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機器人總動員」讓觀眾們不時發出嘖嘖讚嘆。機器人曾一度被加上「冷冰冰」的前綴,但在技術加持之下,正變得越來越「可親」。 「大家好,歡迎蒞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很高興再次與全球科技愛好者、行業夥伴相聚北京!」在8月8日舉行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式上,機器人的主持成為一大亮點。這是大會十年來首次啟用機器人主持,也成為機器人不斷拓展應用場景的一個縮影。 本次大會以「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能」為主題,突出擁抱智能與深入融合。穿行在展館中,擰螺絲、疊衣服、做理療、聊天、演奏、打拳擊……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機器人總動員」讓觀眾們嘖嘖讚嘆。當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在同一個空間相遇,仿佛置身一個人機融合的未來世界。機器人曾一度被加上「冷冰冰」的前綴,但在技術加持之下,正變得越來越「可親」。 「機器人大會已走過10個年頭,見證和推動著機器人產業在產業提速、場景縱深、技術自主、生態成熟上不斷突破,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景的願景正在加速實現。」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說。 不是工具,是夥伴 「機器人一定要服務於人、賦能於人。」今年正好也是傅立葉智能科技公司創立十周年,其創始人兼執行長顧捷在8月11日舉行的世界機器人大會論壇上表示,「這十年中,從康復機器人做到人形機器人,我們是圍繞著『以人為本』一直往前做產品和技術的研發。」 10年前,顧捷在很多醫院、養老院看到不少人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康復訓練,於是選擇了醫療陪伴作為切入點,開始研發康復機器人。「只要能解決某一個痛點,機器人就有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他說。 他們最早做的是外骨骼機器人,幫助患者從輪椅上站起來,進行走路的訓練。「這當中需要感知到患者力量的變化,比如患者力量不夠的情況下要給予他一些助力,力量夠的情況下少幫助他一些,這就涉及到力的交互。」 經過長時間的技術積累之後,他們在2020年開始做人形機器人,人機互動的領域隨之拓展。「當大模型出現之後,我們發現機器人對話的能力開始凸顯,能夠跟觸覺、聽覺、視覺交互融合在一起。」他說,未來的智能體一定是能夠融匯多感官的數據輸入,能夠跟人之間越來越自然、越來越主動地交互,而不單單是被動地去執行某些指令,比如說當人心情不好的時候,應該跟他怎麼做一些交互;心情好的時候,做什麼樣的交互。 兩年前,傅立葉發布了第一代機器人GR-1。這次大會,他們帶來了GR-3。其圓潤的面部曲線、靈動的棕色雙眼以及適中的身高比例,再加上溫和自然的肢體語言,極大地削弱了冷冰冰的機械感。當觀眾輕輕觸摸它的鼻子時,GR-3會迅速做出身體反應並變換表情,仿佛真的有了生命。事實上,做「有溫度的」具身智能,正是顧捷帶領企業努力的方向。 「只要技術的拼圖往外擴展一圈,就會看到更多場景落地的可能性。」顧捷說,「未來機器人在專業化的訓練、評估、交流、陪伴等方面有非常多的可能,它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我們身邊非常好的夥伴。」 不只是充電,還是陪伴 米奧(北京)機器人有限公司要解決的是人們生活中的另一個痛點。 在電動汽車的家庭充電場景中,他們通過大量調研發現:車位狹窄導致安樁難、易磕碰;充電線易拖地、難卷線,且存在泡水風險;傳統充電樁燈語複雜,新手操作困難;冬季低溫及雨雪天氣還帶來電池安全隱患。「我們的 『充電陪伴機器人』正是破解這些難題的『新物種』。」8月11日,米奧CEO 徐經鑑對本報記者說。 據介紹,這款機器人首創「低空吊掛+槍線智控」結構,可以節省地面空間,而大模型驅動的端側智能通過動態表情與定製語音實現交互,比如在雨雪天氣與車主及時溝通充電注意事項,還搭載全景護衛系統遠程守護充電安全,搭載健康充電管理模式科學延長電池壽命,將充電從功能服務升級為有溫度的陪伴。 顯然,這款充電陪伴機器人不單單是要滿足充電需求,而是要實現對充電功能的升級甚至重塑。 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累計零售銷量達到546.8萬輛,同比增長33.3%。其中,純電動乘用車以61.4%的佔比穩居主導地位,且同比增長3.2%。 徐經鑑告訴記者,公司創業之初就瞄準了與電動車相關的領域,選擇從充電的痛點切入。目前還處在市場探索期,近期米奧將在北京亦莊的機器人大世界搭建應用場景。 不像「機器」,更像「人」 「原來機器人都是彎腿屈膝走小碎步,在去年10月24日,眾擎發布了全球第一款能像人類一樣大步流星直膝行走的人形機器人SE01。」 「我們一直希望機器人身輕如燕,但是爆發力又要足夠強,因此在材料上最開始用鋼鐵後來用鋁合金,再後來用鎂合金,現在開始用工程塑料。」 「上一屆世界機器人大會的時候,我們的機器人還是用架子吊起來的,但是這次來我們沒有帶一個架子,讓機器人坐在凳子上。現在所有的機器人是用遙控器的,下次大會我們可能完全脫離遙控器。」 8月11日,眾擎機器人創始人趙同陽在世界機器人大會論壇上回顧了他創立這家公司以來所親歷的變化——眾擎成立於2023年10月,還不到兩年,公司從一個人擴大到擁有100多位優秀工程師。 企業的發展之快速與行業同頻。今年上半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收同比增長27.8%,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地位,製造業機器人密度已躍升至全球第3位。 展望未來,趙同陽認為人形機器人有兩大能力,一是體能,二是智能,「希望先把它的體能做到極致,再把智能做到極致」。 「目前我們在機器人的造型上、行動上都能做到和人差不多,未來希望它的語言能力、溝通能力上能做到知書達禮。」他說,「如果是『冷冰冰』的機器人,它是工具屬性,我們希望能儘量把『機器』那部分去掉,希望它能像人一樣具有溫度、具有思考的能力。」 8月12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落下帷幕。已經可以開始期待明年的大會了。
《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收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文稿79篇,系統反映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科學體系和原創性貢獻。認真學習這部重要著作,對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本報邀請多位專家撰寫學習體會文章,深入研討相關問題。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通篇貫穿著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人民立場,生動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至深至厚的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環境就是民生。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直接影響人類生存質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人的生存來說,金山銀山固然重要,但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金錢不能替代的。」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已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同時,生態環境具有天然的公共屬性,為所有社會成員共同享有,任何個體或組織都不能為追求私利而將潛在環境風險轉嫁給他人或社會。保護生態環境,有助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已經成為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良好生態環境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是直接回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體現,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向汙染宣戰,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引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2024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_2.5)平均濃度降低至29.3微克/立方米,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從「奢侈品」變成「常用品」。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到90.4%,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和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全國森林覆蓋率超25%,截至2024年底已建設口袋公園超4.8萬個,綠道超12.8萬公裡,開窗見綠、推門見景、出門見園成為高品質生活標配。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人民群眾感受得最直接最真切,全國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4年超90%,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人民性和實踐性。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新徵程上,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期望值更高,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容忍度更低,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更好實現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良性互動,將美麗中國建設藍圖轉化為全體人民可感可及的幸福實景。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準確落實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方針,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力解決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統一。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依靠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確保生態福祉的公平享有與代際傳承。 當前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要著力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重點解決城市空氣治理、飲用水源地保護、新汙染物治理等方面問題,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因地制宜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統籌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效治理農村生活汙水、垃圾和黑臭水體,讓廣大農村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俞 海 作者系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城市發展領域的創新實踐,也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對這一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刻系統論述。《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強調,「城市工作要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出,「以綠色低碳、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為導向,建設新時代美麗城市」。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代美麗城市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必須以打造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為最終目標。過去一個時期,我國城市發展曾陷入「重建設輕治理」「重速度輕質量」「重眼前輕長遠」等誤區,城市常被視為經濟增長的「容器」,城市發展往往被簡化為GDP增長、高樓大廈等「物」化指標,而生活其中的「人」的感受和需求常常被忽視或邊緣化。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也強調,轉變城市發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為本。這些都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城市發展從「物本主義」向「人本主義」的價值回歸,建設「美麗家園」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目標,促進「和諧共生」成為城市發展的價值追求。 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必須以優化城市空間格局為前提和基礎。過去「重速度輕質量」「重地上輕地下」「重新城輕老城」的發展模式造成城市空間割裂與資源浪費。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城市發展要把握好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內在聯繫」。這要求我們必須以系統思維推進城市空間結構重塑,摒棄「攤大餅」式的粗放擴張模式,轉向精明增長與內涵提升。當前,我國部分城市仍存在產業布局與生態功能衝突、職住分離導致通勤壓力大、生態空間被大量擠壓等問題。需以「多規合一」為抓手,嚴格控制城市開發強度,科學劃定水體保護線、綠地系統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構建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城市空間格局。例如,可打破機械化的城市功能分區,使住宅、辦公、商業、文化等不同功能區相互交織、有機組合,增強城市布局的合理性;打破封閉式小區壁壘,構建開放共享的街區網絡,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盤活存量用地,將工業遺址改造為生態公園或創新園區;推動職住平衡規劃,減少長距離通勤交通帶來的碳排放和環境汙染;等等。 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是建設美麗城市的核心路徑,也是重要動力。必須摒棄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貫穿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和各環節,通過綠色低碳轉型重塑發展新動能。優化城市能源結構,支持城市能源系統進行節能低碳改造,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支持分布式電力系統建設。按照綠色低碳理念推進城市建設,支持發展大運量、高能效、低排放的城市公共運輸體系,加大對現有建築物和城市照明系統的節能改造力度,積極推廣應用綠色低碳技術,建設一批零碳園區和低碳社區示範工程等。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加強城市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的循環連接。(單菁菁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和有力支撐。《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對這一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論述。《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指出,「要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強調,「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這些重要論述為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提供了根本遵循。 生態環境直接關係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福祉,關係鄉村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生態環境,提供清新空氣、潔淨飲水、放心食品,可以有效提升農民幸福感,有助於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發達,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從歷史經驗看,我國古代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時代,更要汲取歷史智慧,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將生態振興擺在鄉村振興的突出位置。守護好鄉村的綠水青山,守住鄉村「根」和「魂」,讓鄉村真正成為人們嚮往的美好家園。 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鄉村振興是一場深刻革命。當前,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仍面臨不少挑戰:圍湖造田、過度養殖等破壞生態的行為尚未根除,部分農村「髒亂差」面貌未根本改變,生活垃圾與汙水治理、廁所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仍有短板,一些地方整治標準不高、推進力度不夠,存在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必須著力破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難題,紮實推進農村生態保護修復,讓廣大農民共享生態紅利。 堅持系統治理,推動生態價值轉化。健全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政策支持體系,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產業體系和科學有序的空間布局體系,推動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強化土壤汙染修復、實施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農業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以「美麗生態」催生「美麗經濟」,將田園風光轉化為發展動能,讓湖光山色孕育生態農業、鄉村旅遊等業態,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有效施策。農村發展基礎各異,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結合本地資源稟賦、產業特色和人文傳統,聚焦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汙水治理、廁所改造等群眾最迫切的需求,切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既不搞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也不迴避「髒亂差」的現實問題,讓每一項整治措施都貼合鄉村肌理、契合農民期盼。 保持戰略定力,夯實長效善治根基。生態環境改善非一日之功,浙江「千萬工程」二十餘年久久為功、紮實推進,造就萬千美麗鄉村,造福萬千農民群眾,這正是「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生動例證。要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長期任務,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從推進農業面源汙染綜合防治,到持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再到完善生態補償機制讓農民成為綠色守護人,每一步都必須穩紮穩打。唯有以「釘釘子」精神抓常抓長,才能讓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鄉村畫卷在接續奮鬥中徐徐展開,讓農民在逐步改善的環境中收穫穩穩的幸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不僅關乎農民群眾生活品質,更是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唯有以綠色發展為引領,系統治理、因地制宜、久久為功,才能讓廣大農民在生態改善中收穫更多獲得感與幸福感,從而築牢美麗中國建設的鄉村根基。 (李 軍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對兩者關係作出深刻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壞了,而是要把它保護得更好。」這為我們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了實踐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生態環境和保護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有著豐富內涵。表面上看,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存在一定矛盾,但本質上良好生態自身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綠水青山不僅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還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有助於自然資源資產保值增值,使綠水青山得以持續轉化為金山銀山。我們既要避免「要金山銀山就必須放棄綠水青山」的片面化思維模式,又要避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必須平衡好發展和保護的關係,實現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賦予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生態環境和保護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創造性地將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同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深刻揭示了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新高度,具有很強的理論創新性和實踐指導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深刻闡明怎樣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問題,創造了最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成功實踐。據統計,從2013年至2024年,我國經濟總量從59.3萬億元增長到134.9萬億元,翻了一番多,而細顆粒物(PM_2.5)平均濃度下降約57%,重汙染天數減少93%,優良水質斷面比例大幅增加,森林覆蓋率提高3.4個百分點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我國真正實現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跨越。 新徵程上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理念,大力培育發展綠色生產力,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要鼓勵因地制宜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有選擇性地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等特色優勢產業,延長綠色產業鏈條,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生產力發展,加大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投入,加快研發應用節能環保、汙染治理、生態修復等技術,促進傳統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生態環境破壞風險,推動生態與經濟良性互動。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調查監測、價值評估、經營開發等機制,優化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和交易機制,充分發揮綠色金融牽引作用,加快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持續探索跨區域、跨流域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強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提高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以更高標準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充分激發並引導人民群眾自覺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中來,加快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李維明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資源政策研究室主任) 用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保護生態環境,不僅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續的制度安排。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明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收錄的《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等多篇著作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論述。這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注重系統性制度安排和嚴密法律規範約束。制修訂生態環境保護法律30餘部、行政法規100多件,形成以環境保護法為龍頭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源頭嚴防、過程嚴管、損害賠償、後果嚴懲的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寫入黨章,並強調「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黨中央推動建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等等。劃定生態文明建設的「紅線」「底線」,著力破除制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明的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2014年以來,人民法院審結環境資源案件200多萬件,生態環境治理取得積極成效。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資源壓力較大、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的國情沒有改變,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然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文明建設涉及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必須深化相關領域改革,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這其中,有些需要通過立法將改革措施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化,有些需要通過法律制度創新加以引領。 要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法治思維強調以法律作為行為處事的理性思維方式,通過規範人的行為來協調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法治方式要求我們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方方面面。要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第一,完善生態環境法律法規體系。提高立法工作質量和效率,著力解決立法工作中部門化傾向、爭權諉責等問題。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加強生態文明保護法治建設和法律實施監督。同時,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實現法治建設和實施監督協同推進。第二,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水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實施是生態環境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其關鍵在於解決執法不規範、不嚴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第三,構建綠色司法保護體系。在司法實踐中更多注入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更好發揮環境公益訴訟的積極作用,助力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第四,加強守法教育,鼓勵人民群眾參與生態環境治理。要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提升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和法治意識。強化環境信息公開,加快構建環保信用監管體系,通過推行環境汙染責任保險、建立環境損害賠償基金等方式,管控生態環境風險。【李宏偉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5316
98
2025-11-18 08:39
96458
78
2025-11-18 08:39
63182
78
2025-11-18 08:39
93815
14
2025-11-18 08:39
97841
71
2025-11-18 08:39
14726
19
2025-11-18 08:39
49157
79
2025-11-18 08:39
58769
24
2025-11-18 08:39
45367
17
2025-11-18 08:39
21358
18
2025-11-18 08:39
61528
26
2025-11-18 08:39
53794
79
2025-11-18 08:39
79154
45
2025-11-18 08:39
82634
31
2025-11-18 08:39
23419
17
2025-11-18 08:39
86145
36
2025-11-18 08:39
26781
67
2025-11-18 08:39
87126
61
2025-11-18 08:39
93742
17
2025-11-18 08:39
26534
32
2025-11-18 08:39
24591
27
2025-11-18 08:39
15948
81
2025-11-18 08:39
38951
26
2025-11-18 08:39
57983
52
2025-11-18 08:39
54379
43
2025-11-18 08:39
23968
67
2025-11-18 08:39
56748
63
2025-11-18 08:39
97436
82
2025-11-18 08:39
84793
57
2025-11-18 08:39
53962
94
2025-11-18 08:39
76824
41
2025-11-18 08:39
87592
98
2025-11-18 08:39
84762
29
2025-11-18 08:39
64915
72
2025-11-18 08:39
24673
87
2025-11-18 08:39
89361
13
2025-11-18 08:39
94351
65
2025-11-18 08:39
31749
45
2025-11-18 08:39
36721
94
2025-11-18 08:39
96871
87
2025-11-18 08:39
52348
94
2025-11-18 08:39
76248
93
2025-11-18 08:39
65248
31
2025-11-18 08:39
56348
23
2025-11-18 08:39
98637
73
2025-11-18 08:39
23891
97
2025-11-18 08:39
19846
13
2025-11-18 08:39
28734
54
2025-11-18 08:39
25674
28
2025-11-18 08:39
52671
15
2025-11-18 08:39
83256
93
2025-11-18 08:39
95182
54
2025-11-18 08:39
18592
83
2025-11-18 08:39
| 黄播 | 桃花直播 |
| 趣播 | |
| 暖暖直播 | 美女直播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 香蕉直播 | 97播播 |
| 魅影9.1直播 | |
| 红楼直播 | 黄播 |
| 青稞直播 | |
| 迷笛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 直播软件下载 | 花瓣直播 |
| 河豚直播 | |
| 花儿直播 | 9i安装下载 |
| 绿茵直播 | |
| 小白兔直播 | 妖姬直播 |
| 魅影直播 | |
| 糖果直播 | 成人抖阴 |
| 阴桃直播 | |
| 成人免费直播 | 黑白直播 |
| 绿茵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