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電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國家郵政局11日發布關於2025年上半年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通報,通報指出,今年以來,全行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服務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有效應對外部衝擊,全面做好行業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各項工作,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郵政篇。上半年行業運行穩中向好,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支撐。 交通強國郵政篇建設具體工作紮實推進。完成第二批交通強國郵政專項試點批覆。開展行業「十五五」規劃編制與銜接工作。印發貫徹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重點措施,持續推進新疆等邊遠地區電商快件實現包郵。實施降本提質增效專項行動。部署落實2025年行業大規模設備更新有關工作。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深入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深化與交旅融合發展,建設5A景區主題郵局193家。國際標準化組織快遞服務標準委員會申請成功,實現我國快遞業國際標準化工作的突破,填補了ISO快遞領域標準化技術機構空白。 行業規模保持高位運行。上半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和行業寄遞業務量分別完成8730.9億元和1045.1億件,同比分別增長8.3%和16.9%。其中,二季度同比分別增長8.9%和15.0%。快遞業務收入和快遞業務量分別完成7187.8億元和956.4億件,同比分別增長10.1%和19.3%。其中,二季度同比分別增長9.3%和17.3%。 國內快遞業務增長較快。上半年,同城快遞業務收入和業務量分別增長3.5%和6.2%。其中,二季度增速較一季度分別提升7.4個和6.0個百分點。異地快遞業務收入和業務量同比分別增長7.6%和20.6%,異地快遞業務量佔快遞總體的比重近90%,對快遞業務量增長貢獻率近95%。 國際快遞業務韌性較強。上半年,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收入和業務量分別完成683.5億元和20.2億件,同比分別增長2.4%和22.5%。二季度,國際業務頂住壓力,保持較快增長,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9.2%,5月份增速降至11.1%低點後,6月份快速回升至22.6%。 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表現亮眼。上半年,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和業務量同比分別增長13.6%和25.5%,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6.0%和28.4%,較上年同期分別提升0.8個和1.4個百分點。其中,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安徽、河南、雲南、陝西、青海和寧夏快遞業務收入和業務量增速均在15%以上。集運業務助力偏遠地區快遞投遞量快速增長,西藏、新疆快遞投遞量同比分別增長34.1%、33.0%。 行業發展新動能加快培育。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印發關於加快行業科技發展的意見,推進行業科研平臺建設。一批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區域樞紐、產業園建設投產。末端配送無人車加速投放。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持續深化,全鏈路智能化升級變革加快推進。「快遞+空、軌、鐵、公」「冷鏈+空、鐵、無人機」等應用場景持續拓展,綜合運輸效能提升明顯。 服務質量穩步提升。上半年,重點地區72小時妥投率為84.79%,較上年同期提升3.85個百分點。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為85.0分,較上年同期提升1.3分。各級郵政管理部門和主要企業多措並舉及時響應和處理客戶訴求,提高客戶滿意度。 行業監管效能持續提升。宣貫落實新修訂的《快遞暫行條例》,研究起草《郵政普遍服務》國家標準。依法嚴厲查處違規收寄詐騙引流宣傳品的寄遞企業。督促企業規範落實農村地區服務地域範圍信息公示(公布)管理要求。開展農村地區領取郵件快件違規收費問題專項治理和農村郵政投遞服務質量階段性檢查。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上半年,郵政行業總體運行穩中有進、向好向新,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下一階段,全系統全行業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做好行業各項重點工作,有效支撐國內大循環,更好助力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理論與實踐 育兒補貼制度的時代意義及其完善途徑 我國長期以來以困境兒童及其家庭為主的兒童福利制度出現了明顯拓展,由補缺型向補缺與普惠相結合的組合普惠型邁進的趨勢有所體現。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聯合印發《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規定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每年每孩3600元的國家基礎標準育兒補貼,至其年滿3周歲。這是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民生領域首次採取大規模、普惠式、直接性的資金發放形式來實施惠民舉措,展現出國家高度關注生育問題並有力紓解家庭在育兒領域急難愁盼的堅定決心。 現代化國家在既往的工業化過程中都會普遍面臨生育率走低問題,各國通常會在生育率下行時期採取各類政策手段以降低其下降的幅度與速度。其中,最有力、最常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建設。該政策體系一般包括三項具體的制度安排:一是以生育補貼、稅收減免、信託基金為代表的現金轉移支付制度,它側重於以資金形式對育兒家庭進行直接的經濟補償;二是以產假、育兒假為代表的育兒休假制度,它側重於為育兒者提供充裕的照料機會;三是以公共託育、學前教育、嬰幼兒免疫、早期發展探視、家庭教育指導、殘障兒童康復照料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務,它側重於為有兒童家庭提供專項服務支持——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即屬於這個類別。 各發達國家普遍形成了資金、假期、基本公共服務相銜接的一攬子組合型生育支持政策。隨著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國家財政投入的增長,一些現代化國家的生育狀況的確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例如,美國、英國、瑞典等國家近20年的總和生育率長期維持在1.9-2.1左右的水平,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家的總和生育率,甚至在近20年裡從1.6-1.7增長至1.8-2.0。 就我國而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已成為解決現階段少子化問題的關鍵舉措。實踐中,有關生育支持政策的建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有序推進,中央和地方政府不但堅持了原有的針對特殊困難家庭的臨時/長期監護服務、收養寄養服務、康復服務、關愛保護服務等,還陸續針對普通家庭形成了個人所得稅抵扣、生育假、公共託育、嬰幼兒免疫、普惠性學前教育等制度支持,並在資金保障、信息協同、檔案管理、協調機制、基層服務隊伍建設方面給予了諸多配套。此次育兒補貼,不但是國家堅定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生動體現,也是在民生保障領域中切實展現「投資於人」理念以及提升惠民體感溫度的標誌性事件。 具體而言,我國建立實施育兒補貼制度的時代意義主要有四點:首先,這開創了兒童福利制度乃至民生保障領域普惠型政策的先河,反映出國家充分利用惠民政策來打贏應對少子化風險關鍵戰役的堅定決心。其次,顯示出我國正在對普通家庭過重的育兒經濟負擔及家庭照顧赤字進行主動有為的幹預。第三,標誌著我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在形式結構上補齊了短板,資金、假期與基本公共服務三種形態的政策工具箱已經初步齊備。最後,它標誌著我國長期以來以困境兒童及其家庭為主的兒童福利制度出現了明顯拓展,由補缺型向補缺與普惠相結合的組合普惠型邁進的趨勢有所體現。 當然,也必須正視我國育兒補貼制度的建立實施尚處於摸索階段,仍然需要在未來重視三大問題:一是要注重育兒補貼的持續、穩步增長。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與兒童規模,此次育兒補貼在年齡範疇上確定為嬰幼兒、在補貼額度上相對較低,與已有現代化國家普遍全周期、高標準的兒童津貼尚有一定差距,未來仍然需要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而穩步增長。二是要注重育兒補貼的地方差異。此次育兒補貼為部分地方政府提高標準留有一定餘地,但在政策監管過程中也要注意防止少量經濟發達地區的標準過高或標準增長過快,防止人為造成社會保障水平的參差不齊並進而影響我國區域人口增減的大局。三是要注重育兒補貼與其他政策工具的協同使用。從日韓等國的經驗來看,育兒補貼制度的建立實施並不意味著生育率會在短期內快速提高,它不但具有一定的政策滯後性,也與其他政策工具以及多重工具組合的配套協調有關,因此,育兒補貼制度仍然需要納入全生命周期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中去綜合考量,以設計出生育支持的最佳方案。 (萬國威,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臨床社會工作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中國青年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小猫直播 | 小k直播姬 |
香蕉直播 |
杏爱直播 | 暖暖直播 |
桃花直播 |
迷笛直播 | 橙色直播 |
免费直播 |
青柠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红桃直播 |
鲍鱼直播 | 金莲直播 |
仙凡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五楼直播 |
鲨鱼直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婬色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雨燕直播 |
咪咕直播 |
樱花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山猫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九球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