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13日電 (王利文 邢翀)成都世運會13日產生21枚金牌,中國隊在撞球、跑酷收穫三金,白雨露、韓雨分別奪得女子斯諾克和女子花式撞球冠軍,前體操名將商春松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奪冠,成就了她在該項目上的大滿貫。 撞球項目展開三場女子決賽較量。世錦賽冠軍白雨露以總比分2:0戰勝泰國新星那魯差,為中國隊摘得本屆賽事撞球項目首金。世運會女子斯諾克為三局兩勝制,且為6紅球賽事,白雨露表示,第一次代表國家參加綜合性運動會,與個人職業賽有很大不同,「我覺得國家的榮譽是高於一切的」。 8月13日,在2025年成都世運會女子斯諾克6紅球決賽中,中國選手白雨露獲得金牌。圖為白雨露在比賽中。 記者 田雨昊 攝 韓雨在女子花式撞球的奪冠經歷頗為驚險,開局後雙方比分緊咬,第11局菲律賓選手森特諾憑藉快準打法以6:5反超並率先拿到賽點,隨後韓雨抓住對手失誤精準出杆,追平局分後又在決勝局以7:6反敗為勝。 韓雨在2023年的世界10球女子錦標賽決賽就與森特諾相遇,當時以5:9不敵對手。此役「復仇」,韓雨表示,堅信只要比賽未結束就有機會翻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42歲的荷蘭老將特蕾澤·科爾姆彭豪威爾摘得撞球女子三庫開倫冠軍。此外,中國選手劉莎莎、唐春曉分獲女子花式撞球與撞球八球混合銅牌。 跑酷女子自由式賽場是一大焦點,中國女子體操隊前隊長商春松以24.7分斬獲該項金牌。商春松曾率隊奪得裡約奧運會體操女團銅牌,退役後她轉戰跑酷,去年接連奪得法國世界盃、日本世錦賽女子自由式冠軍。此次在成都奪冠,她實現跑酷這一非奧項目的大滿貫。 8月13日,在2025年成都世運會跑酷女子自由式決賽中,中國選手商春松奪得冠軍。圖為商春松在比賽中。 記者 張浪 攝 不過當日決賽出現了插曲,商春松原本獲得22.7分排名第二。頒獎儀式前,裁判組更改了她的成績,將完成分提高了兩分,商春松最終以24.7分奪冠。這是因為場地有盲區,裁判組身處高視角無法看清商春松的一個動作,所以給了3分的扣分,經技術委員會和裁判組集體討論及視頻回放後,對打分進行了調整。 商春松說,希望藉助這枚金牌推廣中國的跑酷運動,此外她在等待跑酷進入奧運會的那一天,渴望再代表中國隊參加奧運會。 速度輪滑公路賽收官,中國選手郭丹、潘郅遠在女子、男子15000米淘汰賽中均排名13,兩項目冠軍都為哥倫比亞選手。參與100米爭先賽的張振海、周晴均止步預賽,西班牙選手和薩爾瓦多選手分獲男女組冠軍。 上月獲得亞洲杯亞軍的中國女壘迎來本屆世運會首秀,小組賽首戰以1:3不敵荷蘭隊。這支經歷技戰術革新、不斷積累經驗的隊伍此次目標直指獎牌。不過組內對手實力強勁,中國女壘任務艱巨。 軟式曲棍球進入決賽較量,瑞典隊與芬蘭隊分獲男女組冠軍,前者實現世運會三連冠,後者則首次在世運會登頂。首次組隊參賽的中國隊在男子項目中位居第八。 野外射箭反曲弓比賽,義大利和斯洛伐克選手分獲男女組冠軍。中國小將崔敬軒和鮑鈺寧分別在前日的男女組淘汰賽中惜敗對手,未能闖入四強。 浮士德球兩項冠軍被巴西隊包攬,巴西女隊以3:2逆轉戰勝上屆亞軍瑞士女隊,巴西男隊以3:0完勝德國男隊。浮士德球又稱拳頭球、草地排球,比賽近似於排球和網球「合體」。傳統強隊德國隊此役表現欠佳,女隊收穫銅牌、男隊摘銀。中國隊未參加本屆賽事,但藉助成都世運會,這項誕生於義大利的小眾運動走入中國觀眾的視野,有望成為大眾運動休閒的新選擇。 目前成都世運會賽程已過三分之二,中國隊以21金6銀4銅繼續領跑金牌榜,德國隊收穫15金13銀13銅,烏克蘭隊超越義大利隊,以11金9銀6銅排名金牌榜第三,義大利隊則以10金16銀16銅暫居第四。 14日成都世運會將產生35枚金牌,中國隊有望在撞球男子斯諾克、八球混合和攀巖速度賽衝金。肖國棟將力爭為中國隊取得世運會男子斯諾克首金。張泰藝將亮相八球混合決賽。攀巖賽場,世界盃冠軍龍見國、奧運銀牌得主鄧麗娟將領銜出場。(完)
北京8月11日電 題:李約瑟與中國抗戰有哪些少為人知的故事? ——訪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訪問學者劉曉 記者 聶芝芯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1943年至1946年間赴華考察,走訪300多所大學、科研和企事業機構,目睹中國人「雖國難當頭、科研不輟」。他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了怎樣的中國抗戰精神?他為何被中國人稱為「雪中送炭的朋友」? 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技術史系教授、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訪問學者劉曉,近年對李約瑟的一手戰時文獻進行了梳理與研究,近日就此接受「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1943年正值中國抗戰,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為何要冒險來到戰火紛飛的中國? 劉曉:李約瑟於1943年2月到達昆明,其來華計劃經過長時醞釀。最早可追溯到1939年與中國留學生魯桂珍的接觸。通過她,李約瑟了解到悠久燦爛的中國文化,激發他對中國古代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興趣。 全面抗戰自1937年打響,魯桂珍老家南京遭受大屠殺。李約瑟夫婦非常了解中國人民的苦難,曾向中國使館請求赴華訪問。但在戰況危急關頭,李約瑟實際上無法成行。 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對日正式宣戰,英國開始重視英中之間的關係,李約瑟隨之進入高層視野。由於科學的中立性以及在戰爭中的重要價值,其外交作用顯現。李約瑟作為劍橋大學教授和皇家學會會員,正式獲得外交官身份,擔負起戰時外交工作。 穿軍裝的李約瑟。受訪者供圖 記者:李約瑟目睹中國人在艱苦環境下搞科研,為抗戰出力,中國人的戰時精神面貌如何打動李約瑟? 劉曉:李約瑟最初懷著同情和援助的心態來華,但他看到中國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在極為艱苦條件下,依然保持頑強的意志和高昂的熱情,他逐漸從感動到敬佩,發自內心支持中國人民。 昆明是當時中國重要對外通道,聚集眾多重要機構。李約瑟參觀了南遷的北平研究院物理學研究所,看到該所完全轉向戰時工作,設有光學工廠,給盟軍空軍製造水晶振蕩片。他們從美孚油桶上剪下一片片馬口鐵皮圓盤,用榔頭敲打成薄片,然後放在腳踏機械上令其飛速旋轉,便可切割水晶。 在西南聯合大學的實驗室,李約瑟看到:細胞核染色用的蘇木精買不到,就從雲南土產蘇木中提取;顯微鏡的載片不夠,就切割被空襲震破的窗玻璃代替……他還得知,物理學家趙忠堯用冒著生命危險,從北平清華大學帶出來的50毫克鐳,做了些人工(中子)放射性元素實驗,他認為這代表了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 「中央防疫處」生產抗戰急需的血清和疫苗,成功試製青黴素。在李約瑟看來,疫苗工廠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首史詩」,瓊脂通過特殊處理而能夠重複利用,是最體現防疫處頑強精神的典型做法。 本想潛心從事科學史研究的李約瑟「覺得道義和物質援助的需要太迫切了」。因此在抵達重慶後,李約瑟向英國文化委員會撰寫報告,提出成立中英科學合作館開展援華工作。李約瑟很快收到倫敦的批准,迅速列出考察途中記錄的中國科技機構急需物品清單。 記者:李約瑟為戰時中國科學和教育做了什麼,而被中國人稱為「雪中送炭的朋友」? 劉曉:抗戰後期,古老中國的新生科學力量近乎「奄奄一息」,李約瑟首要任務是鼓舞士氣和提供急需援助。 經倫敦批准,李約瑟可利用「駝峰航線」運送中國科學家急需補給。他在來華的美軍運輸機上分配到足夠空間和噸位,按其要求從加爾各答採購的物資便會運來,至少每周一次,由英國政府承擔運輸費用。中國後方的大學也受益於英國饋贈。 這些物資包括科技圖書、期刊、縮微膠捲和科學儀器。許多散布到窮鄉僻壤的大學和機構,大量藏書丟失,李約瑟贈送的6775冊圖書無異於雪中送炭。167種英國科技、醫學雜誌以縮微膠捲的形式送到中國。科學合作館為中國大後方的實驗室提供緊急科學器材供應服務,辦理了333份訂單,對維持科研活動作出切實貢獻。 李約瑟在戰時條件下重建了科學的聯絡渠道。他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介紹每次旅行看到的不同地區的科學技術概況,中國《科學通訊》等刊物被送到西方散發或轉載。他還直接推薦中國研究論文向國外著名刊物投稿,向西方推送了139篇手稿,接受率達86%。 他還為中國科教機構提供諮詢意見。在重慶,他的團隊至少做過100次演講,在旅行途中共計做過123次科學講座。這些講座中除了學術內容外,還有關於戰時科學的動員、加強國際聯絡等切中要害的建議。 1943年李約瑟、吳作人在敦煌合影。受訪者供圖 記者:二戰結束後,李約瑟推動「以科學促和平」、推動國際科學合作。中國之行產生何影響? 劉曉:李約瑟的戰時來華使命中,推動國際科學合作一直佔據優先位置。他認為,此次大戰催生了一種不同以往的國際科學的有組織聯絡,即「科學合作館」。 他到昆明發表的第一場演講即關於科學的國際合作,將最先進的應用科學與純科學,從高度工業化的西方國家輸送到工業化程度較低的東方國家。中英科學合作館設於大後方重慶,協助中國科學家開展正常的科學活動,改善工業落後狀況。戰後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決議,全球範圍內多處科學館設立,均在較不發達地區。 李約瑟在重慶期間,與八路軍辦事處的周恩來建立真摯友誼,發自內心地認同中國應該走社會主義道路。抗戰勝利之際的北方之行,他就有親自前往延安的考量。李約瑟被視為中國人民的真正朋友,1949年後成為中國與西方聯繫的重要紐帶。 記者:您對李約瑟及抗戰時期中國科技史的研究,足跡跨越東西,發掘出哪些新資料? 劉曉:這項研究工作結合李約瑟的日記和照片,圖文並茂展示戰時中國科學的全景,完成《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一書。我們從英國李約瑟研究所收藏的1400多張相關照片中,選用了800多張,很多照片是首次與公眾見面。 通過整理和解讀李約瑟的一手戰時文獻,包括論文、日記、報告和通信,我們重新釐清了一些重要問題,例如李約瑟身份權限、物資保障,也對其來華路線進行勘誤。 從中我們看到李約瑟逐步深入認識中國科技、文化的進程。他通過與中國學者的交往,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國際科學合作事業也得到他們支持——許多中國人戰後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任職。 更多的人,在以後更長的歲月中為李約瑟寫作《中國科學技術史》提供重要幫助。1982年9月,李約瑟訪華時談及擬籌建東亞科學圖書館,數日內即得到愛國華僑捐款64萬英鎊。同年10月23日,全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中國科學技術史》被評為自然科學一等獎,李約瑟是首位獲此獎的外國人。(完) 受訪者簡介: 劉曉。受訪者供圖 劉曉,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技術史系教授,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李氏基金訪問學者,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為近現代科技史、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中國科學院院史,著有《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何澤慧傳》《國立北平研究院簡史》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9613
84
2025-11-14 13:04
74315
59
2025-11-14 13:04
47916
43
2025-11-14 13:04
75283
47
2025-11-14 13:04
51946
39
2025-11-14 13:04
37854
89
2025-11-14 13:04
36421
64
2025-11-14 13:04
31946
69
2025-11-14 13:04
12346
81
2025-11-14 13:04
51624
46
2025-11-14 13:04
91824
89
2025-11-14 13:04
29518
35
2025-11-14 13:04
89627
92
2025-11-14 13:04
32189
25
2025-11-14 13:04
79823
93
2025-11-14 13:04
12748
47
2025-11-14 13:04
34865
23
2025-11-14 13:04
15327
93
2025-11-14 13:04
38645
61
2025-11-14 13:04
45716
49
2025-11-14 13:04
53678
94
2025-11-14 13:04
52893
51
2025-11-14 13:04
21495
76
2025-11-14 13:04
19834
92
2025-11-14 13:04
68541
74
2025-11-14 13:04
24693
86
2025-11-14 13:04
36492
36
2025-11-14 13:04
59873
86
2025-11-14 13:04
25963
65
2025-11-14 13:04
37528
36
2025-11-14 13:04
48697
35
2025-11-14 13:04
67123
36
2025-11-14 13:04
93751
14
2025-11-14 13:04
61843
41
2025-11-14 13:04
74532
72
2025-11-14 13:04
47519
39
2025-11-14 13:04
91245
26
2025-11-14 13:04
92345
25
2025-11-14 13:04
71695
29
2025-11-14 13:04
97862
86
2025-11-14 13:04
87296
46
2025-11-14 13:04
89657
17
2025-11-14 13:04
32854
56
2025-11-14 13:04
21984
32
2025-11-14 13:04
25468
81
2025-11-14 13:04
73986
52
2025-11-14 13:04
76581
79
2025-11-14 13:04
25184
21
2025-11-14 13:04
49835
21
2025-11-14 13:04
83417
37
2025-11-14 13:04
59281
56
2025-11-14 13:04
95748
87
2025-11-14 13:04
| 曼城直播 | 妖姬直播 |
| 妖精直播 | |
| 花瓣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樱花直播nba | 零七直播 |
| 海棠直播 | |
| 零点直播 | 雪梨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伊人直播网站 | 婬色直播 |
| 花椒直播 | |
| 心动直播 | 97播播 |
| 么么直播 | |
| 婬色直播 | 小猫咪视频 |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贵妃直播 |
| 月神直播 | |
| 黑白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红桃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蜜桃app |
| 荔枝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