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領域的反洗錢監管持續升級中。8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9月3日。 結合內容來看,《辦法》圍繞對金融領域客戶盡職調查流程、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等以及受益所有人識別等提出多項細化要求,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操作指南。而在《辦法》之前,金融監管部門也曾出臺多個細分領域的反洗錢要求。分析人士指出,有效的反洗錢措施能夠幫助金融機構識別並防範潛在的金融犯罪風險,為客戶提供更安全的服務環境。 六大類金融機構適用 根據《辦法》,需要履行反洗錢義務的金融機構類型包括六大類,分別是: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理財公司;非銀行支付機構;中國人民銀行確定並公布的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 以銀行為例,《辦法》要求,銀行類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現金匯款、現鈔兌換、票據兌付、實物貴金屬買賣、銷售各類金融產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務且交易金額人民幣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需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以及留存相關證件。 非銀行支付機構方面,根據《辦法》,非銀行支付機構以開立支付帳戶等方式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以及向客戶出售記名預付卡或者一次性出售不記名預付卡人民幣1萬元以上的,或是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情形,應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並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為特約商戶提供收單服務,應當對特約商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並登記特約商戶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身份基本信息,留存特約商戶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在信託公司部分,《辦法》提到,信託公司在設立信託或者為客戶辦理信託受益權轉讓時,應當識別並核實委託人身份,了解信託財產的來源,登記委託人、受益人的身份基本信息,並留存委託人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事實上,圍繞金融機構客戶調查及資料保存,人民銀行早前便出臺了相關規定。在2021年3月,人民銀行等三部門曾就《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聯合公開徵求意見,提出金融機構不得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者與其進行交易,不得為客戶開立匿名帳戶或者假名帳戶。 北京商報記者對比發現,《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將適用金融機構分為五大類,未將非銀行支付機構單獨成列,但在細則中對非銀行支付機構提出了多項要求,其中包括為不在本機構開立帳戶的客戶提供支付交易處理達到一定金額的。 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積極履行國際反洗錢義務,也反映了監管對金融安全與穩定的重視。《辦法》通過明確各類金融機構在客戶盡職調查、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等方面的具體要求,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操作指南,有助於提升整個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也有助於加強金融機構的合規性,減少洗錢、恐怖融資等非法活動的風險,進一步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 多項政策銜接填補空缺 根據《辦法》起草說明,《辦法》制定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以下簡稱《反洗錢法》)有關規定的要求,明確和細化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有關規定;做好反洗錢國際評估應對工作的要求;提高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工作有效性的需要。 《辦法》規範的主要內容包括明確客戶盡職調查總體要求、完善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完善適用範圍等內容,確保與《反洗錢法》相銜接。 在完善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部分,人民銀行表示,一是結合當前金融業務實踐更新各金融行業客戶盡職調查的適用情形及措施;二是在法律規定基礎上,明確金融機構與客戶業務存續期間的盡職調查要求;三是參照反洗錢國際標準,明確受益所有人、高風險國家(地區)和應加強監控國家(地區)、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高級管理人員、代理行業務及類似業務、匯款業務等盡職調查有關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反洗錢法》落地以來,人民銀行已有多項補充規定出爐。例如自8月1日開始生效的《貴金屬和寶石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也是為了加強和規範貴金屬和寶石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更早一點,人民銀行還曾就《落實〈金融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監督管理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社會組織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等公開徵求意見。 王蓬博指出,多項細化新規也是落實《反洗錢法》的要求,同時,有效的反洗錢措施能夠幫助金融機構識別並防範潛在的金融犯罪風險,為客戶提供更安全的服務環境。 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看來,《辦法》是反洗錢監管體系的關鍵升級,通過細化六大類金融機構義務,強化風險管控,有助於提升金融安全與國際競爭力,而多項政策銜接填補部分領域監管空缺,形成完整監管鏈條。《辦法》落地有助於構建安全、透明的金融體系,提升國際競爭力。金融機構需主動適應,將合規融入戰略,實現「合規創造價值」。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高鐵站裡,毛茸茸的布偶貓瞪大雙眼,透過貓包好奇地打量人流;酒店陽臺邊,一人一寵安靜並立,看晚霞在海面撒下金箔……隨著寵物和人類生活的聯繫日益緊密,帶著「毛孩子」看世界在越來越多養寵人中成為風尚,攜寵出行的甜蜜正悄然延伸。 今年4月8日起,鐵路部門在京滬高鐵部分車次試點「隔離運輸、人寵分開、專人看護」的寵物託運服務,6月20日起又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與此同時,不少商場、餐廳等城市公共空間也不斷加入到「寵物友好」的行列中。 攜寵出行實際感受如何?服務者怎樣做到兼顧各方利益訴求?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它經濟」在路上 家住北京的王女士曾有過多次帶小貓出行的經歷。此前,高鐵並無活體託運的相關業務,因此,為了帶上「毛孩子」,有時她不得不採用更為昂貴且耗時的交通方式:「比如從北京到天津,我一個人坐高鐵僅需50元左右,半小時就能到達;但如果要帶上寵物,就得選擇200多元一趟的順風車,價格和時間都要翻倍。」 今年4月8日,鐵路部門試點推出高鐵寵物託運服務,為攜寵出行提供了更便捷、可靠的選擇。「出發前我刷遍了各個網站的攻略,心情原本很忐忑,但實際體驗下來,全程非常順利,比我想像中更省心。」王女士感慨道,「從買票、預定艙位,到辦理託運手續,最後到站接寵物,每一個步驟都有清晰的指引,太需要這樣的服務了!」 去菲律賓薄荷島划船,到日本北海道木屋吃燒烤……在某寵物博主的鏡頭下,他的兩隻小貓「球球」和「泡芙」是旅行途中最好的「搭子」。該博主曾在社交平臺分享帶寵物乘機旅行的視頻,引來上萬人圍觀點讚:以海南航空為例,從北京到上海,攜帶一隻貓咪進客艙需支付1400元左右。手續方面要提前準備——給小貓打好疫苗、辦好檢疫證明等。登機前,工作人員會給小貓戴口罩、穿紙尿褲,再在貓包外面套上一層網兜進行打包。相比於高鐵需要把寵物放置在客艙中部專門的快運櫃,飛機允許把裝有寵物的軟包放在腳下位置,緩解了部分「家長」與「毛孩子」分離的焦慮。 目前,國內已有海南航空、首都航空、西部航空、南方航空、吉祥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推出寵物進客艙服務。在短途出行賽道,滴滴、哈囉等平臺也紛紛上線送寵出行服務,積極回應寵物主訴求。 北京市律師協會交通管理與運輸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黃海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攜寵出行』的邊界正在被拓寬,這體現了我國對多元化社會需求的尊重。這一轉變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也是公共運輸體系從簡單的功能性出行保障向社會情感關懷變更的生動註腳。」 除了「行」,「住」與「遊」的相關場景也在同步升級。根據途家民宿發布的數據,今年五一假期,平臺帶有「可帶寵物」標籤的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超八成,「可帶寵物」的房源數量同比增長五倍。設計聯名主題房型,為寵物準備航空箱、玩具、清理套裝、伴手禮、歡迎卡,設置「汪星人」「喵星人」菜單……在「住」的維度,「寵物友好」的含義已不止於簡單的「允許進入」。 翻開地圖,「寵物友好」相關的景區、餐廳、露營地同樣多點開花。在哈爾濱極地公園,除烈性犬、禁養犬及禽類以外,所有證件齊全且性情溫順的寵物,均可在主人牽引下入園;鄭州海昌海洋公園設立「寵物友好日」,提供專屬入園通道、為寵物延時開放遊樂設備;江蘇省宿遷市試點打造「寵物友好型旅遊目的地」,推進重點景區開拓遊樂區、休息站等場景…… 90後老闆琦琦是北京最早的一批「寵物友好」餐飲商家。「我們店根據寵物的不同性格進行了分區規劃:安靜內向的可以在舒適的沙發區休憩,活潑好動的可以在寬敞的露臺區肆意奔跑……無論是寵物還是主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契合自身需求的專屬角落。」琦琦介紹。 「寵在囧途」時有發生 數據顯示,2024年寵物出行服務市場規模已突破320億元,且每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0%。 攜寵出行緣何流行?業內人士指出,在「情感消費」和「悅己經濟」崛起的當下,寵物的角色定位已不再局限於看家護院,而是逐步轉變為可以進行情感交流的「家庭成員」,與寵物同行成為令人期待的生活方式。 不過,當帶著「毛孩子」看世界成為一種風尚,許多寵物主也遭遇了「寵在囧途」的尷尬。 「預訂時頁面明明標註『寵物友好』,可辦理入住時卻被告知『僅限小型犬貓』」「想帶狗子去餐廳,卻吃『閉門羹』」「需要額外支付一天300元的清潔費」……上海95後墨墨帶著她的邊牧「蘋果」出遊時就遇到了這種情況。「更像商家引流的噱頭,等真帶寵物去了,處處是限制和加價。」墨墨遺憾地說。 墨墨的經歷並非孤例,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有許多類似吐槽:有時「餐廳友好」變為「戶外限定」,有時「景區友好」卻遭「區域隔離」,部分商家在開業初期以「寵物友好」標籤引流,一旦客流穩定就逐步收緊政策,甚至不再允許寵物進入……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攜寵出行的體驗感大打折扣。 除了食、宿方面的「不友好」,跨越空間的交通問題,也讓不少養寵人頭疼。 不久前,一位網友在網絡上分享了打寵物專車的經歷:原先,他在小程序上預約了一輛寵物專車,上車後卻被告知大型犬不能乘坐,遭到拒載。「小程序的預約選項裡並沒有填寫寵物數量和大小的入口,司機對犬只品種也認識不足。這明明是平臺的疏忽,卻要消費者承擔後果。」這位網友無奈地說。 部分網友表示,除了網約車,高鐵、飛機等寵物託運渠道,目前也存在準入限制嚴格、手續辦理繁瑣、價格偏高等痛點。 攜寵出行,還需要解決寵物主和普通乘客的需求衝突:家長怕動物有攻擊行為、高鐵乘客抗拒異味和噪音、過敏人群擔心寵物飛毛和衛生問題……「有些養寵人領著寵物來到公共區域,卻沒有很好地約束寵物的行為。」經常出差的胡女士坦言,「部分人的不文明養寵行為會讓整個寵物主群體被質疑」。 建立寵物友好環境,需要整體規劃、明晰權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市政公用行業專家委員會專家、揚州大學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創始主任王毅介紹,在攜寵出行問題上,目前還存在多頭管理、職責不清的現象。「國家目前沒有出臺統一的法規,地方雖有相關立法,但操作性不強,實際執行過程中仍存在推諉空間和模糊地帶。」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法學院副教授顧大松指出,部分地方立法未能與時俱進。「例如,某市的養犬管理規定沿用2003年標準,將一些溫順犬種列為禁養犬,這與當下社會公眾將寵物作為伴侶動物、注重情感陪伴的需求之間存在不適應的可能性。」 兼顧小眾需求與大眾權益 圍繞寵物友好出行展開的社會討論,折射出公共空間管理的新課題。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避免「獨寵」一方?答案在於構建一個多方協同、規則清晰、細節到位、責任共擔的支持體系。 「明確寵物在公共場所活動時各方的權利義務,嚴格落實監管責任,還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這是保障寵物出行友好的重要基礎。」王毅建議,立法部門要進一步明確寵物主人的權利義務、禁止飼養的犬種、寵物公共空間行為規範、相關部門職責等內容,釐清寵物出行的邊界與規則,給所有參與者穩定、明確的預期,讓攜寵出行有法可依。 平衡人寵出行需求,呼喚更精細、更有誠意的服務。業內人士呼籲,行業相關部門應推動建立透明、可行的「寵物友好」服務認證與分級標準,明確準入條件、服務內容、額外費用及安全衛生責任,提升行業專業化水平。 顧大松建議,在交通出行方面,未來可探索分時段、分線路差異化運力配置,兼顧小眾需求與大眾權益。相關基礎設施也要跟上,如在商業街、步道等公共場所設置飲水點、寵物推車租借處,提供拾便袋、尿墊等等。 同時,科技賦能也為寵物友好出行注入了新活力。專家建議,可依託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技術,推廣辦理電子免疫證明跨省互信互認,避免重複檢疫帶來的不便;在寵物允許進入的區域增設智能監控,利用AI攝像頭輔助識別未牽繩、不清理糞便、進入禁止區域等行為,對寵物主進行及時提醒;為寵物建立可靠的身份識別系統,如寵物走失或產生矛盾糾紛,可精準管理或追責。 「此外,對寵物主人的責任約束也不容忽視。」王毅表示,養寵人需自覺遵守公共規則,不遺棄寵物、定期防疫、及時清理糞便、避免驚擾他人,文明養寵方能為寵物出行贏得更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非養寵人士也應嘗試理解養寵人的情感需求,以更開放包容的心態接納伴侶動物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不論是社會公眾對寵物定位的轉變,還是當前發展『它經濟』的需要,都需在釐清基本法律要求、部門管理職能的基礎上,更多發揮市場與社會公眾參與的力量,從而實現從『管理』向『治理』的轉變。」顧大松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夜大秀直播app | 蜜糖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仙凡直播 | 富贵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心动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520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趣播 |
迷笛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心动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五楼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婬色直播 | 蜜疯直播 |
西瓜直播 |
蜜桃app | 蜘蛛直播 |
么么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凤蝶直播 |
凤蝶直播 |
优直播 | 名模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