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政府以戰敗國的身份付給戰勝國日本2.3億兩白銀作為戰爭賠償,日本藉此大力發展了重工業、軍火工業和教育事業。 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按照有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日本理應對中國人民進行賠償。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卻沒有得到日本應有和及時的戰爭賠償。此後,由於時事變換,最終中國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這段歷史背後有著複雜的成因。 美國違背諾言,從中作梗 在處理日本問題上,美國認為其在對日戰爭中起了巨大作用,便以盟主的身份自居,操縱和包攬了日本賠償等事宜。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雖然表面上躋身四強,但在賠款事宜中所起的作用很有限。 1945年由中、美、英三國發布的《波茨坦公告》明確了日本賠償的原則,即可以保留維持其經濟運轉所必須的工業設備和實物,其餘的用來賠償。 資料圖: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 戰後初期,美國曾推行「先期拆遷」計劃,即將提日本工業設備實物的30%作為直接受日本侵略國家的賠償物資,其中中國可得15%。但隨著美蘇對立加劇和中國解放戰爭的推進,美國為扶持日本作為反蘇反共基地,不斷縮減賠償範圍。 中國戰時損失,據國民黨行政院賠償委員會的估計,按當時價格計算,不下620億美元,而中國分得的賠償物資才約值2250萬美元,只佔萬分之三。中國分得的賠償物資中,最大、最新、最完整、最切合需要的成套設備首推吳港「11—5—5」海軍兵工廠的1.5萬千瓦發電設備一套;其次是同廠的200噸碼頭式起重機一具。中方得到通知後,立即派了幾位專家前往拆遷。 就在這兩套設備拆卸時,美國政府於1949年5月13日向盟總頒發臨時指令,取消了「先期拆遷」計劃的執行,停止了日本對各盟國的賠償。至此,戰後對日索賠的事宜實際上已被美國腰斬。 國民黨為己私利,出賣民族大義 1949年下半年,中國的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民解放戰爭節節勝利,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12月底,國民黨當局全部撤到了臺灣。 臺灣當局為獲取美國支持及維持所謂「中國合法政府」代表的形象,在對日賠償問題上態度大變,甚至表示可酌情核減或全部放棄賠償。 國民黨對日索賠態度的轉變,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還在於蔣介石堅持反共而對日本反共政府採取的所謂寬大、不進行報復的政策,以實現它以中國合法政府的身份參加對日和約的籤字。因為日本曾在此前威脅說,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判,籤訂雙邊條約。 1952年2月17日,臺灣與日本和約談判正式開始。談判幾經周折,臺灣當局多次妥協讓步,最終在戰爭賠償等實質問題上徹底放棄。1952年4月,臺灣當局與日本籤訂所謂的「日華條約」,為一黨一派之私利出賣民族大義。 資料圖:1952年4月,「日華條約」在臺北籤署。 中國政府從大局出發,放棄戰爭賠償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蔣介石的代表從聯合國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中國成為聯合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70年代初,由於國際戰略格局發生變化,美國外交政策實施了兩項重大轉變:一是美國承認中國並對建立外交關係進行談判;二是徵收10%的進口稅,主要目的是打擊日本,同時停止美元和黃金的兌換。這兩項與日本關係極為密切的政策出臺,狠狠打擊了精神上毫無準備的日本。這一切大大刺激了日本政界。他們不能不反躬自問,對華政策上緊跟美國是否做錯了。 不久,不得人心的佐藤政權垮臺,田中角榮出任內閣總理大臣。田中就職後立即宣布把日中邦交正常化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中日邦交正常化時機漸趨成熟,戰爭賠償問題再次被提上日程。 1972年7月以後,中國為實現與日本邦交正常化進行積極的準備,周恩來總理就放棄戰爭賠償問題作了下述指示:第一,中日邦交恢復以前,臺灣的蔣介石已經先於我們放棄了賠償要求,共產黨的肚量不能比蔣介石還小。第二,日本為了與我國恢復邦交,必須與臺灣斷交。在賠償問題上採取寬容態度,有利於使日本靠近我們。第三,如果要求日本對華賠償,其負擔最終將落在廣大日本人民頭上,這樣,為了支付對中國的賠償,他們將長期被迫過著艱難的生活。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與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願望。 資料圖:1978年8月12日,《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籤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發表了《日中共同聲明》,中日兩國籤訂了《日中和平友好條約》,同年10月23日生效。中國政府從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願望和長遠利益出發,放棄了1200億美元國家間的賠償要求。 資料圖:1978年10月23日,《日中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互換儀式在日本首相官邸舉行。 中國政府雖然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但是,就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行的賠償要求——1800億美元的國民賠償要求,中國政府在任何場合都沒有宣布予以放棄。 這種對受害賠償要求的保留,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符合國際法的向日本提出受害賠償的機會。 中國新聞社綜合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策劃:於翔
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有效釋放內需潛力,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擴大消費需求。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被列為2025年的重點任務之一。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內生動力顯著增強,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是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我們要進一步把擴大內需落到實處,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監製:張軍 於鋒 統籌:伍剛 王薇 策劃:趙淨 田甜 視頻:鄭平平 陳怡君(實習)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9716
26
2025-10-30 12:54
83791
58
2025-10-30 12:54
49381
37
2025-10-30 12:54
31852
25
2025-10-30 12:54
25769
78
2025-10-30 12:54
37645
15
2025-10-30 12:54
93182
62
2025-10-30 12:54
36294
61
2025-10-30 12:54
74283
46
2025-10-30 12:54
37642
74
2025-10-30 12:54
81763
42
2025-10-30 12:54
84219
79
2025-10-30 12:54
78456
83
2025-10-30 12:54
56941
27
2025-10-30 12:54
84253
93
2025-10-30 12:54
37641
15
2025-10-30 12:54
86574
25
2025-10-30 12:54
63174
48
2025-10-30 12:54
19325
32
2025-10-30 12:54
82315
67
2025-10-30 12:54
16837
25
2025-10-30 12:54
37912
38
2025-10-30 12:54
27968
81
2025-10-30 12:54
29478
28
2025-10-30 12:54
56437
93
2025-10-30 12:54
49216
89
2025-10-30 12:54
13748
75
2025-10-30 12:54
83412
95
2025-10-30 12:54
93487
71
2025-10-30 12:54
85613
68
2025-10-30 12:54
98657
16
2025-10-30 12:54
56281
95
2025-10-30 12:54
37854
24
2025-10-30 12:54
76932
25
2025-10-30 12:54
25947
34
2025-10-30 12:54
12976
41
2025-10-30 12:54
19567
54
2025-10-30 12:54
49816
95
2025-10-30 12:54
37265
82
2025-10-30 12:54
28956
63
2025-10-30 12:54
18943
79
2025-10-30 12:54
36785
25
2025-10-30 12:54
67129
47
2025-10-30 12:54
52687
81
2025-10-30 12:54
92435
71
2025-10-30 12:54
73126
57
2025-10-30 12:54
31296
81
2025-10-30 12:54
31852
64
2025-10-30 12:54
81352
65
2025-10-30 12:54
76589
24
2025-10-30 12:54
64825
53
2025-10-30 12:54
34561
13
2025-10-30 12:54
38615
39
2025-10-30 12:54
| 夜月视频直播 | 嗨球直播 |
| 小妲己直播 | |
| 婬色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 深夜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鲍鱼直播 |
| 河豚直播 | |
| 抓饭直播 | 杏仁直播 |
| 成人抖阴 | |
| 么么直播 | 婬色直播 |
| 蜘蛛直播 | |
| 茄子直播 | 迷笛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快猫 | 蜜桃视频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 花儿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小白兔直播 | 现场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榴莲视频 | 仙凡直播 |
| 魅影9.1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