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8月7日電 題:兩岸青年體驗非遺技藝 同心傳承中華根脈 作者 葉秋雲 「這些工具充滿歷史感和力量感,感覺很有故事。」近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賴玉寅在福建理工大學體驗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的「敲打成型」環節時,手持錘子專注敲打著銀器。他說,看似簡單的重複敲打,實則力道和角度都大有學問。 時值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舉辦期間,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暨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兩岸青年跟隨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銀飾鍛制技藝(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林偉星學習畲族銀器製作技藝。 8月5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暨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圖為兩岸青年體驗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福建理工大學 供圖) 熱衷中華傳統文化的賴玉寅,對此次體驗興致濃厚。他說:「製作時,最專注的就是敲打的節奏感。整個世界仿佛只剩下槌子和銀器的清脆聲,能專心感受每一次敲擊帶來的微小變化,完全沉浸其中。」 「兩岸在老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上很相似。」製作過程中,賴玉寅聯想到了臺灣傳統工藝的保護。他說,傳承都依賴師徒口傳心授,創新則都在努力結合現代審美,讓老手藝走近年輕一代。 作為指導老師,林偉星看著兩岸青年認真製作銀飾,十分欣慰。他認為,金銀器製作技藝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兩岸青年共同體驗非遺,能讓他們真切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工匠精神。 7月30日,兩岸近百名青少年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體驗非遺篆刻技藝。記者 呂明 攝 在第三屆兩岸青少年「創未來」科普夏令營活動中,兩岸近百名青少年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體驗非遺篆刻技藝。臺灣大學生吳哲維循著印材上用黑筆描好的名字筆畫執刀刻石,當名字逐漸清晰時,他說,「印材是石料,下刀需用力,可見篆刻很考驗功力。」 臺灣中原大學學生楊進忠則與大陸同學組隊,在福州圍繞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展開設計,共同搭建了公共藝術裝置《渡夢歸脊》。他認為,以閩南宗族文化和建築特徵為核心靈感的公共藝術裝置《渡夢歸脊》,承載了遊子尋根、家族凝聚、血親同源的情感。 當前,福建積極鼓勵臺胞參與非遺傳承與保護。據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透露,在福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臺胞1名、省級傳承人有臺胞12名。 首位臺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卓聖翔表示,非遺的傳承與創新需要兩岸青年同心協力。兩岸青年攜手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既能為彼此搭建深度交流、共築夢想的橋梁,也能讓兩岸傳承人共同發力,讓非遺傳承下去。(完)
8月6日本報頭版頭條報導徐匯區宛南六村成功實現物業費上調75%的新聞,引發了不少市民和相關從業人員的關注。物業服務質價雙提升究竟能不能實現、如何實現?記者實地走訪兩年前將物業費上調50%的徐匯區田林十三村,站在剛剛安裝的11個新能源汽車共享充電樁旁,居民們自豪地說,自從2023年下半年相繼完成了「『三舊』變『三新』」改造和物業費調價,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加裝電梯比例已超過90%,物業服務也越來越好,這兩年有七八十戶居民搬了回來,「以前,居委老主任蘭素貞是田林十三村的招牌,滬劇《零號首長》就以她為原型創造,現在,美好新生活將成為我們這裡的新招牌!」田林十三村建造於20世紀80年代,18幢房屋住著924戶,總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與許多房齡相當的老小區一樣,也存在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2023年,在「美麗家園」改造中,小區內外進行了大規模更新,如架空線入地、地下排水管網改造、小區入口改造、屋面修繕、晾衣架和空調架更新、綠化景觀提升等。同時,小區也提高了智慧係數,曾經住在非機動車庫裡的人員清空了,車庫裡安裝了智能門禁、電子監控、消防報警等系統,小區機動車出入口安裝了自動抬杆系統。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為物業費調價奠定了良好基礎,也讓大部分居民願意為更好的生活品質買單。經過籌劃,田林十三村在田林街道乃至徐匯區率先啟動了大幅度調價,並在約2/3居民投出贊成票後,將物業費從每平方米8角漲到了1.2元。據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兼居委主任史俊介紹,小區房型面積基本在29至66平方米之間,平均約為50平方米,因此,物業費漲價後,平均每戶人家每年多支出約200元。物業經理和業委會主任補充介紹說,8角錢的物業費標準制定於2013年,這個費用已經跟不上現在的物價水平,所以,小區的停車費等公共收益原本都用來貼補物業管理成本,調價後,公共收益每年將取出20%、約5萬元劃入居民維修基金,這也是給居民帶來的實惠。調價後的服務水準提升,居民也是切實可以感受到的。王清源說:「有一個直觀的變化是保安變年輕了。」原先,小區保安只有單崗,而且是六七十歲的老大爺;現在,保安是雙崗,年齡小於60歲,而且,除了在門崗裡有人,每天6時至21時期間還在小區裡巡邏的,變化十分明顯。小區保潔也從三人增加到四人,服務內容增加了樓道拖洗、每周擦拭一次樓梯扶手、綠化帶一天撿拾兩次垃圾等項目,讓小區環境更加整潔了。因此,雖然當初只有逾60%的居民投票同意漲價,但去年的物業繳費率卻有83%,體現出大多數居民感受到了物業費上漲後的變化,也願意為這個變化買單。上個月,小區還建設了11個共享充電樁,這樣的規模在田林街道的老小區裡也是首個。有了充電樁,「三駕馬車」又引導車主們建了一個微信群互通信息,自我調節充電時間,管理充電秩序,讓充電樁在夜間也能輪轉使用,提高充電效率。至今為止,車主們還沒有因為搶車位發生過什麼矛盾。看著井然有序的充電秩序,走過路過的居民們都覺得如今的田林十三村跟「田林」二字的諧音一樣,是名副其實的「又甜又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山猫直播 | 么么直播 |
深夜直播 |
蜜桃app | 优直播 |
午夜直播 |
比心直播 | 伊人直播 |
魅影视频 |
sky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名模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零点直播 |
蜜糖直播 | 密桃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么么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花瓣直播 |
荔枝直播 | 小猫直播 |
魅影视频 |
红桃直播 | 魅影直播 |
蜜糖直播 |
鲨鱼直播 | 小k直播姬 |
暖暖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