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12日電(賀劭清 曹惠君)電子科技大學12日對外發布稱,該校團隊研發出一款新型具備高機動性與強穩健性的「電子蟑螂」軟體微型機器人。這款機器未來應用前景非常廣泛,有望在災害救援、管道檢測、偵察監聽等隱蔽狹小空間作業場合大顯身手。 「電子蟑螂」機器人實物圖,大小與一枚硬幣相當。電子科技大學 供圖 這款機器人個頭小,重約1克、長約2釐米,只有一個硬幣大小。它還跑得快,行走直線速度可達9.6釐米/秒,一秒內可實現原地轉彎280度。同時,它還特別靈活,就算從高處跌落被迫「翻了個身」,也能繼續爬行。它還能夠承載相當於自身重量900倍的壓力,120斤的人踩上它,依然能夠毫髮無傷地回彈復原。 從外形上看,「電子蟑螂」機器人更像一張四方桌。「桌面」似綠色的方片,實則是由柔性壓電材料製成的驅動器,相當於「蟑螂」的「人工肌肉」,調控著它的行動軌跡。與「人工肌肉」平行的下方框架上,分布著電池、控制電路、傳感器等部件,憑藉直徑只有頭髮絲四分之一的細線和「人工肌肉」相連。操作人員通過手機藍牙發送信號至電路板,就能遠程給機器人下達行動指令。 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發團隊。電子科技大學 供圖 在演示視頻中,「電子蟑螂」能夠在平面上靈活完成前進、後退、轉彎等一系列動作。支撐其複雜運動軌跡的,僅是單獨一片薄薄的「人工肌肉」。這背後的設計原理,正是這款機器人的核心技術難題。這一設計靈感,來源於團隊一次偶然的發現。當時研發團隊正在做機器人運動實驗,突然注意到重量較輕的機器人,會隨著身上部件振動頻率的不同,作出超出設計預想的爬行方向,例如突然前進、後退或轉彎。 從頻率影響運動軌跡的現象發現,到相關理論提出,再到實驗驗證得出計算公式,電子科技大學團隊共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該「電子蟑螂」區別於其他同類型微型機器人的最大優勢,就是僅靠調節單個驅動器的頻率,便實現了靈活控制腿部末端運動軌跡的形狀、方向與傾斜角度。 此外,這隻「電子蟑螂」還可同時適應水陸運動的「兩棲」機器人。當它處於水中時,四條腿就變成了「船槳」,受水的阻力運動變緩,但基於不同的頻率依舊能展開水面可控滑行。(完)
忻州8月8日電 (劉小紅)8日,一場聚焦楊家武術傳承與發展的學術盛會在山西代縣拉開帷幕。來自北京體育大學、山西大學、河南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與楊家武術傳承人、武術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楊家武術的傳承路徑與發展方向。 8日,一場聚焦楊家武術傳承與發展的學術盛會在山西代縣拉開帷幕。劉小紅攝 楊家武術源遠流長,作為武術文化瑰寶,是無數武術愛好者心中的經典。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楊家武術的傳承面臨諸多挑戰。據了解,在楊家將後人集中的代縣鹿蹄澗村,目前僅有13位村民還會楊家武術,且多為年事已高的老人。 會議現場,針對楊家武術的傳承與發展,專家學者們提出了多元化的策略。河南大學武術學院院長、教授洪浩以《他山之石:借鑑少林、太極等非遺武術傳承的成功案例,探尋楊家武術發展的具象化道路》為議題展開探討,他強調,政府支持、科學化、年輕化、產業化、國際化對楊家武術傳承至關重要,並呼籲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 北京體育大學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研究院院長、教授武冬圍繞立德樹人的主題,在現場通過武術示範,展示楊家武術的防禦性技術、團隊協作機制等特性,闡述教育理念。同時,他還以與小學生互動教學的方式,展示武術課程思政的具象化實踐。 太原工業學院體育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田文波以《產業賦能:探究楊家武術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路徑,實施武術發展的產業嘗試,打造「武術+文旅」的融合爆點》為議題進行交流。他從代縣旅遊發展與楊家武術文化傳承相輔相成的角度展開探討,並提出六個層面的建議,包括提煉武術精神、打造文化名片、加強市場配套、創新文化產品等,以促進地方經濟轉型發展。 近年來,代縣多措並舉推動楊家武術的傳承與發展。通過書籍編纂、數位化保護、師資培訓、武術進校園、武術展演等多種方式,代縣讓這一傳統武術項目重新煥發生機,並探索出一條立足本土資源稟賦、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當前,楊家武術的傳承迎來新的發展契機。2023年,楊家武術成功入選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其傳承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同年10月,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組建專家團隊對楊家將武術進行系統性挖掘整理,拍攝了23個套路的185個視頻和3164張圖片,編輯了《楊家武術系列叢書》,為楊家武術的推廣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料。 此外,代縣大力推動楊家武術走進中小學課堂,於2024年舉辦「楊家武術進校園」活動。今年8月8日至10日,代縣舉辦2025年「雁門關武術英雄會」首屆全國楊家武術邀請賽。此次賽事匯聚了河北、河南、山西、內蒙古等地的300餘名楊家武術傳習者,他們與參加山西省傳統武術錦標賽的300名武術愛好者同臺交流切磋,共同推動楊家武術與傳統武術的傳承發展。 楊家武術源遠流長,作為武術文化瑰寶,是無數武術愛好者心中的經典。劉小紅攝 在楊家武術挖掘推廣的新態勢下,代縣鹿蹄澗村作為楊家將文化的發源地,積極創新「沉浸式」旅遊模式,打造了集文化體驗、有機農業、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美麗鄉村,讓遊客在村子裡就能感受楊家武術的獨特魅力。 代縣縣委常委、副縣長解植崗表示,舉辦首屆楊家武術邀請賽,旨在展示楊家武術獨特魅力,打造全國性武術賽事品牌。而舉辦此次論壇,是為了系統探討楊家武術的文化價值與現代傳承路徑,推動武術創新發展。(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6918
67
2025-11-26 21:33
48923
98
2025-11-26 21:33
19645
15
2025-11-26 21:33
61974
51
2025-11-26 21:33
76145
76
2025-11-26 21:33
58463
13
2025-11-26 21:33
36574
41
2025-11-26 21:33
82451
79
2025-11-26 21:33
83957
14
2025-11-26 21:33
36874
15
2025-11-26 21:33
58437
47
2025-11-26 21:33
27958
76
2025-11-26 21:33
81267
26
2025-11-26 21:33
26175
47
2025-11-26 21:33
47823
31
2025-11-26 21:33
24158
27
2025-11-26 21:33
59826
61
2025-11-26 21:33
19453
74
2025-11-26 21:33
71623
84
2025-11-26 21:33
85239
26
2025-11-26 21:33
21953
87
2025-11-26 21:33
59384
82
2025-11-26 21:33
68925
15
2025-11-26 21:33
37548
92
2025-11-26 21:33
97358
51
2025-11-26 21:33
92574
45
2025-11-26 21:33
85194
94
2025-11-26 21:33
47168
87
2025-11-26 21:33
67849
92
2025-11-26 21:33
71493
49
2025-11-26 21:33
65391
28
2025-11-26 21:33
37519
87
2025-11-26 21:33
51839
58
2025-11-26 21:33
23896
42
2025-11-26 21:33
61752
16
2025-11-26 21:33
23586
82
2025-11-26 21:33
79385
15
2025-11-26 21:33
63578
34
2025-11-26 21:33
67491
78
2025-11-26 21:33
89621
34
2025-11-26 21:33
98341
48
2025-11-26 21:33
37691
13
2025-11-26 21:33
57814
32
2025-11-26 21:33
59186
31
2025-11-26 21:33
15346
95
2025-11-26 21:33
71342
57
2025-11-26 21:33
93418
75
2025-11-26 21:33
91425
53
2025-11-26 21:33
43652
42
2025-11-26 21:33
98763
24
2025-11-26 21:33
63792
23
2025-11-26 21:33
34781
72
2025-11-26 21:33
18945
47
2025-11-26 21:33
| 魅影直播间 | 极速直播 |
| 绿茵直播 | |
| 心跳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西瓜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比心直播 | |
| 韩国直播 | 荔枝直播 |
| 伊对免费下载 | |
| 97播播 | 69美女直播 |
| 心跳直播 | |
| 蝶恋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 暖暖直播 | 月神直播 |
| 黑白直播体育 | |
| 柠檬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 桃子直播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暖暖直播 |
| 凤蝶直播 | |
| 免费直播平台 | 魅影5.3直播 |
| 桔子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