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宣晶 實習生 劉羽萱 上海的二次元濃度有多高?8月4日,第22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簡稱ChinaJoy)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閉幕。4天展會共吸引觀眾41.03萬人次,同比增長11.8%,創歷史新高;其中約61%的觀眾來自上海以外的地區,海外觀眾1.47萬人次。BTOB展區成為今年展會突出亮點,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韓國、巴西等國近208家企業展示交易遊戲創意、創新技術、海外金融法律服務等,充分展現了ChinaJoy集聚配置國際產業要素的能力。 作為首屆「上海之夏」國際動漫月的壓軸大展,本屆ChinaJoy不僅吸引全球遊戲動漫愛好者相聚上海,還聯動熱門商圈、文旅機構推出「痛」遊船、「痛」巴士、「痛」地鐵,以及沉浸式動漫街區等打卡活動,撬動文旅商體展融合的新消費。據主辦方統計數據與大數據監測及綜合測算顯示,展會參與人群帶動餐飲、零售、住宿、交通及其他服務消費約6.61億元。其中,8月1日至4日,龍陽路商圈、小陸家嘴-張楊路商圈和世博前灘商圈三大聯動商圈線下零售餐飲消費3.19億元,同比增長39.6%;僅龍陽路商圈的零售和餐飲消費就同比增長6.7倍。 相約「吃谷」 周末,南京姑娘林雨珉與閨蜜坐高鐵來滬,逛ChinaJoy展會,挑心愛「穀子」(二次元文化IP衍生出的周邊商品)。在N4展館,《明日方舟》遊戲IP的新款「一番賞」(抽獎活動,對應獎品是動漫遊戲的周邊)牢牢吸引了她的目光。 ▼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明日方舟》陪伴我好幾年了,沒想到竟在ChinaJoy遇見了全新的『一番賞』,又要『剁手』啦!」林雨珉告訴記者,N4展館的「萬代」展臺、E6展館的「模玩天地」都是必打卡的點位。「這次,我拖著空的拉杆箱來逛展,希望能滿載而歸。」 相約「吃谷」是年輕人愛上動漫遊戲展會的重要理由之一,這個聽起來很小眾的愛好逐漸邁向「大眾消費」。ChinaJoy展會上,多款限量版手辦、藝術家聯名作品首發,其中不乏《007》《變形金剛》《鋼鐵俠》等影視大IP的衍生產品。 擁有177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珠寶品牌老鳳祥,攜手《崩壞:星穹鐵道》《蛋仔派對》等動漫遊戲IP,在70平方米的展區內打造破圈盛宴。「剛踏進老鳳祥展臺,就被『丹恆·飲月之龍』(《崩壞: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的黃金雕塑砸中了審美!」網友「三水洵」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的「吃谷」經歷,「非遺技藝和次元文化的破壁太絕了,感覺摸到了遊戲裡的『不朽』命途。建議帶長焦鏡頭,必須拍全黃金龍的霸氣。」 變身「痛城」 以二次元文化為核心,「穀子經濟」的產品涵蓋盲盒、手辦、毛絨玩具、卡牌等品類,通過IP衍生品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和社交屬性。首屆「上海之夏」國際動漫月自7月4日開啟以來,申城的二次元濃度持續提高,壓軸大展ChinaJoy則把年輕群體的熱情推向高潮。將視野放到展館之外,我們可以從更多維度看見大型動漫遊戲展會對城市消費的帶動作用。 走出桂林公園地鐵站5號口,主打二次元潮流的「元界」街區展現在市民遊客面前。在鑫耀·光環live商業樓宇四周的綠地裡,藏著《崩壞:星穹鐵道》《絕區零》《明日方舟》等遊戲IP雕像,吸引粉絲絡繹不絕前來打卡。商場內的泛二次元店鋪已有十餘家,米哈遊、鷹角網絡等都開了快閃店。8月2日下午,《第五人格》線下活動在此舉辦,聚攏了不少身著華麗服裝的Coser(遊戲動漫角色扮演者),他們在商場內結隊巡遊,與聞訊而來的玩家熱情互動。「我衝著活動來拍Coser,沒想到新商場這麼好逛,可以集章抽獎、免費拿周邊。」21歲的汪黎舉了舉手裡的相機,他告訴記者,緊鄰的右江路上,還停著10輛豪華「痛」車,「我一口氣拍了幾十張特寫。」 上海的大街小巷,動漫元素處處可尋。百聯ZX創趣場、靜安大悅城、美羅城、環球港、五角場商圈等推出動漫遊戲IP的快閃店;浦東新區「穀子消費節」、徐匯區「元界嘉年華」、黃浦區「豫園夏日奇幻夜-國創豫宙漫遊季」等活動遍地開花,讓今夏的上海變身「痛城」。
深一腳、淺一腳,早上8點剛過,荀冉就繞著村裡的「水鄉藍龍」百畝標苗養殖基地忙活起來,鞋上沾滿了泥。在一處養殖塘口前,她拿出試管,舀起水,仔細觀察。「最近塘口裡的水有點渾濁,不過問題不大,不影響藍龍蝦的生長。」荀冉說,「這些藍龍蝦可是村裡的致富寶貝,一點兒也不敢鬆懈。」 荀冉是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石橋鎮團月村村幹部,本科就讀於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碩士攻讀的是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生物與醫藥專業。多年求學,專業課程一直與生物、食品相關,荀冉一直想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在農村有一番作為。 找定位 「有相關專業背景,不論是發展養殖還是向村民推廣,都能幫上大忙」 2023年6月,荀冉通過考試被錄取為安徽省選調生,當年9月,根據組織安排,擔任團月村黨總支書記助理。 荀冉來得正逢其時——為了發展村集體經濟,2023年團月村聯合謝公村、團林村,引進澳洲藍龍蝦苗進行養殖,10畝試點基地當年豐產豐收。「2024年我們與外地一家專業公司合作,共建了佔地面積達100畝的養殖基地,準備向周邊村民推廣藍龍蝦養殖,帶動大家增收致富。」團月村黨總支書記佔陽說,「荀冉正好有相關專業背景,不論是發展養殖還是向村民推廣,都能幫上大忙。」 為了更好地掌握藍龍蝦養殖相關技術,荀冉跟著公司技術員一趟趟往基地跑。技術員說的水質調控參數、投餵量的配比、病蟲害防治的關鍵節點,荀冉都記在本子上,晚上回去再細細琢磨,遇到不懂的就及時向專業人員請教。「荀冉的進步很快,不僅養殖知識水平有了提升,心也越來越細。」佔陽笑著說。 技術懂了,經驗有了,在村裡的統一安排下,荀冉開始滿懷信心地向村民推廣藍龍蝦養殖。 團月村一直有水產養殖的傳統,以小龍蝦、螃蟹居多。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邢路前些年回到了村裡,流轉了幾畝水塘養螃蟹。因受市場行情等因素影響,邢路這些年的養殖收益並不是太好。 荀冉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準備從邢路身上尋找突破口。 沒想到,迎接她的是一盆冷水。 遇瓶頸 「以為解決了『能不能養』的技術問題,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我養螃蟹雖然收益不是很高,但賺多賺少,好歹心裡有個數,可你們的藍龍蝦誰知道能不能養活?」「就算養活了,我剛起步,又賣給誰呢?」……荀冉剛介紹完情況,邢路便提出一連串問題。 碰了一鼻子灰,荀冉有些灰心,可仍不甘心。「村民的顧慮是有道理的,但這麼好的項目,難道真的推廣不開?」荀冉將情況反饋給佔陽,發現這並不是個例,其他村幹部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大家決定聚在一起,分析原因。 「鄉親們年紀都不小了,家底也不算殷實,不願冒風險可以理解。」「鄉親們看重的不是能不能養活,而是『養了不虧』。」「咱們這樣介紹,他們很難聽進去,要講點實在內容,讓大家心裡有底。」…… 大家的一番話讓荀冉茅塞頓開。「我之前太想當然了,以為解決了『能不能養』的技術問題,就解決了所有問題。」荀冉的聲音漸漸堅定起來,「村民擔心銷路,我們能不能籤回收協議?大家怕自己技術不過關,是不是可以搞『基地+農戶』的託管模式?」和村幹部們的討論讓荀冉逐步明確了方向。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讓鄉親們接受新鮮事物,先得讓他們接受我,相信村幹部。」荀冉說。 換思路 「還需要替大家多想一步、多看一層,才能取得鄉親們的信任」 再次接觸,荀冉改變思路,和邢路掰著手指頭算起帳來:「基地的蝦苗、飼料都可以先賒給你,養得好的話,一畝蝦塘能掙1萬多塊錢。」 「你只管養,我們來負責銷路。」其他村幹部也幫著做工作,「萬一賣不出去,村裡全收了,給的價格肯定讓你滿意。」為了讓村民們吃下「定心丸」,荀冉和村幹部們早就行動起來。他們聯繫外地專業公司,籤訂了保底回收協議,還與幾家大型餐飲酒店和商超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邢路決定試一試,在原有水塘的基礎上,又流轉了十幾畝,23畝水塘全部養上藍龍蝦,「現在每畝平均收益真能達到1萬塊呢。」邢路笑著說,「當初果然沒選錯。」 與邢路不同,謝公村村民程昌喜多年養殖小龍蝦,原本十分看好藍龍蝦的市場前景。「去年推廣時,他很快就接受了,而且還答應從村裡基地訂購蝦苗。」荀冉介紹。 但沒想到,就在村裡準備交苗前的一個星期,程昌喜卻說不要了,這讓荀冉有些擔心。但有了前一次的經驗,她很快冷靜下來。 多方打聽後,荀冉得知,程昌喜發現網上有不少藍龍蝦蝦苗的銷售渠道,價格比村裡的便宜,就網購蝦苗,先幹了起來。但不到一個月,蝦苗全死了。原來,在養殖藍龍蝦前,程昌喜沒有對塘口進行徹底消毒。「我們趕到現場,發現塘裡有很多以前死掉的小龍蝦,還堆積著不少淤泥。」荀冉說,「在村裡的指導下,清淤、曬塘,徹底消毒,還把塘口改造成長條形,便於後期管理。」之後,荀冉把程昌喜的情況整理成案例,讓更多養殖戶避免發生類似錯誤。 新的蝦苗投放後,荀冉和技術人員全程提供技術保障。「飼料需要餵多少,水質情況有無明顯變化,如何應對高溫、病蟲害……這些我們都會與養殖戶及時溝通。」荀冉說。 為了更好地讓利於民,村裡基地把蝦苗價格壓了又壓,每隻從1.7元降到1.5元,荀冉說:「現在村民們更願意到村裡基地拿蝦苗,今年程昌喜又買了3萬多尾,正準備大幹一場呢。」 如今,村民們對村幹部讚不絕口,藍龍蝦養殖推廣越來越順利。截至今年5月底,基地已與周邊30戶養殖戶籤訂了供養銷一體化協議,輻射養殖面積超700畝。 「鄉村全面振興的路上,沒有現成的答案。」荀冉坦言,一波三折的養殖推廣之路,給她好好上了一課,「學用不能兩張皮,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來並不簡單。學用結合是年輕村幹部的必修課,要真正把所學知識用在實際工作上,還需要替大家多想一步、多看一層,才能取得鄉親們的信任。」 連結 針對部分年輕幹部在農村基層存在適應環境難、工作開展難、紮根立身難等「水土不服」問題,安徽省馬鞍山市建立「1+N」導師幫帶制度,由95名縣處級領導幹部結對幫帶,所在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和村黨組織書記擔任年輕幹部成長「雙導師」,在思想上傳、在業務上幫、在作風上帶。 針對年輕幹部因缺乏實踐經驗而有本領恐慌的問題,馬鞍山市每年在鄉村幹部實訓基地開設「田間課堂」,組織35名「優秀村支書」面對面傳授經驗。實施「百人跟崗」計劃,每年選派至少100名優秀村幹部赴長三角跟班學習、實訓體悟。市、縣每年開展村幹部、選派幹部「擂臺比武」20多場,為年輕幹部搭建幹事創業平臺。 為了讓年輕幹部留得住,馬鞍山市暢通晉升渠道,每年面向優秀村幹部考錄鄉鎮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並落實「鄉編村用」機制。 (本報記者田先進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5日 11 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5163
28
2025-10-28 14:25
96213
76
2025-10-28 14:25
75648
64
2025-10-28 14:25
38765
91
2025-10-28 14:25
29673
15
2025-10-28 14:25
39657
47
2025-10-28 14:25
63925
82
2025-10-28 14:25
27486
56
2025-10-28 14:25
49623
39
2025-10-28 14:25
12634
38
2025-10-28 14:25
42591
58
2025-10-28 14:25
32416
62
2025-10-28 14:25
48673
14
2025-10-28 14:25
72354
91
2025-10-28 14:25
21976
85
2025-10-28 14:25
84971
84
2025-10-28 14:25
57329
97
2025-10-28 14:25
52693
38
2025-10-28 14:25
27165
49
2025-10-28 14:25
73425
15
2025-10-28 14:25
81367
97
2025-10-28 14:25
26138
87
2025-10-28 14:25
52371
12
2025-10-28 14:25
63914
31
2025-10-28 14:25
51394
74
2025-10-28 14:25
43598
19
2025-10-28 14:25
45769
68
2025-10-28 14:25
46173
71
2025-10-28 14:25
41639
12
2025-10-28 14:25
54781
41
2025-10-28 14:25
39752
14
2025-10-28 14:25
98237
65
2025-10-28 14:25
59748
59
2025-10-28 14:25
94527
51
2025-10-28 14:25
25876
49
2025-10-28 14:25
83574
79
2025-10-28 14:25
65978
92
2025-10-28 14:25
41832
89
2025-10-28 14:25
52786
74
2025-10-28 14:25
21685
25
2025-10-28 14:25
31594
41
2025-10-28 14:25
56812
67
2025-10-28 14:25
61832
45
2025-10-28 14:25
94157
34
2025-10-28 14:25
91465
43
2025-10-28 14:25
72835
64
2025-10-28 14:25
83916
93
2025-10-28 14:25
87923
58
2025-10-28 14:25
57286
76
2025-10-28 14:25
86492
13
2025-10-28 14:25
85763
85
2025-10-28 14:25
85927
74
2025-10-28 14:25
91573
38
2025-10-28 14:25
| 桃子直播 | 大鱼直播 |
| 美女直播app | |
| 美女直播app | 成人抖阴 |
| 雪梨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嫦娥直播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妲己直播 | 曼城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 成人免费直播 | 优直播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荔枝网直播 | 九球直播 |
| 趣播 | |
| 魅影9.1直播 | tvn直播 |
| 花瓣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苹果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祼女直播app | 雨燕直播 |
| 月神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成人抖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