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感的音樂伴隨炫酷的動作,運動員在各種障礙上閃轉騰挪……雖然天氣炎熱,但今天的成都世運會跑酷賽場座無虛席。在主場觀眾的加油助威聲中,中國選手商春松以24.7分摘得女子自由式項目的金牌,也就此成就世界盃、世錦賽和世運會跑酷比賽的冠軍大滿貫。 今年29歲的商春松,曾擔任國家體操隊隊長,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獲得體操女團季軍,退役後開始轉項練習跑酷項目。此次奪冠後,商春松表示,在「家門口」獲得冠軍感到十分自豪,「我希望大家多了解跑酷運動,加入我們」。 跑酷源於20世紀90年代的法國,於2006年前後傳入中國,目前在國內還屬於較為小眾的項目。本屆世運會,跑酷設競速和自由式兩個小項。除了商春松,中國隊還有一名選手富思達參賽,他在男子自由式項目的決賽中名列第5。 隨著成都世運會的進行,類似跑酷、壁球這樣的新興項目,逐漸走入民眾視野。「真新鮮」「怎麼玩的」是記者在走訪過程中,聽到觀眾經常提到的詞。 在歐美國家已較為流行的壁球項目,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此次世運會,中國壁球隊與歐美選手的實力差距較大,參賽選手均止步32強。 隨著壁球在2023年被正式確認為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新增項目,中國壁球隊在去年得以組建。對這支新隊伍來說,本次世運會之旅並非沒有閃光點——在女子單打16強遺材賽中,劉子儀戰勝澳大利亞選手埃米莉·蘭姆,取得中國隊在世運會壁球項目中的首場勝利;13歲的殷子媛是本屆世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選手,她在遺材賽中連勝兩場。 中國壁球隊17歲的小將陳海松告訴記者,壁球需要快速移動、頻繁揮拍和高度集中注意力,運動強度非常大,很有挑戰性,「雖然目前我還不能和國外的高手抗衡,但通過世運會積累經驗,為奧運會蓄力才是關鍵,這次我的收穫遠多於遺憾」。 記者了解到,除壁球外,本屆世運會還包含棍網球、腰旗橄欖球、攀巖等洛杉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中國隊把世運會作為新奧運周期新興項目一次十分重要的練兵機會,希望通過比賽進一步了解對手、鍛鍊隊伍、發現人才。 通過世運會的聚光燈效應,不少新興項目迎來高光時刻。網絡社交平臺上,「原來棍網球這麼刺激」「跑酷太帥了」「荷球怎麼玩」等討論熱度不斷飆升。新興項目正借世運會的東風,改變著大眾的運動認知版圖。 在日前舉行的成都世運會單排輪滑球比賽中,中國隊最終名列第8。年輕隊員劉超仡認為,雖然實力明顯和強隊有差距,但「我看網上對我們比賽的討論很多,單排輪滑球今後一定能迎來發展的春天」。 據單排輪滑球中國隊教練黃歡介紹,單排輪滑球和冰球運動有頗多相似之處,「我相信通過世運會,單排輪滑球項目一定能受到更多青少年的關注。推廣這個項目不僅有助於自身發展,還能間接培養冰球人才」。 本屆世運會女子沙灘手球項目,中國隊以青少年選手為主,少數老將壓陣。老將沈萍是隊伍裡的「大姐姐」。她對記者表示,年輕隊員們在世運會上獲得了成長,「特別是我看到大眾對沙灘手球的關注度猛增,對這項運動在國內的長遠發展來說意義深遠」。 成都世運會賽場上,雖然中國隊在不少新興項目上未能登上領獎臺,卻也不是空手而回。這些項目或已入選奧運會,或正積極爭取奧運資格,世運會為中國選手們提供了與高手過招、錘鍊技術和心理的寶貴機會。更重要的是,這些項目藉助世運會平臺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對未來它們在國內的發展將大有裨益。 (本報成都8月13日電)
「這是一個嚴峻的時代,也是偉大轉變的前夜。我們面臨著這時代,已即將目睹由於我們努力所獲得的勝利果實。過去抱的偉大理想,即將一步步的實現,這許多將鼓舞著我們前進,並鼓舞著我們去克服當前的許多困難。對的!困難的確還極多,若不緊張著我們所有的力量,則勝利是不會來的!但它僅是黎明前的黑暗,一切都將過去,代替而來的將是光明。」1944年1月31日,農曆正月初七,一封家書從蘇北抗日根據地寄出,輾轉抵達上海。寫信人,沈希約。1944年1月沈希約(右一)照片。採訪對象供圖「我已許身於黨了」1923年9月,沈希約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當時為荷屬東印度),1931年他跟隨父母沈厥成、趙慎一回到祖國生活不久,日本在東北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揭開了日本全面侵華的序幕。當時的沈希約還是個孩子,看到祖國遭受侵略,山河破碎、百姓困苦,使他內心極受震動。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後,沈希約在上海的學業被迫中斷,隨父母到外地避難,此時國人抗日情緒空前高漲。恢復學業後,沈希約於初三時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的學生抗日團體「上海市學生協會」(簡稱「上海學協」)。沈希約後來回憶,「當時我看了《西行漫記》《續西行漫記》,因此十分崇敬黨領導下的英雄鬥爭歷史。」「到了最緊張的時候,燕兒(沈希約乳名)對母親說:『我已許身於黨了。』慎一當時心裡雖一愣,但隨即平靜下來,覺得他走的道路是對的。從此以後,即想盡辦法為他作掩護。」有關長子沈希約緣何投身革命,父親沈厥成手稿裡有這樣一段回憶,志願「許身於黨」時沈希約年僅17歲。沈厥成和趙慎一作為父母,雖然十分擔心孩子的安危,但也認同他所走的道路,盡力為他掩護,並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1941年10月,沈希約經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1月31日,沈希約化名趙海洲在蘇北抗日根據地寫給父母的家書。採訪對象供圖 「我們心地充滿了快樂,像漲滿了風的帆」1942年,沈家忽然接到一封離奇的「勸降信」。這封信由上海寄到湖南某地郵局,因無法投遞而退回到發信地點,而這「發信地址」竟然就是沈家,信件內容則是宣傳汪精衛所謂「和平救國」的反革命論調。當時,沈希約已是黨員,黨組織意識到沈希約有暴露的風險,於是決定讓他立即離開上海,前往江南抗日根據地,一方面避免損失,一方面轉移敵人的注意力。出走之前,沈希約向母親坦白情況。趙慎一覺得他留在上海有危險,唯有速走一法,因此親自送他起程,沿路母親一言未發,只是默默難受。臨別時,沈希約對母親說:「這次同走的有好幾人,但只有我和媽媽說明的,其他因為都得不到家長的同意,所以都是逃走的。」母子間的信任和摯愛無聲流淌。兩年後,趙慎一因難產離世,那場含淚的送別,終成母子永訣。沈希約離開上海後,先是到江蘇茅山財經處,後調動到江寧縣,先後擔任赤山區財經股股長,青龍區副區長、代理區長,秦淮區副區長兼區委書記等。這段時間,他改名沈誼,在戰地克服困難、艱苦工作,提升社會經驗和鬥爭能力,革命生活充實且愉快。1944年1月31日,沈希約化名「趙海洲」,給家人寫了一封信,信中他對自己參與的事業滿懷熱情,對光明的未來充滿嚮往。他也知道自己隨時會面臨危險,而他無所畏懼,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不幸的事是不常來的。尤其這裡環境是很安全,意外的事是不會有的;但是萬一光臨到你親愛的兒子的頭上時,那麼,爸!媽!你們不要痛心!時代本來是無情的,我希望你們能瞭解我,並且同情我,讚許我的行為!我是為了我們的後輩、我們的子孫,和以後的人類,去奪取幸福和光明!」一個滿懷熱情的愛國青年,帶著自己堅定的信仰,在革命的熔爐中錘鍊,正在迅速地成長起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榴莲视频 |
伊对免费下载 | 伊人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花蝴蝶app直播 | 蜜桃视频 |
九球直播 |
五楼直播 | 山猫直播 |
橘子直播 |
水仙直播 | 魅影视频 |
金莲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韩国直播 |
月夜直播 |
蜘蛛直播 | 杏爱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蜘蛛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阴桃直播 |
蜜疯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零七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