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榮字1644部隊」隊員後代公布細菌戰證據—— 「揭露歷史真相,以避免悲劇重演」 「這次是日本首次向世人公開『榮字1644部隊』整本留守名簿,揭露了『榮字1644部隊』的具體情況。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證據確鑿、不容抵賴!」侵華日軍「榮字1644部隊」隊員後代、77歲老人竹上勝利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不久前,應竹上勝利和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等人的要求,日本國立公文書館首次公開了侵華日軍「榮字1644部隊」「波字8604部隊」「波字8609部隊」留守名簿等資料。留守名簿是侵華日軍人事檔案資料,包含當時日軍部隊成員的姓名、出生日期、戶籍、兵種等信息,是研究侵華日軍部隊的重要基礎資料。 2017年,竹上勝利在改裝自家倉庫時,發現父親遺留了多本照片集和資料,裡面記錄了侵華日軍陸軍「防疫給水部隊」在中國華東、華中地區的活動情況。因日軍要求官兵保守從軍秘密,竹上勝利的父親生前從未向他提起自己在中國的經歷。經過調查,竹上勝利發現,自1932年起,他的父親曾以衛生兵等身份3次前往中國,1941年轉入「榮字1644部隊」。 侵華日軍在中國多次發動細菌戰。日軍各支細菌戰部隊中,除了臭名昭著的侵華日軍731部隊,還包括「榮字1644部隊」。竹上勝利說,他的父親在其他部隊時的經歷多有據可查,但關於「榮字1644部隊」的資料少之又少。公開資料顯示,這支細菌戰部隊在人員配置、器材調集等方面都與731部隊相關,研製細菌武器、培育細菌戰劑、進行人體實驗,並配合731部隊對華實施細菌戰,導致霍亂、傷寒、鼠疫等烈性傳染病在浙江、江西等地區大流行,給當地人民生命帶來巨大傷害。 竹上勝利為了調查清楚父親在「榮字1644部隊」的工作,與日本福島縣立醫科大學醫學部講師末永惠子取得了聯繫。末永惠子長期從事侵華日軍實施細菌戰等歷史研究,得知竹上勝利整理保存了「榮字1644部隊」的重要資料,她鼓勵竹上勝利將這些「鐵證」整理出版。2024年7月,末永惠子出版《帝國陸軍防疫給水部圖像影集》,書中刊載了竹上勝利父親記錄的戰時日記及保存的照片。竹上勝利說,日本戰敗後將大量資料銷毀,涉及細菌戰和人體實驗的資料被留存下來的非常少,將之公之於眾具有重要意義,「榮字1644部隊」的真相遠未揭開,相關資料尤為珍貴。 「我對在日本侵華戰爭中犧牲的中國人表示沉痛哀悼。迄今為止,日本國內仍不時出現否認、美化侵略歷史的言行。罪行就是罪行,該反省就得反省,日本政府應該向中國真誠地道歉。」竹上勝利說,「在我有生之年,我將繼續努力向世人揭露歷史真相,以避免悲劇重演。」 (本報日本長野電) 本報記者 朱玥穎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10日 第 03 版)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2月視察天津時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展現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是傳承發展城市文化、培育滋養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從平津戰役的鬥爭精神,到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匠心工藝,再到石家大院精美的磚木石雕,天津這座兼具紅色根脈與民俗特色的城市,始終在傳承中創新發展,書寫著歷史文化滋養城市發展的生動答卷。 歷史文化的傳承,首先是對紅色精神的守護。在平津戰役紀念館裡,那面鐫刻著6900位烈士姓名的英烈牆,是天津紅色文化最厚重的見證。緬懷先輩、祭奠英烈,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更是對「為有犧牲多壯志」的革命精神的敬仰。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紀念館1.1萬餘件藏品中,有戰士用過的步槍、泛黃的手稿,每一件珍貴的文物都是可觸摸的歷史,每年上百萬參觀者由此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革命先輩的無畏。紅色基因在代代傳遞中,涵養著城市的精神品格,也極大地助力了城市軟實力建設。 歷史文化的傳承,不只是博物館裡的靜靜陳列,更要在創新中實現活化和延續。透過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傳承故事,我們看到了天津非遺活化的實踐。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柳青木版年畫距今已傳承400餘年,承載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如今,「玉成號畫莊」第六代傳承人霍慶順仍秉承著「勾、刻、印、繪、裱」五道傳統工序,「年畫是時代的產物,我們要跟上時代發展,但年畫的傳承創新始終要在『根』的基礎上展開。」融入生肖元素進行創作,結合年輕人的審美推出作品,讓遊客親手拓印年畫……第七代傳承人張宏致力於傳統技藝的創新探索,一系列舉措讓非遺從「展品」變成了「體驗」,從古董變成了時尚。當非遺走進普通人的生活,古老的民間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在拉動產業增長的同時,更讓「津味兒文化」更濃。 歷史文化的傳承,需要為歷史遺存賦予當代價值。歷史建築是城市文化的載體,那些歷經歲月衝刷的老建築、老街區,蘊藏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石家大院「四合連套、院中有院」的格局氣派宏大,磚木石雕中暗藏的吉祥寓意,反映著傳統社會的美好願景。如今,經過保護性改造,石家大院成為集文物保護、廉政教育、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文化空間,這座老建築承載的地域特色和時代印記成為城市特有的文化標識。可見,保護歷史遺存,其實也是在守護城市文化的獨特性。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根」與「魂」,更是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天津豐富的文化實踐說明了,傳承不是守舊,創新不是離根,唯有讓歷史文化在守護中薪火相傳,在創新中與時俱進,城市才能兼具「歷史的厚度」與「發展的溫度」,在時代發展中始終保持獨特的氣質與活力。 (郝悅) 來源:光明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5719
94
2025-11-20 09:05
46219
23
2025-11-20 09:05
97324
56
2025-11-20 09:05
59624
93
2025-11-20 09:05
75483
51
2025-11-20 09:05
18354
75
2025-11-20 09:05
34957
71
2025-11-20 09:05
94531
91
2025-11-20 09:05
36891
78
2025-11-20 09:05
64521
16
2025-11-20 09:05
68352
73
2025-11-20 09:05
16974
58
2025-11-20 09:05
25876
16
2025-11-20 09:05
42931
62
2025-11-20 09:05
53746
94
2025-11-20 09:05
79618
79
2025-11-20 09:05
78659
19
2025-11-20 09:05
75328
67
2025-11-20 09:05
51276
79
2025-11-20 09:05
84296
32
2025-11-20 09:05
26897
26
2025-11-20 09:05
38167
27
2025-11-20 09:05
76284
98
2025-11-20 09:05
15872
93
2025-11-20 09:05
17498
39
2025-11-20 09:05
42587
63
2025-11-20 09:05
29365
51
2025-11-20 09:05
73654
38
2025-11-20 09:05
92374
84
2025-11-20 09:05
36725
15
2025-11-20 09:05
43678
26
2025-11-20 09:05
46597
93
2025-11-20 09:05
62198
98
2025-11-20 09:05
91382
74
2025-11-20 09:05
71632
76
2025-11-20 09:05
95628
38
2025-11-20 09:05
14982
84
2025-11-20 09:05
67429
57
2025-11-20 09:05
73659
38
2025-11-20 09:05
89346
47
2025-11-20 09:05
46972
53
2025-11-20 09:05
47625
78
2025-11-20 09:05
31975
16
2025-11-20 09:05
14872
65
2025-11-20 09:05
78156
13
2025-11-20 09:05
27941
92
2025-11-20 09:05
71629
89
2025-11-20 09:05
59318
12
2025-11-20 09:05
16274
43
2025-11-20 09:05
34579
43
2025-11-20 09:05
86174
56
2025-11-20 09:05
38976
37
2025-11-20 09:05
94327
72
2025-11-20 09:05
| 桃子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鲨鱼直播 | 蜜桃app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樱花直播nba | 直播软件下载 |
| 花瓣直播 |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韩国直播 |
| 花间直播 | |
| 四季直播 | 四季直播 |
| 桔子直播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魅影9.1直播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暖暖直播 | sky直播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 贵妃直播 | 黄播 |
| 嗨球直播 | |
| 蝴蝶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花蝴蝶app直播 | |
| 橘子直播 | 香蕉直播 |
| 橙色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