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 在仲夏與初秋交替之際,長沙淡水水產市場銷售主角也在悄悄地更替。記者12日在長沙多個農貿市場看到,小龍蝦產銷進入傳統尾季,旺盛的市場供需關係推動其價格上演「最後的狂歡」。與此同時,大閘蟹的「先遣部隊」六月黃已悄然登場。這一季節性波動不僅是消費習慣的自然選擇,更折射出農業經濟運行的深層規律。 小龍蝦尾季價格逆勢上揚 「現在還不買,再要吃新鮮的小龍蝦就要到明年了。」在馬王堆海鮮市場裡,面對詢問小龍蝦的顧客,攤主們都試著用這句話來打動買主。 與記者五六月份逛市場看到的場景不同,當天的馬王堆海鮮市場內廣場門店外的攤位區,小龍蝦攤位的「瘦身」格外顯眼。 旺季時,這一片區域的小龍蝦攤位有百來米長,售賣聲此起彼伏,前來挑蝦進貨的顧客也是甚為熙攘。 而現在,內廣場只有東北角門店外有七八個攤位在銷售小龍蝦。攤主們在一個個泡沫箱上蓋著浸溼的毛巾,用來抵抗炎熱的高溫,看到顧客上前諮詢,便戴著橡膠手套攪動蝦箱,蝦群又開始躁動起來。 旺季不愁賣的攤主們,要遊說打動挑貨的顧客,原因是小龍蝦的價格漲了不少。「這些蝦好利索,肚皮上乾乾淨淨,都是從湖北過來的。」受訪的李姓攤主分別說出了她身前幾款蝦的價格:三四錢的蝦,現在32元到40元錢一公斤;八九錢的「大個頭」,90元到100元一公斤。 「價格比6月貴了50%左右,個頭都相對比較小,現在買小龍蝦是真不划算。」在火星社區開餐館的李師傅點評當下的小龍蝦品相,坦言只準備採購10公斤中等個頭的,以保持菜單品種的豐富性。 旁邊海產店鮮活價優的海蝦則讓小龍蝦的「高貴」更加突顯。記者看到,鮮活的大明蝦60元一公斤,中等個頭的羅氏蝦、九節蝦100元一公斤,與頂級小龍蝦價格持平。「海蝦價格更實惠,肉質也更飽實,買回家做起來還方便。」消費者李女士如此選擇。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小龍蝦這種價格「翹尾」現象在其他主產區也是普遍出現。報導顯示,1兩以上的「炮頭蝦」在武漢部分市場甚至賣到170元/公斤,較5月中旬上漲超100%。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價格「翹尾」的核心原因在於供應端的結構性收縮。每年6月,「蝦稻共作」模式的稻田蝦集中上市後,7月起市場主流轉為養殖成本更高的池塘精養蝦。這類蝦的養殖周期長、產量低,且受夏季高溫影響,運輸損耗率從5月的15%升至25%以上。湖南南縣養殖戶李師傅向記者表示:「現在每天只能捕撈200斤左右,不到旺季的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消費端需求並未同步減少。在餐飲界,小龍蝦已經成為一個品類賽道,是不少餐飲門店的「網紅大單品」,特別是夏季的夜宵市場裡,小龍蝦是絕對主角。餐飲市場的需求不減,而供應端的輸出式微,供需矛盾下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六月黃」接棒水產市場主角 市場需求的空白從來不乏佔位者。在今年的小龍蝦市場逐漸落幕的同時,大閘蟹的「先鋒軍」六月黃已悄然走在了C位。 這種變化體現在商家宣傳的招牌上。在馬王堆海鮮市場銷售小龍蝦攤位的招牌寫著的都是「六月黃上市」。 六月黃,其實是大閘蟹的「童子蟹」。每到農曆六月,一部分剛經歷完蛻殼的雄性大閘蟹,因為肉質鮮嫩、蟹黃多、味道鮮,而被端上餐桌。記者看到,網袋裡一隻只青灰色的蟹殼,露出飽滿的腹部。與小龍蝦按斤稱重不同,這裡的六月黃按只售賣:小個頭的10元一隻,手掌大小的則要18元到20元一隻。 「兩三隻就能做出一碗河鮮,現在正是吃六月黃的季節,銷售特別好,早上剛到200隻,現在只剩三四十隻了。」攤主李師傅指著泡沫箱裡剩餘的六月黃說。 市場數據顯示,六月黃的接捧勢在必然。小龍蝦價格攀升,尋找一款時令又性價比更高的水產品,消費的選擇成就市場趨勢。 馬王堆海鮮市場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六月黃的上市周期恰好填補了小龍蝦退市後的市場空窗期。按照養殖規律,大閘蟹預計8月中旬起陸續上市,屆時水產市場將完成從「蝦季」到「蟹季」的平穩過渡。 供需動態平衡驅動價格波動 供需市場的變化,一直是農產品價格波動的主導因素之一。 縱觀近年來小龍蝦市場的價格曲線,「兩頭高、中間低」的走勢與其生長周期線緊密重疊:2月至4月和7月至10月是小龍蝦的繁育期,市場供應短缺而致價格高企。6月和7月是集中上市期,百來元就能追逐到小龍蝦自由。 此外,天氣因素以及養殖結構調整也同樣是較大的市場供需影響因素。多年前,在兩湖地區的洪澇災害讓小龍蝦流離失所,蝦農產量銳減。在主產區江蘇,小龍蝦養殖面積在去年減少了15%,導致今年的市場供應缺口擴大。 其實,面對市場的周期性波動,小龍蝦產業鏈上的多個環節都在探索破局之道。例如,在養殖環節,湖南的主產縣南縣通過「錯峰」策略,大力探索冬季池塘養殖小龍蝦,解決冬季市場供應問題。湖北潛江等地的養殖戶則將部分稻田蝦養殖周期延長至8月,利用尾季高價提升收益。 在加工環節,企業在產品創新上加速突破,將小龍蝦預製菜從B端推向C端。國聯水產旗下的小霸龍、安井食品旗下的洪湖誘惑、頤海國際旗下的筷手小廚等品牌紛紛布局電商,為消費者提供了多種口味的小龍蝦預製菜,讓小龍蝦消費周期從3個月延長至全年。而這種產業鏈的縱向延伸,有效平抑了鮮活蝦市場的價格波動。 對於消費者而言,水產市場的「接力賽」提供了多元選擇,豐富的餐桌花樣。當蝦蟹同席傳遞著江河湖海的鹹甜鮮時,我們能夠感受到每一款河鮮價格的起起伏伏,是養殖者、經銷商、餐飲經營者與千千萬萬的消費者,共同書寫見證的水產經濟發展歷史。
吃得健康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等各類心腦血管疾病、三高指南均明確指出,健康飲食可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疾病,不健康飲食則會增加患病風險。 那麼,哪些食物更健康,哪些要少吃呢? 01 少吃這7種食物 鹽 每人每天吃鹽不宜超過5克。同時要儘量避免含隱形鹽較多的食物,比如醬油、醬、味精等調味品,罐頭、海米、香腸、臘肉、方便麵等。 肥肉 避免經常食用過多的動物性脂肪,過多的脂肪會升高血脂。 內臟 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也要少吃,過多的膽固醇會升高血脂。 精細糧 主食中的精細糧建議不超過1/2,應逐漸增加粗糧雜糧比例,減少精細糧(如大米粥、白米飯、精細麵食)的佔比。 加工肉 加工肉中的鹽超標,亞硝酸鹽也可能超標,要嚴格控制。這類食物不僅含有較多的鹽,而且油脂過度氧化,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常吃會帶來健康風險。 飽和脂肪酸 例如牛油、羊油、豬油等都要少吃。動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根據我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薦,飽和脂肪酸需要控制攝入量。 反式脂肪酸 很多點心、油炸食物、代可可脂巧克力、奶糖、雪糕、冰淇淋、奶茶、咖啡伴侶等都是反式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物。 中國營養學會曾發文表示,攝入過多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反式脂肪酸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最後要說,不管什麼食物,都七八分飽足矣,千萬不要過飽,不要撐著。 當然,強調少吃,不是絕對不能吃,一定要控制量。因為上述食物吃得過多,會大大增加三高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就是咱們平時說的「增加血管垃圾」,更容易引起血管堵塞。 02 多吃這10種食物 魚肉 1周至少吃2次魚肉。DHA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還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抗炎、抗氧化。青花魚和三文魚都是富含DHA的食物,只需要吃50克的青花魚或者三文魚就完全能滿足一般人群每天對DHA的需求量。 粗糧雜糧 粗糧雜糧佔到主食的1/3以上。 牛奶 每人每天300~500克奶製品。研究發現,雖然全脂乳製品中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但它們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對身體有益。 當然,對於肥胖、高脂血症或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人群,建議選擇低脂或脫脂奶來減少脂肪攝入,對於其他人則可根據喜好選擇。 豆製品 建議大豆(幹豆)每天25克,或相當量的豆製品。大豆異黃酮主要存在於豆製品中,屬於植物雌激素。它是豆製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改善和預防骨質疏鬆、保護心血管等作用。 不同豆製品中,大豆異黃酮含量,腐竹>豆乾>豆皮>豆腐>豆瓣醬>豆乳>豆漿>豆腐乳。 水果 天天有水果,每人每天200~350克。維生素C除了抗氧化等,還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病。新鮮的蔬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比如甜椒、苦瓜、小白菜、獼猴桃、西柚、橙子、橘子、草莓等。 蔬菜 餐餐有蔬菜,每人每天300~500克。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發表在《營養學》期刊的一篇綜述顯示,不同種類的蔬菜含有不同的活性成分,由此產生對心血管的不同影響。若能吃足蔥屬植物、十字花科蔬菜、綠葉蔬菜、黃橙紅色蔬菜和豆科植物,會對心血管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蔥屬植物,如青蔥、蒜、洋蔥、韭菜等; 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西蘭花、捲心菜、蘿蔔等; 綠葉蔬菜,如菠菜、芹菜、茼蒿、油菜、空心菜等; 黃橙紅色蔬菜,如番茄、胡蘿蔔、紅薯、南瓜等; 豆科植物,如大豆、豌豆、芸豆、四季豆等。 堅果 建議每人每周吃50~70g堅果(即每天10g左右)。我們常吃的堅果,油雖然大,但是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研究顯示,適當的不飽和脂肪酸不但不會升高血脂,還有利於血脂代謝、控制甚至降低血脂,在一定程度上利於動脈粥樣硬化的控制,也就是減少血管垃圾。所以適當吃堅果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咖啡 適當的咖啡利於健康,健康人群可保持適量飲用,孕婦、失眠或胃腸敏感者需謹慎。2024年11月,哈爾濱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英國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上午(8點~12點)喝咖啡的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病風險和心臟病死亡風險均有所降低。 專家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咖啡因攝入量不應超過210~400毫克(相當於3~5杯咖啡)。 茶 經常喝茶對身體有諸多好處,有多項研究曾指出,經常喝茶可降低患癌、中風、高血壓、心血管病、痴呆、死亡等風險。日常可以適量喝點茶。但不宜大量飲用濃茶。 辣椒 喜歡吃辣,吃完辣沒有不舒服的,可以繼續吃辣,利於健康。 研究顯示,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潛在的心臟保護和抗腫瘤作用,與每周吃辣不到一次的人相比,每周食用6~7天辣椒的人死亡率相對降低了14%。食用辛辣食物可降低心臟相關疾病的死亡風險,但辣椒素含量較低的甜椒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無關。 當然,也不是說這10大類食物吃了就能清理血管「垃圾」。適當以這10大類食物為主,相對來說,更能降低三高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總之,沒有直接能夠軟化血管的食物,健康飲食不僅僅是清淡飲食,而是在上述各種食物的基礎上,保持食物的多樣化,每天儘可能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儘可能25種以上的食物。 監製丨李浙 主編丨張志達 編輯丨餘甜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2153
92
2025-11-10 01:10
29851
83
2025-11-10 01:10
79184
38
2025-11-10 01:10
27614
32
2025-11-10 01:10
89136
32
2025-11-10 01:10
15798
69
2025-11-10 01:10
67594
29
2025-11-10 01:10
36841
94
2025-11-10 01:10
86249
75
2025-11-10 01:10
23761
19
2025-11-10 01:10
83712
23
2025-11-10 01:10
79418
53
2025-11-10 01:10
46189
78
2025-11-10 01:10
47569
25
2025-11-10 01:10
92385
75
2025-11-10 01:10
21734
67
2025-11-10 01:10
73849
59
2025-11-10 01:10
96287
98
2025-11-10 01:10
48759
17
2025-11-10 01:10
62473
47
2025-11-10 01:10
92438
78
2025-11-10 01:10
68431
56
2025-11-10 01:10
28357
62
2025-11-10 01:10
21897
75
2025-11-10 01:10
46273
87
2025-11-10 01:10
17438
97
2025-11-10 01:10
46978
96
2025-11-10 01:10
84639
28
2025-11-10 01:10
64785
86
2025-11-10 01:10
51847
39
2025-11-10 01:10
74652
31
2025-11-10 01:10
59237
15
2025-11-10 01:10
71284
28
2025-11-10 01:10
19487
58
2025-11-10 01:10
23954
17
2025-11-10 01:10
16328
73
2025-11-10 01:10
12539
63
2025-11-10 01:10
58619
79
2025-11-10 01:10
76592
69
2025-11-10 01:10
46152
46
2025-11-10 01:10
87254
45
2025-11-10 01:10
42197
46
2025-11-10 01:10
79165
14
2025-11-10 01:10
48639
36
2025-11-10 01:10
96724
14
2025-11-10 01:10
42538
36
2025-11-10 01:10
91847
72
2025-11-10 01:10
94318
21
2025-11-10 01:10
29784
92
2025-11-10 01:10
26739
84
2025-11-10 01:10
74529
21
2025-11-10 01:10
| 绿茶直播 | 橘子直播 |
| 魅影直播视频 | |
| 水仙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
| 青草直播 | 伊人app |
| 魅影直播间 | |
| 茄子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 魅影直播 | |
| 蜜疯直播 | 西瓜直播 |
| 橙色直播 | |
| 红桃直播 | 橘子直播 |
| 雨燕直播 | |
| 红楼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桔子直播 | |
| 抖音成人版 | 打开b站看直播 |
| 月神直播 | |
| 成人抖阴 | 杏爱直播 |
| 9i安装下载 | |
| 成人抖阴 | 红楼直播 |
| 趣爱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