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13日電 (王利文 邢翀)成都世運會13日產生21枚金牌,中國隊在撞球、跑酷收穫三金,白雨露、韓雨分別奪得女子斯諾克和女子花式撞球冠軍,前體操名將商春松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奪冠,成就了她在該項目上的大滿貫。 撞球項目展開三場女子決賽較量。世錦賽冠軍白雨露以總比分2:0戰勝泰國新星那魯差,為中國隊摘得本屆賽事撞球項目首金。世運會女子斯諾克為三局兩勝制,且為6紅球賽事,白雨露表示,第一次代表國家參加綜合性運動會,與個人職業賽有很大不同,「我覺得國家的榮譽是高於一切的」。 8月13日,在2025年成都世運會女子斯諾克6紅球決賽中,中國選手白雨露獲得金牌。圖為白雨露在比賽中。 記者 田雨昊 攝 韓雨在女子花式撞球的奪冠經歷頗為驚險,開局後雙方比分緊咬,第11局菲律賓選手森特諾憑藉快準打法以6:5反超並率先拿到賽點,隨後韓雨抓住對手失誤精準出杆,追平局分後又在決勝局以7:6反敗為勝。 韓雨在2023年的世界10球女子錦標賽決賽就與森特諾相遇,當時以5:9不敵對手。此役「復仇」,韓雨表示,堅信只要比賽未結束就有機會翻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42歲的荷蘭老將特蕾澤·科爾姆彭豪威爾摘得撞球女子三庫開倫冠軍。此外,中國選手劉莎莎、唐春曉分獲女子花式撞球與撞球八球混合銅牌。 跑酷女子自由式賽場是一大焦點,中國女子體操隊前隊長商春松以24.7分斬獲該項金牌。商春松曾率隊奪得裡約奧運會體操女團銅牌,退役後她轉戰跑酷,去年接連奪得法國世界盃、日本世錦賽女子自由式冠軍。此次在成都奪冠,她實現跑酷這一非奧項目的大滿貫。 8月13日,在2025年成都世運會跑酷女子自由式決賽中,中國選手商春松奪得冠軍。圖為商春松在比賽中。 記者 張浪 攝 不過當日決賽出現了插曲,商春松原本獲得22.7分排名第二。頒獎儀式前,裁判組更改了她的成績,將完成分提高了兩分,商春松最終以24.7分奪冠。這是因為場地有盲區,裁判組身處高視角無法看清商春松的一個動作,所以給了3分的扣分,經技術委員會和裁判組集體討論及視頻回放後,對打分進行了調整。 商春松說,希望藉助這枚金牌推廣中國的跑酷運動,此外她在等待跑酷進入奧運會的那一天,渴望再代表中國隊參加奧運會。 速度輪滑公路賽收官,中國選手郭丹、潘郅遠在女子、男子15000米淘汰賽中均排名13,兩項目冠軍都為哥倫比亞選手。參與100米爭先賽的張振海、周晴均止步預賽,西班牙選手和薩爾瓦多選手分獲男女組冠軍。 上月獲得亞洲杯亞軍的中國女壘迎來本屆世運會首秀,小組賽首戰以1:3不敵荷蘭隊。這支經歷技戰術革新、不斷積累經驗的隊伍此次目標直指獎牌。不過組內對手實力強勁,中國女壘任務艱巨。 軟式曲棍球進入決賽較量,瑞典隊與芬蘭隊分獲男女組冠軍,前者實現世運會三連冠,後者則首次在世運會登頂。首次組隊參賽的中國隊在男子項目中位居第八。 野外射箭反曲弓比賽,義大利和斯洛伐克選手分獲男女組冠軍。中國小將崔敬軒和鮑鈺寧分別在前日的男女組淘汰賽中惜敗對手,未能闖入四強。 浮士德球兩項冠軍被巴西隊包攬,巴西女隊以3:2逆轉戰勝上屆亞軍瑞士女隊,巴西男隊以3:0完勝德國男隊。浮士德球又稱拳頭球、草地排球,比賽近似於排球和網球「合體」。傳統強隊德國隊此役表現欠佳,女隊收穫銅牌、男隊摘銀。中國隊未參加本屆賽事,但藉助成都世運會,這項誕生於義大利的小眾運動走入中國觀眾的視野,有望成為大眾運動休閒的新選擇。 目前成都世運會賽程已過三分之二,中國隊以21金6銀4銅繼續領跑金牌榜,德國隊收穫15金13銀13銅,烏克蘭隊超越義大利隊,以11金9銀6銅排名金牌榜第三,義大利隊則以10金16銀16銅暫居第四。 14日成都世運會將產生35枚金牌,中國隊有望在撞球男子斯諾克、八球混合和攀巖速度賽衝金。肖國棟將力爭為中國隊取得世運會男子斯諾克首金。張泰藝將亮相八球混合決賽。攀巖賽場,世界盃冠軍龍見國、奧運銀牌得主鄧麗娟將領銜出場。(完)
2025年8月8日是我國第17個全民健身日。在雪域高原,人們的運動熱情從未退減。晨光中,拉薩的運動愛好者已活躍在各處:籃球場上傳來球鞋的摩擦聲,濱河公園有足球愛好者赴周末之約,社區活動中心裡退休老人揮拍打球…… 這份活力源於西藏體育設施建設的持續推進。截至2024年底,全區有體育場地9189個,面積724萬平方米,人均1.96平方米,涵蓋多種類型,構建起覆蓋城鄉的健身網絡,便民設施佔比逐年提升,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運動。隨著場地增多,「體彩杯」、農牧民運動會等賽事年年舉辦,形成「設施到哪,運動到哪」的良好局面。體育設施不僅強健體魄,更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健康理念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 ①從一塊水泥地 到遍地球場 「十年前,整個拉薩能打球的地方兩隻手都數得過來,現在光是我們社區周邊就有3個標準化球場。」在拉薩市城關區奪底街道籃球場上,45歲的次仁達娃擦著汗水說。他剛帶領社區代表隊打贏一場比賽,隊員平均年齡超過35歲,卻個個身手矯健。 全民健身是增強人民體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如今,體育不再僅僅是競技和爭金奪銀,體育的內涵和外延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廣闊,越來越多的人把體育事業看成全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提高個人身體素質的同時,也為幸福生活增添健康底色。近年來,隨著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西藏公共體育設施逐步完善,公園、社區裡的健身設施全面普及,各種健身站點、體育俱樂部、社會體育組織在雪域高原遍地開花。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西藏自治區共有體育場地9189個,體育場地面積724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96平方米。這些體育場地涵蓋了足球、籃球、田徑、健身路徑等多種類型,從繁華城鎮到偏遠鄉村,逐步構建起覆蓋城鄉的體育健身設施網絡。其中,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社區健身點等便民設施佔比逐年遞增,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運動樂趣。 記者從拉薩市體育局獲悉,2025年以來,拉薩市體育局持續加大體育設施建設投入,一系列體育惠民項目穩步推進。其中,投資5000萬元在林周縣、曲水縣續建2個體育公園。隨著體育場地增多,群眾健身熱情高漲,「體彩杯」、農牧民運動會等賽事年年舉辦,形成「設施到哪,運動就到哪」的好局面。這既強健了高原群眾的體魄,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也讓健康理念融入日常。 這種發展思路在拉薩尤為突出,2025年1月至今,拉薩市體育局投入200萬元為各縣區採購安裝40套室外路徑健身器材;斥資32萬元在城關區、柳梧新區、堆龍德慶區實施32個「國球進社區」項目,配建相應桌球臺。這些設施完善的背後是2018年啟動的「15分鐘健身圈」規劃,將體育設施納入城市更新。「以前沒地方打球,現在球場要搶著用,周末得預約。」曲米路體育公園管理員說。 ②場地增多 足球愛好者過「足」癮 這個夏天,拉薩的足球氛圍愈發濃鬱,這項運動早已融入城市肌理:街頭巷尾,少年追球奔跑;社區球場,上班族組隊酣戰;「體彩杯」聯賽每年吸引數百人參與,農牧民也自發組織村級足球賽,熱潮隨處可見。 8月3日,拉薩濱河體育公園的足球場上,不同年齡、職業的足球愛好者相聚,精準傳球、奮力射門的瞬間點燃賽場激情。城郊的鄉村球場更是鄰裡紐帶,農閒時的球賽總能吸引全村圍觀,吶喊與歡呼在高原村落間迴蕩。這份熱愛既彰顯運動活力,更傳遞團結協作精神,讓足球成為雪域古城最亮眼的運動符號。 足球運動蓬勃發展的背後,是一塊塊場地鋪就的基石。截至2024年12月31日,西藏自治區共有足球場地1027個,佔體育場地總數的11.18%。從城區的標準化球場到鄉村的簡易場地,既為愛好者提供了追逐夢想的綠茵、切磋技藝的舞臺,也讓村落有了凝聚人心的賽場。 場地持續擴容,不僅支撐「體彩杯」等品牌賽事常年舉辦,更催生了校園足球、社區聯賽、農牧民足球賽等多層次賽事體系。拉薩的足球愛好者感慨:「剛開始辦聯賽時,隊伍少、觀眾少,是少數人的愛好。現在報名特別火,名額很快滿了,還有不少隊候補,每場比賽都有直播,看的人很多,足球早成了大家都喜歡的娛樂。」 同樣,足球聯賽還走進了大山裡的昌都市洛隆縣馬利鎮。7月26日,當地第二屆「中遠海運·嘉裕杯」村超足球友誼賽開賽,8支周邊鄉鎮隊伍參賽,隊員有農牧民也有青年,雖非專業卻飽含熱愛,拼搶傳球間點燃賽場。這場鄉村足球盛宴既成了以球會友的平臺,更串聯起鄉村活力、促進民族團結。「以前賽馬是唯一一項集體運動,現在年輕人更愛足球,馬利鎮的足球會越來越有名。」當地小學體育老師嘎瑪群美說。 ③玩轉小球 隨處可見運動身影 連日來,記者走訪拉薩市區各大健身點發現,在拉薩人們不僅熱愛籃球、足球等運動,也很熱愛小球運動。在自治區老幹部活動中心裡,年近80歲的倉啦正和球友進行激烈對抗。退休後她學起了打桌球,「現在每天不打兩小時就渾身不舒服。」倉啦的球友中有教師、公務員、退休工人,大家以球會友,成了忘年交。 自治區體育局統計顯示,我區桌球場地共有579個,場地面積3.05萬平方米。其中,室外桌球場505個,佔87.22%;桌球館74個,佔12.78%。近幾年參與小球運動的人數正逐年快速增長。不僅如此,羽毛球、網球等小球運動,同樣憑藉著對場地要求相對靈活的優勢,在拉薩獲得了廣泛普及。在社區活動中心、公園角落,甚至家庭院落裡,隨處可見運動的身影。記者看到,有的老人用木板自製球拍,有的家長帶著孩子在空地上練習顛球,這些樸素的場景構成了城市最生動的運動圖景。 「作為拉薩的羽毛球愛好者,我真是打心眼兒裡覺得現在的賽事越來越貼心了。你看啊,拉薩常辦各種比賽,像『體彩杯』就挺好,門檻放得低,不管是誰都能來試試。青少年還有趣味項目,玩著就把比賽打了;殘疾人朋友也有專門的組別,大家都能在場上亮亮本事,這種感覺特別好。」羽毛球愛好者玉珍拉姆告訴記者。 ④運動地圖 為「15分鐘健身圈」精準定位 在拉薩,一份特殊的「運動地圖」標註著全市體育場地的位置、開放時間和特色項目,為「15分鐘健身圈」精準定位,讓運動真正融入市民日常。從社區健身點的智能器材,到街頭口袋公園的簡易球場,再到濱河步道的慢跑人群,步行15分鐘內,居民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空間。 早晨7點,慈松塘健身點已熱鬧起來。退休教師次仁卓瑪跟著智能健身器鍛鍊,旁邊幾位老人揮著太極劍。「從家下樓走三分鐘就到,器材新、種類多,每天來活動活動,渾身都舒坦。」她笑著說,「以前想鍛鍊得往大公園跑,現在家門口就能『打卡』,這『15分鐘健身圈』辦到了我們心坎裡。」 如今,這樣的便捷場景在拉薩已成常態。濱河公園步行道上,晨跑者迎著朝陽邁開腳步;社區口袋體育公園裡,上班族午休時組隊打籃球賽;社區活動中心內,中青年跳著融合鍋莊元素的健身舞,後排老人跟著學,不時被逗笑……15分鐘半徑內,智能健身點、標準球場、兒童遊樂設施、老年康復器材一應俱全,滿足各年齡段需求。 「以前約朋友打球得提前半小時趕路,現在小區隔壁就有燈光球場,下班後隨時能湊一局。」家住柳梧新區的青年達娃說,他家樓下健身點去年新增了場地,「我爸每天傍晚跟老夥計打桌球,我媽練健身操,一家人的運動熱情都被點燃了。」 記者從拉薩市體育局了解到,2025年1月至今,拉薩市體育局投資200萬元在堆龍德慶區建設1個小型體育公園,安排100萬元在林周縣、當雄縣推進5個全民健身補短板項目,不斷織密城鄉健身設施網絡,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更便捷的運動服務。如今,健身步道串聯起公園、溼地與社區,智能設備遍布街頭,掃碼即可獲取指導。數據見證變化,2024年拉薩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顯著提升,這不僅是數字的增長,是生活方式的革新,更是健康理念落地生根的體現。高原運動的快樂傳遍四方……(記者 德吉曲珍 貢曲羅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百丽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蝶恋直播 | 秀色直播 |
青稞直播 |
浪花直播 | 快猫 |
蝶恋直播 |
比心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婬色直播 |
花儿直播 | 桃鹿直播 |
夜魅直播 |
嫦娥直播 | 柚子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比心直播 | 名模直播 |
魅影5.3直播 |
婬色直播 | 小猫直播 |
仙凡直播 |
橘子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红楼直播 |
五楼直播 | 六月直播 |
午夜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