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師葉皛著寫的《新世紀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的當代性追求》一書,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各個劇種、古今中外的戲劇作品以百花齊放的態勢呈現,戲劇舞臺出現了繁榮景象。「忽如一夜春風來」,各種傳承創新的戲曲佳作也繽紛呈現,新人輩出,「戲曲消亡論」被一風吹散。國外新奇的影視、戲劇作品的引進,也促使國內的戲劇從觀念、內容到形式,尤其是在舞臺美術設計和製作上,出現了令人驚詫的改變,有許多可喜的創造。從理論上研究這些巨大的變化和新穎的創造,無疑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但時下國內關於舞美設計的理論研究,遠遠落後於戲劇作品的實踐。在上海戲劇界,繼胡妙勝、周本義、金長烈、吳光耀之後,有影響的舞美理論大家實在是太少了。本書作者葉皛系上海市戲劇家協會舞美專委會專家委員、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照明專委會委員,書中她結合大量的戲曲現代戲舞臺實踐成果(其中有許多導師創作和自己親身參與創作的作品),上升到理論上進行研究和探討:什麼樣的舞美設計是符合劇情需要的,是錦上添花;什麼樣的舞美設計是不符合戲曲美學精神的,是畫蛇添足。兩者用戲劇作品的實踐成果來做對比說明。據統計,本書提到的中外戲劇作品共有130餘部,涉及的劇種有京劇、越劇、崑劇、淮劇、話劇、滬劇、評劇、晉劇、歌劇、甬劇、花鼓戲、畲歌劇、台州亂彈、贛南採茶戲等。由於作者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理論聯繫實際,努力用中、西方美學、戲劇和美術理論來闡釋我國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改革,上升到理論的層面上加以分析比較,因而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對廣大的舞美工作者而言,又很有實用價值。作者對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時空的基本特徵,概括很得當。舞美設計可通過舞臺體現的各種載體營造氛圍和情境,為表演增光添彩,從而使舞臺的「有意味的形式」得到更好展現。在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創作中,其時空創作既可以按照生活的原型加以表現,也可以按照想像的方式進行自由的表現。它可以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中,汲取生活的養分,來對生活進行提煉和升華;它也可以創造一個與現實生活並行的假定性世界,在虛化空靈的時空表現中,對生活的本質進行揭示。隨著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票通過列入首批「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加上國家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提倡和扶持,新時期我國戲曲藝術出現繁盛局面,200多種地方戲曲百花競放,還創排了相當數量的現代戲。戲曲現代戲的舞臺美術,千姿百態,有的趨向寫實,有的依然寫意;有的運用科技手段為戲加分,也有因布景太實太擠或過度炫技,影響了戲曲表演的發揮和展示,整體效果反而減了分。新世紀20多年來戲曲現代戲豐富的舞臺呈現的成就得失,經驗教訓,確實值得從美學上進行總結。葉皛在分析了40多年來舞臺上出現的大量戲曲現代戲後指出:「也有一些不成功的探索,離開了戲曲的本體,或照搬西方的一些舞臺樣式,或生硬地借鑑其他戲劇門類的表現形式,使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喪失了應有的寫意之美。」「最為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濫用舞檯燈光、濫用舞臺機械、濫用舞臺特技效果等。這些新科技手段的濫用,看似豐富、增強了舞臺表現手段,而事實上則是幹擾了演員的表演,擾亂了觀演關係中最為本質的審美共情。」這些論述是正確的,也是切中時弊的。高水平的舞美設計家,善於將靈感思維與社會思維、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水乳交融,形成一個多元化的思維複合體,將舞臺設計的實踐和創新,進行理性的思考總結,以再進一步指導新的實踐。當今,處於科技大爆炸的時代,在舞美設計中,科藝融合,應用數字媒體技術、影像視頻,虛擬形象和空間來拓寬設計的創意與想像,將以往的固定靜態發展成多元化的動態時空,促使舞臺效果發生數量級提升,更是大有可為。正如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戴平評價的,葉皛的《新世紀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的當代性追求》一書,回答了這些新時代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的課題,是非常有意義的。本書的研究成果,對於推動時下舞臺科技與藝術的融合發展,推動戲劇觀念和形式樣態、手段方法的發展創造,具有理論指導和實用參考價值。 本書作者簡介葉皛,博士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師上海市戲劇家協會舞美專委會專家委員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照明專委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藝術學重大項目「戲曲現代戲創作研究」「新中國舞臺美術發展研究」子課題成員;撰寫《黃梅戲藝術》教材舞臺美術部分;論文獲得2022·長三角青年戲曲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並被收錄《中華藝術論叢》(第28輯);多篇論文發表於《戲劇》《戲劇藝術》《民族藝術研究》《中國戲劇》《四川戲劇》等核心期刊。創作劇目曾獲「中國崑劇藝術節」優秀劇目,上海舞臺藝術優秀劇目,湖南藝術節「田漢大獎」,山西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雲南省「優秀劇目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雲南文化精品工程」入選作品,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及上海舞臺美術學會「燈光設計獎」「舞臺設計類作品獎」等多個國內省部級獎項。同時入選《國際專業照明設備輯要》、提比里西國際舞臺設計雙年展等國際獎項。獲全國十大中青年設計師、新銳設計師等稱號。
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黨中央著眼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提振消費、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緊扣「國際」,聚焦「消費」,突出「中心」,不斷優化消費環境,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創新消費場景 創新升級消費場景,對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來說必不可少。相關城市積極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以遊客的個性化、品質化需求牽引旅遊服務持續完善,以多元供給激發消費潛力和市場活力。 北京市東城區前門之夜科技體驗館開館,西城區大吉巷完成華麗蛻變,豐臺區長辛店老鎮打造「演藝+消費」新空間……今年通過「場景革命」,北京將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與「Z世代」的潮流基因相融合,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按下「加速鍵」。 北京市商務局消費促進一處副處長李航告訴記者,北京大力開展時尚場景育新行動,著力構建多元融合集聚區,重點圍繞16個場景推動商業、文化、旅遊、體育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融合發展示範項目。 眼下正值暑期,夏日消費迸發澎湃活力。7月上旬,2025「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啟動,精彩紛呈的夏日主題活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相較往年,今年「上海之夏」品牌參與度更廣,囊括文化藝術、體育賽事、文旅商聯動、IP跨界等多種形式。 豫園商城聯合網際網路視頻平臺推出主題餐廳、聯名產品等,獲得全球年輕消費者青睞;浦江遊覽集團以一江一河「新場景」為引擎,設計推出多元化產品體系,融合「音樂嘉年華、特色餐飲、萌寵社交」等創意玩法,開啟夜遊上海新形態;泡泡瑪特「潮玩之夏」、露露樂蒙「夏日樂挑戰」全國總決賽等活動輪番上演……作為以促進暑期入境消費為主的城市活動品牌,「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活動取得顯著成效。活動期間,境外旅客人數同比增長42.2%,外卡消費總額同比增長68.2%。 作為消費場景的重要載體,商圈煥新升級對挖掘消費潛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2021年以來,廣州新增和改造升級商業載體超過60個,商業面積擴容363.08萬平方米。2025年,廣州27個商業項目、185.5萬平方米商業新空間將陸續投用。 長隆集團董事長蘇志剛介紹,廣州長隆萬博商圈與廣州南站超級交通樞紐融通發展,推動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長隆水上樂園、長隆歡樂世界與超級樂園共同構成「一心四園」新格局,有力促進城市新中軸南延段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 當前,廣州正聚力打造多層級商圈體系,構建世界級、都會級、區域級三級商圈格局。其中,太古裡、K11、華潤萬象城等商業項目接連落地,城市消費能級不斷提升。 優化消費環境 消費活力更好釋放,離不開良好的消費環境。 在北京,有「金街」之稱的王府井正在發生改變,首店、首發成為街區發展關鍵詞。街區先後引進予尋京喜旗艦店、「沉睡的古堡」混合現實沉浸式體驗空間、霸王茶姬「書香茶韻」主題旗艦店等高品質首店或旗艦店21家,策劃開展86場街區戶外活動。 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地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勇告訴記者,管委會持續優化首店旗艦店尤其是國際名優品牌落地的全流程閉環服務機制,圍繞企業註冊、立項備案、證照辦理、裝修施工等事項,探索建立「綠色通道」。 在北京隆福寺商圈,越來越多的首店悄然開業。諾岸酒店北京首店,融合胡同裡的煙火人情與當代藝術的先鋒語言;在米其林品牌盧布松北京首店,「莫奈玫瑰」特調咖啡成為熱門選擇…… 「主動挖掘首店資源,對首店租金進行優惠,為首店提供黃金廣告位,協助首店快速辦理營業執照、消防許可等相關手續,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撐。」隆福寺運營方北京新隆福公司新聞發言人高天亮說。 時尚潮流品牌入駐,創新業態持續湧現,北京的系列舉措精準觸達年輕客群,街區活力指數直線攀升。今年1月至5月,北京新增落地首店近400家,累計舉辦首展、首演、首秀等活動近200場。 在廣州,支付便利化為國際遊客暢遊提供堅實保障。目前,廣州重點商戶外卡受理覆蓋率達99.9%,支持受理外卡的重點商戶超1.5萬戶,累計超240萬外籍來穗人員使用「外包內用」和「外卡內綁」服務。今年上半年,全市離境退稅銷售金額同比翻倍增長,覆蓋商店超600家,形成11個城區「全覆蓋」的便利網絡。 「通過系列舉措,打通支付、購物、退稅的跨境消費全鏈條,增強了國際遊客消費意願和便利感。」廣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加強制度創新 面對本土品牌國際影響力不足、消費環境國際化程度有待提升等問題,相關城市在政策協同、制度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消費中心城市範式。 上海在全國率先推行離境退稅「即買即退」便利服務試點,持續改善消費體驗。上海青浦奧萊財務經理楊凡介紹,截至7月1日,青浦奧萊本年離境退稅近4000筆,同比增長126.7%;消費金額1866.3萬元,同比增長72%。 離境退稅政策從「首單」破冰到智慧服務遍地開花,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與消費體驗,為上海注入澎湃動能。目前,上海開通17個離境退稅集中退付點,覆蓋南京路、陸家嘴、徐家匯等重點商圈。 在集中退付點設立之前,北京旅客只能在離境口岸退稅窗口辦理離境退稅。在16家大型綜合性商場成為「即買即退」商場試點的基礎上,北京再推升級擴圍舉措,推出「全城離境退稅、市內一點通辦」服務模式,設立市內「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 專家表示,落地集中退付點這一制度創新將顯著提升境外客群消費體驗,旅客可方便快捷地完成退稅,既縮短資金回流周期,也創造了「退稅即消費」的二次消費場景,進一步釋放高端消費潛力。 廣州實施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任務129項,涉外法律服務、綠色金融等13項舉措入選全國試點案例,「商事登記跨境通」服務平臺經驗正向全國複製推廣。 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被寫進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到國務院批准率先在北京等5個城市開展培育建設,再到商務部出臺文件紮實推進培育建設各項工作……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創新實踐持續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望成為全球消費趨勢策源地,引領我國消費向更高水平躍升。(記者 楊學聰 李治國 喻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蜜糖直播 | 柚子直播 |
快猫 |
柠檬直播 | 杏爱直播 |
荔枝直播 |
杏爱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海棠直播 | 魅影直播 |
西瓜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小猫咪视频 |
嗨球直播 | 阴桃直播 |
绿茶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杏仁直播 |
金桔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嗨球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樱桃直播 |
雨燕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红桃直播 |
么么直播 |