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8月11日電 (記者 韓帥南)記者11日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25年以來,該局在全面調查基礎上,按照穿山甲在雲南的分布區和潛在分布區,將雲南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確定為雲南省穿山甲監測單元,並對穿山甲種群數量、棲息地質量及其威脅因素等開展長期、系統監測,已初步建立穿山甲保護監測體系。 雲南拍攝到馬來穿山甲活動影像。雲南省林草局 供圖 穿山甲又名鯪鯉,隸屬於哺乳綱、鱗甲目、鯪鯉科,全球共3屬8種,其中亞洲4種(馬來穿山甲、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菲律賓穿山甲),非洲4種(樹穿山甲、長尾穿山甲、大穿山甲和南非穿山甲)。為進一步加強對穿山甲物種保護,2017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將全球8種穿山甲從附錄Ⅱ提升到附錄Ⅰ。2020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穿山甲所有種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國境內有2種穿山甲分布,其中中華穿山甲分布範圍較廣,馬來穿山甲僅分布於雲南省狹小區域。 2023年至2024年,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委託西南林業大學牽頭組成技術團隊對雲南可能有穿山甲分布的36個區域,包括31個保護區、3個林場和2個鄉鎮集體林區開展了穿山甲資源調查。調查顯示,雲南省內分布有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其中,中華穿山甲主要分布於西雙版納、納板河流域、南滾河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太陽河、銅壁關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以及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等區域;馬來穿山甲主要分布於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 2025年,在全面調查基礎上,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建立全國性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監測體系要求,按照穿山甲在雲南的分布區和潛在分布區,將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太陽河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確定為雲南省穿山甲監測單元。 該局通過設立固定監測樣線,架設監測設備,培養監測隊伍,對穿山甲種群數量、棲息地質量及其威脅因素等開展長期、系統監測。截至2025年6月,西雙版納保護區監測單元5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發現新鮮洞穴23個;納板河保護區監測單元4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發現新鮮洞穴37個;南滾河保護區監測單元發現新鮮洞穴5個;銅壁關保護區監測單元7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發現新鮮洞穴97個。同時,3臺紅外相機拍攝到馬來穿山甲活動影像,發現新鮮洞穴2個。 雲南拍攝到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雲南省林草局 供圖 建立穿山甲保護監測體系,是雲南對瀕危野生動物保護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的具體實踐。雲南作為國內唯一的馬來穿山甲分布區,開展穿山甲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對中國穿山甲保護意義重大。下一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將繼續聯合相關保護和科研機構,持續推進穿山甲監測和保護研究工作,促進雲南穿山甲種群恢復。(完)
8月的高原,青稞金黃。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錯那市覺拉鄉,200畝試驗田被分割成300多塊梯田。一片生長在鹽鹼地裡的特殊飼草剛萌出嫩芽,正茁壯成長——這是經過航天育種技術培育的蛋白草。 這批高原航天牧草一共有7個品種,是利用航天誘變技術培育的新品種,與普通飼草相比,其在鹽鹼地裡抗鹽耐旱的表現尤為突出,更耐得住零下四十度的嚴寒。 種植在西藏錯那市覺拉鄉的高原航天牧草。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7月17日移栽到大田的蛋白草是目前最後一個實驗品種,生長迅速,每天可長高4-5公分。」陝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面選育基地負責人袁中權在田間介紹,該品種表現出極強的抗寒性,去年冬季經受嚴寒考驗後,今年3月底在錯那市試驗田未經澆水施肥就自然發芽。截至觀察時,植株最高已達2.5米,預計畝產量可達15-25噸,是目前錯那市表現最優異的飼草品種。 正在接受採訪的陝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面選育基地負責人袁中權。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袁中權算了一筆帳,畝產15噸飼草,按70%的脫水量做成青貯飼料,可以產10噸。按照目前的市價,假設一噸飼草在這能賣1200元,除去各種成本,一畝地一年能產8000元的經濟效益。 航天育種高原牧草選育實驗基地裡的植株。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除了這些飼草,去年9月26日錯那本土的5個油菜品種和6個青稞品種搭載著十九號返回式衛星進入太空,享受了一次特殊的「旅途」,在宇宙射線和微重力環境下完成了基因重組。 當地村民在高原航天育種基地務工。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這些篩選出的品種不僅需滿足性狀穩定的基本要求,更要在抗鹽鹼地、產量、株型等指標上展現獨特潛力。選苗育種也要經過層層嚴苛的『體檢』,優中選優。」袁中權說。 當種子完成太空之旅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返回的每一粒種子都是寶貝,經過「太空旅行」的品種要通過3年的地面選育,評估植物品種的產量和品質。 搭載十九號返回式衛星進入太空的青稞品種。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當地人說我們錯過了最佳種植期」,袁中權回憶6月初改良土壤時的質疑,不禁還是捏了一把冷汗。 好在這些種子憑藉出色的基因,在播種42天後就長到60釐米,分櫱數達到10個,是普通品種的近兩倍。據了解,青稞的這個生長期一般都是100~130天,而這個品種大約在115天。 未來,袁中權團隊將繼續監控和評估航天育種植株的生長情況,推廣航天牧草和蔬菜種植技術,建立有機肥廠以改善土壤質量,讓更多「太空種子」在雪域高原生根發芽。 記者:郝潔 次仁羅布 來源:人民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9326
17
2025-11-05 17:22
63218
84
2025-11-05 17:22
95714
96
2025-11-05 17:22
14965
35
2025-11-05 17:22
64289
38
2025-11-05 17:22
52749
85
2025-11-05 17:22
73198
76
2025-11-05 17:22
35648
79
2025-11-05 17:22
42937
83
2025-11-05 17:22
76328
42
2025-11-05 17:22
62371
62
2025-11-05 17:22
72834
72
2025-11-05 17:22
95842
68
2025-11-05 17:22
34526
65
2025-11-05 17:22
65317
12
2025-11-05 17:22
26417
16
2025-11-05 17:22
57946
92
2025-11-05 17:22
83719
16
2025-11-05 17:22
25781
76
2025-11-05 17:22
87642
69
2025-11-05 17:22
89431
86
2025-11-05 17:22
17832
85
2025-11-05 17:22
93518
62
2025-11-05 17:22
37149
49
2025-11-05 17:22
68734
39
2025-11-05 17:22
32475
61
2025-11-05 17:22
52946
37
2025-11-05 17:22
54713
72
2025-11-05 17:22
62315
54
2025-11-05 17:22
86297
79
2025-11-05 17:22
26549
93
2025-11-05 17:22
85219
24
2025-11-05 17:22
61734
58
2025-11-05 17:22
26197
16
2025-11-05 17:22
23758
54
2025-11-05 17:22
56891
32
2025-11-05 17:22
63924
79
2025-11-05 17:22
13692
36
2025-11-05 17:22
13287
94
2025-11-05 17:22
34759
62
2025-11-05 17:22
19487
34
2025-11-05 17:22
52793
35
2025-11-05 17:22
12643
83
2025-11-05 17:22
27641
38
2025-11-05 17:22
32675
45
2025-11-05 17:22
14237
17
2025-11-05 17:22
27851
56
2025-11-05 17:22
75143
24
2025-11-05 17:22
12758
26
2025-11-05 17:22
14728
58
2025-11-05 17:22
14627
16
2025-11-05 17:22
84156
85
2025-11-05 17:22
69482
29
2025-11-05 17:22
| 富贵直播 | 雨燕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月夜直播 | 极速直播 |
| 柠檬直播 | |
| 魅影视频 | 凤蝶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春雨直播 | 蜜桃直播 |
| 69美女直播 | |
| 97播播 | 金桔直播 |
| 西瓜直播 | |
| 凤蝶直播 | 绿茵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魅影视频 |
| 嗨球直播 | |
| 花间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 月神直播 | |
| 贵妃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大鱼直播 | |
| 小蝌蚪app | 大鱼直播 |
| 优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