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千年文脈,「書香中國」上海周松江分會場主題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2025-10-22 04:58
3,741次浏览
近日,備受關注的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正式落地。8月13日,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詳解兩項貸款貼息亮點:通過財政與金融協同,撬動資金流向消費領域;流程設計突出簡化,個人在同一家貸款機構最高可享3000元補貼,企業則按貸款額度核算貼息,單戶享受貼息最高1萬元。 據悉,與以往補貼政策主要支持投資端和供給端不同,這次兩項政策通過財政貼息與金融支持的深度協同,從居民消費需求和服務業供給兩端同時發力,為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擴大內需注入強勁動力,成為當前宏觀政策精準調控的重要舉措。相關負責人介紹,簡單測算,如果按照1%的貼息比例,意味著1塊錢的貼息資金,有可能帶動100塊錢的貸款資金用於居民消費,或者是消費領域服務業的供給。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政策發布後,多家金融機構迅速響應,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明確9月1日起開展相關工作,螞蟻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等機構也表態推進政策實施。在業內專家看來,下一步金融機構應嚴控風險與合規,通過支付追蹤、發票核驗確保資金用途,依自律約定管控利率,平衡增長與資產質量。 目標 信貸資金精準投向消費領域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8月12日,財政部聯合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發布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通過財政和金融的聯動,支持促消費、擴內需。這兩年,財政部不斷加大財政和金融的配合,以放大公共資金的乘數效應,擴大政策覆蓋面。這一次的個人消費貸款貼息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就是具體的措施之一。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提振消費、擴大內需。202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2025年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分別給予貸款貼息。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有效釋放內需潛力。財政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個人消費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兩項貼息政策,目的就是要通過進一步強化財政和金融協同,撬動更多信貸資金精準投向消費領域,降低居民和經營主體的信貸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時,通過提振消費暢通經濟循環。 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車士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貼息政策從需求端增強居民消費意願,供給端提高企業優質服務供給能力,與人民銀行前期出臺的消費領域金融支持政策著力點一致,有利於產生「1+1>2」的政策效應。 車士義進一步解釋稱,貼息政策通過對貸款利息支出的補貼,直接降低居民消費和企業經營的融資成本,減輕財務負擔;再貸款政策將政策激勵與銀行對消費領域信貸投放相掛鈎,通過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提供低息再貸款,促進銀行加大消費領域信貸投放、讓利於經營主體。 需求 能省大約三分之一利息 作為中央財政首次針對個人消費貸款推出的貼息舉措,直接瞄準居民消費痛點,通過降低信貸成本激發消費潛力。 關於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廖岷介紹,貼息對象為,居民使用的相關貸款經辦機構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日常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 從貼息力度來看,政策設定1個百分點的貼息比例,約佔當前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能顯著減輕居民借貸壓力。政策實施期限為1年,在覆蓋商品消費的同時兼顧服務消費,精準契合我國居民消費多元化、品質化的升級趨勢。 金融監管總局政策研究司司長郭武平表示,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涉及千家萬戶,關係到廣大金融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針對政策落地中的風險防控與服務優化,郭武平提出明確要求:在信貸管理方面,貸款經辦機構需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開展差異化授信,合理設置貸款額度、期限與利率,完善合同條款,嚴格授信評審與貸後管理;在用途管控上,機構需健全信息系統,精準識別符合條件的消費場景,嚴防資金挪用於非消費領域或套取貼息;在監督管理層面,貸款經辦機構要做好貸款貼息資金的測算、審核、申請工作。經辦機構對貼息數據和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合規性、準確性負責,各金融監管局將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執行情況納入日常監管,配合財政部門適時對貸款經辦機構貼息資金的申請、撥付、清算等情況開展核查。 今年以來,提振消費的多項政策已陸續落地。今年6月央行牽頭出臺《關於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設立了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消費領域信貸供給。央行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不含個人住房貸款的全國住戶消費貸款餘額21.2萬億元,全國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教育、居民服務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經營主體的貸款餘額2.8萬億元。 此外,車士義介紹,消費貸款利率由銀行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確定,貼息部分由財政資金直接補貼給老百姓,在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同時,也兼顧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為最大限度地減輕借款人的操作負擔,政策在設計貼息流程時,始終遵循簡化原則。具體到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方面,借款人在申請個人消費貸款籤訂相關貸款合同的同時,只需增加一個操作,授予貸款經辦機構相關權限,允許其識別貸款發放帳戶或者指定帳戶的交易信息。對於已經籤訂的貸款,貸款經辦機構可通過籤訂補充協議等方式取得借款人的相關授權。 獲得授權後,貸款經辦機構將根據實際消費情況,按照政策規定要求計算財政貼息金額,在定期收取貸款利息時,直接扣減由財政承擔的貼息資金,借款人可通過簡訊、手機App等方式知曉享受財政貼息的具體情況,不需要額外操作。對於單筆5萬元以下的消費,按照實際金額計算貼息,多筆疊加以後,在同一家貸款機構最高可以享受貼息1000元;對於單筆5萬元以上的消費,以5萬元為上限計算貼息,也可以多筆疊加,加上小額消費的貼息以後,在同一家貸款機構最高可享受貼息3000元。 財政部金融司司長於紅舉例,如果一名消費者使用個人消費貸款,在政策執行期內花了20萬元用於裝修、購置家具家電等消費品,假設該筆消費貸款年利率為3%,在沒有貼息的情況下,他全年需要支付貸款利息是6000元,享受個人消費貸款1個百分點的貼息以後,最高可減少利息支出2000元,這樣就可以獲得三分之一的利息補貼。 供給 單戶享受貼息最高1萬元 與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同步推出的是,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聚焦消費服務供給端,旨在通過支持經營主體發展,提升服務品質與供給能力。 廖岷介紹,從消費結構看,我國目前服務消費具有較大增長潛力,為了釋放這一潛力,需要有更高品質的供給,因此,財政部同步實施了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的貼息政策。 貼息對象是向消費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發放的銀行貸款,聚焦餐飲住宿、健康、養老、託育、家政、文化娛樂、旅遊、體育等8類主要消費服務領域。 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可以貼息1年,上述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單戶享受貼息的貸款規模最高是100萬元,單戶享受貼息最高1萬元。 郭武平表示,開展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能夠推動消費供給提質增效。此項政策和個人消費貸貼息這兩項貸款貼息政策分別從供需兩端發力,協同配合、精準施策,預期將促進消費領域良性循環,提升消費市場活力。 針對經辦銀行,郭武平提出四方面要求:首先,聚焦8類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行業,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實現信貸資金「直達基層、快速便捷、利率適宜」。 其次,經辦銀行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做好對符合貼息條件的經營主體貸款審批,堅持從嚴審核、加快放款,優化操作流程,滿足消費供給主體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與此同時,經辦銀行要全力配合財政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做好貸款貼息工作,按月匯總符合貼息條件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發放情況,及時報送省級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審核。在政策到期後,則需按要求向省級財政部門提出貼息資金需求申請,貸款經辦銀行在收到撥付貼息資金後,要及時做好經營主體貼息返還和利息扣減工作。 最後,將引導經辦銀行嚴格按照行業管理部門審核檢查結果申領貼息資金,並動態跟蹤貸款流向,加強資金用途管控,確保資金合規和有效使用。 據悉,上述兩項政策到期後,相關部門將開展效果評估,研究視情延長政策期限、擴大支持範圍或調整貸款經辦機構範圍,確保政策持續精準發力。 落地 銀行消金公司火速跟進 作為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裡」執行者,8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家金融機構表態積極推進細則落地。 在個人消費貸款方面,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廣發銀行、浙商銀行表示,將於9月1日開始,針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開展財政貼息工作。 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方面,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稱,對符合要求的服務業經營主體,於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間與該行籤訂貸款合同,並獲取的合規用於改善消費基礎設施、提升服務供給能力的貸款,進行貼息支持。 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銀行也均表示,正積極組織開展個人消費貸款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落地實施工作。 一位股份制銀行業務部門人士表示,「目前,銀行內部正在討論落地細節,估計之後各家銀行實施細則將於9月1日左右陸續上線」。 值得關注的是,個人消費貸款貼息的經辦機構並非只有商業銀行,還有消費金融機構。北京商報記者從重慶螞蟻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處獲悉,作為政策參與機構,該公司將積極貫徹政策要求,從消費場景、風險控制、客戶服務、營銷宣傳等方面做實做細實施方案。招聯消費金融指出,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優化辦理流程,推動政策儘快實施。 中銀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也強調,將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推動政策落地實施;正在抓緊制定有關操作指引、實施細則,在辦理貸款貼息業務過程中,不收取任何費用。 在信貸管理方面,金融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長郭武平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貸款經辦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和相關信貸管理規定自主開展差異化授信,合理設置消費貸款的額度、期限、利率,自主決策貸款發放條件並及時發放貸款資金。同時,按照財政部的規定和要求,貸款經辦機構要有效加強貸款資金用途管理和風險管控,防止挪用於非消費領域和套取貼息資金。 對於此次貼息政策帶來的影響及後續落地的要點,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高級副總監李倩表示,貼息刺激消費貸需求,規模擴張可對衝淨息差壓縮影響,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銀行+消金公司」雙資質機構更具優勢。 李倩認為,後續落地需聚焦三方面:一是強化場景滲透與客戶觸達,聯合商戶推出「貸款+消費」優惠,簡化線上申請流程,提升政策知曉度;二是嚴控風險與合規,通過支付追蹤、發票核驗確保資金用途,依自律約定管控利率;三是優化支撐能力,測算資本金需求保障放貸規模,雙資質機構可差異化定位客群(銀行服務優質客戶、消金覆蓋下沉市場),平衡增長與資產質量。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劉四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比心直播免费版官方版下载-比心直播正版下载V.2.3.72-安卓版-2265安卓网
浙江嚴打網絡犯罪 今年以來抓獲犯罪嫌疑人9826名
直播黄台app凤蝶
九球直播
桔子直播
45738
28
2025-10-22 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