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8月10日電 (記者 張素)進入8月,國家檢察官學院新疆分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魏敏更忙了。「中亞國家司法合作交流基地已經建成,即將投入使用。」他說,今年10月將迎來首批中亞國家檢察官。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辦公室8日在烏魯木齊組織開展「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巡禮·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集中採訪活動。魏敏在受訪時介紹「一學院兩基地」建設進展。 「一學院」即國家檢察官學院新疆分院,「兩基地」即中亞國家司法合作交流基地、中亞國家司法檢察研究基地。這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為加強涉外法治工作而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知,位於國家檢察官學院新疆分院的中亞國家司法合作交流基地建有教學實訓樓、外籍學員公寓樓、綜合樓等,內設多媒體教室、研討室、圖書館等,可同時滿足300名檢察官的培訓需求。按照最高檢統一安排,首批在此接受培訓的將是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檢察官。 今年5月下旬,魏敏隨團出訪烏茲別克斯坦,同烏方檢察官就進一步加強人員培訓進行交流。 「烏方人員對此很期待,他們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希望通過親身來到新疆走一走、看一看,加深對中國檢察制度及實踐的了解。」魏敏說。 「此前,在上合組織框架之下,我們與中亞國家在依法嚴厲打擊『三股勢力』、毒品走私等犯罪方面已達成一些合作機制。因應新的形勢,如今外方對於合力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以及中國的人工智慧、數字檢察與信息化建設經驗很感興趣,我們也希望通過合作更好推進涉外法治工作。」魏敏說。 隨著中國同中亞國家關係更加緊密,合作更加深入,中國檢察機關基於實務需要,著力加強涉外檢察理論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 據介紹,中亞國家司法檢察研究基地於2024年經最高檢批准設立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會同新疆大學聯合相關科研院所,圍繞中亞國家檢察制度和法律制度開展編譯研究。這項工作不僅填補了國內涉中亞國家司法檢察制度基礎研究空白,也為後續開展相關領域研究及司法協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研究發現,中亞國家的檢察制度在改革進程中,各國都在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檢察權配置各有側重。比如,哈薩克斯坦檢察權專門配置對司法統計和一般統計的監督權,烏茲別克斯坦檢察權配置了保護公民權利監督權、稅務等經濟犯罪監督權、完善立法權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一學院兩基地」將成為面向中亞國家檢察機關開展人員交流、工作培訓、司法協助的常設性基地,立足於更好的服務全國檢察機關反恐實訓,推進與中亞國家司法合作交流,為服務保障「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平臺支撐。(完)
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鄧濤研究員團隊最新在寧夏靈武一處漸新世(距今約3400萬年-2300萬年)地層中發現一件巨犀下頜化石,研究鑑定為巨犀新屬種,將其作為模式標本並命名邱氏吐魯番巨犀。 本次研究發現的邱氏吐魯番巨犀下頜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供圖 研究團隊還依據邱氏吐魯番巨犀牙齒的微觀形態和元素分布,恢復重建出巨犀哺乳期和體成熟的生活史片段,填補了古近紀時期(距今約6600萬年-2300萬年)犀類生活史數據的空白。 這項古生物化石發現研究的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 論文通訊作者鄧濤研究員表示,動物的生活史可以被看作是它們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生命歷程,包括繁殖、生長、發育、衰老等多個階段。作為生物演化的重要研究內容,生活史與動物體型大小之間的關係長久以來是研究的難點,受到廣泛關注。 目前,已知的研究多以現生動物的數據作為參考,對化石類群的研究相當缺乏。例如,現生犀類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壽命可達50歲之久,各方面的生活史數據全面而豐富,但僅有3個化石類群有相關研究。犀類自始新世(距今約5600萬年-3400萬年)以來體型變化巨大,巨犀是陸地上曾出現過的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化石數量豐富,為研究動物生活史與體型關係這一問題提供了契機。 邱氏吐魯番巨犀牙齒的冠周紋計數(A)以及磨片顯示的芮氏線生長周期(B)。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供圖 論文第一作者、河南中醫藥大學解剖學副教授盧小康介紹說,研究團隊將邱氏吐魯番巨犀下頜標本的第二下前臼齒和第一下臼齒製作磨片,結合偏振光顯微鏡和雷射剝蝕的方法觀察牙齒上記錄的生長紋。 根據第一下臼齒和第二下前臼齒的牙骨質年紋數量觀察結果,研究團隊推斷邱氏吐魯番巨犀化石個體的年齡約為17歲,其體成熟年齡應該在此之前。第二下前臼齒的齒冠在雷射剝蝕作用下顯示4個條帶區域,具有顯著的相關變化規律,指示邱氏吐魯番巨犀在齒冠發育形成時尚在哺乳期內,哺乳期至少427天。此外,根據具有較長下門齒的下頜研判,邱氏吐魯番巨犀可能屬於較原始類型的雄性個體。 對比現生犀牛的生活史數據發現,吐魯番巨犀的哺乳期與現生犀牛相似,且體成熟年齡落在非洲犀的變異範圍之內,尤其接近白犀的年齡數值,與根據體型公式計算的年齡也相近。 本次研究化石標本第二下前臼齒齒冠釉質顯示元素富集的變化規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供圖 鄧濤指出,由此可見,犀類的生活史節奏在早漸新世(距今約3400萬年-2730萬年)就已經存在,演化上相當保守。不過,早中新世生活在森林中的近無角犀屬體成熟年齡在11歲左右,暗示體型大小、齒冠高度與體成熟年齡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線性耦合,這有待進一步研究揭示古環境驅動下演化節律與生態策略的關係。 據了解,2025年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邱佔祥從事古哺乳動物學研究65周年,為致敬他對巨犀研究的卓越貢獻,此次研究發現的巨犀化石新種被命名為邱氏吐魯番巨犀。(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6853
23
2025-11-05 19:44
15634
75
2025-11-05 19:44
27983
86
2025-11-05 19:44
81352
41
2025-11-05 19:44
67354
15
2025-11-05 19:44
59247
39
2025-11-05 19:44
16284
46
2025-11-05 19:44
26794
32
2025-11-05 19:44
46178
32
2025-11-05 19:44
83765
38
2025-11-05 19:44
96184
75
2025-11-05 19:44
52834
28
2025-11-05 19:44
89412
87
2025-11-05 19:44
63795
41
2025-11-05 19:44
27459
42
2025-11-05 19:44
28437
74
2025-11-05 19:44
37968
54
2025-11-05 19:44
26419
58
2025-11-05 19:44
42683
67
2025-11-05 19:44
93514
63
2025-11-05 19:44
71849
21
2025-11-05 19:44
14823
28
2025-11-05 19:44
53869
21
2025-11-05 19:44
59267
24
2025-11-05 19:44
89241
28
2025-11-05 19:44
53169
68
2025-11-05 19:44
25196
51
2025-11-05 19:44
89264
24
2025-11-05 19:44
37865
29
2025-11-05 19:44
98534
74
2025-11-05 19:44
74265
47
2025-11-05 19:44
13574
72
2025-11-05 19:44
64819
69
2025-11-05 19:44
92358
53
2025-11-05 19:44
26759
85
2025-11-05 19:44
53761
79
2025-11-05 19:44
81639
37
2025-11-05 19:44
59167
82
2025-11-05 19:44
41862
12
2025-11-05 19:44
23685
45
2025-11-05 19:44
35489
39
2025-11-05 19:44
96258
57
2025-11-05 19:44
52367
54
2025-11-05 19:44
91547
59
2025-11-05 19:44
59146
71
2025-11-05 19:44
38275
59
2025-11-05 19:44
34251
28
2025-11-05 19:44
92341
42
2025-11-05 19:44
36879
62
2025-11-05 19:44
69254
61
2025-11-05 19:44
31526
86
2025-11-05 19:44
23184
43
2025-11-05 19:44
12485
53
2025-11-05 19:44
| 免费直播平台 | 月神直播 |
| 小猫直播 | |
| 美女直播 | 樱桃直播 |
| 柚子直播 | |
| 心跳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 看b站a8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妲己直播 |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百丽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红桃直播 | 西瓜直播 |
| 鲨鱼直播 | |
| 月夜直播 | 杏爱直播 |
| 咪咕直播 |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大鱼直播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 密桃直播 | 六月直播 |
| 大鱼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