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區豎新鎮,上海捷農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蘆粟大棚內,近萬根蘆粟莖青節長,直立挺拔。一大早,合作社負責人龔劍飛就和家人忙著將剛從地裡砍下的甜蘆粟剝去外殼、分段切割,篩選後準備裝箱發貨。龔劍飛是崇明單體種植規模較大的甜蘆粟種植戶,每年種植蘆粟50畝左右。他更出名的身份,是探索農業深度觸網的「蘆粟阿哥」——自10多年前返鄉深耕農業以來,他先後通過淘寶、抖音等多個網絡平臺推銷蘆粟這一極具代表性的崇明地產農產品,「蘆粟阿哥」這一IP已有一定知名度。不過,龔劍飛告訴記者,他現在直播帶貨的頻率已明顯降低,短視頻拍得也不算勤快。「現在我更重視熟客、回頭客的生意,也就是『私域流量』。這個流量池並不大,也不需要很大,我覺得正合適。」農業如何用好「流量」?「流量」如何賦能農業?「蘆粟阿哥」的探索、突破以及轉變,或許能給人一些啟示。曾一夜賣掉4噸滯銷甜蘆粟今年49歲的龔劍飛,早年是個廚師,在上海市區開過飯店。2012年,他轉行投身農業,回到崇明老家開始種植甜蘆粟。甜蘆粟是上海市區的叫法,崇明本地人把這種植物叫作蘆穄。甜蘆粟很像高粱,高丈餘,可細分為青皮蘆粟、黃皮蘆粟、糖芯蘆粟等十多個品種,吃法和甘蔗類似,汁水清甜爽口。2014年,龔劍飛就嘗試把甜蘆粟掛在淘寶店鋪上進行銷售,大獲成功——人們驚喜地發現,這種小眾水果,竟也能通過網購買到。抖音興起後,龔劍飛開始嘗試通過短視頻推介崇明甜蘆粟,後來還把甜蘆粟掛在抖音小店上進行售賣,銷量也不錯。龔劍飛第一次嘗試直播帶貨,是2019年11月。當時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但大棚裡還有大片蘆粟沒賣掉,如果再不收割,眼看就要爛在地裡。情急之下,龔劍飛買了手機支架、話筒、補光燈等直播裝備,單槍匹馬地在田間地頭直播賣甜蘆粟。龔劍飛說話滔滔不絕,很有節奏感,時不時還能抖個機靈、甩個包袱,是天生的主播料子。他站在田裡,自稱「蘆粟阿哥」,講解甜蘆粟的種植知識,還介紹甜蘆粟的吃法,一直從傍晚講到天黑,結束後口乾舌燥,腰酸背痛,回家倒頭就睡。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龔劍飛發現手機裡訂單「爆」了,各地的訂單像雪片般飛來,有上海的,還有遼寧的,四川的,甚至有新加坡的。「4噸甜蘆粟被一搶而空,粉絲量一下子到了近3000。那是我第一次直觀感受到『流量』的力量。當時我甚至有點害怕:訂單太多了,地裡貨不夠怎麼辦?」憑藉靈敏的商業頭腦,龔劍飛很快就註冊了「蘆粟阿哥」品牌,還請專業人士設計了logo。此後數年,他每年都積極嘗試直播帶貨,每年通過直播售出的甜蘆粟達25噸左右。「蘆粟種植是分批次的,我的種植規模是一批一萬根左右,一般三天就能賣完。」深度「觸網」也帶來煩惱隨著「觸網」程度加深,起初龔劍飛甘之如飴並深深受益。不過,近來他隱隱發現了一些不對勁。首先,「流量」和「訂單」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弱,導致成本增加。龔劍飛告訴記者,五六年前,他在平臺上發一個短視頻,幾小時內他的網絡店鋪就會收到幾百箱(一箱2.5千克)蘆粟訂單,一場直播帶來的訂單量更是可觀。而這兩年,儘管直播數據、短視頻數據沒降,但訂單的轉化率卻降低了。「這當然有很多原因,比如消費者的興趣降低了,比如我的直播技巧不夠、短視頻製作粗糙等。但還有一點不可否認:網絡平臺的『流量』明顯不如以前管用了,需要嘗試各種其他途徑才能激活這些『流量』。」龔劍飛對記者舉例,以前給平臺付費推流,效果很明顯;現在再推流,效果就比較一般。「要實現和前幾年一樣的效果,就需要花更多推流費用。似乎很多網絡平臺都走這個路子:先讓用戶、主播嘗到流量的甜頭,等用戶依賴渠道後,再逐漸對『甜頭』收費。」其次,網絡世界的光怪陸離程度,讓「蘆粟阿哥」以及廣大的種植戶不知所措。龔劍飛告訴記者,網上生意做大後,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客人,其中不乏「奇葩」。比如,有些顧客收到「糖芯蘆粟」後會給差評或申請「僅退款」。「糖芯蘆粟」即蘆粟芯呈橙紅色,往往更甜,但不少人會誤認為這種蘆粟已腐爛。「一開始,我們會耐心解釋這並非質量問題。但很快我們發現,有些人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我們提出再寄一份產品過去,還邀請對方到我們生產基地來看看,我們甚至可以報銷來迴路費,但對方都不接受,就是要『僅退款』。」「蘆粟阿哥」的探索成功後,不少網紅也進入這一市場,但大多「農業帶貨達人」並非種植戶而是販子。「少數『帶貨達人』對土地、對種植戶、對蘆粟沒有感情,一切以盈利最大化為目的,會通過拖延收購等方式壓低收購價格。」龔劍飛對記者透露,蘆粟的田頭收購價,一根3元至4元是正常的,但有些「網紅」會把價格壓到一根2元甚至1.5元。另外,非標農產品「觸網」後,往往很難迎合消費者對於「價格統一」的期待。「農產品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質量高的定價自然高。但在實際購銷過程中,消費者在網絡平臺上通過銷量、單價排序,往往優先選擇銷量大、單價低的產品,這會讓高質量農產品賣不出好價錢,不得不降價出售,降價又會導致消費者對農產品期待降低,形成惡性循環。」龔劍飛說。擠掉「流量泡沫」的關鍵是保持品質為了應對這些煩惱,「蘆粟阿哥」也想了一些出路。88元一箱有機甜蘆粟,這是龔劍飛在各種網絡平臺上掛出的網購單價。即便市場上其他商戶掛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低價,他也沒有改過這個價格。「我不想打價格戰,商戶之間不應該『卷』價格,拼品質才是關鍵。」掛出這一價格,龔劍飛有底氣。十多年來,他一邊種一邊摸索如何讓甜蘆粟口感更好、水分更足,採用給田裡蓋地膜、埋滴管等方式減少蘆粟根部水分蒸發,這樣種出的甜蘆粟汁水充沛,清甜爽口。目前,上海捷農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甜蘆粟已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持續注重農產品品質的同時,「蘆粟阿哥」也有意擠掉了一些「流量泡沫」。他對記者坦言,有些網絡平臺的算法是「銷量為王」,銷量更高的商家能獲得更多推流,更多推流又能帶來更大銷量。「注重銷量就意味著要壓低價格,還要想方設法搞促銷、根據平臺的規則參與各種活動。商家的錢是賺到了,但這樣一定會損害『崇明甜蘆粟』這個品牌。」近年來,龔劍飛開始逐漸淡化對「流量」的追逐,不再單純重視銷量、一味開拓市場版圖,轉而更注重做熟客、回頭客的生意。「網絡平臺是好東西,我們當然要用,但現在我主要把這些平臺作為宣傳渠道,真正的生意還是通過電話、微信來做,這樣才能把生意做得長遠。」同時,龔劍飛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蘆粟市場的規範、品牌和口碑的營造貢獻力量。比如,他告誡周邊種植戶不要一次性種太多。「蘆粟抗災害性很差,只要一陣強颱風,一整批蘆粟都會倒伏,種得越多虧得越多,應該採取小面積、多批次的種植方式。」另外,他還嘗試通過蘆粟榨汁、開發「蘆粟咖啡」等方式,提高這種小眾地產農產品的附加值,讓蘆粟更「出圈」。「我一直強調,我不是網紅,也不能是網紅。人的精力有限,我很難騰出太多時間精力去琢磨網絡平臺的算法邏輯,不想被平臺牽著鼻子走。做農業十多年,我明白一個樸素的道理:好東西不愁賣,與其花心思提升直播間和網店流量,還不如紮實提升農產品品質。」龔劍飛說。
「抓我當天就得放」,對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做到「寬容不縱容」? 未成年人犯罪情況牽動著全社會的關注。近年來,每當低齡、惡性、暴力犯罪出現,關於「法律該不該嚴懲罪錯少年?」「未成年人保護原則與打擊犯罪的刑罰目標該如何權衡?」等一系列公共討論,總能掀起一輪又一輪的輿論聲浪。 這背後透視出,社會大眾對少年司法的根本理念還未能達成。就連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秦碩,也是在經歷了懷疑的迷霧後,才獲得了內心的確認。 少年搶劫: 並非缺錢 而是為了「證明自己」 秦碩接手的第一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是高中生佳佳(化名)進入一所大學校園裡持刀搶劫。在起訴前,佳佳已被取保候審。如此嚴重的犯罪行為,卻因為未成年人身份而即將採取相對溫和的強制措施,新任少年法庭法官秦碩對此持懷疑態度。 在成為少年法庭法官之前,秦碩已經有了十多年的刑事審判經驗,對於嚴重的暴力性犯罪,在量刑時必須嚴格把控從輕、減輕的量刑幅度。然而,看見這個持刀搶劫的少年後,秦碩困惑了。 秦碩回憶起與佳佳見面時的場景:「他一進來,白襯衫、淺色牛仔褲、白運動鞋,高高瘦瘦。當時你就會發現,這是個搶劫犯?這不可能,他能搶誰?」 17歲的佳佳如實供述了自己搶劫的行為。佳佳說,他搶劫不是因為缺錢,而是為了證明自己。 有一天佳佳回家正在看電視。媽媽對他說:「別看了,馬上高考了。高考完你就18歲了,18歲以後沒人養你,你得靠自己。」 就因為這句話,當天晚上,佳佳從家裡廚房拿了把刀,找到離他家最近的一所大學,在樹蔭裡等著。有個大學生路過,他拿著刀走過去說:「你給我200元錢,把手機留下。」他說,自己想證明給媽媽看,不好好學習也能活著。他還認為,只要不傷害對方,就不構成犯罪。 佳佳的犯罪動機乍聽上去令人哭笑不得,但與公眾直覺相反,在專業人士的眼中,可以從中讀出未成年人犯罪有別於成年人犯罪、應該予以特殊處置的內在邏輯。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少年司法專委會主任宋英輝分析,這正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不計後果,用很極端的手段。 未成年人正處於一個充滿變化和成長的階段,他們不僅尚未成熟、自控力較弱,而且其行為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 宋英輝:未成年人司法更多考慮的是,未成年人未來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一個正常的社會的人。 宋英輝對比了多個國家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若以成年人的刑罰標準來處理未成年人,並以增進公共安全為目的,將他們送入監獄進行改造,通常會導致他們出獄後的再犯率與預期相悖。 正因如此,我國刑事領域對待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秉承的原則是「教育為主、懲罰為輔」,讓罪錯未成年人得到有效矯治,回歸社會,不再危害社會,是減少被害人和對社會公共利益最好的保護,也是少年法庭對待每一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基本理念。 在秦碩的回憶中,她本是抱著將持刀搶劫少年收監的想法出發,卻在深入調查了解時發現,在老師和同學們的評價中,佳佳不僅從來沒有劣跡行為,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甚至幾名受害大學生了解了前因後果,都寫了聯名信,希望秦碩能從輕處罰這個小朋友,再給他一次機會。 如何「寬容而不縱容」?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蔡金芳講述,未成年犯罪有一個特點,好多人屬於二進宮、三進宮,重複犯罪,他們當時出現一種趨勢就是犯罪低齡化、手段成人化。 在這種情況下,上海長寧法院的法官感覺到,如果和以往一樣,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成年人一樣的話,可能不利於根治未成年人犯罪。 1984年10月,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與兩位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專門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合議庭,將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與普通刑事案件分離,探索適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理方式,注重犯罪原因的調查和教育疏導。這一改革,標誌著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年法庭的誕生。 緊隨其後,全國各地少年法庭、少年審判機構探索啟航。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也是探索的先行者。 區別於成人法庭威嚴的壓迫感,海澱法院少年法庭的U型法臺讓法官、公訴人、辯護人等圍坐在U型內部,未成年被告人坐在U型開口的一側,形成一種環抱的姿態。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初,就沿用至今的變形法臺,也是「圓桌審判」方式的起源,如今已發展為全國推廣的標準。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觸法涉罪未成年人中,一旦我們清楚了他們的成長背景和犯罪動機,社會公眾通常能夠理解為何法律要對他們網開一面。然而,同樣可不忽視的是,那些雖然佔比不高,但性質極為惡劣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往往引發公眾對法律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效力的質疑。 最高人民法院通報,2021至2024年,審結已滿12周歲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殺人、重傷害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齡在12至13歲之間,被依法判處10至15年有期徒刑。2024年底,人民法院對未滿十四周歲邯鄲初中生殺害同學埋屍案主犯依法頂格判處無期徒刑。 「訓誡幫教」 能否攔住滑向犯罪的「熊孩子」? 17歲的子奇(化名),因在某飯店打架鬥毆,造成人員傷害被警方抓獲。 子奇是未成年人,且監護人不在北京,按照北京市公安局辦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執法流程,在來的路上,司法社工雷曉桐已做好準備,從子奇被帶進辦案中心開始,作為合適成年人,以臨時監護人角色,全流程陪同他完成案件辦理。 根據民警的前期調查和現場視頻監控記錄,子奇的行為已經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但他拒不承認打傷了人,還覺得自己被抓實在冤枉。 按照分級幹預的行為劃分,子奇輟學、飲酒的行為已經越過了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毆打他人已經升級到了違法的階段。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子奇的違法行為較輕,不用執行拘留措施。 看著子奇在審訊室裡不以為然,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未成年人案件審查中隊原中隊長李洋和同事們知道這個孩子並未意識到,他距離犯罪觸刑僅一步之遙。 子奇在審訊室呈現出的心態並不特殊,甚至可以說很普遍。與成年人案件辦理時需要更多展現出法律的威嚴不同,這些專門辦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民警在審訊時,以「不施壓、不逼問、不強攻,重交流、重感化、重疏導」作為工作要求。而觸法涉罪少年們通常有他們的應對。 2019年,北京市公安局開啟「訓誡幫教」試點,目標人群正是那些因不予處罰、肆無忌憚、反覆出現在公安執法視線中的問題少年。 子奇的案件走完不予處罰流程後,在這個專門設置的訓誡室裡,由司法社工陪同,民警對他進行了專門的訓誡教育,強調法律的嚴肅性。 這個被稱為「犯罪臨界預防機制」的訓誡措施,探索之初,只針對治安不予處罰的未成年人進行,如今,已經涵蓋所有未成年人觸法不予處罰的案件。訓誡,只是制度第一環節,被訓誡的未成年人將在司法社工的陪伴下,度過一個為期三個月至半年的幫教期。 李洋從事少年警務工作八年時間,因與太多「熊孩子」打交道,他的個人氣質都已經從「金剛怒目」轉化為「菩薩低眉」,有時候還多愁善感起來。 李洋:實際上我們現在最頭疼是14到16周歲的未成年人,這些人不觸及「八大罪」,也就是說小錯不斷、大錯不犯,他會利用自己未成年人身份去逃脫自己的罪責,會把自己罪責推到別人身上。 根據我國刑法相關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僅在實施特定嚴重犯罪,如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八大罪」時才承擔刑事責任。 小敏(化名)第一次坐在審訊室李洋的對面時,年僅15歲,但她此前在各個區縣留下尋釁滋事、毆打他人的治安類違法前科多達20餘次。 李洋說,小敏自己很清楚,跟他說「我知道在14到16周歲,只要不觸犯『八大罪』,你們抓我當天就得放。」有一次李洋在抓獲她的時候,告訴她這個罪就叫搶劫,已經觸犯「八大罪」之一了,小敏說這叫尋釁滋事,在學校門口劫取少量財物,不叫搶劫。「後來我才發現實際上這些長期犯錯的青少年,他們開始懂法了,開始鑽法律的漏洞。」 從李洋的擔憂,可以透視當下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治理工作的一個顯著的痛點。 2020年12月26日,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步完成新一輪大修,引入分級幹預的思路,將未成年人相關行為分為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兩類,嚴重不良行為又進一步細分,以便制定不同的幹預和矯治措施。 今年6月2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治安管理處罰法,調整了未成年人行政拘留執行條件:對於14至16周歲一年內二次以上違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可以依法執行拘留。同時,14至16周歲以及16至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若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同樣可以依法執行拘留。以往這兩類未成年人通常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的情況,將在未來發生改變。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通常發生在公安執法程序之前,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嚴重偏差,走上犯罪道路,背後往往存在一個出現了「問題」的家庭。2022年1月,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後,公檢法各部門都在探索辦理未成年人案件過程中,對家庭教育問題的關照辦法。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新聞調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4361
78
2025-11-09 07:02
13768
91
2025-11-09 07:02
85643
74
2025-11-09 07:02
18579
21
2025-11-09 07:02
21476
15
2025-11-09 07:02
63278
39
2025-11-09 07:02
67845
15
2025-11-09 07:02
89367
41
2025-11-09 07:02
98612
19
2025-11-09 07:02
41263
15
2025-11-09 07:02
58123
92
2025-11-09 07:02
34958
74
2025-11-09 07:02
45329
42
2025-11-09 07:02
92813
63
2025-11-09 07:02
15728
29
2025-11-09 07:02
37594
64
2025-11-09 07:02
47691
96
2025-11-09 07:02
78612
14
2025-11-09 07:02
64129
81
2025-11-09 07:02
83927
24
2025-11-09 07:02
46571
94
2025-11-09 07:02
85926
47
2025-11-09 07:02
27135
86
2025-11-09 07:02
84732
24
2025-11-09 07:02
74965
84
2025-11-09 07:02
89325
31
2025-11-09 07:02
34182
21
2025-11-09 07:02
39745
34
2025-11-09 07:02
24593
28
2025-11-09 07:02
51762
34
2025-11-09 07:02
15749
91
2025-11-09 07:02
48927
41
2025-11-09 07:02
57482
18
2025-11-09 07:02
25493
14
2025-11-09 07:02
58943
68
2025-11-09 07:02
85612
18
2025-11-09 07:02
38975
54
2025-11-09 07:02
68571
64
2025-11-09 07:02
36958
34
2025-11-09 07:02
18934
59
2025-11-09 07:02
23587
97
2025-11-09 07:02
89576
15
2025-11-09 07:02
81236
31
2025-11-09 07:02
49178
68
2025-11-09 07:02
61895
94
2025-11-09 07:02
92458
75
2025-11-09 07:02
79821
14
2025-11-09 07:02
13869
48
2025-11-09 07:02
93581
89
2025-11-09 07:02
32157
12
2025-11-09 07:02
78943
79
2025-11-09 07:02
29354
72
2025-11-09 07:02
| 大鱼直播 | 深夜直播 |
| 零点直播 | |
| 零点直播 | 贵妃直播 |
| 蝴蝶直播 | |
| 月神直播 | 荔枝直播 |
| 雨燕直播 | |
| 心动直播 | 蜜桃直播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 奇秀直播 | 樱花直播 |
| 香蕉直播 | |
| 樱花直播 | 雨燕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雨燕直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小狐狸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黄播 | |
| 五楼直播 | 富贵直播 |
| 红桃直播 |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