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江、黃河流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實施一系列重要舉措,長江、黃河的生態保護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母親河重現生機、活力。 長江流域湖北鄂州梁子湖畔,夜幕降臨,上百萬隻螢火蟲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人。 付新華帶領的團隊已經連續20年監測螢火蟲的遷徙與生存狀況。 研究團隊的高感光監測儀和AI追蹤識別技術記錄下了長江中下遊十多個水棲螢火蟲種群的「足跡」,自2016年起,對水環境最為敏感的一類水棲螢火蟲,種群規模持續擴大,十年間,數量增長了10倍以上。 而在萬米高空中,遙感衛星也感知著螢火蟲周邊長江水質十年間的變化。 這是2015年4月拍攝於湖北鹹寧段長江幹支流的遙感衛星影像,黃色越深表示主要汙染物總磷的濃度越高;而這是今年4月同一江段的影像,顏色已由黃轉青,表明總磷濃度大幅下降。 十年間,長江流域近萬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汙染源減少的同時,監管排汙口的「天網」越織越密。 截至2024年底,長江經濟帶累計排查了14萬公裡河湖岸線,查出入河排汙口18萬餘個,整治完成率約90%。 最新數據顯示,長江幹流連續5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 從水系密布的長江流域往北,與長江同源共生的黃河,十年間也經歷著生態的蛻變。 今年夏天,黃河中遊的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水利樞紐聯合進行了第30次調水調沙作業。 在小浪底水庫上遊的潼關水文站,在線光電測沙儀用光線穿透黃河水,感知著其中泥沙含量的變化。我們發現,這裡流過的每立方米黃河水中,泥沙含量從多年平均值27.5公斤減少到2024年的5.76公斤。 而黃河泥沙逐年減少的關鍵就在黃土高原。 從高空俯瞰黃土高原溝壑,我們看到了為攔截洪水、泥沙而建的淤地壩。如今,黃河流域已經有5.83萬座淤地壩,累計攔沙74億噸。 2024年,黃河輸沙量較此前多年的均值減少超八成。當長江入海口的衛星影像褪去昔日的渾濁,當黃河三角洲蛻變成群鳥翔集的生態樂園——母親河的煥新重生不僅讓流域居民共享生態福祉,更鑄就了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綠色脊梁」!
文/曹旭帆 這個夏天,電影《浪浪山小妖怪》成了全網的「情緒出口」。 打開社交平臺,「我也是浪浪山的小妖怪」刷屏不斷,7.37億票房、豆瓣8.6分的成績背後,更動人的是它的「通吃」魔力。孩子看小妖們的笨拙反差笑出聲,大人盯著屏幕想起自己的日常,全家圍坐時,每個人都能在故事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圖源:@電影浪浪山小妖怪 官博 「不同的人,心裡有不同的浪浪山。」《浪浪山小妖怪》導演於水近日接受了國是直通車的採訪。他表示,只是把日常看到和聽到的生活碎片融入了影片。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但在奮鬥的路上總有自己的迷茫,這也是影片能夠打動大家的原因。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少峰接受國是直通車採訪時也表示,動畫需要貼近普通人生活,才能引發情感共鳴。 沒喊口號,卻寫透了普通人的日常 談及創作,於水導演表示,創作中先搭框架再填細節,將神話與現實緊密交融:浪浪山的雲霧像對未來的迷茫,小妖的剪影恰似「努力站穩的自己」。 他沒有把小妖怪們簡化成「打工人符號」,也沒走「逆襲爽文」的套路,只是將平時看到、聽到的生活碎片融入其中。年輕人糾結留老家還是闖大城市,上班族琢磨著天天重複幹活該不該換條路,這些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迷茫,都化作了小妖怪的故事。 「小豬妖」的變化最具代表性:從想「吃唐僧肉往上爬」,到明白「該幹點正經事」,這種糾結就像身邊的人,在日常裡慢慢認清方向。於水直言,自己就像這隻小豬妖,既有現實考量,也有理想追求,在掙扎中尋找方向。「講跟我們有關的事」,這份真切讓觀眾直呼:「這小妖怪不就是我嗎?」 「浪浪山」火了,因每個人都在山裡「卡過殼」 「不同的人,心裡有不同的浪浪山。」於水一句話說透原因。學生糾結專業選擇;上班族猶豫穩定還是熱愛;孩子也會糾結要不要離開熟悉圈。每種選擇都有挑戰,去大城市要適應新節奏,追熱愛要積攢硬底氣,但這些挑戰裡都藏著成長的可能。 這「山」從來不是困住人的「坑」。小妖怪們最終走出浪浪山,並非因為山本身不好,而是在摸索中慢慢想清了自己想走哪條路。大家對「浪浪山」格外有感覺,正是因為在這座山裡,既看到了自己糾結時的猶豫,更照見了心底那股「想試試」的勇氣。 圖源:@電影浪浪山小妖怪 官博 中國動畫的路,正往普通人的日子裡走 從《浪浪山小妖怪》往遠看,這幾年的中國動畫正發生著積極變化:不再執著於「拯救世界」的宏大敘事,而是學會蹲下來看普通人的生活。 《哪吒》裡那個喊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混小子,藏著每個不服輸的年輕人的影子;《羅小黑戰記》裡揣著單純闖世界的小貓妖,像極了初入社會的我們。這些作品深諳一個創作邏輯:把神話拉回人間,讓神仙妖怪也沾點菸火氣,反而更能戳中人心。 陳少峰表示,這種轉向本就是動畫該有的樣子,動畫需要貼近普通人生活,才能引發情感共鳴。因為它要呼應人們的期望和人性特點,從生活裡提煉真實的問題。 陳少峰強調,在把神話拉回人間時,更要守住文化根脈,既要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讓觀眾因熟悉而共情;也要注入新的想像力,避免變成生硬的「宣傳片」,就像《浪浪山小妖怪》裡的雲霧意象、《哪吒》的反抗精神,都是傳統與創新的交融。 從全網刷「我也是浪浪山小妖怪」到討論「出不出山」,這部電影能火,或許正中那句:「好作品就像中間人,讓創作者和觀眾聊上了天」。 要讓這種「聊天」一直進行下去,不妨照著《浪浪山小妖怪》的路子來:少點空泛的「逆襲套路」,多些「今天該不該請假」的實在細節;不只是給老故事換個新說法,更得讓老故事帶上現在的生活氣息。就像於水說的,「故事自己會慢慢長出來」,中國動畫的生命力,就藏在普通人的日常裡,而這種和觀眾的「聊天」,肯定會一直繼續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小白兔直播 | 黑白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青柠直播 | 五楼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520直播 | 樱桃直播 |
魅影9.1直播 |
花瓣直播 | 糖果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小猫直播 |
月神直播 |
蝴蝶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黄播 |
杏爱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雪梨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69美女直播 |
花椒直播 |
魅影视频 | 月夜直播 |
嗨球直播 |
蜜疯直播 | 杏仁直播 |
桃花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