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10日電(記者 許聃)巴麗娜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兩歲半便和父母來到了天津,從幼兒園到碩士,巴麗娜在天津度過了25年的學習生活時光。巴麗娜一直稱自己是」天津閨女」,對於即將在天津舉辦的上合峰會,她表示,如今完成「翻新」的天津更漂亮了,自己從小溜到大的海河兩岸也已經完成了燈光的升級改造,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到天津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
安徽阜陽太和縣吳磊、劉靜夫婦擺「急救地攤」8年 「多教會一個人,就多一分安全保障」(我的家鄉我建設) 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公園的一隅便會支起一個特殊的攤位。這個攤位不賣商品,只擺著心肺復甦假人和急救包;也不產生任何交易,只教授急救技能。 攤主是一對夫妻——吳磊和劉靜,分別是太和縣人民醫院醫共體辦公室副主任和急診科護士長。兩人堅持擺「急救地攤」8年多,並帶領夥伴們去社區、校園、機關開展公益講解,幫助10餘萬人掌握「救命術」。 初衷,源於一次遺憾 提及擺「急救地攤」的初衷,吳磊不禁皺起眉頭,滿臉遺憾。 「8年前,一名40多歲的男子釣魚時意外溺水,雖然很快被救上岸,但因現場無人掌握正確的心肺復甦技巧,錯過了黃金搶救時間,最終未能挽救生命。」吳磊說,半小時後,120急救小組到達,但做什麼都無濟於事,只能眼睜睜看著生命逝去,「那種無力感,我至今都清楚地記得。」 在急診科工作20餘年,劉靜也目睹了太多因缺乏急救知識導致的悲劇。當吳磊回到家跟她說起這件事時,劉靜非常理解他的感受。 「僅靠院內救治遠遠不夠,必須走出醫院,將急救知識送到群眾身邊。」劉靜說,他們夫妻當即做出一個決定:把急救課堂從醫院「搬」到街頭,開始「擺攤」教學,「當時正是夏天,我們就在休息日到人流量大的沙潁河國家溼地公園擺攤。」 「第一次出攤時無人問津。」吳磊回憶,他們站了半個多小時,沒一個人過來。想吆喝,卻又不知道怎麼開口,「後來有位老大爺走了過來,問我們是賣什麼的。我說我們不賣東西,只教急救知識,他又問起收不收費。」 「我們喊大家過來學一學,還有人直接說,救人是醫生的事,老百姓根本不需要學這些。」劉靜補充。 「剛開始確實不容易,也打過退堂鼓。」吳磊說,但他的目標很簡單,「只要我講就會有人聽,只要有人學,就有可能挽救生命。」 此後,無論寒暑,他們都堅持每周出攤。漸漸地,攤位前開始有人駐足,也有人主動提出想嘗試。「現在,我們每次出攤,想上手練習的人都排長隊,少則一二十人,多則四五十人。」吳磊說,「看到大家這麼積極,我們犧牲點休息時間不算什麼。」 堅持,在於看到希望 又到周末,臨近傍晚,吳磊和劉靜駕車來到太和縣國泰廣場,鋪上一張地墊,從後備箱取出心肺復甦假人、急救包等工具,現場擺起「急救地攤」。這熟悉的一幕被在附近休閒娛樂的居民看到,大家紛紛圍了過來。 「有誰想試試?我們可以一對一指導。」吳磊大聲吆喝。話音剛落,居民孫凱就舉起手,在吳磊手把手教學下,孫凱很快掌握了心肺復甦的操作方法。「之前看視頻學過,以為自己會了,沒想到一實操,還是出現各種錯誤。吳醫生的『急救地攤』很有必要。」孫凱說。 隨後又有人舉手說想學海姆立克急救法,劉靜按照自己總結的「剪刀、石頭、布」口訣開展實地教學。就這樣,一遍遍專業地指導、一次次耐心地演示,兩小時很快就過去了。直到廣場上還剩零星幾個人,吳磊和劉靜才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8年多來,吳磊和劉靜犧牲了很多周末、節假日以及工作日晚上的休息時間,擺「急救地攤」。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漸漸被圍觀、被認可,夫妻倆用專業和堅持努力讓更多人學會急救技能。 2021年,學員錢勝利用所學的急救知識救活了一名溺水兒童;2023年,學員周飛成功搶救回一名心臟驟停的路人;2024年,學員史浩在籃球館及時為一個心臟驟停的人做了心肺復甦……據不完全統計,接受過「急救地攤」培訓的學員,已在危急關頭成功施救20餘名遭遇溺水、突發心梗等情況的人員。 「前不久,我們擺攤的時候,還有居民特地跑過來跟我說,他用學到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回了同事家的小孩。」吳磊說,每當聽到這樣的分享,他們夫妻倆就更加堅信,「每次擺攤,哪怕只有一個人學會,也是值得的。」 延續,從兩個人到一群人 不只街頭教學,採訪當天,夫妻倆正忙著給50名大學生做急救培訓。「我們在醫院公眾號上發了培訓通知,不到一天,名額就報滿了。」看到大家學習急救知識的熱情如此高漲,吳磊滿眼歡喜。 在太和縣人民醫院的支持下,吳磊、劉靜夫婦於2017年發起成立「太和縣白金10分鐘自救互救協會」,協會成員以急救醫護人員為主。這幾年,夫妻倆帶領協會成員走進校園,深入社區、機關與企事業單位,累計開展急救科普宣傳活動300餘場。 2019年,為提升基層公眾急救能力,經太和縣衛生健康委批覆,太和縣人民醫院組建「太和縣公眾急救培訓中心」,吳磊、劉靜夫婦成為主力培訓師。如今,該培訓中心已開辦20期公眾急救能力提升培訓班,超千人考核合格獲得相關證書。 2022年,吳磊負責院前急救工作期間,推動構建起具有太和特色的「1367」急救模式:搭建1個高效的急救信息系統,建立縣、鄉、村3級聯動機制,規範6項急救技術和7個重點病種的救治流程。該模式依託信息化平臺整合急救資源,不僅顯著提升了基層急救響應效率,更成功打造出「15分鐘黃金急救圈」。 「1367」急救模式使太和縣農村地區的急救反應時間平均縮短47.2%,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典型案例2024》。 「大家學習急救知識的意願越來越強,對急救技能越來越重視,接受能力也越來越強。」吳磊說,他們會堅守「急救地攤」,一直擺下去。 「兩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劉靜說,她最大的心願是能有更多人參與到急救普及這項事業中來,「多教會一個人,就多一分安全保障。」 本報記者 李俊傑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2日 14 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6128
47
2025-10-25 02:36
81452
18
2025-10-25 02:36
42786
48
2025-10-25 02:36
62495
56
2025-10-25 02:36
28537
54
2025-10-25 02:36
81472
63
2025-10-25 02:36
76495
98
2025-10-25 02:36
24587
75
2025-10-25 02:36
63817
58
2025-10-25 02:36
53896
16
2025-10-25 02:36
93146
42
2025-10-25 02:36
69284
67
2025-10-25 02:36
25198
52
2025-10-25 02:36
34287
43
2025-10-25 02:36
15328
62
2025-10-25 02:36
38967
68
2025-10-25 02:36
97846
26
2025-10-25 02:36
86294
27
2025-10-25 02:36
83546
62
2025-10-25 02:36
15246
38
2025-10-25 02:36
49312
96
2025-10-25 02:36
76294
39
2025-10-25 02:36
17329
48
2025-10-25 02:36
79318
17
2025-10-25 02:36
39574
39
2025-10-25 02:36
35462
39
2025-10-25 02:36
16324
14
2025-10-25 02:36
26457
49
2025-10-25 02:36
83976
61
2025-10-25 02:36
64879
71
2025-10-25 02:36
43126
35
2025-10-25 02:36
75928
67
2025-10-25 02:36
57436
78
2025-10-25 02:36
39542
49
2025-10-25 02:36
84791
61
2025-10-25 02:36
34689
78
2025-10-25 02:36
97438
47
2025-10-25 02:36
21465
42
2025-10-25 02:36
76398
71
2025-10-25 02:36
52849
15
2025-10-25 02:36
75941
39
2025-10-25 02:36
96738
18
2025-10-25 02:36
87916
13
2025-10-25 02:36
34786
67
2025-10-25 02:36
23671
75
2025-10-25 02:36
94718
45
2025-10-25 02:36
74958
19
2025-10-25 02:36
41328
18
2025-10-25 02:36
94162
58
2025-10-25 02:36
86759
28
2025-10-25 02:36
51496
29
2025-10-25 02:36
| 春雨直播 | 抓饭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快猫 | 花蝴蝶app直播 |
| 莲花直播 | |
| 抖音成人版 | 蜜疯直播 |
| 鲍鱼直播 | |
| 夜魅直播 | 嫦娥直播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 密桃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小草莓直播 | |
| 香蕉直播 | 曼城直播 |
| 密桃直播 | |
| 美女直播app | 直播软件下载 |
| 桔子直播 | |
| 桃鹿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嗨球直播 | 贵妃直播 |
| 黄播 | |
| 鲨鱼直播 | 水仙直播 |
| 免费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