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徐婧 呂少威)截至目前,2025年服貿會主題展和專題展的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意向設展辦會。31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港澳臺地區繼續設展。 8月11日,2025年服貿會媒體吹風會在北京首鋼園區舉行。記者 張祥毅 攝 這是記者11日從2025年服貿會媒體吹風會上獲悉的。北辰集團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楊華森在會上介紹,2025年服貿會9月10日—14日在首鋼園區舉辦,秉承「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理念,聚焦「數智領航,服貿煥新」年度主題,繼續舉辦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展覽展示、論壇會議、洽談推介、成果發布、配套活動等。目前,服貿會各項籌辦工作正高效有序推進,主要突出六個特點:突出科技賦能、突出北京服務、突出互動體驗、突出文創個性、突出小鎮會展、突出科技辦展。 一是招商招展工作基本完成,突出科技賦能。截至目前,本屆服貿會主題展和專題展的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意向設展辦會。31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港澳臺地區繼續設展。主賓國澳大利亞、主賓省安徽均將組織參展服貿會以來最大規模展團。澳大利亞將組織近60家機構和企業參展,圍繞金融、消費等主題組織系列活動;安徽省將展示量子通信的尖端成果、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案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實踐成果、文化出口特色亮點等,呈現「皖美」服務貿易盛宴。同時,9大專題已有800餘家企業意向線下參展,包括330餘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展覽展示整體國際化率超20%,覆蓋24個服務貿易前30強國家和地區。各參展商聚焦年度主題,運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重點展示新技術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和產品背後的服務內容。 二是新成果集中發布,突出服貿特色和北京服務。目前阿里巴巴、施耐德等70餘家企業申請在會上發布130多項新產品與新成果。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省區市及各專題已確定舉辦170餘場論壇會議和洽談推介活動,包括全球服務貿易企業家峰會、2025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首都國際醫學大會、第四屆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等14場主題論壇,計劃發布《全球服務貿易包容發展趨勢報告2025》《世界旅遊城市發展報告(2024-2025)》《2024年服務貿易國際標準化觀察報告》《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等報告。 「北京服務」品牌將於2025年服貿會上精彩亮相。按照「原創性、代表性、可複製推廣、可交易輸出」標準,目前共徵集「北京服務」案例280餘項,涉及政務辦公、金融科技、智慧醫療、AI+教育等領域,其中180餘項已入選重點資源庫,包括全球領先的眼科OCT設備、ULive超高清第二現場播控平臺等。 三是場景與活動深度融合,突出互動體驗。本屆服貿會將打造豐富多彩的服務消費場景,舉辦多元化的會展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的系列活動。還將特別推出「打卡」活動,各界觀眾可以通過「服貿會」小程序,參與線上線下打卡任務,線上10個打卡點位,線下10餘條線路覆蓋近40個點位,觀眾只需前往打卡點,通過掃描專屬二維碼、參與主題問答等方式完成打卡,即可獲取相應積分並兌換服貿會專屬紀念品,與服貿會全方位互動。 四是市場開發力度加大,突出文創產品個性。目前,服貿會合作夥伴涵蓋金融、保險、信息技術、電信服務、航空、飲品、人力服務等領域,為服貿會的籌辦提供資金、實物、保險、技術、運輸、人力資源支持的全方位保障。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服貿會吉祥物「福燕」系列文創產品充分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北京特色及地標元素,兼具美學與實用功能,涵蓋紀念徽章、服裝服飾、郵票郵品等8大品類50餘款文創新品,將在服貿會期間通過6處文創產品售賣點投放市場,滿足各界客商的個性化需求。同時,福燕玩偶還將在北京各火車站及大興國際機場擺放,迎接服貿會各界來賓。 五是三位一體塑造整體氛圍,突出小鎮會展。本屆服貿會整體布置以提升便捷性、節儉性、功能性為主要原則,以首鋼工業為魂、會展為基、生態為眸、文化為勢,結合首鋼工業遺存、冬奧設施等特色建築進行服貿會獨有的氛圍營造,打造會展小鎮。導引導視形成五級體系,涵蓋車流人流指引、小鎮範圍場景布置、會展核心區規劃、場館夜間活動場地和場館內設施等各類指引,整體數量較上屆增加60%以上。同時,首鋼園區的各個草坪成為文創展示、商務洽談、小型活動、工業風茶歇等活動場地,人文自然充分融合。 六是持續提升服務品質,突出科技辦展。結合服貿會在首鋼園區舉辦的新變化,本屆服貿會的各項服務保障措施配套調整升級。交通運行保障方面,重點停車場上線導航及容量查看功能,可實時調整和引導車輛停放;餐飲保障方面,科學規劃餐位數,可同時滿足近4萬人次的用餐需求,且所有戶外座椅均配備遮陽傘或遮陽棚;衛生設施方面,較去年增加8處衛生間,每日可承載7萬人次使用需求。同時充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種科技手段,如電瓶車管理系統可根據園區人流變化實現電瓶車預約、線上調度管理,實現智能報站;首次推出場館人流數據監測,實現場館人流精細化管理;引入AI智能翻譯,優化字幕展示形式,可提供跨語種實時交流服務;數字平臺上線智能助手「小福」,採用吉祥物「福燕」卡通形象,為用戶提供定製化逛展服務。 此外,本屆服貿會推出「揚帆·服貿會」出入境便利七項措施,包括:來京參展的外籍人士憑邀請函可在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口岸籤證處辦理口岸籤證入境;為來京境外人士提供網上辦理住宿登記便利;來京參展的外籍商務人士,有繼續在華進行商務洽談、項目投資等事由的,可提供籤證延期、換發和補發現場諮詢,並可以到全市21個外國人出入境服務場所就近辦理;符合條件的企業外籍高管人員,憑相關推薦函可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為參展的中國企業提供辦理赴港澳商務備案便利;來京參展的外籍人士不慎丟失護照的,可在就近到派出所或外國人出入境服務窗口開具《外國人護照報失證明》;來京參展的港澳臺商務人士不慎丟失出入境證件的,可通過綠色通道申請證件補辦。(完)
入汛以來,氣象條件總體偏差,各地各部門積極應對不利影響 全力以赴保秋糧安全(三夏進行時)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作為全年糧食生產大頭,秋糧距離大面積收穫還有兩個月,正處於產量形成關鍵期。 入汛以來,我國氣象條件總體偏差,華東華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黃淮等地持續高溫乾旱,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業內專家表示,下半年極端氣候事件偏多,旱澇、颱風等威脅並存,奪取秋糧豐收還要過多道關口,需著力強化農業防災減災。 應對不利影響,各地各部門繃緊抗災奪豐收這根弦,落實落細各項措施,全力以赴保秋糧安全。 降雨呈「南北多、中間少」,各地搶前抓早應對風險 「雨量大,好在水排得快,玉米基本沒受影響。」7月24日14時至25日11時,陝西省定邊縣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堆子梁鎮降雨量突破100毫米,廟灣村4000多畝低洼農田進水。廟灣村種植戶王小琴今年種了100多畝玉米和辣椒,都是抗倒伏品種,播種前按照農技人員指導抬高了壟溝。 雨剛停,村支書趙寶峰就帶著村民扛著鐵鍬、抽水泵趕到地頭,挖溝、架管、抽水……他介紹,村裡吃過洪水的虧,今年早早就制定了防汛預案。「年初我們組織村民清理了3公裡排水溝,這次降雨前又加固河道,對兩岸易澇點加強巡邏,及時封堵低洼口,護住了全村七成以上農田。」 聚焦防汛保糧,今年定邊縣採取「人防+技防」聯防模式,建設了18套山洪災害預警水量水位一體站,下撥淤地壩、水庫防汛專項資金,提前購置抽水泵、發電機等防汛物資。目前,全縣農技人員正指導農戶對農作物追施葉面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氣象信息顯示,今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我國主汛期降雨呈現「南北多、中間少」分布,極端天氣偏多。 「5月以來,黑龍江省氣溫略高於往年,且全省降水時空分布不均。」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曹立勇說,目前黑龍江水稻生長進入關鍵中後期階段,整體長勢較好,但部分6至7月乾旱嚴重的地區可能出現陣性強降雨、大風等極端天氣,這會造成水田不同程度受淹,尤其是低洼易澇稻區、內陸河流沿線稻區等,面臨威脅很大。 洪澇前後,如何應對?曹立勇介紹,雨前要疏通排水溝渠,檢修排灌設備;雨後一旦出現內澇,受淹田塊須酌情排水露田1至3天,促進根系恢復活力,防止倒伏或早衰。水分管理上,應灌一次淺水,待其自然滲幹後,再灌下一次淺水。 「面對高溫高溼的田間環境,還要密切監測重大病蟲害動向。」曹立勇說,要結合水稻長勢和生育進程噴施殺蟲劑、葉面肥等,加快籽粒灌漿速度,助水稻安全成熟。 5省啟動應急響應,水利設施助力應對旱情 「水災一條線,旱災一大片」。專家指出,當前,對秋糧影響更大的氣象因素是持續性高溫乾旱威脅。 7月以來,黃淮、江淮、江漢等地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目前這些地區的夏玉米進入小喇叭口至抽雄散粉期,春玉米則處於灌漿期,持續高溫乾旱對秋糧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受高溫乾旱影響,土壤失墒較快,部分地區出現玉米葉片捲曲和生長進度滯後現象。從田間探查情況看,不同灌溉條件下玉米生長發育進程差異較大。」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李從鋒舉例介紹,豫中南玉米地塊澆水2到4次的處於抽雄散粉期,澆水1到2次的處於即將抽雄,無灌溉條件的基本不能正常生長。 目前,農業農村部對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5省啟動農業防高溫乾旱三級應急響應,並派出工作組赴河南、安徽等重點省份,指導抗旱灌溉保秋糧豐收。 在不少糧食產區,農田水利設施助力有效應對旱情。 「水來了——」7月29日下午,河南省永城市蔣口鎮洪樓村,民樂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雷擰開主管閥門,遍布農田的貼片式滴管逐漸鼓脹,水珠均勻滴落,玉米迎來解渴「甘霖」。 今年,該合作社種植了6000餘畝玉米並布設水肥一體化滴灌裝置,打開主管閥門便能精準滴灌特定地塊。「這段時間基本每周都要普澆一遍。」馮雷介紹,一體化滴灌七八個小時可澆透一塊地,相較傳統灌溉模式節約水肥超30%。 算好「用水、節水」兩筆帳。旱情下,永城市持續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到田,充分發揮農渠、機井、泵站、坑塘等農田水利設施調節作用,分作物、分區域、分環節落實落細節水灌溉和田管關鍵技術,確保全市174.5萬畝秋糧作物生長。 「早澆一畝是一畝。受旱玉米田應結合當地條件,利用一切灌溉設施和水源,應澆盡澆。」李從鋒建議,根據玉米長勢,儘量選擇早晚時段,進行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受旱地塊的玉米,還要及時追施穗肥,增強植株抗逆性。高溫乾旱條件下,還需重點防治玉米螟、草地貪夜蛾、蚜蟲等蟲害,以及南方銹病、葉斑病、莖腐病等病害。 針對部分受乾旱影響嚴重、基本絕產的玉米地塊,李從鋒提示,農戶可及時採取青貯措施或種植蔬菜、小雜糧等短季作物,減少損失。 受災地區農業生產加快恢復,保險賠付有序進行 目前,前期受災地區的農業生產正在加快恢復,相關農業保險賠付也有序進行。 7月26日,北京密雲、懷柔、平谷、延慶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搶險救災,督促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全面啟動應急響應機制。27日中午,中華財險北京分公司開展細緻排查,在社交平臺發現密雲區馮家峪鎮保峪嶺村一農戶受損嚴重後,立即與對方聯繫。次日中午,按照先賠付後補材料的方式,公司將20萬元預賠款支付給了農戶。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二級巡視員侯福強介紹,農戶如遇財產受損,可第一時間拍照留證,並儘快撥打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服務熱線報災,或通過承保機構公眾號進行線上報案。相關機構按照「快查勘、快定損、快理賠」要求,提高賠付速度。截至8月4日,北京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已完成賠款支付403.2萬元。此外,全市已儲備調撥救災備荒種子11.25萬公斤、動物疫病防控物資5萬餘件,統籌各區儲備農田排澇設備1266臺/套,組織多批農業專家隊伍赴受災地區指導農業恢復生產工作。 近期,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下達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1.97億元,支持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貴州、雲南等7省份受災地區積極應對洪澇、颱風等災害影響,開展農業生產救災相關工作。重點對農作物改種補種、災損農業設施修復、農田疏渠排澇等救災措施給予補助,減少農業生產損失,助力夯實秋糧豐收基礎。 「近年來我國極端氣候事件偏多,病蟲害呈加重發生態勢,抗災奪豐收已日漸成為糧食生產常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入汛以來,各地全力抗旱澆灌、搶排積水,有效降低了災害影響。接下來將繼續緊盯乾旱、高溫熱害等災害風險,加密研判,儘早發布災害預報預警,提高先進適用技術覆蓋面和到位率,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環環緊扣跟進抓好在田農作物管理。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防災減災救災保秋糧豐收工作方案》,共制定34條防災減災救災措施。 「著眼長遠,還將進一步提升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溝渠修復整治等,持續增強農業氣候韌性。」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說。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鬱靜嫻 常 欽 鄧劍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河豚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柠檬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小妲己直播 |
极速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月神直播 |
桃子直播 |
绿茶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荔枝网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荔枝直播 | 快猫 |
暖暖直播 |
嗨球直播 | 魅影视频 |
橙色直播 |
红桃直播 | 山猫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黑白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凤凰网直播 |
红杏直播 | 河豚直播 |
榴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