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8月8日電 (艾慶龍 高展)「差池上舟楫,杳窕入雲漢。」杜甫行舟嘉陵江徽縣段留下的詩句,勾勒出這片峽谷往昔的熱鬧圖景。而同在這片土地,李白筆下「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的青泥嶺也在徽縣南境,道出了嘉陵江周邊蜀道的艱險。一靜一動間,早已將這片山水的靈秀與崎嶇刻入歷史。 近日,沿著新修的道路來到甘肅省隴南市徽縣,跟著詩句走進月亮峽,10公裡的路程已不再是往昔的險峻模樣。龜溪潺潺流淌,廊亭依水而建,彎月景觀前不時有遊客駐足拍照,曾經難行的路段如今架起了親水平臺,幾位旅客望著江景閒談。 當地村民說,路通了,景也串起來了,來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不遠處的田河村,1277米的繞行新路讓進出的車輛不再擁堵,5畝生態停車場裡,掛著陝、甘、川等地牌照的私家車整齊停放,很難想像這裡曾因停車難讓不少遊客遺憾折返。 圖為甘肅省隴南市徽縣田河村千年銀杏樹。(資料圖)高瓊 攝 田河村的千年銀杏樹下,更是一派生機。「銀杏夢谷」民宿的火鍋集市廣場上,升騰的熱氣伴著陣陣香氣,遊客品嘗著當地特色火鍋,聊著沿途見聞。獨棟別院式民宿前,新人依偎在銀杏樹下拍攝婚紗照。 樹下的空地上,村民們擺著小攤,銀杏果點心、自釀的土酒擺了滿滿一排,旁邊的非遺體驗區裡,孩子們跟著手藝人學做竹編,不時傳出歡快的笑聲。這種「高端民宿+農家風味+非遺互動」的組合,不僅讓遊客玩得盡興,也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13公裡長的嘉陵江漂流河道上,不時傳來陣陣吶喊。一艘艘橡皮艇順著蜿蜒的河道而下,兩岸的青山飛速後退,遊客們在驚險與愜意中感受著山水之樂。岸邊工作人員說,每到周末和節假日,漂流項目都要提前預約。 圖為嘉陵江徽縣段。(資料圖)高瓊 攝 這僅是當地文旅活力的一個縮影,「一月一活動」的安排讓景區四季都有看點,「銀杏杯」和美鄉村籃球邀請賽上,村民與遊客組隊比拼,賽場外的農特產品攤位也被圍得滿滿當當,單場活動就帶動銷售超10萬元;短視頻大賽裡,網友們鏡頭下的銀杏林、漂流河、古村落,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個藏在嘉陵江岸畔的好去處。 數據見證著變化:2025年一季度,徽縣旅遊人數達75.5萬人次,旅遊花費4.028億元,同比增幅均接近29%。但發展中遇到的難題也曾讓人犯難,景區網絡信號弱,遊客發個視頻都要四處找信號,如今田河村完成網絡擴容,走到哪兒都是滿格信號;隧道照明不足,夜間行車讓人心裡發慌,現在照明方案已定,施工隊即將進場;宣傳方式單一、留宿遊客統計不準,通過短視頻大賽和與多部門合作規範登記,這些問題也在逐步解決。 傍晚時分,嘉陵古鎮的建設工地上依舊機器轟鳴。按照規劃,這裡將與三國文化展示館一同,把當地的歷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遠處,漂流的號子漸漸平息,民宿裡亮起燈光,千年銀杏的葉子在風中輕輕作響。(完)
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江、黃河流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實施一系列重要舉措,長江、黃河的生態保護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母親河重現生機、活力。 長江幹流連續5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 長江流域湖北鄂州梁子湖畔,夜幕降臨,上百萬隻螢火蟲,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人。 付新華帶領的團隊已經連續20年監測螢火蟲的遷徙與生存狀況。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付新華:近五年來珍稀的水棲螢火蟲,種群規模每年以15%到20%的速度在擴大。因為這些水棲螢火蟲只能生活在Ⅰ類水裡面,所以這也能直接地反映出來我們的水環境在變好。 研究團隊的高感光監測儀和AI追蹤識別技術,記錄下了長江中下遊十多個水棲螢火蟲種群的「足跡」:自2016年起,對水環境最為敏感的一類水棲螢火蟲,種群規模持續擴大,十年間,數量增長了10倍以上。 而在萬米高空中,遙感衛星也感知著螢火蟲周邊長江水質十年間的變化。 這是2015年4月拍攝於湖北鹹寧段長江幹支流的遙感衛星影像,黃色越深表示主要汙染物總磷的濃度越高; 而這是今年4月同一江段的影像,顏色已由黃轉青,表明總磷濃度大幅下降。 十年間,長江流域近萬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汙染源減少的同時,監管排汙口的「天網」越織越密。 截至2024年底,長江經濟帶累計排查了14萬公裡河湖岸線,查出入河排汙口18萬餘個,整治完成率約90%。 最新數據顯示,長江幹流連續5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 黃河2024年輸沙量較此前多年均值減少超八成 從水系密布的長江流域往北,與長江同源共生的黃河,十年間也經歷著生態的蛻變。 今年夏天,黃河中遊的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水利樞紐聯合進行了第30次調水調沙作業。 在小浪底水庫上遊的潼關水文站,在線光電測沙儀用光線穿透黃河水,感知著其中泥沙含量的變化。我們發現:這裡流過的每立方米黃河水中,泥沙含量從多年平均值27.5公斤(1952年—2020年)減少到2024年的5.76公斤。 而黃河泥沙逐年減少的關鍵,就在黃土高原。 從高空俯瞰黃土高原溝壑,我們看到了為攔截洪水、泥沙而建的淤地壩。如今,黃河流域已有5.83萬座淤地壩,累計攔沙74億噸。2024年,黃河輸沙量較此前多年均值減少超八成。 當長江入海口的衛星影像褪去昔日的渾濁;當黃河三角洲蛻變成群鳥翔集的生態樂園——母親河的煥新重生,不僅讓流域居民共享生態福祉,更鑄就了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綠色脊梁」!(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1467
64
2025-11-18 03:03
15672
58
2025-11-18 03:03
86329
42
2025-11-18 03:03
47586
53
2025-11-18 03:03
36124
27
2025-11-18 03:03
39218
63
2025-11-18 03:03
17683
87
2025-11-18 03:03
54172
31
2025-11-18 03:03
15294
69
2025-11-18 03:03
84791
43
2025-11-18 03:03
27416
13
2025-11-18 03:03
14327
76
2025-11-18 03:03
49687
87
2025-11-18 03:03
93145
18
2025-11-18 03:03
89156
54
2025-11-18 03:03
65283
19
2025-11-18 03:03
76831
16
2025-11-18 03:03
97453
14
2025-11-18 03:03
19748
84
2025-11-18 03:03
14825
75
2025-11-18 03:03
85416
96
2025-11-18 03:03
74938
86
2025-11-18 03:03
43865
56
2025-11-18 03:03
26935
19
2025-11-18 03:03
95731
65
2025-11-18 03:03
76542
13
2025-11-18 03:03
67925
92
2025-11-18 03:03
37128
18
2025-11-18 03:03
17853
86
2025-11-18 03:03
36947
24
2025-11-18 03:03
47563
54
2025-11-18 03:03
42693
38
2025-11-18 03:03
19257
97
2025-11-18 03:03
36578
36
2025-11-18 03:03
16754
14
2025-11-18 03:03
14753
17
2025-11-18 03:03
19347
98
2025-11-18 03:03
32184
87
2025-11-18 03:03
69317
46
2025-11-18 03:03
21658
38
2025-11-18 03:03
21935
29
2025-11-18 03:03
27436
29
2025-11-18 03:03
67189
87
2025-11-18 03:03
76314
34
2025-11-18 03:03
65287
29
2025-11-18 03:03
17684
29
2025-11-18 03:03
91374
45
2025-11-18 03:03
83716
53
2025-11-18 03:03
14856
57
2025-11-18 03:03
38167
85
2025-11-18 03:03
17648
92
2025-11-18 03:03
27683
36
2025-11-18 03:03
53418
61
2025-11-18 03:03
| 橘子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深夜直播 | |
| 小蝌蚪app | 小蝌蚪app |
| 小妲己直播 | |
| 河豚直播 | 曼城直播 |
| 五楼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月神直播 |
| 糖果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魅影直播 |
| 成人抖阴 | |
| 柚子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小狐狸直播 | |
| 九球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 花瓣直播 | 鲍鱼直播 |
| 糖果直播 | |
| 少妇免费直播 | 零点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祼女直播app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看b站a8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