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雲南、湖南、湖北及京津冀等地出現強降雨天氣。預計未來三天,受「楊柳」影響,我國東南部海區及華南、江南南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強風雨天氣,關注颱風災害影響;江漢、江淮、黃淮、華北、東北等地多陣雨和強對流天氣,關注局地強降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及對交通、旅遊、農業生產等的不利影響。 昨日雲南湖南湖北及京津冀等地出現強降雨 昨日8時至今日6時,雲南中部、貴州南部、廣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中南部、浙江中西部、江蘇中部及河北中部和東北部、北京東南部、天津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暴雨或大暴雨(100~123毫米);上述地區最大小時降水量30~50毫米,局地60~80毫米。內蒙古東南部、陝西中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部等局地出現雷暴大風。 重點天氣預報 颱風「楊柳」將給華南等地帶來強風雨 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已於今天(13日)早晨加強為強颱風級,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臺灣臺東市東偏南方向大約17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22.0度、東經122.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為170~320公裡,十級風圈半徑為80~100公裡,十二級風圈半徑為50公裡。 預計,「楊柳」將以每小時25-30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還將有所加強,即將於13日中午前後在臺灣東南部沿海登陸(颱風級或強颱風級,40~45米/秒,13~14級);穿過臺灣島後13日下午進入臺灣海峽,並將於13日夜間至14日凌晨在福建廈門到廣東汕頭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25~33米/秒,10~12級);以後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預計,8月13日08時至14日08時,黑龍江中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江蘇北部、雲南西部、廣東東部、福建東部和南部、西藏南部、臺灣島大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東南部、廣東東南部、臺灣島東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臺灣島東部和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39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過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東海南部、臺灣以東洋面、南海東北部、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島北部及其沿海、福建北部沿海、廣東中東部沿海將有6~8級大風,臺灣島南部及其沿海、福建中南部沿海、臺灣東南洋面、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部分海域風力可達9~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和地區風力有11~14級,陣風15-16級。中央氣象臺8月13日06時繼續發布颱風黃色預警和暴雨黃色預警。 颱風「楊柳」未來60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8月13日05時-15日17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全國強降雨落區預報圖(8月13日08時-14日08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東北地區等地有強對流和較強降水 13日,東北地區及黃淮、江淮等地有較強降水,部分地區有雷暴大風或冰雹,並伴有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預計,8月13日08時至14日08時,內蒙古東南部、東北地區北部和西部、蘇皖北部、華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8級以上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其中,黑龍江東北部、遼寧西部、福建南部、廣東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10級以上雷暴大風,最大風力可達11級以上。中央氣象臺8月13日06時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黃色預警。 全國雷暴大風或冰雹預警圖(8月13日08時-14日08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國內未來三天具體預報 8月13日08時至14日08時,黑龍江中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江蘇北部、雲南西部、廣東東部、福建東部和南部、西藏南部、臺灣島大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東南部、廣東東南部、臺灣島東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臺灣島東部和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390毫米)。臺灣以東洋面有12~13級風,陣風14~15級;臺灣海峽、巴士海峽有10~11級風,陣風12~13級。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8月13日08時-14日08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8月14日08時至15日08時,華南大部和內蒙古中部、黃淮、江南西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廣東大部、廣西東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廣東北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8月14日08時-15日08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8月15日08時至16日08時,貴州、廣西西部和北部、湖南西部、四川盆地東南部、重慶南部和黑龍江南部、吉林北部、遼寧南部、華北中南部、山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貴州大部、廣西北部和黑龍江西南部、吉林北部、遼寧東南部、山西東部、河北東南部、山東西部、重慶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100~200毫米)。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8月15日08時-16日08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在東莞,一場被觀察人士稱為「中國版包浩斯運動」的實踐正在蓬勃發展。 企業樓下辦起美學展館、產業園區出現美學空間、製造名企貼上美學標籤……從流水線到產品,從工廠到城市,「世界工廠」厚重的鋼筋水泥裡,正孕育出輕盈的城市美學,改變著這座工業型城市的面貌。 作為區域(城市)產業名片計劃的全國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去年12月,東莞發布《東莞製造美學城市IP研究報告》,在全國首次提出「製造美學」概念。如今,東莞企業紛紛躋身「製造美學」賽道,拓展企業發展的另一增長極。 不難發現,東莞早已從全球產業鏈末端的「執行者」,轉型為工業美學的定義者。而這場凝練工業文化、塑造新工業形象的「製造美學」探索,正在為大灣區乃至全國工業城市探索一條輕盈轉身的路。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張帆馬新傑王穎 策劃:靳延明 新現象:製造強企打上美學標籤 今年6月,「中國食品名鎮」東莞茶山鎮的華美食品集團在河北正定縣舉辦2025年月餅營銷峰會,現場展示發布「製造美學」主題月餅禮盒新品,涵蓋「非遺之美」「繁花」「桂逸香」等50餘款創新設計。 在陶瓷行業,馬可波羅控股與西安美術學院達成戰略合作,推動「建築陶瓷藝術化」的產業升級。走進馬可波羅的文化陶瓷車間內,雕刻師的手工刀法與數位化上色技術協同作業,將「小而美」的陶瓷藝術品轉化為可批量複製的產業項目。 近年來,不少以代工起家的東莞製造強企紛紛步入文化賽道,以原創美學打破同質化競爭的困局。 走進東莞企業,大概率會去展廳逛一圈。區別於以往陳列展品和榮譽證書、專利證書,如今東莞企業的展廳有了不少新意—— 得利鐘錶與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合作,打造了一個除時間科學領域外還涵蓋鐘錶文化、鐘錶發展、鐘錶設計、航天科學等內容的時空科普場館。慕思總部落成東莞首座睡眠文化博物館,帶領參觀者穿越人類萬年睡眠史,講述人類對舒適睡眠不懈追求的文明進程。力嘉國際集團開發的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裡,建起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中華古今書畫展覽館、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等,每年接待觀眾數十萬人次。 聚焦產品美學和背後的文化價值,東莞企業把實用產品變身藝術媒介,用美學概念賦能企業轉型升級。起步於製造,繁榮於製造,而今揚名於製造,東莞靠的便是從代工生產向美學品牌的跨越。伴隨越來越多的東莞製造開始使用美學概念,一場向美而行的產業變革之風在「世界工廠」悄然發生。 新變革:世界工廠激活美學基因 東莞的美學轉型是一場深入製造業邏輯的系統性變革。「製造美學」的核心在於六重維度:設計之美、工藝之美、生產之美、產品之美、人文之美、理念之美,這意味著美學不是後期添加的「化妝品」,而是貫穿全產業鏈的「血液」。 知名耳機品牌漫步者的生產製造基地坐落於東莞松山湖,這家於1996年創立的國牌,是很多耳機、音箱消費者心中的「國貨之光」,原因既在於產品的質量優良、價格親民,也在於企業一直追隨著時代的審美風潮。 漫步者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曉東說:「現今一代的消費者已不滿足於性價比,他們要求和別人不一樣,這種不同就表現在每種品牌背後的文化定位上。」 純色靜光、幻彩潮汐、氛圍呼吸、聲光律動、幻彩漣漪……漫步者自主品牌「花再」旗下的HALO音箱裡,7組精心設計的燈光有各自的氛圍。「聲音的感覺如果有形狀,那光一定是它最好的表達。」李曉東說,以光為切入口,漫步者從聽覺向視覺跨越,賦予製造品更立體的美感。 以漫步者為代表,一批東莞強企正為行業做出美學示範。東莞匯聚了OPPO、VIVO和華為三大手機廠商,全球每5部智慧型手機,就有一部產自東莞,而這一優勢行業也正成為東莞展示製造美學的舞臺。 OPPO將敦煌藻井圖案轉化為呼吸燈紋樣,通過納米級蝕刻技術實現光影流動效果;VIVO手機把東方美學意象嵌入硬體設計,斬獲國際設計大獎。強企們不僅關注產品外觀設計,更注重「美」如何融入整個使用過程,提升產品的整體品質。在如火如荼的美學實踐中,世界工廠用它的產品證明,功能與審美是可以交融的存在。 站在城市發展層面,製造美學是「產城人文」深度融合的人文之美與理念之美。 今年3月,東莞在北京X美術館舉辦「我在!一座城和兩億人的在場證明」展覽,用藝術語言詮釋工業文明。日光燈管鍛造的《白雲》、鋼鐵零件堆疊的《海浪》等作品,將車間符號升華為存在主義藝術。流水線上的工裝、出租屋掛曆、褪色招工啟事等五千餘件影像檔案將發展的微觀史轉變為公共記憶。 從表達年輕態度的潮玩企業,到踐行環保理念的光電園區,從月餅的非遺紋樣到手機的東方意象,東莞用「製造美學」刷新城市名片,進一步吸引招商投資、推動產業進化,為製造業升級提供「製造與美共生」的灣區樣本。 ■樣本 善道服飾: 織就「新中式」美學體系 穿衣用度是生活最日常的維度,紮根東莞鳳崗鎮的廣東省善道服飾有限公司(下稱「善道服飾」)正嘗試將這份日常升華為一種美學體驗,讓製造不止於實用功能,而是走向精神敘事。 創始人黃麗耘早年在深圳百花街道經營買手店,「新中式」服裝初露端倪時,她便敏銳察覺到其中的市場潛力。2014年,黃麗耘組建設計團隊,選用棉麻、桑蠶絲等天然面料,嘗試將中式長袍轉化為現代女性更易穿著的極簡款式。原創店鋪開業日即拿下10萬元訂單,迅速打開知名度。 此後,善道服飾創新運用香雲紗、宋錦、蜀錦等非遺面料,開發T恤、西裝、羽絨服等現代款式,推動中式服裝實現從「看場合穿」到「想穿就穿」的轉變,覆蓋更多年齡群體。 2022年,善道服飾將總部遷入鳳崗京東智谷產業園,實現設計、製造、銷售一體化發展。如今,其旗下已擁有多個「新中式」風格的子品牌,直營門店遍布深圳、成都、鄭州等地,產品深受高消費力女性群體喜愛。 善道服飾並不滿足於對非遺元素的「拼貼式」使用,而是圍繞文化母題展開系統設計。從意象、色彩到紋樣,每一季產品都經過深度策劃。例如,以《牡丹亭》為靈感的系列中,設計團隊將荷花、小亭等圖案與現代廓形融合,輔以耳環、吊墜上的八角亭元素,讓傳統文化在衣飾間悄然流轉,意蘊悠長。 東和電子: 跨界「玩」起工業藝術 在鳳崗鎮天安數碼城,東莞市東和電子製程有限公司(下稱「東和電子」)把公司一樓進行了大膽的改造——開了一間「工品集合店」,打造一個工業展廳。三年來,這裡被百餘款工業主題文創產品填滿。經藝術家創作,工業廢棄物在這裡化身畫作、檯燈等手工藝品。 從一家工具店出發,東和電子將全球優質工具引入東莞製造前線,用30年探索轉型為精密製造服務商,在流水線上演毫米級製造工藝。如今,東和電子是一家綜合性工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專注於自動化設備及工業品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在一個公益項目中,東和電子創始人羅醒亮體驗了盲人的生活方式,觸摸盲文時,由圓點組成的字讓他想起了流水線上的點膠。在那之後,羅醒亮關注起藝術領域,「工藝的世界很有意思,不同人群的視角可以發現更多新的可能性」。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工品行業與文創領域逐漸交織,展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工品集合店」是東和電子向工業藝術邁出的第一步。作為一個集辦公、製造、策展、體驗等多元業態於一體的新概念空間,年輕人在工作之餘可以手工製作,可以喝咖啡逛展覽,在工業之美的感官刺激下,工業與生活的關聯完成了建構,也得以走進年輕人的生活。 2024年8月,東和電子向藝術的「跨界」更為人熟知,只因一場名叫「工業之繭」的藝術展。羅醒亮擔任總策劃,邀請藝術家趙天一利用企業廢棄機器進行創作。走進展廳,廢棄設備被塑料膜封塑,內部長出森林、青苔甚至微觀城市,講述著東和電子關於工業和城市關係的思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绿茵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红桃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深夜直播 |
心跳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比心直播 |
tvn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魅影视频 |
六月直播 |
迷笛直播 | 橘子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么么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妲己直播 |
成人抖阴 | 婬色直播 |
杏爱直播 |
五楼直播 | 雨燕直播 |
蜜桃app |
柠檬直播 | 杏爱直播 |
魅影视频 |
心动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小k直播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