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8月8日電 題:從草原到賽場 西藏傳統體育煥發新生 作者 李林 位於西藏拉薩市北郊的賽馬場上,今年52歲的羅輝輕撫著一匹退役賽馬的鬃毛感慨道:「馬兒啊,你老了,我也老了。可咱們對這草原、對這馬背的情分,一點沒變。」 圖為西藏拉薩市北郊賽馬場上,羅輝和馬兒交流感情。李林 攝 圖為西藏拉薩市北郊賽馬場上,羅輝和馬兒交流感情。李林 攝 來自西藏昌都的羅輝,是西藏馬術隊第一批隊員。與馬相處近40年,他參與、見證著西藏馬術隊馬背上的榮耀,更親歷了傳統馬術從草原民俗走向廣闊賽場的新生之路。這份與體育相伴的歲月,早已在他心底刻下無法替代的印記——對他而言,體育不僅是事業,更是融入血脈的熱愛與堅守。 在雪域高原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馬是牧民的生命與翅膀」,足以見得在高原上,人與馬之間的特殊感情和歷史情結。雖然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但大家對馬和賽馬運動的熱情絲毫沒有消減,每逢重要傳統節日,賽馬仍是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動,馬蹄聲裡藏著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 現任西藏自治區社會和民族傳統體育指導管理中心副主任的羅輝回憶:「正是有著這樣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廣泛的民眾基礎,1986年,西藏自治區馬術隊成立了。」彼時,13歲的羅輝作為首批隊員之一,前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接受專業的馬術訓練。第一次離家千裡,他除了需要習慣新環境外,還要克服氣候等不適條件。經過一年多的鍛鍊、集訓,羅輝和隊友們緩緩推開西藏馬術隊發展的大門。「『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是那時大家最好的寫照。」羅輝說,少年時對馬術的執著,如今已沉澱為對民族體育事業的深沉責任。 「1987年底回到拉薩後,我們通過匯報演出讓大家看到了集訓的成績。」羅輝介紹,同年,西藏馬術隊代表西藏出徵了第六屆全運會,並取得了馬術場地障礙賽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現在,馬術隊主要分為競技隊和傳統隊兩支隊伍。到目前為止,拿了88枚金牌、142枚銀牌、88枚銅牌。」談及這些榮譽,羅輝的眼神裡滿是自豪,「每一塊獎牌都凝聚著幾代體育人的心血,這是我們用熱愛和堅持拼出來的。」 2011年,在原西藏馬術隊的基礎上,西藏自治區社會和民族傳統體育指導管理中心成立。隨後,羅輝和同事們開始收集、整理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形成統一規則的同時,通過培訓基層指導員、創建民族傳統體育特色學校等舉措,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普及和推廣。「西藏的民族傳統體育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但很多項目都是民眾自娛自樂,沒有大範圍普及、推廣。」羅輝介紹說,2018年啟動送體育下基層活動後,西藏馬術隊每年會去4至5個縣(區)、鄉鎮表演,把精彩的馬術表演節目送到老百姓家門口,「看著鄉親們為馬術表演歡呼時,我就覺得所有的奔波都值了——這才是民族體育該有的樣子,要紮根大地,貼近人民。」 在全民運動健身熱潮的推動下,西藏拉薩賽馬場成為市民健身運動新去處。馬術、籃球、羽毛球、輪滑……賽馬場裡,既有專業隊員的馬術訓練,也能遇見帶著孩子體驗輪滑的家庭,傳統與現代在這裡交融,體育的活力感染著每一個人。 「這條西藏民族傳統體育的普及推廣之路,我們已經走了十多年,成果開始慢慢顯現。」羅輝坦言,作為一名老體育工作者,無論是對馬術的熱愛,還是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情懷,都已經深深烙印進骨子裡。「未來,我和同事們將帶著這份熱愛,繼續走下去。」 據西藏自治區體育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西藏自治區體育場地9189個,體育場地面積724萬平方米,西藏自治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96平方米。(完)
八月的天津,晚風裡藏著特殊的期待——再過不久,上合國家的代表們會在這個城市齊聚,共商發展。海河兩岸排列的天津地標向遊客們展示著這座國際化現代都市的神韻。這裡既有百年前的洋樓剪影,也有科技感滿滿的現代建築,歷史與現代碰杯共舞。那些常常出現在國內外遊客打卡照片裡的景點背後藏著哪些歷史故事呢?咱們跟隨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的記者們一起去看看。世紀鐘:時間在這裡會 「說話」這座渾身閃著金屬光澤的 「時間使者」,鐘面鑲嵌著 12 顆水晶,指針划過的每一秒,都像在細數天津的過往與今朝。仔細看我們會發現世紀鐘底座上滿是齒輪與鋼軌的元素 —— 這裡曾是天津站的舊址,百年前南來北往的列車從這裡出發,如今高鐵呼嘯而過的聲音,早已成了新的時代節拍。世紀鐘改造工程是天津迎接上合峰會城市面貌提升的重要一環。工程不僅修復了標誌性的日月輪盤機械結構,使其再次恢復轉動,更創新引入了智能燈光投影,通過精心設計的光影演繹天津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城市記憶。當地人說,情侶們總愛在這裡約定 「下次見面,就從鐘聲敲響時開始」,而即將到來的上合峰會,或許會讓這座鐘的每一聲滴答,都多幾分國際範兒。解放橋:96歲的鋼鐵巨匠站在世紀鐘旁放眼望去,解放橋橫跨在海河上。解放橋最早的名字是「萬國橋」,即國際橋之意。解放橋是目前海河跨橋中建築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橋梁,且其所用鋼材與法國艾菲爾鐵塔用料一致。這座96歲的鋼鐵巨匠見證了天津發展的歷史,被稱為中國橋梁的「活化石」。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橋是中國唯一的雙葉立轉式開啟橋。鋼材結構的橋梁可緩緩開啟,從而為航道提供更大的空間。「萬國橋下過大船」的壯觀景象,曾是海河不可多得的一道風景線。到了夜晚,解放橋橋身上霓虹燈會變幻出紅、藍、紫等多種色彩,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條會變色的綢緞。在記者的鏡頭裡,解放橋與遠處的高樓相映成趣,老建築的厚重與新都市的繁華完美融合。津灣廣場:中西文化的交融地從解放橋下來,穿過一條馬路就到了津灣廣場。這裡建築風格多元,各國建築流派交相輝映:諸如巴洛克的華美,古典主義的自然,浪漫主義的飄逸。仔細看也能發現不少中國傳統元素——有的樓頂上裝著傳統的琉璃瓦,有的窗欞上刻著中式花紋。中西合璧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廣場的環境十分優美,前臨波光閃閃的海河,北眺雄偉的天津站,古老的解放橋和現代的赤峰橋拱衛在它的兩端。津灣廣場上有不少露天咖啡館和餐廳,人們坐在戶外,點一杯咖啡或一份天津特色刨冰,看著河面上的遊船來來往往,別提多愜意了。天津之眼:在雲端看夜景如果說津灣廣場是平視海河夜景的絕佳位置,那麼天津之眼則可以讓我們在雲端鳥瞰海河夜景的全貌。這座建在橋上的摩天輪高達120米,轉一圈需要30分鐘。當座艙升到最高點時,整個天津的夜景可盡收眼底。摩天輪的轎廂內設置天屏和地屏,可以播放不同的動畫效果,包括星空、浪漫櫻花、璀璨煙花等。轎廂中還設有充電以及藍牙設備,遊客們可以點播自己喜歡的音樂。「天津之眼摩天輪的遊客中有95%是外地遊客。作為天津的地標式景點,我們是天津面向遊客的一張名片。」天津之眼摩天輪景區的運營方,天津永樂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亮介紹道。義大利風情區:轉角遇到 「小羅馬」沿著海河往北走,就到了義大利風情區。意風區內的137棟風貌建築全部由義大利建築師設計,是目前義大利除本土之外、亞洲唯一保存良好的義大利風貌建築群落。這裡有哥德式的尖頂、巴洛克式的浮雕,還有羅馬式的圓柱,走在街頭,仿佛置身於義大利的小鎮。意風區內還有眾多名人故居:近代思想家梁啓超、現代戲劇大師曹禺、湯玉麟、李叔同等都曾在這裡生活。走進他們的故居,我們仿佛能看到大師當年的生活場景,感受歷史與文化的薰陶。走著走著,說不定還能發現某個影視劇的取景地,《建國大業》《風聲》等都曾在這裡留下足跡。同時這裡也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德國啤酒坊,天津狗不理包子鋪,還有正宗的威尼斯意餐酒吧都可以讓你大飽口福。北安橋:夏夜音樂派對從義大利風情區出來,往南走不遠就是北安橋。橋的四個角各有一尊金色的雕像,分別代表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象,寓意東西南北四方平安;橋欄上則刻著歐式的花紋,橋頭上還有西洋風格的立柱。正如當地人說,北安橋就像天津的縮影,既有傳統文化的根,又有對外開放的胸懷。夜晚的北安橋十分熱鬧,沿著興安路前行,音樂聲漸漸清晰。在橋邊既有青春洋溢的樂隊唱著當下流行的歌曲,也可以聽到大叔用薩克斯吹奏充滿年代感的曲子。跳舞區也是這裡的重頭戲,場中央的舞者們你方舞罷我登場,熱鬧非凡。樂聲陣陣,舞步翩躚,夜晚北安橋輕鬆愉悅的氛圍顯示出的是天津人鬆弛樂觀的人生態度。喜迎上合,天津向世界發出邀請厚重的歷史底蘊與鮮活的現代化氣息交融,延續千年的傳統風格與豐富多元的國際元素碰撞,天津這座城市充滿了獨特的魅力。海河兩岸燈光閃爍,這是天津向世界發出的邀請函——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在即將到來的上合峰會上,一起聽聽這座城市的故事。(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閆東潔 | 盧若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直播黄台app凤蝶 | 雨燕直播 |
杏仁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荔枝直播 |
月夜直播 |
海棠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趣爱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春雨直播 |
仙凡直播 |
咪咕直播 | 樱花直播 |
彼岸直播 |
月夜直播 | 魅影视频 |
伊人下载 |
五楼直播 | 曼城直播 |
凤蝶直播 |
奇秀直播 | 花儿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妖姬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秀色直播 | 黑白直播 |
大鱼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