞蹈、互動猜花名等方式,讓遊客在觀賞美麗風光的同時,還能領略民族特色文化之美。 內蒙古:特色賽事 那達慕大會點燃草原文旅熱 眼下,正是內蒙古草原最美麗的季節,也是那達慕大會集中舉辦的時節。在內蒙古興安盟,正在舉辦的「跟著電影趕大集」草原行暨內蒙古草原休閒體育大會。創新性地融合了電影文化與草原風情,為遊客帶來從傳統到現代的多元體驗。2025年,除了搏克、賽馬、射箭等傳統那達慕賽事,遊客還可以在現場體驗烏蘭毛都草原音樂節、草原狂歡夜等活動。 與電影文化的融合也是本屆那達慕的一大特色。圍繞電影主題,活動現場設置了特色產品攤位區、電影文化打卡區、公益放映區三大板塊。活動期間,每天傍晚遊客還可以觀看露天電影,解鎖草原上的觀影體驗。 內蒙古興安盟文化旅遊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天鳳介紹,2025年的那達慕,是興安盟探索「文旅+體育+影視」融合發展的新嘗試。他們一共有25項特色賽事,再到「星空劇場」、帳篷影院等一系列的影視活動,讓草原盛會更鮮活、更貼近時代,也更有魅力。 新疆:科技巡演點亮獨庫公路 吸引遊客觀賞 烈日炎炎,也有不少人願意避開白天的高溫時段,選擇夜間遊玩。在新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的獨庫公路起始點,一場新穎別致的數字巡演,通過戶外雷射矩陣和冷焰火等多種科技手段,將獨庫公路沿線的歷史故事、民俗風情與現代藝術形式相結合,全面展示新疆文旅的獨特魅力。演出內容融入絲路文化與西域傳說,呈現「現實與虛擬交織」的獨特場景,進一步延展觀眾的參與感與體驗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9415
38
2025-11-07 17:17
57831
82
2025-11-07 17:17
48351
48
2025-11-07 17:17
36178
68
2025-11-07 17:17
81329
91
2025-11-07 17:17
73268
45
2025-11-07 17:17
48953
47
2025-11-07 17:17
25916
57
2025-11-07 17:17
58629
54
2025-11-07 17:17
84916
25
2025-11-07 17:17
13859
17
2025-11-07 17:17
28365
72
2025-11-07 17:17
95462
86
2025-11-07 17:17
57391
64
2025-11-07 17:17
94156
19
2025-11-07 17:17
15346
48
2025-11-07 17:17
94816
47
2025-11-07 17:17
17938
17
2025-11-07 17:17
81749
57
2025-11-07 17:17
69357
84
2025-11-07 17:17
28135
61
2025-11-07 17:17
69485
72
2025-11-07 17:17
72146
53
2025-11-07 17:17
19832
94
2025-11-07 17:17
47925
84
2025-11-07 17:17
16892
21
2025-11-07 17:17
28567
26
2025-11-07 17:17
35476
38
2025-11-07 17:17
17354
78
2025-11-07 17:17
17548
12
2025-11-07 17:17
39675
19
2025-11-07 17:17
89247
57
2025-11-07 17:17
98135
24
2025-11-07 17:17
31847
31
2025-11-07 17:17
64579
29
2025-11-07 17:17
94136
48
2025-11-07 17:17
58924
61
2025-11-07 17:17
95876
12
2025-11-07 17:17
24398
75
2025-11-07 17:17
35261
91
2025-11-07 17:17
29871
31
2025-11-07 17:17
21734
86
2025-11-07 17:17
49187
92
2025-11-07 17:17
67421
26
2025-11-07 17:17
78546
54
2025-11-07 17:17
86439
41
2025-11-07 17:17
85762
17
2025-11-07 17:17
78291
15
2025-11-07 17:17
87251
52
2025-11-07 17:17
67453
82
2025-11-07 17:17
96345
15
2025-11-07 17:17
38245
29
2025-11-07 17:17
62315
63
2025-11-07 17:17
| 小妲己直播 | 心跳直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黑白直播体育 | 百丽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橘子直播 | 心动直播 |
| 伊人app | |
| 夜魅直播 | 花儿直播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榴莲视频 | 伊人直播网站 |
| 魅影视频 | |
| 富贵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 大鱼直播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花儿直播 |
| 仙凡直播 | |
| 曼城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夜月视频直播 | 春雨直播 |
| 黄播 | |
| 榴莲视频 | 黄播 |
| 妖姬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