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8月10日電 (記者 張一辰)跳繩運動因兼具競技性與全民參與性,近年來成為全民健身活動中頗受參與者青睞的項目。在陝西,隨著各級跳繩社會組織、俱樂部持續增加,其參與人群不斷擴大、競技水平顯著提升,跳繩運動在當地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圖為小選手在陝西省跳繩公開賽上進行比賽。(賽事組委會供圖) 日前,陝西省跳繩運動協會正式揭牌成立,協會秘書長劉利表示,該協會的成立將凝聚各方力量,搭建起跳繩運動規範化、專業化、體系化、大眾化的發展平臺,進一步推動陝西全省跳繩運動高質量發展,有利於發揮其在科學健身方面的積極作用,提高民眾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同時,其服務全民健身的效能也越來越強。 記者看到,陝西跳繩運動除了在大眾參與方面持續升溫,在競技層面亦保持了較高水準,已培養出多名世界冠軍。7月25日至8月4日,2025年世界跳繩錦標賽系列賽在日本川崎舉行,陝西省共有17名運動員參加,取得8金6銀2銅的不俗成績。 為進一步推動跳繩運動在陝西的普及與發展,陝西省跳繩公開賽已經連續多年舉辦。今年的比賽,作為2025年陝西省「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的重要內容吸引了400多名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選手參賽,比賽現場氣氛熱烈,選手們各顯神通,展示出了花樣跳繩的魅力和速度跳繩的激情。此外,載譽歸來的世界冠軍們集體亮相賽場,並與參賽選手們交流切磋。 近年來,陝西省群眾體育賽事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全民健身、提升群眾健康水平的重要載體。陝西省群眾體育賽事已構建起省、市、縣、鄉鎮(街辦)、村(社區)五級聯動的賽事體系,使熱愛體育的民眾能夠在家門口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 劉利表示,隨著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陝西跳繩運動普及推廣和競技水平將獲得持續提升,並為「加快建設體育強省、努力爭做西部示範」提供更多助力。(完)
近期,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時,一大批大國重器被重點介紹。例如,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第一艘規模最大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交付使用、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投入商業運行、首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嫦娥六號」實現全球首次月球背面無人採樣返回、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等等,令人振奮。 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往往在大國重器中得到集中體現。大國重器,是指擁有高度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戰略意義的核心裝備或重大工程,是一國現代製造業綜合實力的代表作。以大國重器、大國工程為代表的自主創新能力,關乎一個國家的強盛之基和安全之要,是我們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個個國之重器、一項項重點工程不斷亮相,見證了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躍升,成為科技強國建設的生動註腳。我們看到,我國高鐵技術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中國高鐵不僅在國內形成了龐大的高速鐵路網絡,還走向了國際市場,成為「中國速度」的象徵。5G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通信行業的變革,還為物聯網、智能交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背後是中國科研人員的長期投入和創新突破。這些都彰顯出中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突破,離不開中國科研創新能力的厚積薄發。 當今世界,大國重器的研製和突破往往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長期的技術積累和高效的組織協調。這些成就的取得,不僅是科技實力的彰顯,更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生動體現。通過科學的決策機制和高效的組織實施,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強大的合力,確保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和成功實施。因此,為了實現大國重器的持續突破和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是大國重器發展的基石。國家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前沿性、基礎性研究。例如,我國在量子計算、基因編輯等前沿領域的研究,為未來的高科技產業奠定了基礎。加強基礎研究,能夠為大國重器的研製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儲備。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開展合作,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大國重器不僅是一個產品、一臺裝備、一個工程那麼簡單,它往往在整個產業體系中起到龍頭作用,一個大國重器的成敗往往與上下遊無數個產業興衰直接相關。例如,高檔數控工具機就離不開液壓、氣動、軸承、密封、模具、刀具、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系統等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機器人則離不開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所以,大國重器必然會帶動無數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在這裡,科學原理重要,需要科學家和工程師聯合攻關;訣竅、絕活、配方等隱性知識同樣重要,也需要一大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工匠精神的產業工人隊伍。只有集聚各種人才,反覆切磋、反覆實踐,才能有大國重器的精品不斷湧現。 展望未來,大國重器的全球競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要我們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質量管理、可靠性控制、全生命周期服務、人才培養、工匠精神等方面持續精進,打造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體系,中國的大國重器必將走出國門,帶動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中國品牌向世界品牌的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為全球科技進步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作者:吳金希,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長聘教授、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報》( 2025年08月05日 02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2869
48
2025-10-26 21:23
74259
84
2025-10-26 21:23
65173
14
2025-10-26 21:23
91657
78
2025-10-26 21:23
76214
35
2025-10-26 21:23
25194
54
2025-10-26 21:23
17432
87
2025-10-26 21:23
13598
21
2025-10-26 21:23
25943
59
2025-10-26 21:23
76123
81
2025-10-26 21:23
27568
78
2025-10-26 21:23
81637
35
2025-10-26 21:23
57689
98
2025-10-26 21:23
87261
24
2025-10-26 21:23
15382
18
2025-10-26 21:23
51932
31
2025-10-26 21:23
53412
93
2025-10-26 21:23
51698
86
2025-10-26 21:23
37281
97
2025-10-26 21:23
65479
79
2025-10-26 21:23
52341
59
2025-10-26 21:23
87531
56
2025-10-26 21:23
86543
81
2025-10-26 21:23
78936
72
2025-10-26 21:23
59416
48
2025-10-26 21:23
46328
24
2025-10-26 21:23
92651
52
2025-10-26 21:23
67132
87
2025-10-26 21:23
27593
82
2025-10-26 21:23
84265
16
2025-10-26 21:23
21935
13
2025-10-26 21:23
56243
26
2025-10-26 21:23
89574
36
2025-10-26 21:23
18473
15
2025-10-26 21:23
39856
61
2025-10-26 21:23
45213
89
2025-10-26 21:23
94136
25
2025-10-26 21:23
41576
14
2025-10-26 21:23
63285
59
2025-10-26 21:23
64831
87
2025-10-26 21:23
63285
91
2025-10-26 21:23
89527
16
2025-10-26 21:23
75148
87
2025-10-26 21:23
41529
56
2025-10-26 21:23
51638
18
2025-10-26 21:23
64789
71
2025-10-26 21:23
85792
65
2025-10-26 21:23
39754
91
2025-10-26 21:23
87439
52
2025-10-26 21:23
89427
54
2025-10-26 21:23
95427
49
2025-10-26 21:23
93487
26
2025-10-26 21:23
73546
29
2025-10-26 21:23
| 小妲己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妖姬直播 | |
| 贵妃直播 | 午夜直播 |
| 比心直播 | |
| 仙凡直播 | 小猫咪视频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贵妃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香蕉直播 | |
| 韩国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嗨球直播 | |
| 青柠直播 | 趣播 |
| 夜魅直播 | |
| 零点直播 | 趣爱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密桃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大鱼直播 | |
| 大鱼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九球直播 | |
| 贵妃直播 | 四季直播 |
| 妖姬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