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4日電(記者 劉星晨)近日,中國籃球協會在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籃球運動學院組織召開國家女籃、國家U19男女籃參賽總結會。 過去一段時間,三支球隊均完成了今年夏天最重要的比賽任務。成績方面,中國女籃獲得2025國際籃聯女籃亞洲杯季軍,中國U19男籃獲得國際籃聯U19男籃世界盃第13名,中國U19女籃獲得國際籃聯U19女籃世界盃第11名。 宮魯鳴。圖片來源:中國籃球協會 七月中旬結束的女籃亞洲杯是新一屆中國女籃在洛杉磯奧運會周期的首次國際賽場亮相。巴黎奧運會後,中國女籃完成換帥,球隊正處於新老交替時期。球隊領隊柴文勝表示,自建隊以來,中國女籃新隊員基礎相對薄弱,隊伍在戰術體系構建、教練組要求落實、保障團隊管理等方面亟須完善。 女籃亞洲杯上,中國隊在半決賽負於日本隊,最終戰勝韓國隊獲得季軍。對陣日本女籃時,中國隊雖然內線佔據優勢,但過於追求籃下進攻的戰術讓球隊沒能帶走勝利。比賽中,中國女籃對於對方外線的防守出現問題,日本女籃後衛田中心首節便一人獨得21分。比賽最後時刻,中國隊連續錯失關鍵籃板和進攻,無緣逆轉。 中國女籃主教練宮魯鳴此番復盤時表示,本次亞洲杯在集訓和比賽過程中暴露出集訓周期不足、基本功參差不齊、場上執行力不同步等新老交替陣痛問題。 圖為宮魯鳴參加新聞發布會。記者 劉星晨 攝 談到對陣日本女籃的比賽,宮魯鳴坦言,失利反映出中國女籃存在攻防表現、心理壓力處理、臨場指揮應變等方面的不足。 早在亞洲杯的賽後新聞發布會上,宮魯鳴便曾表示,中國女籃雖然沒能完成既定的奪冠目標,但從澳大利亞隊、日本隊、韓國隊身上學習到了不少優秀經驗,希望未來能夠向更多強隊看齊。 宮魯鳴在此次總結會上透露,著眼於奧運周期的長遠備戰目標,隊伍將於8月18日-10月18日再次集訓。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球隊將精選集訓人員,搭配陣容結構,明確主攻方向,繼續強化專項身體素質,全面發展個人技術特點和能力,提升戰術素養高水平和高位擋拆攻防對抗水平,確保大賽心理素質的穩定發揮。 中國女籃主教練宮魯鳴賽前指導張子宇。記者 陳驥旻 攝 U19男籃世界盃方面,中國隊以2勝5負的戰績最終排名賽事第13名。 小組賽中,中國隊沒能迎來勝利,先後負於加拿大、德國和斯洛維尼亞隊。淘汰賽中,中國U19男籃以86:99不敵紐西蘭隊,無緣八強。9-16名排位賽,中國隊不敵法國隊。13-16名排位賽,中國隊97:78擊敗約旦隊,獲得賽事首勝。面對喀麥隆隊,中國U19男籃在末節實現逆轉,最終鎖定第13名。 這支U19男籃擁有朱正、張博源、郇斯楠、陳家政等多位天賦出眾的球員,但最終的成績並不盡如人意。比賽中,中國隊在防守端問題較大,尤其是籃板球方面在多場比賽中全面落入下風。 主教練曲紹斌同樣談到了這兩點,他表示,運動員和教練組再次深刻認識到世界籃球的飛速發展,為今後進一步縮小差距明確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著眼未來,曲紹斌坦言,隊伍要不斷向最強的球隊學習、與最強的球隊比賽,教練員更要積極學習國際先進理念,接軌世界籃球的同時,努力打造中國籃球的自身風格和特點。 曲紹斌。圖片來源:中國籃球協會 由於張子宇「跳級」隨中國女籃出徵亞洲杯,中國U19女籃出徵世界盃的陣容發生了一定變化,球隊改打小快靈戰術。 小組賽,中國隊遭遇奈及利亞隊逆轉,無緣首勝。此後,球隊不敵葡萄牙、加拿大和美國隊,進入9至16名排位賽。 首輪排位賽中,中國隊經過加時險勝捷克隊,取得賽事首勝。此後,中國U19女籃惜敗以色列隊,落入第11名爭奪戰。憑藉冉珂嘉、李雨汧等人的出色發揮,中國隊最終大勝奈及利亞隊。 整體表現上,中國U19女籃進攻擁有亮點,但持續性不足。防守端給予對手的壓力仍有待提升。 王桂芝。圖片來源:中國籃球協會 中國U19女籃主教練王桂芝表示,隊伍通過比賽認識到了與世界強隊之間的差距。本次比賽,雖然球隊缺少了內線的強力支柱,但冉珂嘉、李雨汧在外線的火力輸出仍令人眼前一亮。深耕青訓多年的王桂芝對於年輕球員的表現給予了肯定,經歷了從緊張到適應、再到自我認知與成長的蛻變過程,多名球員已初步具備成為國家隊後備人才的潛質。 對於未來球隊建設,王桂芝表示,青年隊要嚴抓紀律與團隊管理,提升集訓與訓練質量,保持賽練節奏和高水平比賽機會,為中國女籃輸送高質量後備人才。(完)
近年來,以人工智慧、具身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發展,以及就業市場形勢的整體演變,在改變眾多行業生態的同時,也影響著眾多青年的職業軌跡。產業迭代加速、崗位結構重塑、用工方式日益靈活,許多職場人都在這場變革中調整方向、重新規劃職業路徑。 在此背景下,或出於個人特質與當前職業的錯位,或出於對新興行業的熱情與嚮往,不少職場人萌生出了改變職業路徑,通過轉行開闢嶄新事業道路的想法。然而,「轉行」既意味著新希望,也意味著新挑戰。如何高效學習新技能、重建職場人脈網絡、適應新的行業環境,都是有意轉行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對此,職場人應如何理解、看待轉換行業的過程?又該如何釐清機會成本,作出理性決策?日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圍繞相關話題,分別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李育輝、招聘行業分析師單恭、人力資源專員林心,邀請他們從學者與專業人士的角度出發,對職場青年與轉行相關的常見疑問作出回應與解答,並提出實用建議。 要不要轉:認清職業本質,避開情緒誤區 中青報·中青網:從職業發展的角度看,轉行的本質是什麼?在您的經驗中,年輕人該如何理解轉行,又要避開哪些誤區? 李育輝: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看,轉行的本質其實就是人力資源的重新配置。具體到個人,就是要對自身的職業價值進行重新定位,並以增加職業價值為目標,對自己與崗位進行再匹配。現在年輕人最大的誤區,是把轉行看作擺脫困境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增加職業價值的途徑。我身邊的許多年輕人都覺得,只要換一個環境和行業就能擺脫當下的問題,這本質上是一種情緒化的決策,並不合理。 中青報·中青網:如果要避免這種情緒化,您認為轉行應遵循怎樣的原則? 李育輝:轉行始終是一個連續的職業決策過程,好的轉行一定是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職業價值,它遵循的是一種「增長」的邏輯。盲目地在轉行中寄託情緒與壓力,很可能會否定過去長期的投入,讓職業生涯陷入割裂、不可持續的狀態。所以,轉行必須從增長的邏輯出發,而不是逃避的邏輯。 如果真的想轉行,不妨先問自己3個問題,並儘量找到明確答案:第一,這份新工作是否與我的核心競爭力更匹配?第二,我現在的困境是否真的無法在現有環境中解決?第三,轉行的成本是否在我的可接受範圍之內? 中青報·中青網:轉行成本是很多年輕人容易忽略的因素。轉行成本該如何計算?是否有可供參考的科學框架? 李育輝:有參考框架,可以粗略分為量化和非量化兩類。 非量化的決策工具我推薦兩個。一個是基於對未來職業的想像,另一個是基於對當前離職理由的理性梳理。第一個工具,就是想像一下自己轉行後10天、10個月、10年的狀態,以及繼續留在現有行業相同時間段的狀態,並對比差異。第二個工具,是給自己寫一封離職信,在信中理性列出不得不轉的理由。不要小看這個由想法變成文字的過程,這個時候理性會發揮作用,你會逐漸擺脫情感衝動,避免因為一時的情緒作出錯誤決定。 量化工具我也推薦兩個公式:一個是計算轉換成本的公式,另一個是計算預期收益的公式。轉換成本指進入新職業賽道必須投入的成本,主要包括技能補充的成本和重建社會網絡的成本,最好細化到金錢和時間,算清自己會損失多少。除了轉換成本,還要計算預期收益,即「新行業的平均收入×晉升概率+新技能帶來的成長空間」。我建議年輕人一定要試著算一算,因為轉換成本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轉向何方:用兩個維度判斷崗位的長期價值 中青報·中青網:在當下,職業早已不再是「一選定終身」的選擇。您認為年輕人在看待職業發展方向時,應抱有什麼樣的總體心態? 單恭:對許多年輕人來說,職業已經是一個可以隨著時間不斷遷移與修正的動態過程,而不是一勞永逸的終身命題。不同的人對工作的價值排序也各不相同——有人一開始就有條件去追求「月亮」(熱愛、創造力、意義),有人則必須先顧好「六便士」(生存、收入、穩定),而更多人會在兩者之間不斷搖擺、試探與調整。 中青報·中青網:面對風口行業或熱門崗位,年輕人如何理性判斷它是否值得長期投入? 單恭:進入某個行業或崗位後,可以參考兩個核心維度來判斷它的長期價值。 第一個維度是個人是否具備長期動力:這份工作是否能持續激發你的好奇心與主動投入,是否與你的優勢能力相匹配,未來的成長路徑與回報機制是否符合你的期待?此外,這個行業裡的人與文化,是否是你願意融入並能產生認同感的,也很重要。 第二個維度是行業或崗位是否具備結構性機會:它是否處於增長期,並能持續受益於技術、政策或人口等長期趨勢;是否具備正向反饋機制,讓經驗與能力得以累積、產生複利;以及你能否在這份工作中沉澱出可遷移的知識、技能與方法,從而支撐未來多種發展的可能性。 如何操作:把握時機、展現能力 中青報·中青網:從企業用人周期來看,轉職的黃金窗口期一般在什麼時候?在不同行業是否會有差異? 林心:這個問題需要結合具體行業甚至具體公司來看。以網際網路行業為例,從員工自身利益出發,比如,不同公司會有不同的發年終獎節點,這些時間點前後往往會影響員工的離職與入職選擇。從企業需求的角度看,其快速變化的特性決定了新增用人需求可能隨時出現。對於常規需求,通常會在企業財年前後進行調整,包括人員編制、費用預算和業務方向等方面的變化。 中青報·中青網:跨行求職者想贏得企業的認可,應重點展示哪些能力和價值?在能力展示上有哪些有效做法? 林心:我們最看重員工的學習能力。好的學校背景是學習能力的一個直觀體現,這也是很多企業關注第一學歷的原因。但進入企業後的項目經歷更重要,關鍵在於能否在一個項目中快速學習並展現自身價值。其次,一個人的包容程度同樣重要,這裡的包容主要指對新鮮事物的開放態度,願意接受變化,並能適應新技術、新流程帶來的挑戰。因此,在能力展示環節,要有意識地體現這兩方面的優勢。可以分階段向領導呈現成果,逐步增強領導對你的信任。 中青報·中青網:對於簡歷中出現的短期工作經歷,求職者應當如何解釋? 林心:實事求是地說明原因,切勿編造,否則一旦背調結果與描述不符,會帶來更不利的評價。如果確實是因個人原因導致頻繁跳槽,就要清晰表達對下一份工作的規劃,證明自己有長期穩定工作的決心與動力。 實習生 符文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鑫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9374
24
2025-11-19 19:36
91867
35
2025-11-19 19:36
53427
65
2025-11-19 19:36
85963
58
2025-11-19 19:36
69417
93
2025-11-19 19:36
46529
45
2025-11-19 19:36
62413
42
2025-11-19 19:36
96732
25
2025-11-19 19:36
65249
61
2025-11-19 19:36
36741
15
2025-11-19 19:36
46978
52
2025-11-19 19:36
64319
48
2025-11-19 19:36
31689
61
2025-11-19 19:36
51826
16
2025-11-19 19:36
68743
87
2025-11-19 19:36
78425
64
2025-11-19 19:36
95842
94
2025-11-19 19:36
56923
36
2025-11-19 19:36
61385
23
2025-11-19 19:36
28364
74
2025-11-19 19:36
54321
81
2025-11-19 19:36
51426
85
2025-11-19 19:36
91845
58
2025-11-19 19:36
15793
27
2025-11-19 19:36
69345
42
2025-11-19 19:36
83914
17
2025-11-19 19:36
67382
84
2025-11-19 19:36
24573
79
2025-11-19 19:36
65892
67
2025-11-19 19:36
47291
34
2025-11-19 19:36
67914
51
2025-11-19 19:36
76482
76
2025-11-19 19:36
57289
32
2025-11-19 19:36
39674
38
2025-11-19 19:36
82576
75
2025-11-19 19:36
75124
21
2025-11-19 19:36
47165
95
2025-11-19 19:36
61293
34
2025-11-19 19:36
89247
93
2025-11-19 19:36
16724
43
2025-11-19 19:36
32718
58
2025-11-19 19:36
96248
85
2025-11-19 19:36
71245
81
2025-11-19 19:36
14693
68
2025-11-19 19:36
58437
87
2025-11-19 19:36
13682
38
2025-11-19 19:36
35169
15
2025-11-19 19:36
84567
71
2025-11-19 19:36
48632
93
2025-11-19 19:36
98154
89
2025-11-19 19:36
64319
13
2025-11-19 19:36
87452
76
2025-11-19 19:36
| 嗨球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杏仁直播 | |
| 莲花直播 | 伊人下载 |
| 青柠直播 | |
| 伊人app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成人抖阴 | |
| 花儿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 魅影直播间 | |
| 美女直播 | 妖姬直播 |
| 色花堂直播 | |
| 抖音成人版 | 魅影9.1直播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
| 金莲直播 | 蜜桃app |
| 凤蝶直播 | |
| 心动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魅影5.3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 趣播 | |
| sky直播 | 富贵直播 |
| 黄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