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10日電 題:「海歸」隊長彭靜:以體育之名尋根 為熱愛「最後一舞」 作者 單鵬 綠茵場上,棍網球運動員如離弦之箭疾馳。中國女子棍網球隊隊長彭靜快速突破防守隊員,揮棍勁射,球應聲入網,看臺瞬間沸騰……10日,成都世運會女子棍網球第7名爭奪賽,彭靜為中國隊打入了兩粒精彩進球。 「能在最後一場進球特別開心。賽前教練讓我多拿球、多射門,今天終於做到了。」賽後她難掩激動。 彭靜1992年出生於中國湖北,2歲隨父母移居美國。15歲時,她拿起棍網球球桿,自此與這項運動相伴18個年頭。比賽之餘,彭靜的工作是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運營青少年春季棍網球聯賽及錦標賽。 她與中國隊的緣分,始於2019年某個深夜發給當時中國隊教練的一封自薦郵件:「你好,我是Jing,華裔美國人,打中場,不知道有什麼可以幫上忙」。短短幾行字,幾周後便把她帶進了中國隊的訓練營。 8月9日,中國女子棍網球隊在小組賽迎戰加拿大隊。圖為中國隊隊長彭靜在比賽中。 記者 安源 攝 6年來,彭靜時常往返兩國。回中國集訓和比賽的日子,讓她深切感受到文化根脈的牽引。小時候,彭靜的父母以「自律、奉獻」要求她,彭靜總覺得這套中國式教育與身邊的美國同學格格不入;可越長大,彭靜越能欣賞中國文化裡那份克己與擔當。她曾在採訪中談道,身披中國隊戰袍,是一種文化歸屬,「我想讓更多像我這樣的『異鄉人』知道,無論身在何處,永遠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家』」。 在成都世運會,6年前那封深夜郵件仍在迴響——彭靜以隊長身份率領年輕的中國隊徵戰。8支參賽隊中,除東道主中國隊外皆是世界勁旅。彭靜把這次寶貴的參賽資格稱為「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賽前,她特意提前1個月從美國飛回國內,把在美國學到的比賽體系、戰術理解和訓練理念向年輕隊員傾囊相授。 3場小組賽,中國隊先後不敵英國隊、日本隊和加拿大隊。10日的比賽中,中國隊以5:19不敵愛爾蘭隊,最終位列第8名。「我們本希望最終分差能更小一些。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拼盡了全力。」彭靜認為,成都世運會是一次難得的歷練,「對手那種快速流暢的傳球配合,正是我們要追趕的。」 棍網球是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這項起源於北美印第安部落的運動,在中國仍屬小眾項目。但彭靜欣喜地發現,在奧運帶動下,參與棍網球的中國青少年正在增多。她的部分隊友在上海、北京等地擔任教練,希望在青少年中發掘更多好苗子。 成都世運會或是彭靜最後一次代表中國隊出戰世界大賽,她坦言計劃暫別賽場、回歸家庭。而談及3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她眼中又閃爍起期待:「如果有機會,我當然非常想試一試。」(完)
這兩天,2025年白玉蘭國際音樂節正在上海舉行。聚光燈下,九成都是孩子們稚嫩的面龐,他們盡情演奏著青澀卻蓬勃的音符。在這片青春海洋中,多支平均年齡超60歲的成年人樂團格外亮眼,他們帶著歲月沉澱的從容,用樂器奏響對音樂的熱愛,和小朋友們同臺競技,不僅成為賽場獨特的風景,更以數十年如一日對音樂的執著,讓年輕的音樂愛好者看到——熱愛無關年齡,追夢永遠不晚。音樂節組委會表示,白玉蘭音樂節是全年齡段的,只要熱愛音樂,大家都可以盡情來展示自己。在音樂的世界裡,七十歲與七歲同樣充滿活力,而這份跨越年齡的執著,正是最動人的樂章。態度,又玩又不玩上海賽區的舞臺上,新世紀樂團木管五重奏讓評委眼前一亮。原創《水鄉協奏曲》的長笛如薄霧輕拂,雙簧管似晚鐘悠遠,單簧管兼具流水與月影之妙,巴松管若石巷迴響,圓號溫潤如夜色……這首曲子的創作者、73歲的盧鐘鳴說:「西洋樂器,也可以很民族很江南。」12年前,他們因音樂結緣,其中也有退休的專業音樂人。樂團取名「新世紀」,寓意年歲再長,追夢也要從零開始。單簧管手任世春童年纏著母親兩周才得到了五毛錢的竹笛。擱置樂器30年後,他退休後每天兩小時練琴成了必修課。去年演出前,團員老朱腳骨折,坐著輪椅、綁著石膏也要登臺,「不能讓團隊失望」。他們的排練場地以長寧仙霞路、安龍路為中心,好幾位成員要從閔行、寶山橫穿半個上海趕來,盛夏三十八九度高溫,兩小時車程也無人抱怨。新世紀樂團木管五重奏現在,樂團中也有了年輕的血液,比如41歲的雙簧管手鍾卜,是美國藝術學院碩士出身。看到前輩對音樂如此難以割捨,他也深受感動。白天他在企業上班,只能擠出清晨深夜練氣息,抓著公交扶手練指法,每周雷打不動訓練三四天。樂團裡有兩句看似矛盾的話:「我們是來玩兒的」,是說不計較座位安排等小事,保持輕鬆心態;「我們不是來玩的」,則是對專業的較真——管樂演奏要求每人達到獨奏水平,一練就是六七個小時,專業學生都覺得吃力,他們卻樂在其中。圓夢,魔鬼式訓練此次音樂節上,上海老年大學長笛團的7位演奏者也圓夢登上了東方藝術中心的舞臺,當他們奏響經典的巴洛克樂曲時,沒人能想到他們曾是被長笛難倒的「初學者」。他們為了站上圓夢舞臺,進行了魔鬼式的訓練。上海老年大學長笛團圓夢站上東藝舞臺說起來,他們的心中,都藏著一個與長笛有關的夢:王子玟因範曉萱愛上長笛的優雅;劉聰被陳逸飛《吹長笛的女人》中沉靜打動,那幅畫成了她多年手機屏保;鄭熱血在閣樓聽唱片時埋下種子,2014年看到女兒閒置的長笛,在老年大學重啟夢想;潘金鳳為彌補兒時遺憾,退休後一頭扎進長笛世界;朱麗瑛曾因水平差距想放棄,同學從握笛姿勢到呼吸方法手把手教;丁曉因他人出色而忐忑,班長一句「大家都會帶著你」讓她留下……這裡既有暗自較勁的動力,更有默契補位的溫情。上海老年大學長笛團後來,上海音樂學院的公益教學,讓他們觸摸到專業門檻。「別人教吹曲子,我教你們音樂」,老師要求他們理解音符背後的情感與歷史美學,逐個過關單獨演奏。當老師推薦他們參加白玉蘭音樂節時,那句「你們會是亮點」的肯定,讓他們決心「來真的」。每個人一站兩小時,無指揮狀態熟記聲部,憑練習建立集體節奏感;在家錄音頻發群點評,再集中打磨。排練期間,有人退掉了旅行訂單,也要堅守排練;有人舉家農家樂,但是自己半夜爬起來加練,只因「不想拖後腿」……從上臺雙腿發抖到享受舞臺,音樂讓他們蛻變。從前不敢奢望的舞臺,如今成了證明自我的地方。「土法」,也能上央視當25位來自寧波的東海薩克斯樂團樂手走上舞臺,評委姚復鳴聽說他們用18年的時間,用自製土法,讓薩克斯聲從海曙區老年大學舞蹈隊的排練室,傳到了央視舞臺,忍不住為他們點讚:「你們對於音樂的熱愛,讓我很感動,站上這片舞臺,就是成功。 」寧波的東海薩克斯樂團這支平均年齡65歲的團隊始於2007年2月。當時樂團的「教頭」白樺在寧波文藝圈名頭甚響,長笛、三弦、二胡、小號等十八般樂器樣樣都會。「我當時發現我們還缺少一支有一定規模的管樂隊。」白樺說。於是,他自掏腰包買了20把薩克斯,組建了一支「東海女子薩克斯樂團」,當時的成員基本來自海曙區老年大學舞蹈隊。「開班第一天來了四十多位阿姨,別說五線譜,識簡譜的都少。」團長兼指揮的白樺耐著性子從音符、指法、氣息教起。吹長音憋得臉紅脖子粗是常態,65歲的薩克斯手朱小青回憶:「剛開始聲音像鋼鋸鋸金屬,吹半小時就缺氧,像跑了十公裡。但沒人輕言放棄。一次次掙扎著突破瓶頸,現在總算基本玩轉了這個五六斤重的大傢伙。」朱小青說,「是薩克斯把我們這群人聚在了一起,讓退休生活變得精彩紛呈,充滿活力。」 東海薩克斯樂團比賽中漸漸地,樂團名氣大了,不少男同胞也慕名加入進來。作為一支業餘樂團,要達到專業級的層次分明和情感收放並不容易。白樺在實踐中摸索出不少實用有效的「土辦法」。「戲曲裡的鼓板節奏感特別強,我就用它來引導節拍,一個節拍一個節拍優化調整。」為了使樂章和團員的演奏水平更加匹配,白樺也反覆修改總譜,「業餘演奏者很難做到強弱控制自如,我們就通過增減演奏人數的方法,來營造音樂所需的層次感和對比度。」就拿這次來白玉蘭國際音樂節演奏的《北京喜訊到邊寨》為例,白樺說:「我們為了這個曲子,排練了近半年了。」十八年來,樂團不僅在當地各類文藝比賽中頻頻獲獎,還曾帶著原創曲目《社區歡歌》登上了央視重陽節晚會的舞臺。他們不滿足於舞臺閃耀,更將旋律播撒到基層,如今他們公益演出的足跡遍布寧波各區縣,還在社區結對教學,老團員手把手帶新人。18年,他們讓人看到的不僅是演奏的技藝,更是歲月淬鍊出的熱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茄子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莲花直播 | 桃鹿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成人免费直播 | 么么直播 |
现场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9i安装下载 |
桃花直播 |
柠檬直播 | 现场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巧克力直播 | 520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零点直播 |
魅影视频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色花堂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伊人app | 魅影9.1直播 |
蜘蛛直播 |
月神直播 | 魅影5.3直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