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在抖音開設科普帳號@歐陽自遠爺爺講深空探測,希望通過短視頻科普深空探測知識、分享科研生涯小故事,增進大眾對科學原理的認識,激發青少年探索科學的熱情。 歐陽自遠抖音主頁 為更好推進少年兒童科普工作,中國兒童中心聯合抖音、《科學追光者》推出「給青少年的科學家課堂」,持續邀請重磅科學家,針對青少年關心的科學問題,在短視頻平臺開展專業科普分享。相關內容已聚合至「院士答青少年問」專題頁,目前,該話題播放量已超2億次。歐陽自遠院士的入駐是該系列課堂的延續。 歐陽自遠院士長期從事地球化學、天體化學、比較行星學等研究,作為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從戰略高度為中國探月工程制定了科學目標,因而也被譽為「嫦娥之父」。入駐抖音當天,@歐陽自遠爺爺講深空探測連發4條視頻,分享了自己和月球探測結緣的故事以及做短視頻科普的初心。 1952年,歐陽自遠響應國家號召,考入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勘探系,立志學地質,開發礦業,使民富國強,後考研至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深造。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宣布人類空間時代的到來,這帶給了歐陽自遠極大震撼和啟發。中國的太空時代何時到來,如何準備?於是他開始認真考察、研究構成太陽系各類天體的原始物料——隕石與行星際塵埃、月球的起源與演化歷史,為中國探月工程做準備。自此,從嫦娥工程的方案制定到執行,他深耕月球探測近50年。 做科研同時,歐陽自遠院士還熱心公益科普。這位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銀髮知播」的科學家,希望讓更多人熱愛科學、了解科學,延續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粗略統計,至少已有10萬人聽過他關於探月工程的演講,涵蓋各個年齡段。 近年來,短視頻的發展突破了傳統科普講座受場地、時間的限制以及對讀者知識儲備要求的局限,讓科學知識得以觸達更廣泛的人群,原本晦澀的知識正變得通俗易懂。越來越多的專家、科研學者也選擇通過短視頻進行科普。正如歐陽自遠所說:「短視頻是一種科學補習的好方法,一種很好的科普方式,有助於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應該把它應用到更多成果的普及中,讓更多人受益。」 深空探測涉及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天體化學與天體物理、航天技術等較為複雜的知識,對普通人而言,這些應用雖看似遙遠,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生活。深空探測的每一步突破都在拓寬人類的生存邊界和發展空間。歐陽自遠院士表示,希望通過短視頻科普培養孩子們熱愛科學、探索科學、攻堅克難的精神以及一以貫之的毅力。 據悉,自2018年起,已有10餘位重磅科學家入駐抖音開設科普帳號。截至目前,@劉嘉麒爺爺講地質、@童慶禧爺爺講遙感、@朱敏老師講古生物等帳號累計吸引近600萬用戶關注,知識視頻播放量達3.42億次。科學家開始成為抖音上新晉的科普「網紅」。 未來,歐陽自遠院士將持續通過抖音分享深空探測,也就是太陽系探測的科學與技術相關知識,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深空探測的成就,激發新一代青少年探索科學的熱情。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國美術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豐富的滋養。8月5日起,深植於河南厚土的中原畫風吹到上海——「中原畫風」河南省優秀美術作品上海展亮相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180件國畫、油畫、版畫等精品力作,攜黃河文明的歷史烙印與時代氣息,與海派藝術展開深層次碰撞。這是「中原畫風」全國巡展的第29站,更是豫滬共探中國美術「守正創新」之路的生動實踐,為兩地的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展廳現場,邂逅一幅幅作品。觀眾能看到對《韓熙載夜宴圖》筆墨傳統的當代詮釋,對黃河生態保護的詩意描繪,對農民工、鄉村教師等平凡身影的真情刻畫……從仰韶彩陶的古樸紋樣,到龍門石窟的恢弘造像,從《清明上河圖》的市井繁華,到朱仙鎮木版年畫的熱烈奔放,多年來,河南美術工作者帶著這份厚重,在時代浪潮中不斷探索。呈現在人們眼前的這些作品,或許沒有海派美術「中西合璧」的精巧,卻帶著中原人特有的「實」:對傳統,實打實地傳承;對生活,實打實地觀察;對時代,實打實地回應。通過多元的觀察視角,多樣的表達方式,這些作品全景式展現了河南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些作品是河南省老中青三代美術家近年來精心創作的精品力作,或描繪中原大地的壯美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或展現新時代河南人民的精神風貌、生活百態和奮鬥歷程,或探索當代藝術的創新表達、多元融合和審美追求,基本代表了河南美術近年來的最高創作水平,其中多件作品曾入選全國美展。它們不僅是河南美術家藝術才華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原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生動詮釋。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副館長張悅指出,此次展覽走進上海,不僅是河南美術成就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是一場跨越千裡的文化對話。100餘幅精品力作蔚為大觀,是中原大地的「視覺史詩」,更是中國美術「守正創新」的生動註腳,是一次文化的「尋根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共鳴之約」。她期待河南的藝術家們能把中原文化的厚重底蘊、「中原畫風」的創作理念,化作與上海同行對話的種子,在黃浦江畔生根發芽;更期待上海的藝術家們能以開放的胸懷,借鑑「中原畫風」中「紮根傳統、直面生活」的精神,為海派藝術注入新的靈感。「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和文化重鎮,一直以來都是藝術交流與創新的前沿陣地。上海美術界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與全國各省市美術界乃至國際藝術界保持著廣泛而深入的交流,不斷在交流互鑑中做強碼頭、激活源頭。」上海市美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丁設說。他相信,展覽不僅能夠增進上海觀眾對中原文化和「中原畫風」的了解與認識,也必將促進滬豫兩地美術界的相互啟發、共同進步,為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文聯名譽主席、河南省美協名譽主席馬國強在致辭時表示,一百多年前,當中國美術還在傳統與現代的路口徘徊時,上海的美術家們就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拉開了革新的大幕,而如今的上海美術,始終紮根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土壤——既有黃浦江的開闊視野,又有裡弄市井的煙火氣;既有國際大都市的時尚律動,又有江南文化的細膩溫婉。馬國強說,這種「不保守、不浮躁,既紮根傳統又擁抱時代」的藝術態度,這種「海納百川、自成一派」的格局,正是海派藝術最珍貴的「真經」,也是此次來滬最想學習的核心。他相信這次交流會讓海派藝術與中原美術在互學互鑑中,共同為中國美術的繁榮添磚加瓦。此次展覽由中國美協指導,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聯、上海市文聯、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主辦,將持續至8月16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极速直播 | 仙凡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樱桃直播 | 九球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香蕉直播 | 迷笛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快猫 |
小白兔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花瓣直播 |
杏仁直播 |
百丽直播 | 绿茵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绿茵直播 |
青柠直播 | 心跳直播 |
苹果直播 |
蝴蝶直播 | 伊人app |
贵妃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蝴蝶直播 |
妖姬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