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電 據「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消息,為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氛圍,交流制止餐飲浪費工作經驗,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協調司、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現發布制止餐飲浪費第七批典型經驗做法如下: 一、天津市和平區構建旅遊餐飲消費新風尚 依託轄區特色「津遇和平」系列文旅主題,天津市和平區開展「海棠花開 大美和平」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大力弘揚自覺主動制止餐飲浪費新風尚。進行「節約標兵」示範餐飲商家評比,針對商家是否主動提示點餐過量、是否主動提供打包服務等指標,通過向食客發放電子問卷形式進行綜合評定,授予排名靠前商戶「尚儉商家」榮譽標牌。組織旅遊景區餐飲從業者代表、消費者代表參加「弘揚綠色消費,樹立文明新風」集中承諾和倡議活動,讓商家成為制止餐飲浪費的參與者、見證者、推動者,遊客成為觀美景、品美食、感文明的踐行者。 二、上海市黃浦區精準開展「數據化」食堂管理破解浪費難題 上海市黃浦區創新推行食堂全流程精細化管理,建立覆蓋採購、庫存、消耗的標準化數據臺帳,實施「周小結、月分析、季研判」動態監測。推廣智慧預訂系統,依據實際需求精準指導食材採購與備餐,大幅減少預估偏差導致的浪費。全面供應「小份菜」「半份菜」,滿足差異化需求,創新探索食材邊角料再利用模式,如西蘭花根制醬菜等,有效降低廚餘產生。通過多部門協同制定標準、數據共享、經驗交流形成監管服務合力。 三、江西省吉安市推廣「按重計價」模式 2024年起,江西省吉安市積極推動餐飲業轉型升級,在中式快餐等領域大力推廣「自選菜品+按重計價」模式。店家依據銷量動態補菜,食材平均損耗率下降10%-15%,配套推行「打包盒零收費」服務,進一步倡導節約。目前,全市360餘家中式餐飲門店採用此模式,日均廚餘垃圾減少12%。新模式讓顧客按需取餐、精準消費,將「光碟行動」落實在就餐的各個環節。 四、湖南省長沙市多所學校「稱」出糧食節約新風尚 湖南省長沙市實驗小學、湖南師大附中雙語實驗學校等多所學校,通過配發刻度回收桶、設置電子稱重臺等方式,實現餐飲浪費量化,並將浪費情況與班級榮譽掛鈎,讓節約從道德倡導轉為「文明比拼」,有效激勵學生自覺制止餐飲浪費。長沙市實驗小學2024年餐飲剩餘量從每年3萬斤降至1萬斤,每日人均剩餘量僅25克;湖南師大附中雙語實驗學校全校剩飯率同比下降62%,三年累計表彰42個文明班級、280名「光碟之星」。 五、廣西壯族自治區創新打造「三支隊伍」助力制止餐飲浪費行動 廣西壯族自治區充分藉助區、市、縣、鄉四級志願服務力量,積極宣傳制止餐飲浪費理念。96支「八桂食安」志願服務山歌隊編排《制止餐飲浪費小歌謠》,在民族傳統節日和民族特色活動中傳唱,並在新媒體平臺傳播。98支「桂姐姐」志願服務隊深入中小學食堂,發放倡導崇尚節約美德宣傳資料,講解理性消費、文明用餐的重要意義。108支「外賣騎手」志願服務隊化身「流動宣傳員」,在送餐外包裝上張貼反對食品浪費的宣傳標語,將制止餐飲浪費理念傳播至每一名消費者,讓「小外賣」帶動「大文明」。 六、陝西省安康市出臺反餐飲浪費地方法規 陝西省安康市發布《安康市反餐飲浪費辦法》,通過設立地方性法規,弘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鞏固深化文明建設成果。該辦法實施以來,全市督促17323家餐飲企業開展自查自糾,監督檢查餐飲服務經營者17936家次,依法處罰餐飲浪費違法行為26起,社會公眾節約意識顯著增強,浪費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整體餐飲浪費量較此前明顯下降,制止餐飲浪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杭州8月13日電 題:人工智慧的全球對話是競爭還是共生? ——專訪國際計算機協會傑出科學家、西湖大學教授齊國君 作者 林波 曹丹 孫琳茹 當前,人工智慧(AI)正以「技術突破—產業融合—社會重構」的鏈式反應重塑人類文明。從基礎研究到場景落地,從實驗室創新到全球治理,AI已從單一技術工具演變為驅動經濟、社會、文化變革的核心引擎。2025年3月,國際計算機協會傑出科學家齊國君從美國返回中國工作,在西湖大學新組建「MAPLE實驗室」。 如何解讀中外人工智慧科研生態差異?人工智慧未來發展將如何跨越技術與倫理的邊界?人工智慧的全球對話是競爭還是共生?齊國君近日接受「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您為什麼選擇回中國? 齊國君:主要是從個人職業發展、大環境兩點考量。 每個人不同的職業生涯周期和階段,對支持資源匹配以及能發揮的場景需求各有不同。結合自身經歷,我認為在AI領域,目前還有一些基礎問題需要解決,且隨著AI基礎模型發展迭代,更多重要成果和產權影響力將在商業場景方面產生。 結合在美國工業界和企業界的工作經歷,從個人發展以及產學結合角度考慮,我認為回中國發展更為合適。 另外,從全球角度看,中美兩國能為AI發展提供良好平臺,中國在市場規模、人口基數、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優勢,在應用場景、國家支持力度以及對於產生具有很大商業價值和潛力的產品方面有很多有利條件。 而美國頭部公司如微軟、Meta、Google等在生態中主導性強,馬太效應明顯,新企業或個人在其市場覆蓋下難以脫穎而出,競爭壓力大。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9日,人們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的Meta總部拍照留念。 記者 劉關關 攝 記者:如何解讀中外人工智慧科研生態差異? 齊國君:美國商業化導向明顯。美國在科研上更多以商業化組織為主導,尤其在AI領域,大公司投入比美國聯邦政府層面更多。聯邦政府雖有計劃和研發機構牽頭項目指導,但整體以商業化組織為主。 AI領域經歷多輪周期,從2012年到2022年這一輪,美國商業化組織從資助技術研究開始,逐步尋找商業化途徑。從技術研究到探索規模化,再到商業化與應用研究,美國企業在技術研究上投入較多。 特別是高校科研投入方面,除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有投入外,美國軍方投入更多。早期美國的網際網路建設就得到軍方資助,很多高校經費源於此類政府機構。此外,高校與企業合作,多在人才和技術研究層面。 尤為不同的是,美國風投,特別是矽谷風投,對早期AI項目資助力度大。儘管其目前處於飽和投資狀態,即便知道投100個項目可能只有幾個成功,投資人也願意投入。 在中國,頭部IT企業如阿里、騰訊、字節等在AI領域投入大。同時,國家層面給予諸多支持,包括目標設定、基礎設施建設等,有總體規劃。 中國國內也有風投投入,但受晶片和基礎算力制約,投入成本高,為此更多關注應用類、能快速產生商業閉環的投資,創新企業多聚焦應用環節。此外,中國在風投退出機制上,如回購等有效方式方面,與美國存在差異,需進一步完善。 2025年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大會集中展示3000餘項前沿展品及100餘款「全球首發」「中國首秀」新品,規模創歷屆之最。 圖為青龍機器人在演示物流分揀。 記者 田雨昊 攝 記者:人工智慧未來發展將如何跨越技術與倫理的邊界? 齊國君:目前沒有任何充分證據或科學共識表明AI會覺醒並產生自我意識,這更多是基於科幻的猜測。不過,AI發展確實帶來新挑戰,但新技術發展通常都會面臨類似問題,如網際網路技術發展過程中的盜版、不良信息傳播等。 在我看來,AI技術發展對社會總體正面作用遠大於負面作用,在生產力發展、應用場景拓展、就業門類創造、產業結構優化等方面有很大價值,且已出現很多正面案例。 譬如,AI大量應用於客服行業,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雖給就業帶來壓力,但也創造了如數據行業等薪酬更高的新職位;在數字人、動畫製作、美術製作等創意類行業領域,AI取代了90%以上的重複性勞動,廣告行業和數據處理相關行業也發生很大變化。 2024年3月29日,四川成都,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現場,虛擬數字人亮相展區。 記者 王磊 攝 展望未來,AI對所有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產生很大作用,類似網際網路發展第一階段先提高勞動生產率,未來可能過渡到以AI為生態的新企業出現階段。 我預計未來5年內會出現以AI為原生的大型企業,可能對未來二三十年的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記者:人工智慧的全球對話是競爭還是共生? 齊國君:我認為未來人工智慧的全球對話,既有競爭又有共生,但共生大於競爭。 AI領域速度競爭和開放競爭至關重要。 速度競爭上,AI行業與網際網路行業有共通之處,技術交流頻繁,難以長期獨佔技術。真正形成優勢的是規模效應,比拼的是速度和開放程度。誰能跑得更快,就能吸引更多用戶,獲得更多數據,使模型迭代得更快更好,形成正面反饋,即飛輪效應。飛輪一旦轉動,規模和影響力會不斷擴大。 如果模型僅在小範圍內使用,無法吸引更多用戶形成商業閉環,數據和用戶就無法增長,也就難以理解更多用戶意圖、使用場景,模型也就無法做得更好。所以AI發展要走向更開放,吸引更多用戶使用,以形成正面反饋。這也是AI的開放競爭。 但在我看來,成功的網際網路和IT企業必然是全球化或至少具有跨國影響力,中美網際網路和IT企業皆是如此。在此過程中,各方相互促進,形成共生關係。 例如在數據治理、AI倫理規範等方面展開合作,且AI產生巨大影響力時會作用於實體經濟和日常生活,其正面影響會溢出到全球範圍,技術也會共享。 學術交流促進共生。AI行業極為開放,大量新技術通過學術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會議以及公開的預印網頁上。大家藉助學術交流,推動知識傳播,分享新的技術思路。 像今年,DeepSeek宣布開源MLA解碼核FlashMLA、DeepEP代碼庫等。其新思路和算法很快在網上傳播,美國企業也借鑑使用。(完) 受訪者簡介: 齊國君。 受訪者供圖 齊國君,200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專業;2009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博士學位;2013年再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哲學博士學位。他曾任IBM T.J. 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員、華為美國研究中心首席AI科學家,並在39歲時獲得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和國際計算機協會傑出科學家(ACM Distinguished Scientist)稱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小妲己直播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红桃直播 | 月夜直播 |
绿茵直播 |
绿茵直播 | 凤蝶直播 |
魅影视频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看b站a8直播 |
糖果直播 |
520直播 | 浪花直播 |
鲨鱼直播 |
杏爱直播 | 妲己直播 |
午夜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伊人app |
鲨鱼直播 |
暖暖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桃花app | 极速直播 |
桃花直播 |
蜜桃视频 | 婬色直播 |
鲍鱼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