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2025國際通信大會(ICCC 2025)11日在上海正式開幕,匯聚全球700餘名通信領域的學者、產業界人士、研發工程師及青年研究人員,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與產業合作平臺,共同探討通信科技發展的前沿趨勢與未來機遇。 本次大會由中國通信學會(CIC)等聯合主辦,復旦大學承辦,以「塑造融合連接的未來(Shaping 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Connectivity)」為主題,共設置了13場分論壇、19場技術講座、26場研討會、38個特邀報告、16個演示,共同構成了一個多維度、跨學科的學術交流平臺。 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教授傑拉德(Gerhard P. Fettweis)11日在滬發表演講。(復旦大學供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在題為《智簡:未來通信技術的展望與實踐》的報告中為應對傳統網絡在可擴展性、適應性和靈活性方面面臨的巨大挑戰,提出了具備內生智能與原生簡潔固有特性的智簡(Intellicise)無線網絡的策略。該策略基於原生的認知與學習能力,將通信系統從被動的數據管道演進為主動的智能體,從而推動各行各業的廣泛數位化轉型。 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教授傑拉德(Gerhard P. Fettweis)在《我的6G夢》的演講中前瞻性地探討如何實現6G——既將其視為一個技術裡程碑,也視為社會和商業的賦能者。在他的願景中,6G不僅被視為一項技術成就,更是構建賦能個人、保護隱私並為社會帶來切實利益系統的基礎。 來自知名企業的精英朱佩英介紹了一個以感知輔助人工智慧(AI)為核心的6G-ISAC框架。她在演講中指出,在該框架下,無線電網絡能夠動態構建物理世界模型,以支持具身智能(Embodied AI)。通過融合感知與智能,無論是骨幹節點(Bastion Nodes)還是AI設備,都能進化為具身智能體(Embodiment-AI),即:能在現實環境中感知、適應並行動的系統。這種融合將為類機器人化的服務與應用開啟一個全新領域,使6G成為大規模智能交互系統的平臺。 據悉,十餘年來,國際通信大會(ICCC)已成長為中國通信領域的國際學術標杆。ICCC 2025的成功舉辦,前瞻性地揭示了通信技術的演進方向。 據悉,ICCC 2025的技術講座環節匯集世界各地的知名學者,就AI深度賦能、硬體突破、多域融合、場景化網絡、內生安全等話題進行深入講解,傳播前沿知識,促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完)
衢州8月10日電 (記者 陳溯 左宇坤 吳君毅)在浙江衢州常山路裡坑村的山上,有一座高几十米的「麵包窯爐」,這裡烤制的麵包香氣撲鼻、鬆軟可口,每到節假日就有不少遊客前來品嘗打卡。事實上,這座「麵包爐」曾是一個石灰窯。如今,路裡坑村立足特色資源稟賦,將閒置資源變廢為寶,讓村民們吃上了生態飯。 浙江衢州常山路裡坑村曾經的「石灰窯」如今變身「麵包爐」。記者 陳溯 攝 8月的一個早晨,在路裡坑村「羊棚咖啡」工作的村嫂曾美君調製出了一杯柚香咖啡,曾美君今年50歲,是土生土長的路裡坑村人。回憶起曾經的家鄉,她用「漫天的灰塵」形容,「以前村子裡到處都是灰濛濛的,家家戶戶都燒石灰,環境汙染嚴重」。 20世紀90年代,路裡坑村是遠近聞名的「石灰村」,三衢山腳下,100餘座石灰窯晝夜不停地燒制石灰,石灰產業也曾是當地的支柱產業。 2000年前後,響應國家環保號召,村子的石灰窯陸續關停,石灰窯的關停,讓整座村子陷入沉寂,年輕人陸續出走他鄉,只留下荒廢的礦坑和孤獨的老人。 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沉寂的村莊開始迎來生機。 常山縣輝埠鎮路裡坑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劉志亮向記者表示,2021年,路裡坑村和文旅企業共同組建鄉村運營團隊,依託自身資源打造了一系列文旅融合項目。 記者看到,沿著路裡坑村600餘米的道路上山,曾經的羊棚變成了羊棚咖啡館,荒廢的石灰窯變成了麵包窯、窯書房,閒置農房變成精品民宿和餐飲店,曾經荒蕪的老礦坑也華麗轉身,變成「瀑布泳池」和「礦坑營地」。 8月10日,常山縣路裡坑村「瀑布泳池」。記者 陳溯 攝 劉志亮回憶道,剛開始在網上推廣項目時,有些網友並不看好這裡的發展,認為這裡太荒涼、不會有人來,「當時這些評論讓我們壓力很大,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項目啟動後受到很大歡迎,不少年輕人到此打卡遊覽,感受路裡坑村美麗的環境和工業遺址文化。」 統計顯示,2024年以來,路裡坑村各業態共吸引遊客15餘萬人次,帶動150餘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促進村集體增收達600餘萬元。 曾經荒涼的鄉村在特色產業的加持下重新煥發生機,更多人開始回鄉就業創業。 「我以前在青海開店,疫情後路裡坑村引入了很多新業態,所以我就選擇回鄉就業。」曾美君說,現在村裡環境好了,發展機會更多了,回到家鄉可以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一邊照顧家人。 浙江衢州常山路裡坑村,原來的礦坑變成了如今頗受歡迎的「巖洞自然餐廳」。記者 陳溯 攝 從無人問津到自帶流量,路裡坑村的轉型之路離不開「特色+文化」。 作為路裡坑村的開發者和返鄉創業者,畢業於中國美院的常山人餘家富向記者談了鄉村產業發展的感悟,「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的一些在地文化屬性,還有一些產業特色,路裡坑村原先是一個礦坑,也有石灰窯,我們就基於這種特色發展新業態,讓遊客體驗『入坑文化』。目前國內村莊發展業態同質化比較嚴重,通過在地的文旅融合,鄉村產業發展才會有持續的生命力。」(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6481
32
2025-10-27 22:05
58247
68
2025-10-27 22:05
89423
28
2025-10-27 22:05
24839
67
2025-10-27 22:05
81732
86
2025-10-27 22:05
32946
65
2025-10-27 22:05
31598
91
2025-10-27 22:05
26517
31
2025-10-27 22:05
68157
71
2025-10-27 22:05
89413
94
2025-10-27 22:05
49612
26
2025-10-27 22:05
43689
41
2025-10-27 22:05
43579
73
2025-10-27 22:05
92184
69
2025-10-27 22:05
38279
42
2025-10-27 22:05
78263
42
2025-10-27 22:05
64371
51
2025-10-27 22:05
46871
36
2025-10-27 22:05
36197
68
2025-10-27 22:05
72435
57
2025-10-27 22:05
51387
54
2025-10-27 22:05
35279
13
2025-10-27 22:05
48175
36
2025-10-27 22:05
97325
52
2025-10-27 22:05
89724
34
2025-10-27 22:05
59764
72
2025-10-27 22:05
87591
16
2025-10-27 22:05
35642
49
2025-10-27 22:05
78431
15
2025-10-27 22:05
71358
82
2025-10-27 22:05
81257
94
2025-10-27 22:05
42691
95
2025-10-27 22:05
25679
21
2025-10-27 22:05
61394
71
2025-10-27 22:05
49528
45
2025-10-27 22:05
98435
62
2025-10-27 22:05
16957
69
2025-10-27 22:05
28691
36
2025-10-27 22:05
81427
42
2025-10-27 22:05
46971
52
2025-10-27 22:05
37962
25
2025-10-27 22:05
61859
89
2025-10-27 22:05
95168
81
2025-10-27 22:05
64712
28
2025-10-27 22:05
72416
92
2025-10-27 22:05
14682
52
2025-10-27 22:05
51628
94
2025-10-27 22:05
97542
26
2025-10-27 22:05
64185
68
2025-10-27 22:05
15869
24
2025-10-27 22:05
39258
26
2025-10-27 22:05
| 仙凡直播 | 极速直播 |
| 花椒直播 | |
| 曼城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山猫直播 |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茄子直播 |
| 柠檬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咪咕直播 |
| 柠檬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阴桃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免费直播平台 | 97播播 |
| 杏爱直播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 魅影5.3直播 | |
| 青草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 嗨球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魅影9.1直播 |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极速直播 |
| 莲花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