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5日),由國家認監委制定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試行)》正式施行,強化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 新規涵蓋了認證模式、生產企業分類原則、獲證後監督等13條具體內容,重點提到了以下三個方面: 強制性產品認證 即「3C認證」 3C認證是我國為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國家安全及環境,依法實施的強制性市場準入制度。根據國家規定,正規上市的充電寶必須取得3C強制認證。 新規指出,認證委託人應當在產品本體的適當位置或產品標牌上加施標準規格認證標誌或自行印刷/模壓認證標誌,並確保認證標誌的管理、使用符合《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及國家認監委有關文件的要求。 企業需備案、認證 新版規則指出: 相關指定認證機構應當依據新版規則和強制性產品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要求,制定對應的認證實施細則,向國家認監委備案後方可按照新版規則實施認證並頒發認證證書。 此前已經頒發的有效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可繼續使用,認證證書轉換工作採取到期換證、產品變更、標準換版等自然過渡的方式完成。 重抽查、留樣品、可追溯 新規增加了對生產企業關鍵工序的明確要求,提高了飛行檢查(一般指事先不通知被檢查部門實施的現場檢查)比例,同時要求企業及相關機構在抽樣與測試環節必須同步進行視頻記錄,留存樣品,為質量追溯提供依據。 有了這些新規加持,關於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的生產、檢驗要求更趨完善。 不僅有新規,針對移動電源的安全技術規範也在制定中!7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開徵集對《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等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制定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將對包括充電寶在內的移動電源設置更嚴格的技術標準。 3C真偽這樣辨! 有網友發現,在一些購物平臺上,部分商家違規低價售賣3C認證標籤貼紙。 那麼如何辨認3C標識的真偽呢? 從3C認證標識的正面對光觀察它,標識為白色底板、黑色圖案。用目光對準標識畫面觀察,應有深遠的立體感覺,有真實感。如果沒有立體效果,那麼可以判斷是仿冒的標識。 也可以登錄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官方網站查詢。 點擊「證書查詢」,選擇製造商,能查詢到結果的表示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如果顯示「沒有找到該證書」,就是不合格的,也可將防偽碼輸入到「證書編號」中查詢。 如果說普通充電寶因充電過程中存在過充發熱等安全隱患,那麼磁吸充電寶是否就一定安全呢? 磁吸充電寶更安全嗎? 磁吸充電寶因其小巧、便捷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但不用線充電並不意味著絕對安全,前不久就發生了一起磁吸充電寶故障起火事件。 磁吸充電寶故障 致車輛起火 近日,浙江台州王女士剛買兩年的私家車駕駛艙突然起火冒煙,消防員及時趕到將火撲滅。經調查,起火原因是放置在車內的磁吸無線充電寶發生故障,導致車輛起火。 一個小小的充電寶竟燒壞了一輛車,讓人惋惜之餘也提醒人們注意充電寶潛藏的危險隱患! 消防人員提示,磁吸無線充電寶雖便捷,但對電路穩定性要求更高。購買時也需要確認是否通過3C認證,同時,也要避免將其長時間置於高溫環境(如暴曬的車內),減少自燃風險。 充電寶什麼情況下 易自燃? 受外力衝擊 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在乘坐飛機時不能放入託運行李中,因為在重物擠壓的情況下,充電寶很容易起火。 如果充電寶的外殼質量不過關,一旦發生擠壓、衝擊、針刺或磕碰、跌落,充電寶內部電路和電芯極易出現短路、電芯漏液等問題,可能造成冒煙、起火、爆炸。 過充 給充電寶充電時若長時間不關電源,充電寶電池將處於過度充電的狀態,易發生電路故障,進而爆炸。 過熱 充電時,如果將充電寶放在不利於散熱的環境,或置於太陽下等高溫區域,都可能引發自燃甚至爆炸。 防自燃這幾點要注意 日常使用充電寶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避免重壓或強烈震動,以防出現短路或爆炸等情況。 不使用時,應把充電寶放在通風處,避免在暴曬或潮溼的環境存放。 給充電寶充電時,儘量使用原裝插頭,或購買與充電寶參數一致的充電插頭。 控制好充電時間,不要長時間給充電寶充電。 一旦充電寶起火,常見的泡沫、乾粉等滅火器沒有太大效果,容易造成復燃,最佳滅火方式還是用水。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安全無小事 充電寶新規的實施 為行業規範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消費者 不論選購哪種類型的充電寶 均應認準「3C」標識 避免重擊、暴曬、過度充電 如發現充電寶過熱、變形等異常 應立即停止使用 必要時撥打119報警求助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眾號
玉米除了吃,還能做什麼?在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副教授、青年教師謝騰龍的眼中,玉米不僅是作物,更是凝聚科技與審美的「新農作」。 前不久,「北大荒青年」助農志願服務隊(以下簡稱「服務隊」)培訓交流暨建功競賽活動在黑龍江共青農場舉行。作為服務隊成員,謝騰龍展示了一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多彩文玩玉米。 兩年前,謝騰龍帶著多項農業技術來到中國最北邊境縣塔河縣。「1畝地能產1萬多根文玩玉米,精挑細選下來,能有4000根樣式好的,批發價30元一根,利潤很可觀。」謝騰龍說,今年他們在塔河縣種了45畝,已和銷售商對接。 2023年,團黑龍江省委發動全省共青團,依託「三農」青年典型、網絡達人、涉農技術骨幹等青年群體,組建隊伍服務基層農戶,目前已組建種植、畜牧、林業、水產等領域500支服務隊。近5000名志願者奔赴一線,服務覆蓋近千個村(屯)。團黑龍江省委相關負責人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此舉旨在形成示範效應並擴大規模,真正發揮青年在築牢糧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全鏈條服務農業發展 1998年出生的周建禎,碩士畢業後來到樺南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去年加入服務隊。他發現,當地大豆種子包衣技術推廣不好,因為這項技術需要浸泡種子,會增加成本,「但這項技術能有效防治大豆根腐病,保證產量」。 諮詢農科院並查詢大量資料後,周建禎和團隊成員向農民展示採用技術前後的產量對比數據,慢慢改變了他們的觀念。截至目前,他和團隊推動70萬畝地採用該技術。 同樣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的張羽,自2023年加入服務隊以來,在富錦市各地推廣以水稻催芽為代表的多項農業技術。他把自己的電話留給當地農民,現在,他一年要接幾百個諮詢電話。 90後青年葛旭良是北大荒集團黑龍江二九一農場有限公司技術員,對水田頗有研究。他加入服務隊已兩年,致力於帶動農民科學種田。他舉例說,施肥時間不當可能會讓水稻長得過高,越高抗倒性越差,影響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把每項技術細節、每個環節的標準跟大家講清楚,標準上來了,產量也就上來了。」葛旭良說。 除了傳統農業,服務隊還把目光投向新興農業。 呼瑪縣鷗浦鄉黨委副書記盛玉洋,去年參加了團黑龍江省委組織的服務隊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看中了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孫楠帶來的寒地小龍蝦養殖技術。今年,他們試驗養殖了7畝寒地小龍蝦,「目前看長勢還不錯,我們想多積累經驗,成功後推廣」。 技術落地讓豐收有了基礎,但要真正轉化為農民增收,「賣得好」是決定性一環。為此,團黑龍江省委動員一批有銷售經驗和市場思維的年輕人。「青耘中國」主播、伊春市返鄉創業青年鄭曉昱,不僅助農帶貨,還為當地培養電商人才。截至目前,她和團隊助農帶貨60萬單,培育了20多名電商銷售人才。 團黑龍江省委青年發展部相關負責人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團黑龍江省委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主動對接涉農高校、企業及科研院所,整合青年科技人才力量,搭建助農服務平臺,結合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進行從種到銷的多樣化全鏈條服務,幫助農戶增產增收。 把道理「掰碎了」講給農民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了解到,服務隊隊員年齡普遍偏小,其中不乏00後。當他們向「爺輩」農民推廣新技術時,常常被拒絕。 為提高豆角產量,團齊齊哈爾市委派到富裕縣紹文鄉勝利村的駐村第一書記、90後楊文博,建議農民將株距由50釐米擴大到60釐米,農民卻說:「你這個小娃娃,我孫子都比你大,你還來教我怎麼種。」周建禎在推廣大豆包衣技術時也遇到過質疑,「他們說我是賣藥的,推廣技術是為了賣產品」。 隊員們想盡辦法,把道理「掰碎了講」,「打賭」是大家常用的辦法。葛旭良曾和一位農民把一個池子的水稻分成兩塊,一塊按照葛旭良的方法施肥,另一塊按照這位農民的想法施肥。到了8月見分曉的時候,用葛旭良方法施肥的水稻,株高比另一邊的水稻更矮、更抗倒伏,稻粒數量卻幾乎一樣。葛旭良說,農民「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已經接受了科學施肥法」。 除了打賭,隊員們還喜歡打「人情牌」。推廣幹豆角產業遇阻時,楊文博想起了村裡的老書記。「他在當地很有威望,知道咋跟大家溝通。在他的幫助下,我們後來進展順利。」 除了號召大家加入幹豆角產業,楊文博還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勝利村村民王麗媛是種糧大戶,她說,起初自己對這個年輕小夥子也不信任,「後來他把我們聚在一起,跟我們拉家常,講農業知識」。村民按照楊文博的方法用肥,發現「比以前省不少,產量還上來了」。 「改變觀念本身就很難。」周建禎的方法是學土話,拉近與農民的關係。樺南縣孟家崗鎮保豐村村民高玉財是大豆種植大戶,經驗豐富,「他用很樸實的話給我講各種農技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怎麼把理論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話。」周建禎說。 將個人成長與農業發展緊密相連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隊員們近距離與農民、農業接觸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將黑龍江建設為農業強省。 如何打通先進技術到農戶田間地頭的「最後一公裡」,是多位受訪者提及的重點。葛旭良提到,小農經營之下,土地碎片化,很難採用大型機械設備。 如何「藏糧於民」也是多位隊員關心的話題。「我們有先進的技術,但可能推不動。喜歡種地、想把地種好的年輕人並不多。」周建禎說。 楊文博也有同感。「我們有時候策劃了一個好項目,但響應的年輕人不多。」他還發現,深加工農產品不多,且同質化競爭十分激烈,影響產品推廣。 走到田間地頭,除了發現問題,每個隊員也有自己的收穫。 葛旭良覺得,兩年志願服務經歷,讓他有更多機會充實自己。「每次下鄉可能都會發現不同的問題,有可能就觸碰到知識盲區。這時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請教專家或經驗豐富的農民,補齊短板。」 楊文博學會了用系統思維看問題。在和勝利村農民一起研究豆角時,從種子到幹豆角成品,過程涉及種植、養護、包裝、銷售等各環節,哪一步出問題都推不下去。「駐村期滿,我會離開這裡,但這種思維方式會讓我受益終身。」 加入服務隊幾年,謝騰龍最大的收穫是教會了一幫當地「徒弟」。他說,幾年下來,塔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員水平有了明顯提升。「我們一起做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一起寫論文,這是他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年有個80後技術員考上了瀋陽農業大學的研究生,我們特高興。」 「這可能就是我們這一代紮根黑土地的年輕人的使命。」周建禎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雷來源:中國青年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7193
19
2025-10-27 16:59
96758
49
2025-10-27 16:59
75419
54
2025-10-27 16:59
69481
26
2025-10-27 16:59
64193
83
2025-10-27 16:59
38251
35
2025-10-27 16:59
25614
38
2025-10-27 16:59
68527
48
2025-10-27 16:59
76385
38
2025-10-27 16:59
58147
93
2025-10-27 16:59
53987
24
2025-10-27 16:59
19653
65
2025-10-27 16:59
42795
51
2025-10-27 16:59
93781
23
2025-10-27 16:59
42739
17
2025-10-27 16:59
71354
71
2025-10-27 16:59
67318
81
2025-10-27 16:59
81439
19
2025-10-27 16:59
32758
85
2025-10-27 16:59
78523
83
2025-10-27 16:59
42176
61
2025-10-27 16:59
61295
45
2025-10-27 16:59
79834
26
2025-10-27 16:59
14837
32
2025-10-27 16:59
65412
92
2025-10-27 16:59
95241
47
2025-10-27 16:59
29863
72
2025-10-27 16:59
69537
38
2025-10-27 16:59
24681
68
2025-10-27 16:59
46789
19
2025-10-27 16:59
16984
36
2025-10-27 16:59
54723
62
2025-10-27 16:59
64235
37
2025-10-27 16:59
48769
87
2025-10-27 16:59
79835
19
2025-10-27 16:59
25931
95
2025-10-27 16:59
18725
43
2025-10-27 16:59
17623
18
2025-10-27 16:59
75916
89
2025-10-27 16:59
72836
71
2025-10-27 16:59
81592
36
2025-10-27 16:59
14726
84
2025-10-27 16:59
85943
12
2025-10-27 16:59
25469
38
2025-10-27 16:59
64738
14
2025-10-27 16:59
72495
17
2025-10-27 16:59
17896
23
2025-10-27 16:59
91823
28
2025-10-27 16:59
76258
38
2025-10-27 16:59
49257
89
2025-10-27 16:59
76458
38
2025-10-27 16:59
| 樱花直播nba | 零点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520直播 |
| 奇秀直播 |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迷笛直播 |
| 花儿直播 | |
| 荔枝直播 | 青稞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妖姬直播 | 迷笛直播 |
| 花间直播 | |
| 婬色直播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五楼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花间直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 香蕉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 大鱼直播 | 蜜疯直播 |
| 樱桃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魅影9.1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