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閩清縣梅溪鎮橋東村保護古樹群 古村落裡有片「寶樹林」(古樹的故事) 腳下的古驛道青苔斑駁,跨過潺潺溪流,就進入了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梅溪鎮橋東村的古樹群。樟樹、楓香樹、油杉、馬尾松……高大的樹木依著地勢錯落挺立,或通直或虯曲。 這片古樹群佔地面積約34畝,有140多株樹木,其中認定為古樹的有21株,包括楓香樹、油杉、樟樹、桂花樹、馬尾松等多個樹種,平均樹齡150年,古樹形態各異、成群生長,於2022年入選「福建最美古樹群」。 「小時候我們就在這片林子裡玩耍,有的樹與樹之間掛著碗口粗的藤,我們就把它當鞦韆繩蕩著玩。」穿行在古樹群中,今年65歲的橋東村村民謝兆恆指著一株株古樹,如數家珍:「到了秋天,桂花樹就會飄香,別提多美了!」 與古樹群相伴相生的橋東村是中國傳統村落,保留著連片清代古厝,古樹群生長在這些古厝前後。橋東村黨支部書記謝其釗介紹,在古樹群前方有處古厝叫作寶樹堂,於是村民們把這片古樹群叫作「寶樹林」。「我們相信這片樹林都是『寶樹』,能為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帶來幸福。」謝其釗說。 上世紀80年代,文物專家王世襄曾來到橋東村,留下一個「適」字題刻。無論是古樹還是古厝,都適應著這方天地。「古樹依山而生,古厝也是依山而建。」中國文物學會會員曾江介紹,橋東村古厝因地制宜,坐東南、朝西北,多個院落串聯在一條中軸線上。一側坡度平緩,有大片梯田用於耕作,清晨陽光也可直照村落;另一側山地陡峭,樹木繁茂。此外,古厝背枕樹林,兩邊還有天然溪流,溪流周邊則是重重疊疊的青山。 適應自然,安居樂業。「古樹與古厝聯繫緊密,誰也離不開誰。」謝其釗說,長輩一直教導後輩,村裡無論怎麼發展,都要先考慮這片古樹群。「一定要保護好這片樹林」成為村民們的共識。 謝其釗還記得,2013年前後,有人來村裡找到不同村民,出高價想買走古樹群裡的桂花樹,大家都不肯答應。一天晚上,村裡老人發現,桂花樹旁停了不少外頭來的車。「怕是要來偷挖」,一聽這消息,村民們自發集結起來,輪流在村口守夜兩三個月。「我當時也守了兩三晚,守護好這片樹林是我們所有村民的心願。」謝其釗說。 如今,古樹群也有了更全面的守護。閩清縣林業局營林科科長吳齊凇介紹,閩清縣林業局為每株古樹都建立了檔案,詳細記錄古樹位置坐標、冠幅、胸徑、樹種、樹齡等信息,並將其推送給負責巡護的護林員,護林員在定期巡護古樹群時,除了查看古樹病蟲害情況以及周邊環境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還可以根據檔案信息比對古樹長勢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一旦發現問題,護林員就會迅速上報,我們會及時對古樹進行診斷,必要時採取復壯措施。」吳齊凇說。 此外,在通往古樹林的村道上也都安裝上了太陽能路燈與監控設備,便於管理與保護。 「利用好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也是對古樹的保護。」謝其釗介紹,橋東村建起了3.3公裡的登山道,每周末都有一兩百人來徒步登山或參加自然研學活動。「我們會更加努力聚集人氣,為遊客們講好古樹群和古村落的故事。」謝其釗說。 本報記者 施 鈺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04日 第 14 版)
金華8月10日電 (董易鑫 李朵)8月2日至10日,2025「凌雲音樂獎」中國聲樂作品演唱比賽及民族器樂演奏比賽(下稱:2025「凌雲音樂獎」)在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舉行,近1400位參賽選手參賽,還吸引了眾多聲樂、器樂教師,音樂愛好者觀摩學習。 當國家級音樂大賽與浙江中部縣城相遇,舞臺與田野相連、技藝與民心共振——這不僅是一個選手比拼專業技藝的舞臺,更是一次國樂文化的「返鄉實踐」。 活動期間,一場音樂會在浦江縣橫山村的智慧農業葡萄基地上演。(浦江縣官方供圖) 當國樂從舞臺至田野 一邊是來自北京的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奏響的「中西合璧」交響樂,另一邊則是由十餘位文化特派員自編自導的「鄉村音樂會」——活動期間,在浦江縣黃宅鎮橫山村的智慧農業葡萄基地,兩場風格迥異的音樂會輪番上演,為當地村民送去聽覺盛宴。 「國樂的誕生與中國的田野有緊密聯繫,這次我們在縣城辦賽、採風、演出就是印證了一句話——讓本土音樂『重回』土地。」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曲學選說。 據悉,2025「凌雲音樂獎」在傳統聲樂類比賽的美聲、民族唱法大類基礎上創新開設中國古曲與古詩詞藝術歌曲、中國傳統民歌與改編作品、中國藝術歌曲等五個賽道單元,旨在讓參賽選手擁有獲得更多展示機會,也讓更多中國聲樂作品得以傳播和推廣。 同期,涵蓋多場主題音樂會、雅集、研學等活動的「萬年上山·詩畫浦江」國風音樂周也在當地舉行:浦江縣演出了傳承千年的春節民間習俗——板凳龍。鑼鼓聲中,評委們忍不住加入舞龍隊伍、喊起號子。 從公益課堂到比賽現場、從光鮮舞臺到廣闊田間,專家和村民學在一起、玩在一起、樂在一塊。 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介紹:「我們並非單純舉辦比賽,而是希望舉辦類似於音樂夏令營的活動,用豐富的形式將比賽和採風有機融合起來。讓年輕人利用珍貴的時間學習、成長。」 「本屆『凌雲音樂獎』設立了多個聲樂、民族器樂的單項賽道同時展開,目標是讓專業藝術的實踐平臺下沉到基層,與民眾的文化審美相互融合、助力,漸進式創新,實現中國傳統音樂藝術與時代同步發展;讓音樂學子們能夠打破專業壁壘,互相聽見、相互看見,對音樂藝術有更廣闊的視野。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專業的比賽、精彩的音樂會以及豐富的音樂活動,為國內外音樂精英和愛樂者提供交流分享的平臺,促進民族音樂行業的蓬勃發展。」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胡琴表演藝術家宋飛說。 「韻起浦江—凌雲音樂獎」開幕式音樂會在浦江中學報告廳啟幕。董易鑫 攝 讓音樂成為城市「標配」 「一個賽事可以帶動一個城市的文化發展。我們更看重的是,如何通過賽事這顆『種子』拉動浦江大中小學美育的發展建設,增強賽事舉辦地的孩子們對藝術的審美以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曲學選說。 浦江舉辦國家級音樂大賽並非首次。2023年,當地曾承辦「敦煌杯」中國彈撥樂(琵琶/阮/柳琴)演奏比賽。彼時,浦江官方提出「背著樂器就能免費坐公交」「活動期間所有酒店不允許漲價」等暖心舉措,不僅保障了比賽順利舉行,還拉動了當地文旅產業發展。 「前年我們之所以把『敦煌杯』放在這裡舉辦,起初是因為浦江籍青年音樂人才張輝的極力舉薦和牽線搭橋。這次的2025『凌雲音樂獎』也是因為上次辦賽效果不錯,我們才再次選擇這裡。」承辦方相關負責人杜怡璇介紹。 此外,浦江的「城市氣質」也成為國樂賽事接踵而至的重要原因之一。 活動期間,浦江縣浦陽街道同樂村熱鬧非凡,來自2025「凌雲音樂獎」的專家評委與優秀青年選手、當地村民歡聚一堂,用音樂對話。(浦江縣官方供圖) 「浦江素有『文化之邦』『書畫之鄉』『詩詞之鄉』等美譽,綠水青山串接起萬年上山、千年鄭義門和月泉吟社,以及百年書畫興盛地的文化脈絡,也孕育了根深葉茂的浦江民間藝術。」浦江縣委常委方淵說,在音樂藝術方面,浦江亂彈唱腔高亢激越,表演粗獷奔放,深受百姓歡迎,至今仍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躍於各種舞臺。 據悉,浦江官方正以此次活動為起點,融入了建設「國樂之城」的長遠考量,嘗試推動名家進村入企開展藝術交流、聯動省市縣文化特派員和浙江省文藝賦美工程,冀以文化振興賦能鄉村振興。 「多年前,中國樂器協會曾提出『讓樂器成為家庭的標配,讓音樂成為生活的剛需』的目標。這次活動,我們看到浦江很多老百姓對音樂文化有內在需求,也證明這個目標正一步步走向現實。」中國樂器協會常務副會長孫瑞勇說。(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20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婬色直播 |
9i安装下载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小狐狸直播 |
tvn直播 | 蜘蛛直播 |
抓饭直播 |
伊人直播 | 快猫 |
趣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妖精直播 |
月神直播 |
现场直播 | 零点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月神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深夜直播 |
西甲直播 | 柚子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优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凤蝶直播 |
零七直播 | 蜜桃app |
成人免费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