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8月7日電(周健 熊文杰 楊程)一塊塊獎牌、一個個獎盃、一面面錦旗等依次排開,新兵們一邊觀摩,一邊聆聽老兵們的介紹……它們宛若「無聲戰鼓」,見證著一段段光輝的奮鬥歷程。 這是發生在武警浙江省總隊溫州支隊蒼南中隊(以下簡稱「武警蒼南中隊」)的一幕。連日來,該中隊舉行「衛士樹下話忠誠·榮譽牆前鑄擔當」「強軍故事會·榮譽大家談」等活動,旨在引發官兵情緒共振和情感共鳴,激勵他們在強軍徵程上奮勇前行。 武警蒼南中隊是「老牌」的先進中隊、多年的「四鐵」單位——從1995年至今,已連續30年被表彰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先後9次被武警浙江省總隊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榮立集體二等功5次、集體三等功8次,斬獲各項榮譽100餘次,2004年還被蒼南縣人民政府授稱為「蒼南衛士」。 2025年8月,浙江溫州蒼南,武警官兵向新兵介紹獎盃背後的故事。 熊文杰 攝 「2019年我剛下連時,被授予『蒼南衛士544號』。彼時,我與當時的老兵們共同奔赴颱風『利奇馬』搶險救援一線,經過數天的奮戰,圓滿完成救援任務,取得了這張證書,至今記憶猶新。」新兵班長龐深威表示,單位曬的不僅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擔當。 武警蒼南中隊指導員楊程則指著一張陳舊的報紙向新兵分享「飛車流血擒逃犯」的故事。「1996年6月11日下午,在一次押解特大流氓團夥主犯過程中,犯人借上廁所返回之機,掙脫牽制,跳車逃跑。時任班長王劉明毫不猶豫地從飛馳的列車上縱身躍下,在身負重傷、鮮血直流的情況下,仍以驚人毅力,咬緊牙關一路追趕,將強行跳車的犯人擒獲。」 據了解,近年來,武警蒼南中隊每逢新兵下連,讓他們先參觀承載中隊爭先創優回憶的榮譽室,先回顧傳承艱苦奮鬥精神的「艱苦奮鬥箱」,先銘記「蒼南衛士」編號,先學習紮根蒼南、矢志奉獻的衛士宣言。 談起曬榮譽的意義,武警蒼南中隊執勤三大隊教導員王亦威說道,「要讓榮譽成為『保鮮劑』,時刻提醒官兵精神飽滿、鬥志昂揚;要讓榮譽成為『清醒劑』,時刻提醒官兵拼搏進取、再創佳績;要讓榮譽成為『興奮劑』,時刻提醒官兵『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掙』。」(完)
杭州8月8日電(林波)「街頭小販頭頂著成堆的商品穿梭在車流中,Tecno的商店、China Mall的燈火……中非合作早已滲透進這片土地的毛細血管。」浙江大學在讀博士生李璐欣在「西非實踐筆記」中寫道——這些畫面讓她明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改變了無數普通人的生活。 李璐欣的這段感悟,是中國高校學子暑期走出國門、觸摸真實世界的深刻縮影。 近日,一支來自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的實踐團跨越一萬兩千多公裡,深入西非加納與奈及利亞,走進大學課堂、參訪中資企業、體驗當地文化,用腳步丈量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也用專業視角觀察中非合作的脈搏。 近日,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實踐團與非洲師生合影。 (浙江大學供圖) 超越「原始想像」:青年視野在碰撞中「校準」 出發前,「原始而神秘」是不少學子對非洲的模糊想像。 浙江大學碩士生洪啟航坦言心中曾充滿忐忑,但降落在加納首都阿克拉後,顧慮迅速被熱情擊碎。 獨立廣場偶遇當地電視臺記者,受邀觀看加納小姐選美;加納大學孔子學院裡座無虛席的漢語課堂、剪窗花時非洲同學眼中的光亮……這些細節在重塑著洪啟航的認知——「膚色不同,笑容相似」。 臨別時,他將印著中文「飯搭子」的可樂送給當地記者,收穫了跨越大陸的情誼。他說:「面紗褪去,非洲未失神秘,反而賦予了『和而不同』的文明互鑑更多『血肉』。」 浙江大學碩士生何城楷則敏銳捕捉到阿克拉的複雜肌理:擁堵的「Tro-Tro」小巴與網約車並行,頭頂貨物穿梭車流的小販與別墅區共存。 最讓何城楷印象深刻的是當地人對足球的熱情:「足球運動無處不在。」而打動他的是當地人的樂觀與堅韌,「從街頭小販到自習室裡的學子,都讓我深刻體會到這裡的堅韌、包容和希望。走出去本身,就是破除刻板印象、建立立體認知的必修課。」 近日,實踐團成員用鏡頭記錄隨處可見的足球少年。 (浙江大學供圖) 穿透「知識時差」:學術合作在對話中重構 對於浙江大學在讀博士生夏藝文而言,此行是一次深刻的「被看見」之旅。她敏銳地察覺了「知識的時間差」帶來的張力:西方文獻中的概念未必適用於非洲土壤,而非洲學者關切的「經濟自主性」等議題,又促使中國學子反觀自身學術訓練的盲區。 「這種差異不是隔閡,而是合作真正的起點。」她認為,中非高校合作不應止於項目堆砌,而應置於「全球南方知識建構」語境下,展開「互為主體、共建共生」的知識協商。 夏藝文的思考,也是加納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王吉民近年來在呼籲的。 王吉民表示,近年來非洲青年對中國的發展模式和中國文化表現出高度興趣,但仍缺乏平等、有效、真實交流的載體與渠道,「面對非洲青年對中國的興趣,我們需要提供的不是一種『標準答案』。現在的問題不是缺乏信息,而是缺乏面對面對話、缺乏走出屏幕與資料的真實交流。」 他呼籲更多中國青年學者走出熟悉的理論體系和「文字」課堂,深入非洲社會一線,在實地調研與真實互動中重構跨文化理解的邏輯與方式,「對於國內的青年學者們來說,走出來,永遠比遠程想像中的學術研究更有力。」 近日,實踐團成員走進當地電視臺。 (浙江大學供圖) 超越「單邊輸出」:高校教育在互鑑中升華 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動跨文化交流與實踐學習成為中國高校在「育人」路上的重點之一。 在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袁松看來,通過「走出去」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治理邏輯、市場結構和社會互動,師生可以發現教學內容與現實需求之間的差距,進而推動課程改革與實踐教學創新,提高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和前瞻性。 「當袁松教授介紹浙江大學經濟學院MPCE項目時,奈及利亞青年Petra眼中閃爍的不僅是留學意向,更有對發展知識體系重構的渴望。」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團委副書記沈豔表示,在看到當地青年把去中國學習深造作為一個理想時,她的內心很受觸動,「在非洲青年認知中,中國經驗提供了一種『去依附性現代化』的參照,他們正通過中國視角,拓展『發展即自由』的內涵。」 如今,沈豔也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非洲青年選擇來到中國學習、工作和生活。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王義中將這趟「走出去」的課程視為一堂鮮活的「大課」。他認為,培養具有「大問題意識」和「世界眼光」的新時代經濟學人,絕非紙上談兵,「當青年真正踏入異國土地,與西非同齡人『真誠對話未來』,才能讓『經世濟民』的情懷和『中國特色經濟學家精神』從理念沉澱為血脈中的『方向感』。」 浙江大學並非中國高校走向廣闊世界的個案。在全球化時代,如何有效連結全球、培養具有國際勝任力的人才,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共同課題。(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夜月视频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莲花直播 |
比心直播 | 阴桃直播 |
嗨球直播 |
魅影5.3直播 | 小k直播姬 |
零点直播 |
糖果直播 | 小蝌蚪app |
金莲直播 |
樱桃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伊人直播 |
零点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么么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彼岸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嫦娥直播 | 嫦娥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樱桃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柠檬直播 |
六月直播 | 杏爱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