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篤行」2025年中經濟系列報導⑤ 人形機器人正在成為「打工人」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並首次提及「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智慧機器人」的典型代表。 從春晚舞臺上扭秧歌,到馬拉松跑道上一決高下,再到格鬥賽場上對抗比拼……2025年人形機器人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實際上,除了參與常規的表演「業務」之外,人形機器人還進入到生產、服務領域,工作起來「有模有樣」,正加速向「打工人」方向進化。 製造業「前線」的「新工人」 凌晨三點,極氪汽車一家工廠的總裝車間依舊燈火通明。 42℃高溫中,數臺身高1.76米的Walker S2人形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搬運物料箱。當電量告急時,其中一臺機器人行走至換電站,自主完成插拔電池,短短3分鐘後,便「滿血」回歸產線。 這套由優必選研發的全球首套人形機器人自主換電系統,能讓人形機器人在高溫或極寒的工廠環境中連軸運轉,實現7×24小時不間斷作業。 當前,我國製造業面臨著巨大的人員需求缺口。一些年輕人更傾向選擇更自由的靈活就業崗位,而不是進工廠車間。在優必選首席品牌官譚旻看來,面對供需矛盾,人形機器人或將成為「破局」關鍵。 據介紹,Walker S系列人形機器人已覆蓋汽車、3C電子、智慧物流三大領域的操作、分揀和質檢等多個工種。一系列新技術有望填補機械臂在柔性領域無法勝任的功能空白。 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企業開始開發工業應用場景。近期,賽博格機器人推出了專為高危工業場景設計的全尺寸仿生人形機器人Cyborg-R01;上海電氣發布的首款自研人形機器人「溯元」,能夠勝任搬運、裝配等高強度工作任務;而靈寶CASBOT旗下的首款雙足人形機器人「CASBOT 01」,已經被送進工廠打螺絲,裝配筆記本電腦…… 據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透露,我國工業機器人應用已覆蓋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236個行業中類。 「真幹活」「幹真活」的「服務員」 「加冰的芬達訂單,現在開始為您製作。」隨著飲料機傳出溫和的回應聲,XMAN-F1人形機器人一手拿著飲料杯,一手緩緩推動開關,夏日冰飲穩穩注入杯中。 就在附近,孩子們正聚精會神地盯著另一臺人形機器人手中的爆米花杯。左手持杯、右手拿鏟……經過一番絲滑操作,機器人端出了「新鮮出爐」的爆米花。 在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機器人技能大舞臺」展區,擎朗智能帶領旗下機器人「打工天團」,亮出了「真幹活」「幹真活」的口號。 「今年和去年有很大的不同,之前是一堆機器人『杵』在那裡,今年大家都在找場景、找應用,先幹起來,實實在在去解決商業落地問題。」擎朗智能CEO李通介紹。 圍繞經濟社會的服務需求,不少國內企業公布了新場景新應用。銀河通用首款輪式人形機器人GALBOT G1,實現了在無人藥店商品的揀選;智元機器人對外展示了人形機器人掃描快遞條碼、抓取包裹並分揀至不同區域的情形…… 據了解,近年來,服務機器人在家用服務、倉儲物流、商用服務、養老助殘、醫療康復等領域的滲透率提升顯著。 人形機器人「整活」「打工」,離不開「具身智能」的不斷創新與成熟。該領域已成為多地緊盯的布局目標。北京提出,到2027年,圍繞具身大小腦模型等方面突破不少於100項關鍵技術,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上海則提出,到2027年,要實現「三百」,即集聚百家行業骨幹企業、落地百大創新應用場景、推廣百件國際領先產品,並推動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有分析指出,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核心載體,政策支持、技術成熟、需求激增與供給競爭正在共同驅動行業發展。伴隨產品成熟度的不斷提升,人形機器人的身影將會在各式各樣的生活場景之中「亮相」。 實現「打工賺錢」夢仍需時間 當前,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通用機器人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市場的競爭焦點。中關村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劉玉書認為,開發好、應用好人形機器人,將會深刻影響中國經濟民生的發展前景。從經濟層面看,這一產業將成為新增長引擎;從民生層面看,將能提高百姓生活質量,減緩人口老齡化衝擊。 《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預計,從2024年底到2028年,我國整機市場規模約在20至50億元;到2035年,整機市場規模達到約500億元;到2045年後,在用人形機器人超過1億臺,進入各行業領域,整機市場規模可達約10萬億元級別。 中國電子學會透露,在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我國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性、靈巧性等方面已實現重大突破,整體水平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與此同時,部分業內人士認為,要實現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商用落地,還需要時間。李通就指出,與功能單一的展示、清潔、送餐等專用機器人不同,人形機器人所要應付的場景更多、更複雜。譚旻也透露,優必選人形機器人的工業化應用正在從實驗室走向「實訓」,目前還未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不過,「實訓」需求增速很快。 通過分析近幾年機器人應用的增長原因,李通說,人工智慧是核心推動力,人形機器人的未來將主要取決於「大腦」的智能水平。因此,無論是公眾還是資本,都要對技術迭代充滿耐心與信心。「機器人數量超過人的數量,這是必將發生的事情。」(實習生李悅佳參與採寫) 陳鍵 楊曦 來源:人民網
圖為農機正在開展收割作業。龍佳倩 攝 圖為村民將稻穀裝袋。龍佳倩 攝 圖為航拍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南寨村稻魚綜合種養基地。莫江泉 攝 圖為村民將稻穀裝袋。龍佳倩 攝 圖為顆粒飽滿的稻穀。龍佳倩 攝 圖為農機正在開展收割作業。龍佳倩 攝 圖為村民將稻穀裝袋。龍佳倩 攝 圖為農機正在開展收割作業。龍佳倩 攝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9326
19
2025-10-27 05:25
41265
97
2025-10-27 05:25
49356
59
2025-10-27 05:25
81627
87
2025-10-27 05:25
51437
93
2025-10-27 05:25
87492
46
2025-10-27 05:25
37458
87
2025-10-27 05:25
97615
15
2025-10-27 05:25
27654
43
2025-10-27 05:25
87146
51
2025-10-27 05:25
46172
42
2025-10-27 05:25
25817
83
2025-10-27 05:25
97631
64
2025-10-27 05:25
64937
37
2025-10-27 05:25
86571
27
2025-10-27 05:25
78931
49
2025-10-27 05:25
78163
29
2025-10-27 05:25
42136
72
2025-10-27 05:25
18276
25
2025-10-27 05:25
92458
78
2025-10-27 05:25
96572
29
2025-10-27 05:25
42189
81
2025-10-27 05:25
73564
42
2025-10-27 05:25
93572
36
2025-10-27 05:25
37291
39
2025-10-27 05:25
38674
78
2025-10-27 05:25
14296
64
2025-10-27 05:25
26715
72
2025-10-27 05:25
15938
83
2025-10-27 05:25
46789
51
2025-10-27 05:25
62738
34
2025-10-27 05:25
87536
53
2025-10-27 05:25
61839
45
2025-10-27 05:25
36487
83
2025-10-27 05:25
32746
59
2025-10-27 05:25
62394
45
2025-10-27 05:25
27864
13
2025-10-27 05:25
42698
65
2025-10-27 05:25
93241
14
2025-10-27 05:25
41597
97
2025-10-27 05:25
81536
45
2025-10-27 05:25
35971
62
2025-10-27 05:25
49386
36
2025-10-27 05:25
16528
19
2025-10-27 05:25
73149
93
2025-10-27 05:25
32897
82
2025-10-27 05:25
86432
85
2025-10-27 05:25
93214
47
2025-10-27 05:25
56793
79
2025-10-27 05:25
79254
86
2025-10-27 05:25
81276
94
2025-10-27 05:25
| 荔枝直播 | 九球直播 |
| 花间直播 | |
| 花儿直播 | 抓饭直播 |
| 魅影直播 | |
| 糖果直播 | 贵妃直播 |
| 夜月视频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趣爱直播 |
| 柠檬直播 | |
| 看b站a8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六月直播 | |
| 魅影视频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彼岸直播 | |
| 鲍鱼直播 | 花儿直播 |
| 月神直播 | |
| 荔枝网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 心跳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小白兔直播 | |
| 百丽直播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黄瓜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