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疾控局發布的《基孔肯雅熱防控技術指南(2025版)》當中,廣西被列為基孔肯雅熱流行風險Ⅰ類地區,與廣東屬同一風險級別。各地各部門已採取多項措施,築牢傳播屏障。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經媒介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其傳播途徑和流行特徵與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病相似。它不會人傳人,但病毒會通過「人→蚊→人」循環擴散。在我國,它的傳播媒介主要為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動物後,病毒在蚊蟲體內繁殖併到達唾液腺內增殖,經2至10天的外潛伏期再傳播。極少數患者可出現出血、腦炎、脊髓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做好這3件事能有效防蚊滅蚊 蚊子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都在水中度過,因此「蚊蟲防治,治水為先」。夏天降雨頻繁,積水增多,蚊子有了更多的繁殖場所。蚊子的繁殖能力強、周期短,單次產卵200~300粒,並可多次產卵,卵經過10天左右經歷幼蟲、蛹,就會羽化為成蚊飛出水面。 家庭防蚊首先要翻盆倒罐、清除積水,從源頭減少蚊蟲孳生; 同時安裝紗門紗窗阻止蚊蟲進入室內,室內可使用蚊帳、電蚊拍等物理手段防止叮咬; 還可使用登記合格的蚊香、氣霧罐等用品驅蚊滅蚊。 (微信公眾號)
上海8月13日電 (李秋瑩 康玉湛 陳馨怡)「看著曾經的戰場成為市民們茶餘飯後玩耍的廣場,在覺得魔幻的同時,又會有一種非常真實的、對於現在美好生活的感觸。」心城市創始人兼CEO朱一寧感慨道。蘇州河畔,上海四行倉庫正靜靜佇立於此,倉庫西牆上的彈孔與炮痕被刻意保留,成為最生動的「歷史教科書」。 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地晉元紀念廣場。記者康玉湛 攝 1937年10月26日,謝晉元率420餘名官兵退守此地,他對士兵們說:「我們是中國軍人,身後是四萬萬同胞,我們要用生命捍衛國家的尊嚴!」四天時間,四行守軍擊退日軍十多次進攻,斃傷日軍200多人。「這場戰鬥發生在上海的心臟地帶,緊鄰當時的公共租界,中外人士皆能目睹。當時中國軍隊連遭挫敗,而四行倉庫的堅強抵抗極大鼓舞了全國抗戰士氣。」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館長馬幼炯表示。 自2015年紀念館對公眾開放以來,參觀人數持續增長,2025年1月至7月,入館參觀人數突破100萬人次,同比增長13.9%。只是長期以來,作為傳統紀念館的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多以靜態模式呈現歷史,「如何能夠帶來更深層次的共鳴?」 站在西藏路橋,古今照片對比。記者 康玉湛 攝 為將歷史體驗從紀念館內延伸至城市空間,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聯合文化機構「心城市」共同研發並推出了一條以「八百壯士」足跡為主題的Citywalk導覽路線,沿蘇州河行走,再現當年「八百壯士」的真實史跡與英勇無畏。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主題活動還獲得了上海靜安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 「這場行走活動自推出後反響空前,前兩場在兩三分鐘內就一搶而空,後臺還有幾千人等著報名。」朱一寧告訴記者。5月18日至10月26日,這條「歷史之路」將以行走串聯空間、用體驗激活記憶、靠互動連接古今,讓抗戰精神從被講述的對象變為切身感知的體驗,讓沉默的歷史空間真正成為公眾可參與的記憶現場。朱一寧透露,今年這條Citywalk線路預計會安排八場,其中兩場為英文專場,專為外籍遊客準備。 截至目前,行走活動已準備了兩場,一批批觀眾走出了紀念館,沿著八百壯士當年的足跡,在蘇州河畔編織起一張「活態歷史網」。 從四行倉庫出發,講解者不再單單介紹「這是撤退起點」,而是進一步引導大家觀察建築布局。「四行倉庫最初為什麼於此建造?」「守軍又為什麼選擇這裡作為堡壘?」參與者們在觀察、比對蘇州河水路及倉庫結構的過程中,逐步理解當年的選擇。站在西藏路橋上,參與者們遠眺蘇州河兩岸、對比歷史圖片,討論著「八百孤軍」當年的線路,歷史路線此刻變成了可共情的思考。浙江路橋的「生死撤退」、孤軍營(今晉元裡)的4年生活……觀眾自主發起的觀察與探索,讓城市空間變成了「可提問的歷史課堂」。 朱一寧正在講解四行孤軍撤退路線。記者 康玉湛 攝 這種參與感的價值,在參與者的反饋中愈發清晰。「有很多人說,以前經常走蘇州河,好像對上海都很了解。但是跟著我們走完這次Citywalk,才知道四行倉庫以及蘇州河兩岸發生過的那麼多的歷史故事。」朱一寧說,「不少參與者聽完後遲遲不願離開,圍著我們追問更多細節」。 不僅僅是路線中的感受,歷史的溫度更在實物與講述中傳遞。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內的「鎮館之寶」——美聯社攝影師海嵐·裡昂(Hyland Lyon)拍攝的兩組照片,也首次以此種形式向參與活動的公眾展示。「當你站在場景中去看那些歷史影像,它們都是一一對應著的,感覺像走入了一個露天的博物館。」Citywalk參與者小廖表示,「在講述當中,我們也能再一次重溫和記住歷史的事件」。 尤其是走到西藏路橋邊,聆聽當年壯士們從煙紙店狹小的牆洞撤退的場景,再望向如今在蘇河灣散步的市民、嬉戲的孩子,小廖感慨:「儘管現在看不到那個門洞,但是聽到這樣的歷史片段,再看到現在的一派祥和,才更能深刻感受到,因為先輩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當下的幸福生活。」 「一幢建築就是歷史最好的見證,也是很好的歷史教科書與歷史載體。希望我們今年的Citywalk主題活動可以把這本教科書多翻開幾頁,讓更多人親自讀一讀、看一看,更加真實地走入當年的歷史、了解這幢建築在過往百年中經歷的變化,進而更好地服務當下的美好生活。」朱一寧說。 紀念館也在探索更多敘述方式,如沉浸式技術與人工智慧應用。「在保護實物證據的同時,我們也嘗試用更創新的方式吸引公眾尤其是年輕人。」馬幼炯表示。(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5496
17
2025-10-26 15:44
17894
79
2025-10-26 15:44
47382
21
2025-10-26 15:44
12564
51
2025-10-26 15:44
17453
96
2025-10-26 15:44
58216
14
2025-10-26 15:44
73691
26
2025-10-26 15:44
82345
52
2025-10-26 15:44
42518
54
2025-10-26 15:44
92437
38
2025-10-26 15:44
79538
39
2025-10-26 15:44
95216
42
2025-10-26 15:44
14578
48
2025-10-26 15:44
53792
15
2025-10-26 15:44
27598
45
2025-10-26 15:44
65729
49
2025-10-26 15:44
98134
21
2025-10-26 15:44
57681
23
2025-10-26 15:44
64287
27
2025-10-26 15:44
12586
72
2025-10-26 15:44
17685
94
2025-10-26 15:44
42851
15
2025-10-26 15:44
75362
84
2025-10-26 15:44
34976
52
2025-10-26 15:44
48739
42
2025-10-26 15:44
94653
32
2025-10-26 15:44
59843
19
2025-10-26 15:44
21354
73
2025-10-26 15:44
37489
82
2025-10-26 15:44
65832
82
2025-10-26 15:44
81765
67
2025-10-26 15:44
73261
83
2025-10-26 15:44
94615
75
2025-10-26 15:44
51346
53
2025-10-26 15:44
64518
65
2025-10-26 15:44
92516
49
2025-10-26 15:44
62859
17
2025-10-26 15:44
86217
39
2025-10-26 15:44
97815
81
2025-10-26 15:44
94138
56
2025-10-26 15:44
92165
76
2025-10-26 15:44
73152
56
2025-10-26 15:44
69847
79
2025-10-26 15:44
95214
76
2025-10-26 15:44
69415
32
2025-10-26 15:44
58932
73
2025-10-26 15:44
23651
19
2025-10-26 15:44
28751
84
2025-10-26 15:44
37546
16
2025-10-26 15:44
16985
58
2025-10-26 15:44
84379
59
2025-10-26 15:44
36458
86
2025-10-26 15:44
61745
36
2025-10-26 15:44
| 伊人app | 柠檬直播 |
| 妖精直播 | |
| 仙凡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抓饭直播 | |
| 糖果直播 | 蝶恋直播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 色花堂直播 | 西瓜直播 |
| 嫦娥直播 | |
| 荔枝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魅影视频 | 樱花直播nba |
| 蜜糖直播 | |
| 魅影直播视频 | 打开b站看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红桃直播 | 9i安装下载 |
| 凤蝶直播 | |
| 韩国直播 | 魅影直播 |
| 桃花直播 | |
| 婬色直播 | 杏仁直播 |
| 橘子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