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12日電 (記者 邢翀 賀劭清)成都世運會12日進入開幕後的第五個比賽日,當日決出22枚金牌,中國隊在武術、柔術項目上共獲得4金,目前共收穫18金6銀2銅,繼續領跑金牌榜。 武術本屆賽事首次成為世運會正賽項目,設6個散打小項和6個套路小項。此前在武術套路比賽中,中國隊取得2金,包括本屆世運會中國隊首金——盧卓靈女子太極拳-太極劍的金牌。 當日,在武術散打比賽中,中國隊接連傳來好消息:女子52公斤級和60公斤級決賽,陳夢粵、李志勤均以兩回合擊敗各自對手奪冠,兩年前李志勤還曾在成都大運會60公斤級比賽中奪冠;男子56公斤級決賽,唐思碩以「分差勝」力克越南選手。此外朱海蘭在女子70公斤級決賽獲得銀牌,中國隊在武術散打共獲3金1銀。 8月12日晚,在2025年成都世運會武術散打男子56公斤級決賽中,中國選手唐思碩戰勝越南選手奪得冠軍。圖為唐思碩(藍方)在比賽現場。 記者 張浪 攝 成都世運會柔術比賽設搏擊、寢技、套路、殘疾人柔術4個分項,19個小項,共132名運動員參賽。12日為最後一個比賽日,中國隊斬獲1金1銀,均出自本屆賽事首設的殘疾人柔術分項——小將李雨財/郭奧在肢體殘疾混合雙人以167:162力克德國組合折桂,同樣來自四川的王文強/潘天佑以6分之差獲視力殘疾混合雙人銀牌。隨著柔術大項收官,泰國隊以3金1銅問鼎單項金牌榜。 荷球混合團體賽,荷蘭隊以23:16擊敗老對手比利時隊,自1985年該項目進入世運會以來荷蘭隊已實現11連冠;中國臺北隊在銅牌賽中戰勝捷克隊獲得季軍;處於新老交替期的中國隊以16:18憾負葡萄牙隊,名列第八。沙灘手球賽場,德國男隊再次上演「一球制勝」,以總比分2:1戰勝葡萄牙隊強勢奪冠;上屆世運會冠軍德國女隊則在與阿根廷隊的點球對決中失利摘銀。首次參加世運會的中國沙灘手球隊取得了女子第六、男子第八的成績。 壁球賽場同樣決出男女桂冠。法國名將克魯安以3:0橫掃匈牙利黑馬法爾卡斯成功衛冕,26歲的日本女將渡邊聰美用時28分鐘以相同比分擊敗法國選手史蒂芬,首奪世運會金牌。備受關注的中國香港「壁球一姐」何子樂銅牌戰出現較多失誤,以0:3無緣獎牌。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壁球隊5男6女均止步32強。 西班牙選手在速度輪滑公路賽男子10000米積分賽和男子單圈爭先賽中斬獲金牌,法國和哥倫比亞選手分獲這兩項女子項目金牌。退役後再復出的中國名將郭丹女子10000米積分賽排名第6,速度輪滑世錦賽冠軍張振海在男子單圈爭先賽未能進入35秒大關無緣獎牌。張振海透露他將跨界轉項冬奧項目速度滑冰。 在關注度較高的撞球項目中,中國隊9人出戰6人晉級。斯諾克名將白雨露和肖國棟分別打入女子決賽和男子半決賽,女選手唐春曉和男選手張泰藝躋身八球混合半決賽,劉莎莎和韓雨均獲得女子花式撞球四強席位。 8月12日,在2025年成都世運會女子斯諾克6紅球半決賽比賽中,中國選手白雨露戰勝對手晉級決賽。圖為白雨露在比賽中。 記者 田雨昊 攝 跑酷迎來首個比賽日,24歲的富思達以總分17.4分位列男子自由式項目第五,這是中國男子選手第一次參加世運會跑酷項目。團隊飛盤項目拉開戰幕,首次亮相世運會賽場的中國隊首戰8:13不敵德國隊。 在金牌榜上,中國隊以18金6銀2銅繼續領跑,德國隊15金12銀8銅位列第二,義大利隊9金14銀14銅暫列第三。目前共有59個國家和地區有獎牌入帳,其中37支隊伍獲得金牌。 成都世運會13日將決出21枚金牌,中國隊在跑酷、撞球項目有奪金希望,世界冠軍商春松和白雨露將分別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女子斯諾克比賽中向個人首枚世運會金牌發起衝擊。值得一提的是,商春松是中國女子體操隊前隊長,曾率隊奪得裡約奧運會體操女子團體銅牌。(完)
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8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土壤碳庫未來可能仍持續增加但穩定性減弱。 這項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重要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本項研究的青藏高原多源觀測數據分布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濤研究員指出,過去幾十年來,氣候暖溼化總體上促進了高原土壤碳庫的累積。不過,隨著全球變暖、極端事件及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影響,未來高原土壤碳庫將如何發展變化,這一議題頗受關注。 研究團隊為此進行專項研究,他們在青藏高原開展系統的網格化土壤採樣,整合4170個土壤剖面調查數據和296組高原野外放牧試驗等多源觀測資料,融合土壤物理保護機制與根系激發效應等最新理論認知,構建出一個基於多源觀測約束的簡化土壤碳循環模型,克服基於野外增溫實驗結果開展預測的局限性,為更準確評估土壤碳庫動態變化提供新工具。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畢業生任帥介紹說,本項研究表明,在未來持續暖溼化下,高原土壤碳庫整體仍呈積累趨勢,但新增土壤碳中超過50%將以活性或非保護性碳的形式存在,這類碳組分對極端事件和過度放牧活動等幹擾高度敏感,這將顯著削弱高原碳庫穩定性。 本項研究的不同氣候變化和放牧情景下高原土壤碳庫變化示意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據研究團隊粗略估算,極端熱融事件將抵消一半以上氣候變暖帶來的碳增益;若延續歷史放牧管理模式,過度放牧引起的碳損失幾乎完全抵消氣候變暖帶來的碳增益;在實施草畜平衡管理政策的情境下,放牧仍造成土壤碳損失,但其負面影響將減弱。 汪濤表示,研究團隊基於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青藏高原亟須將放牧活動和多年凍土區域極端熱融事件對土壤碳庫的影響,納入新一代地球系統模式-社會經濟系統耦合模型中,為精準優化高寒生態系統碳庫穩定性、維繫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功能提供重要支撐。(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1534
59
2025-11-26 07:34
42597
31
2025-11-26 07:34
67238
62
2025-11-26 07:34
74125
68
2025-11-26 07:34
31458
58
2025-11-26 07:34
54193
38
2025-11-26 07:34
73146
51
2025-11-26 07:34
31829
62
2025-11-26 07:34
84679
95
2025-11-26 07:34
89346
23
2025-11-26 07:34
45286
52
2025-11-26 07:34
82451
26
2025-11-26 07:34
37596
14
2025-11-26 07:34
28194
49
2025-11-26 07:34
75492
43
2025-11-26 07:34
93786
34
2025-11-26 07:34
89174
68
2025-11-26 07:34
61948
62
2025-11-26 07:34
17846
45
2025-11-26 07:34
57614
86
2025-11-26 07:34
57384
17
2025-11-26 07:34
18967
72
2025-11-26 07:34
21435
16
2025-11-26 07:34
53296
61
2025-11-26 07:34
84936
69
2025-11-26 07:34
71823
17
2025-11-26 07:34
72845
97
2025-11-26 07:34
42198
81
2025-11-26 07:34
93578
65
2025-11-26 07:34
76412
79
2025-11-26 07:34
21784
29
2025-11-26 07:34
58971
19
2025-11-26 07:34
15397
43
2025-11-26 07:34
35129
76
2025-11-26 07:34
18479
26
2025-11-26 07:34
49861
29
2025-11-26 07:34
36815
49
2025-11-26 07:34
86514
46
2025-11-26 07:34
14376
71
2025-11-26 07:34
65129
34
2025-11-26 07:34
94857
98
2025-11-26 07:34
51673
98
2025-11-26 07:34
36512
59
2025-11-26 07:34
67921
54
2025-11-26 07:34
12683
97
2025-11-26 07:34
27843
42
2025-11-26 07:34
73986
35
2025-11-26 07:34
53469
94
2025-11-26 07:34
63195
73
2025-11-26 07:34
13974
58
2025-11-26 07:34
25397
34
2025-11-26 07:34
| 雨燕直播 | 免费直播 |
| 黄瓜直播 | |
| 零点直播 | 蝶恋直播 |
| 雪梨直播 | |
| 海棠直播 | 趣爱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绿茵直播 |
| 河豚直播 | |
| 茄子直播 | 伊人下载 |
| 小狐狸直播 | |
| 成人免费直播 | 春雨直播 |
| 蜘蛛直播 | |
| 荔枝直播 | 妖姬直播 |
| 69美女直播 | |
| 妖精直播 | 牡丹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小妲己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西瓜直播 | 抓饭直播 |
| 橘子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